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二版)
16700100000054

第54章 临床辅助检查(7)

急性偏瘫综合征其脑电地形图的阳性率高于常规脑电图异常率。脑电地形图可示一侧性局灶性5频带、频带的高功率区,随病变好转可见a、频带功率的增高。

(5)对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评价脑电地形图可见病侧a频带功率明显降低,而5、频带的功率也明显高于健侧。

偏头痛的脑电地形图的异常明显高于脑电图异常率,主要表现为双侧相应对称区域有较大功率差,不论5、功率还是a功率都较对侧高出2—3灰阶以上,且5、功率增高主要表现为枕、颞部,同时范围较弥散,且功率增高侧与偏头痛患侧多为同侧。

3.精神病学研究

精神分裂症脑电地形图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功能的应用研究中发现有5和0频带的功率增加,双侧额区明显,而快的卩频带的功率增加表现在额后的广泛区域,顶、枕区最多,左前颞部也增加。这说明了精神分裂症存在广泛的双侧异常和左前颞部持续卩活动增加而致的持续性单侧病变,额部的5、高功率提示存在额叶病变,左前颞部卩活动增加也提示此病的颞部功能紊乱。

智能低下智能低下儿童的脑电地形图显示两半球前部有广泛的a功率谱增加,睁眼不减弱。而正常人的a优势在两枕部,睁眼时减弱,其睁闭眼时a功率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均有显著区别。智能低下病儿有时见到a畸形,睁眼时慢波功率增加,尤其两半球后更明显。

学习困难脑电地形图在学习困难儿童听录音、心算、快速记忆时,抑制现象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由于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有缺陷,而顶、枕部a抑制却与注意力有关,所以注意力的缺陷可能与a抑制的紊乱有关。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电地形图的研究我们将孕龄在37—42周,出生体重在2500—4000g的足月新生儿分两组,一组为窒息新生儿,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对每个新生儿分三时相(清醒、动态睡眠、静态睡眠)进行脑电地形图描记,并于生后5—12个月进行DDST随访测查,结果发现:

窒息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脑电地形图的不同正常新生儿脑电功率谱随着清醒与睡眠周期的改变而不同,静态睡眠时脑电功率高于清醒和动态睡眠时的脑电功率值,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而窒息新生儿三个时相的脑电功率值的差异消失或出现倒置(即清醒状态时的脑电功率值高于静态睡眠时)。

不同频带脑电功率谱研究正常新生儿于清醒与各睡眠时相以及头颅任何部位,占优势的是5功率,其次为0、a、功率;对于窒息新生儿的脑电功率值,其总功率及5、0、a功率值均降低。

(3)左右两侧半球的脑电功率的比较正常新生儿脑电功率值右半球的总功率高于左半球,呈固定差异。而在窒息新生儿,这种右半球脑电总功率高于左半球的差异消失。

(4)前瞻性研究窒息新生儿清醒、动态睡眠、静态睡眠的三个时相变化的消失或倒置,会给小儿今后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带来明显影响。因此,脑电地形图是判断窒息时新生儿脑功能损伤的早期敏感方法。

三、诱发电位

当前常用的诱发电位包括:(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2)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SEP);(3)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VEP);(4)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诱发电位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听觉、浅感觉、视觉等感觉器官或皮层运动区刺激,在各自效应部位产生的生物电活动电压很低,仅0.10—0.5mV,完全被淹没在波幅高达二十至数百mV的自发脑电活动中,因此,只能通过计算机处理信号的叠加平均技术,滤掉背景脑电活动,再加以放大,得到稳定的图形。这里主要介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系起源于耳蜗、前庭蜗神经和脑干听觉结构的生物电反应。1970年Jewett等首先报道从头皮表面可记录到BAEP,不久便开始应用到临床,现已成为临床有用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BAEP为一客观检查方法,受影响因素少,重复性强,结果可靠。故在儿科听力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中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BAEP由相继出现的七个正向波组成,各波起源与脑干听觉通路中各中继核一一对应。其中临床意义最大的为I波和V波。I波潜伏期代表信号通过听觉器官和前庭蜗神经所需的时间,工一V峰间期(即中枢传导时间)代表信号通过脑桥和中脑所需时间。婴儿BAEP的主要特点是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较长,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一般到2—3岁达成人值。听力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BAEP改变各具特征,可以判断病变性质。

1.听力疾病

脑干诱发电位在听力检查中的应用主要为工波潜伏期延长,表示信号在周围听觉器官和前庭蜗神经中传导受阻。I波后部的各波潜伏期均值随工波潜伏期的延长而相应延长,但峰间期保持不变,整个曲线似乎右移。工波在听力受损时,其振幅迅速减少,甚至消失,致使难以确定其潜伏期。而V波较恒定,甚至在刺激强度很低时仍可辨认出来,而且V波反应阈和主观听阈很接近。因此,在听力疾病检查中一般采用V波潜伏期作为测定听功能的指标,而不是工波潜伏期。中枢传导时间,即工一V峰间期仍基本不变。听力丧失的BAEP改变的另一特征是反应阈值提高。

传音性聋与感音性聋的区别传音性聋是指由外耳或中耳病变所致的聋,感音性聋是指内耳病变所致的聋。耳聋时V波不仅潜伏期延长,而且潜伏期一强度曲线的斜率和形态也发生变化,根据V波潜伏期一强度曲线的特征,可将传音性聋与感音性聋区分开。传音性聋曲线斜率正常,与听力正常的曲线斜率平行,但曲线右移,其程度相当于听力损失的程度(即阈值提高程度)感音性聋曲线斜率增大,在高强度刺激时V波潜伏期轻度延长,而在低强度刺激时显著延长,随刺激强度而提高,病儿曲线与正常人曲线趋于会聚。

其他BAEP还可应用于:(1)根据阈值确定听力水平,作为婴幼儿的客观测听区别听力障碍与孤独症、语言不能及智力落后,后三者BAEP—般正常(3)围生期高危儿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可用BAEP进行听力筛选;(4)区别真聋与诈聋。

BAEP在听力疾病诊断中应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进行BAEP测试所用的短声主要由高频成分组成,因此主要反映高频听力,这意味着BAEP仅测试耳蜗的基底部分(该处接受高音),而不能提供耳蜗顶部的信息;(2)听力是大脑皮质较高级听觉中枢的功能,BAEP不测试听力本身,仅测试听觉系统外周部分,与听力的某些方面高度相关,故不能反映全面听力情况。

2.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BAEP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延长、振幅降低、波形缺失等。主要特征是峰间期延长,给人一种整个BAEP图形似乎被拉开的印象,表示信号在脑桥或中脑传递过程中发生障碍。与听力障碍时相反,神经系统疾病时工波常常是惟一仍保留的,即最后消失的波。另外,还要考虑左右侧BAEP(侧差)的问题:正常中枢传导时间左右之差不应大于0.4ms否则应视为异常。BAEP测试可为儿科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定及预后估计,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1)BAEP各波与疾病部位的关系BAEP中的工波表示前庭蜗神经的生物电活动,H波代表耳蜗核波代表上橄榄核、W波代表外侧丘系核,V波代表下丘,见波代表内侧膝状体,训波代表听放射的生物电活动。因此,根据各波的改变,如振幅降低、波形消失以及潜伏期延长等,可判断病变所在部位。在小儿,工、in、v波出现率高,且较恒定、f、、训波出现率低,变异较大。故临床主要观察工、in、v波。工波反映前庭蜗神经功能,in波反映脑桥功能,v波反映中脑功能。若工波正常,其他波均异常,提示弥散性脑干病变;若仅工、n波正常,提示病变在脑桥和中脑若m波后的波均异常,提示病变在中脑。BAEP波形完全缺失是最严重的异常,一般见于脑死亡。

BAEP峰间期与病变部位的关系(1)工—m峰间期延长、m—V峰间期正常示脑桥病变工—m峰间期正常、m—V峰间期延长示中脑病变卩(3)工—m峰间期延长、m—V峰间期延长示脑桥和中脑弥漫性病变。鉴于工—V峰间期较易测量,故临床常用工—V峰间期延长作为脑干功能障碍指标。

BAEP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颅后窝病变:(1)脑干外病变:脑干外最常见的肿瘤是小脑脑桥角肿瘤和小脑肿瘤。可疑的小脑脑桥角肿瘤的病人,BAEP异常是确定诊断的有力依据,BAEP常常比CT检查更早发现异常,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BAEP变化表现为I波潜伏期或峰间期延长,直至一个波或更多的波缺失,呈非对称性,病变侧异常程度较严重,但有时在肿瘤的对侧异常程度更严重,其可能为肿瘤压迫脑干,将之挤到对侧颅底部的骨结构上,使之受压。小脑肿瘤的BAEP峰间期常延长。(2)脑干内病变:如肿瘤、脑炎、缺氧及创伤等,BAEP常表现为中枢传导时间延长,波形缺失。I—(1)峰间期延长提示弥漫性脑桥病变,IH—V峰间期延长提示中脑病变,两者均延长提示弥散性脑干病变。

2)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BAEP改变主要表现为潜伏期或峰间期延长,重者波形缺失。

3)昏迷:当怀疑昏迷是由脑干功能障碍或是由脑干结构病变所致时,BAEP是一有力的鉴别手段。脑干功能障碍引起的昏迷,BAEP—般正常;脑干结构病变所致的昏迷,BAEP异常。因此,BAEP正常,提示昏迷为功能性的,预后较好;BAEP异常,提示昏迷为脑干结构异常所致,预后不良。

4)脑死亡:当去大脑状态发展为脑死亡时,先有V波消失,然后为(1)波消失,最后为工波消失。此可作为脑死亡的客观判断指标。

(二)视觉诱发电位(VEP)

VEP是指在一定视觉内容刺激下,信号经视网膜和视觉通路传入,从病人枕区头皮记录的皮层反应电位。依据刺激内容和方法,临床常用以下两种。

1.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1)枕区PVEP的基本波形及临床意义正常PVEP由四个波组成。国际惯例按波极性和潜伏期综合命名为:N75、PlOO、Nl45和Pl75。婴幼儿各波潜伏期较成人长,且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故对小儿PVEP,大多主张按顺序命名,即Nl、Pl、N2和P2。一般认为,Pl主要起源于皮质l7、l8和l9区,而N2和P2可能由l8及l9区产生。与成人相同,小儿PVEP也总是以Pi(成人PlQQ)波的波幅最高和最稳定,是临床判断的主要依据。PVEP具有波形稳定,自身和个体间变异小,以及可分别进行左、右半侧视野检查,以明确视交叉和交叉后病变等重要优点。然而,PVEP要求受检者充分合作,专一地注视荧光屏,并要求受试人视力基本正常,因而PVEP难用于婴幼儿、智力低下等不合作者,以及视力极差者。

影响PVEP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1)刺激视野和棋盘样方格大小:视网膜中心,即中央凹是接受视觉刺激的最主要部位,年幼儿该区及枕叶视皮层发育皆不成熟,对过小的图像不能清晰感受。如果用60大方格模盘刺激时,从生后l个月婴儿即可诱出肯定Pl波,个月时还可引出Nl和N2。但当用l小方格时,生后第2个月才见Pl。故不同年龄最好使用不同尺寸的方格,婴儿期宜用60—l20,幼儿期30—70、5岁后与成人相似为2—3Q。半视野刺激时,应增大方格尺寸达5Q—90。

(2)年龄:生后头两年,尤其头6个月是人类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年龄期。波潜伏期与孕龄成负相关,32—35周CAPl潜伏期280ms,足月新生儿270mS,较成人长l60ms。生后头3个月,Pi潜伏期每天平均缩短lmS,3—6个月间约缩短0.5ms。当刺激方格视角为32时,Pi潜伏期于2岁后达成人值。若改用50—60l岁即达成人水平。相反,用l2—l小方格时,5岁才与成人相同。(3)视力:视力太差将延长波潜伏期并使波幅降低,小方格刺激或对比度不良时尤为突出。故屈光不正者应戴眼镜测试。

婴幼儿PVEP测试方法的研究(1)间断刺激与叠加法x睡眠中描记。

(4)异常PVEP的判断

1)全视野刺激下:除第(4)条属可疑异常外,以下任何一条均为肯定异常:(1)PVEP波全部性缺失Pi潜伏期延长(3)左、右眼间Pl潜伏期差值异常可疑性异常:Nl潜伏期延长和两眼间Nl潜伏期差值异常;单眼刺激下PVEP异常低波幅。但若增大方格尺寸或配戴眼镜可使波幅增高,则提示由屈光不正或视力减退引起。

2)半视野刺激下:同侧及对侧PVEP波全部性缺失,而另一侧半视野刺激下PVEP正常。若仅有波潜伏期或波形异常,属可疑异常。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儿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主动注意减弱,被动注意充进。Loisene等认为,检查ADHD的脑诱发电位时应将注意状态分类。Pnchep报道,主动注意时,ADHD病儿P2、N2波幅较正常儿童低,主动一被动注意间变异率亦小,他认为P2是反映主动注意的良好指标。还有学者还发现主动注意时,ADHD病儿的Nl、P3波幅亦低,而服用兴奋剂后能增加。

(6)PVEP在儿科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