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1800000086

第86章 夜宿石门诗

【原文】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1]。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

【鉴赏】

谢灵运

谢灵运辞去永嘉太守之职后,回到始宁的祖居,又营造了一些新的庄园别墅,其中一个位于石门山上。石门别墅地势高峻,茂林修竹,环绕四周,一道山溪,曲折流过,是一个幽深而美丽的居所,很受谢的喜爱,该诗写他夜宿石门别墅的岩石上,外物与内情相激的特殊感觉。

[1]醑(音xǔ),美酒。伐:赞美,夸奖。这首山水诗,是诗人在石门别墅里借景抒怀之作,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两句,首句是从楚辞《离骚》中化出的诗句。“搴”,采撷,“歇”,萎谢。我早晨从园苑中采摘兰花,是害怕它会在晚霜中零落萎谢,其中隐喻着珍惜贤德的意味。欲写夜宿,先写朝游,手法奇特。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两句,“暝”指傍晚。

两句的意思是:夜晚返回这处于云际的别墅,是为了赏玩石门之月。诗人寄情山水花木,啸傲自然的情态,表露无遗。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鸟儿鸣叫起来,衬托得山谷更为静谧,树叶落地的声响体会到风在吹着,夜间山中中种各样的奇异之音传入耳底,听起来是那么清新悠扬。四句描写石门月色,全从听觉入手,以耳代目,描述此时的特殊感受,烘托出一种夜的气氛。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妙物”,指山间夜色。“芳醑”指美酒,“唏”,照晒。如此美妙的夜景,竟没有人来欣赏。这么芳醇的美酒。也没人来品尝。如果我找不到能理解我赏识我的知音,这日子就白白度过了。这几句,唧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自负才华而无人赏识,只能遗世傲物的孤寂之感。

该诗写景独特,别具一格,善于化用前人的句子,而寓含的哲理与现实紧密联系,是谢诗中不夹杂谈玄说理,而别具风格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