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090

第90章 情绪障碍(3)

Rasmussen和Eisen1990年的研究表明:在成人强迫障碍中,有33%—50%在儿童期就起病了,不幸的是这些人在儿童期常常未被发现。Hament等1988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强迫障碍中只有22.2%的人被发现。所以Jenike1989年称这种现象为“隐性流行”

(一)强迫障碍症状

主要有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

1.强迫观念为不自主重复出现的思想、观念、表象、冲动等。多见有以下数种情况:

强迫性怀疑(obsessivedoubt)是对自己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加以怀疑,怀疑是否说过或做过,怀疑有没有说错或做错了。学龄儿童强迫性的怀疑表现为:怀疑自己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了没有,做错了没有,怀疑自己把上课的书都带齐了没有,因此他们会反复检查练习本,反复检查书包内的课本。一般情况下强迫性怀疑与强迫性动作常同时出现。

(2)强迫性回忆(obsessivereminiscence)病儿反复回忆过去做过的事情或看见过的人,回忆考试题目或听过的音乐、故事等。如在回忆过程中被外界刺激干扰,该回忆必须从头开始进行,否则内心烦躁、焦虑不安。

(3)强迫性对立观念(obsessivecontradictoryidea)病儿每出现一种观念,立刻又出现跟它完全对立的另一个观念。例如,听说某人患癌症,认为某人真不幸,与此同时却出现某人应该患癌症。对立观念内容多为不好的。若涉及父母、老人、伟人时,病儿明知不对,但又控制不住,十分痛苦、紧张、害怕。

(4)强迫性穷思竭虑(obsessiverumination)病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固定思考某一件事情或某一问题,如“在人世间到底有神没有”、“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地球为什么老是围绕太阳转”等。病儿有时明知这种思考是无意义的,也是无法考证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

(5)强迫性意向(obsessiveidea)病儿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马上就要行动起来的冲动感,实际上并不能直接转变为行动。如想到的行动可以是拿刀砍自己或把电视机砸坏等冲动,这种意向反复出现,无法控制。

2.强迫动作(pulsion)强迫动作常常是为了缓解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但缓解常常是暂时的,最终会增加焦虑。

强迫性洗手是强迫性动作最多见的症状。病儿因对细菌、疾病的恐惧,对肮脏的厌恶而产生对抗的行动——反复洗手,洗完手不敢用毛巾擦,怕擦脏了手,为此将双手高高举起让手慢慢地干燥,如果双手稍碰触到其他物体,则必须再洗。有的病儿带有仪式性动作洗手,如洗手时要数一、二、三、四……至五十,若在数数中间被打断,病儿又从头洗手和数数。

强迫仪式动作病儿在原发性强迫观念的促使下,可伴发继发性强迫性仪式动作,有固定的程序。如检查书带全没有,开始拿书包,打开拉链,一本一本拿出来检查,证实没错,再一本一本放进书包,因强迫性怀疑又按上述顺序再检查一遍,反复多次按程序检查。

3.强迫情绪实际上是强迫性恐惧,是对自己的恐惧。病儿怕自己丧失自控能力,怕自己会发疯,怕会做出出丑的事等。

儿童青少年期强迫障碍发病的平均年龄为9—12岁,儿童早期和青春早期是两个高发年龄段。起病年龄越小的病儿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越高。儿童强迫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慢性障碍,约1/2—2/3的儿童在起病2—14年后,仍然符合强迫障碍的诊断标准,只有10%的儿童可以完全治愈,治疗效果较差。

(二)强迫障碍的DSM一F诊断标准

1.具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的定义如下:

在病程中某一时间所体验过的思想、冲动意念或想像,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

这种思想、冲动意念或想像并不单纯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过分担心。

(3)病人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想像,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病人认识到这些强迫性思想、冲动意念或想像都是他(或她)自己头脑的产物(并不是被强加的思想插入)。

强迫行为的定义如下:

病人感到为了被迫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或按照应该僵硬执行的规则而不得不进行的反复行为(例如洗手、排次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默默地重复字词)。

目的在于预防或减少痛苦烦恼,或为了预防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景而进行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然而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作用,或者实际上是明显的过分。

2.在病程中的某一时,病人自己曾认识到这种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

3.这种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产生了明显的痛苦烦恼,有时是费时的(一天花费1小时以上),或明显地干扰了正常的日常活动、职业(或学生)功能,或平常的社交活动或关系。

4.如有另一种轴I型诊断存在,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它。例如,进食障碍之专注于食物;拔毛症之拔除毛发;躯体变形症之考虑到自己的外貌;物质滥用障碍的沉湎于滥用药物;疑病症之沉湎于患有重病;性变态之沉湎于性冲动欲望或性幻想;重度抑郁障碍之反复地自责自罪。

5.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成瘾药物,治疗药品)或躯体情况的直接生理性效应所致。

注:伴自知力不全;如当前发作的大部分时间,病人不能认识这种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

七、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儿童经历了灾难性事件后出现持续的、恐惧性的思维。这些往往是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伤害或身体致残的威胁,如战争、暴力、强奸、绑架、地震、飓风、洪水等。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病儿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和无助感,年幼孩子表现出反复做噩梦,反复玩与创伤有关的游戏,反复画与创伤有关的画,回避可能引起回忆的情景,发展中的退化(如原先已能控制大小便的孩子出现尿床)、退缩行为、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学习问题等。总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有:反复重现创伤事件的体验;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对一般的反应显得麻木;极端的唤醒症状。且这些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

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发生在儿童期的任何一个年龄段,但不同的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创伤的阈值不相同,有些儿童脆弱易受伤害,有些则防御性较强。尽管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创伤性事件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可怕的。LaGreca等1996年报告,在安德鲁飓风后,许多儿童认为自己会死于飓风,30%的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一年后仍有12%的儿童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ZatzickDF等(006)调查了108名严重外伤后的青少年(2—18岁),分别在受伤后2个月、个月、12个月进行了评定,发现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为19%—32%。对于部分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发展成慢性精神障碍,持续数十年,甚至终身。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预后的重要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性质、儿童本身的气质类型、创伤后的社会支持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DSM一W诊断标准:

1.病人曾暴露于某一(精神)创伤性事件,存在以下两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