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药学知识问答
16701000000028

第28章 药食同源中药(1)

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印发《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三、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四、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气”、“五味”。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五、中药与食物的关系

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可以用来防治疾病。

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坚持下去,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六、药食同源示例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实际上,饮食的出现,比医药要早得多,因为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代谢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了解了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不宜进食。通过讲究饮食,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而逐渐形成了药膳食疗学。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需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疗本草》甚至《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融成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之文化,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首重预防,而预防之道在于遵循自然治疗之原则,因此食疗须求其所宜,避其所忌,且中医治病相当重视“对证下药”,所以在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食补前应先了解体质,才不至选择偏差太多,反而失去其意义。

如何认识体质,中医专家提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具体如下:(1)平和质:是指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2)气虚质:是指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3)阳虚质:是指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4)阴虚质:是指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5)痰湿质:是指痰湿凝聚,以体型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6)湿热质:是指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7)血瘀质:是指血行不畅,以肤色晦暗、舌质紫暗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8)气郁质:是指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9)特禀质:是指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了解体质后接着须知道药(食)物的性质,才能对证下药(食)物,因应体质上之寒热,虚实,所以药(食)物也分成(1)补泻性质:补性的药(食)物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增加元气,适合虚弱体质者食用,而实证体质者服用则反易造成便秘,汗排不出,病毒积存于体内,引起高血压,发炎,中毒等不良症状;泻性药(食)物则可协助将病毒由体内排出之作用,可改善实证体质者之便秘,充血,发炎等症状,而体质虚弱者则可能会因食用过多而造成下痢,身体更虚弱,降低对病毒之抵抗力。(2)温凉性质:温性药(食)物可以使身体产生热能,增加活力,改善其已衰退,萎缩,贫血之身体机能,若热性体质者食用则会产生兴奋过度或机能亢进,而造成失眠,红肿,充血,便秘之情形;而凉性药(食)物则可使精神有镇静效果,身体有清凉及消炎之作用,可以改善已呈亢进之机能,炎症,兴奋性,充血性,消除不眠,肿胀,炎症等症状,若寒性体质者过度食用则会使冷症及贫血之症状更严重。日常食用蔬果中,温性食物如韭菜,葱,大蒜,辣椒,姜,胡椒等辛辣调味料,南瓜,大头菜,荔枝,番石榴,木瓜等,凉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白菜,空心菜,番茄,萝卜,丝瓜,苦瓜,黄瓜,海带,西瓜等,平时可以选择适合之蔬果适量食用,但仍须注意就营养学观点而言,任何一种食物不宜过度或缺乏。

七、药食同源话山药

1.山药简介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不过当时的山药可能是野生的,还未进入人工栽培阶段。到了唐代,《四时纂要》引用道士王所著的《山居要术》,对山药栽培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本草纲目》中就有山药药食同源的记载,现在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中都有山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的医疗观念逐步由医疗向食补方向发展,物美价廉,又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的山药成为人们首选的保健食品之一,也推动了人们对山药的研究,山药药食同源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状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作用增强,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降血糖作用;(2)调节机体对非特异刺激反应性作用;(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山药具有刺激小肠运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排空作用;(5)其他作用,所含营养成分和粘液质、淀粉酶有关,有滋补作用,能助消化、止泻、祛痰。

2.山药的药食兼用价值

从中医学角度,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包括《本草纲目》在内的多部古典医籍对山药的药用价值都有很高的评价。山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此外还含有铁、磷、碘、钙等机体所必需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山药所含有的药用成分包括尿囊素、淀粉酶、薯蓣皂苷、胆碱等,这些成分使得山药具有健脾补胃、滋阴补肾、止血利湿、补血益气等功效,另外山药还可以辅助作为医治糖尿病的药物,且具有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等功效作用。山药不仅是我国传统的上佳补益中药,同时也是餐桌上一道常见的保健菜品。

山药含有丰富的粘液质,粘液质是一种蛋白与多糖的复合结构物质。黏液蛋白具有预防心血管系统当中的脂肪发生沉淀的作用,使血管的弹性得以保持、防止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并能避免肥胖的出现,所以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山药不失为一剂绝佳良药。粘液多糖能发挥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的功效,并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得以增加,同时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据此可以将其辅助作为抗肿瘤和化疗的药物。

山药所含的尿囊素能够起到麻醉镇痛、抗刺激物以及消炎抑菌的作用,因此对于鱼鳞病、手足皲裂、角化皮肤病的治疗经常使用到山药。有报道称,作用治疗骨髓炎、肝硬化、糖尿病和癌症的药物中所含的重要成分就有尿囊素。

据研究显示,山药当中含有的淀粉酶高达358.97单位。淀粉酶具有促进消化、加强胃肠道的蠕动、帮助排空胃肠内容物的功效。因此山药中高含量的淀粉酶对人体胃肠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山药当中还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铜、以及钙等常量元素。微量金属元素锌和铁对机体当中的多种酶都具有活性作用,对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机体必需成分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免疫功能的调节和细胞繁殖等过程。钙对于预防人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参与作用。

3.山药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4.山药食物相克

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5.常用的山药吃法

如今,山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成为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原料。下面介绍几种古今常用、简便易行的山药烹制法。

(1)山药粥(选自《饮膳正要》)

原料:羊肉500g,山药500g,粳米500g,盐10g,胡椒粉5g。

制法:(1)羊肉去掉油脂和筋膜,煮烂熟后捞出,研成肉泥。山药煮熟,去掉皮。研成山药泥备用。

(2)在煮羊肉的原汤内,下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粥;待粥将成熟时,加入羊肉泥、山药泥和盐、胡椒粉搅拌均匀,成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