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临床试验报道了378名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病人短程及长程使用舍曲林(sertraline)的研究结果。第一阶段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在服用10周舍曲林后(每日剂量平均为102—133mg),儿童抑郁量表(CDRS)的评分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较安慰剂组大;有效率,舍曲林组65%—70%,较安慰剂组45%—66%高,尤其是青少年的改善较儿童更为明显,但达到疗效开始反应与持续有效的时间儿童皆较青少年快,在儿童分别平均为15天与28天,青少年分别平均为22天及32天;痊愈率舍曲林组为34%,安慰剂组为28%;因安慰剂组疗效与反应速度也相似,故药物与安慰剂之间的差异仅在青少年的部分评估呈现显著。在研究过程中,因副作用退出研究的个案比率,儿童组(15%)显著多于青少年组(3.8%)或安慰剂组0%)。在完成第一阶段研究后,有226名病人继续纳入第二阶段开放式延长研究,继续服用舍曲林24周,有18名病人因副作用退出,共221名儿童青少年完成研究,每日剂量平均为110—120mg。第一阶段未缓解的病儿中有61%在第二阶段获得缓解,故两阶段结果整合,有效率为86%,缓解率为58%,前10周服用舍曲林组较服用安慰剂组在后来24周的治疗中改善更为明显。两阶段研究中,舍曲林副作用发生率低,也与安慰剂组相似,约一成病儿诉有轻中度的肠胃不适、头晕、头痛或失眠。至于自杀,第一阶段研究中,舍曲林组3名病儿有自杀意念,2名病儿发生自杀企图,安慰剂组有1名病人有自杀意念,1名病人有自杀企图发生;在第二阶段研究中,仅有1例接受舍曲林治疗的9岁儿童威胁自杀,但可能与在校遭受欺负有关。
整体研究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使用舍曲林治疗,有明显效果,副作用低,副作用的发生率儿童较青少年高,故起始剂量不宜太高,药量调升要慢,急性期治疗后需再持续24周治疗以期进一步增加疗效,此研究论证达到症状缓解是相当重要的治疗概念。关于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或米氮平的临床试验中,虽然各种药物的有效率较高(49%—69%),但是由于安慰剂有效率也不低(33%—59%)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Cheung等认为这些研究方法与设计上有许多因素,使得药物与安慰剂之间的疗效差异无法呈现。尽管如此,从这些临床试验结果多少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使用此类抗抑郁剂的有效率与成年人接近。
在一组76名抑郁障碍青少年治疗研究中,发现舍曲林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认知行为治疗比药物治疗疗效为佳,而舍曲林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并未较单一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作者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病人有效,至于药物疗效稍低可能与研究使用的剂量偏低有关。
儿童青少年服用SSRI或SNRI的副作用与成人相仿,主要为肠胃不适、头晕或稍嗜睡。2004年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在审核某种SSRI的使用时,注意到青少年服用SSRI或SNRI可能引发自杀而提出警告,引发不少争议。但综合现有在儿童青少年中进行的各种试验的结果,虽与自杀相关事件(包括自杀意念、企图或自杀死亡的风险系数)在服药青少年中出现的比例(%)为服用安慰剂者(2%)的两倍,但未出现自杀死亡事件,且此风险系数与成人病人服用该类药物相当。整体而言,仅自杀意念与企图增加,且个案数不多,故美国食物及药品管理局于2005年修订警告,提醒初始使用时或增加剂量时,宜密切观察抑郁和自杀症状的改变,他们建议首月宜每周一次、第四至第八周每两周一一次、然后每月一一次追踪诊疗。如病人患双相障碍或有双相障碍家族史、家人有企图自杀史,均为使用抗抑郁剂后自杀的高危人群,可作为参考。有报告认为使用抗抑郁剂后自杀企图可能稍微上升,但整体死亡率并未上升,反而有减少的趋势。使用抗抑郁药利弊争议仍有待观察。儿童青少年服用SSRI或SNRI药治疗抑郁障碍,约有20%会引发躁狂症或轻躁狂症,且复发率也很高,故持续维持治疗所必要。
(二)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pu狊ve犺erapy,ECT)
当青少年情感障碍病情严重、使用两种以上药物疗效仍欠佳时,电休克治疗可改善病情。
(三)心理治疗与社会家庭干预
心理治疗无论采用个别治疗或团体治疗形式,游戏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社会干预均适用于辅助治疗。心理治疗适用于较轻度的重性抑郁障碍病人,中重度者需合并药物治疗。双相障碍治疗以药物为主,辅以心理治疗或家庭卫生宣教,从而促进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认知行为治疗是抑郁症青少年治疗中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在急性期及追踪随访时均能减轻抑郁及相关症状,若配以父母治疗,疗效更好。一项对重性抑郁障碍青少年进行12—1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行为家庭治疗及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较快,较全面,但长期观察三种方法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上述青少年人群治疗2年后的随访情况具体为:80%病人康复,平均需花8.2个月才康复;30%病人复发,由康复至复发平均时间约为4.2个月;1%病人几乎有80%以上的岁月处于抑郁当中慢性及复发病人,不仅其抑郁较严重,而且自觉有较多的亲子冲突。最近对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治疗的多中心研究(TADS)报告,认知行为治疗疗效并未优于安慰剂组;合并使用氟西汀及认知行为治疗对轻、中度抑郁症病人,或有较严重认知扭曲的病人较单独使用氟西汀疗效为佳,但对重度抑郁症病人及认知无明显异常者,合并治疗并未比单独使用氟西汀有更好的疗效。故选择治疗需由有经验的医疗人员根据临床表现慎重选择。
解决人际冲突与促进适应的人际心理治疗也被运用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尤其对于家庭功能日渐瓦解,亲子关系矛盾冲突多,单亲家庭,家人角色模糊的病人,个别或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可短期和长期改善青少年的抑郁程度及社会功能。使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让抑郁症青少年总结挫败经验、相互支持,提高应对能力能快速减轻其症状。而社交技巧训练的团体治疗着重于病人的自我肯定、情绪认知,提高人际冲突的解决能力,也有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
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必需渐进地教育病儿及其父母对疾病的认知与治疗概念,建立病识感,增加他们对整体治疗的配合与适应能力。还需协助父母或家长处理其本身在子女发生重大精神疾病时所伴随的悲伤与情绪反应。对于首次且急性发病的病儿的父母,病儿生病是极震撼的打击,子女丧失健康的哀恸,会带动他们的新愁与旧哀,尤其是家族中曾遭遇同样疾病所带来的不幸时。若发现父母或家长本身也患有相同疾病,更需建议积极治疗。
七、病程与预后
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类似于成人病人中病情较严重的表现,以慢性、躁郁混合型、精神病性表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以及超短循环性或超日循环为特点。Geller等随访了近90名躁狂症儿童青少年,第一年随访时康复率仅约为37.1%,其中38.3%复发;第二年随访时65.2%的病人康复,平均约发病36周后才康复;在康复的58名病人中,32名(64%)复发,从康复至复发的时间平均约为28周,其中有10名病人在纳入研究时为轻躁狂症,这10名中有8名在随访2年内发作躁狂症。当这些研究个案随访到4年时,发现平均每年有1.1次情感障碍的发作,其中60%的岁月为躁狂或轻躁狂状态,而38%的岁月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他们得出结论:儿童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显著地差于成年发病者。至于这些儿童青少年到成年后的发作是否依然为混合型或快速循环型,有待于长期随访研究。
Geller等报道一些因素,如疾病表现、具有精神病性表现、躁郁混合型、社会功能、共存其他行为障碍等,皆无法用来预测躁狂症发作后的康复状况,也无法预测康复后复发的情形。但与生父母同住的病人较其他居住状况者有较佳的康复率,前者为后者的2.2倍;病人母亲关怀度低也可预测其复发状况,其复发率是母亲关怀度高者的4.1倍。这些结果如同在成年病人一样也得到印证,家族低关怀或负面的情绪表达与疾病复发有某程度相关。作者还对其中47.2%自始至康复时或至2年研究结束时持续服用一种以上治疗躁狂症药物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持续用药者与其在发病时具有精神病性症状有关,也与其是否具有行为障碍或重性抑郁障碍的病史或症状有关。换言之,用药治疗者,大抵是病情较为严重或具精神病性症状及行为困扰的病儿。
有2Q%—4Q%的成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首次发病不少为抑郁发作。两成至三成原本诊断为抑郁症的青少年,以后追踪时出现躁狂发作,诊断转变成双相情感障碍。故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病人,需仔细回溯病史或持续追踪是否有躁狂发作,或依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来预测其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病人,7Q%双相情感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发作往往相当严重,一般重性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病人中只有43%属于严重程度。换言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愈严重者,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机会就愈高。儿童青少年抑郁发作时,若呈现明显的精神动作迟缓、较多的精神病性症状、易因使用抗抑郁剂后成为轻度抑郁症以及家族有躁狂症病史者,以后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机会较高。自杀虽非核心症状,但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特别是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混合发作或精神病状态下,自杀倾向或自杀死亡率皆很高。若有各种精神疾病共存,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以及行为障碍等,会加重此病的自杀风险。
即使有的病人未曾积极治疗,大部分(90%)重性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在发病的一两年内会出现缓解,然而复发率很高(40%—70%)。反复发作的风险因素包括:情感障碍家族史、女性、合并恶劣心境,并有焦虑或轻微抑郁症状、负面认知模式、遭遇心理社会不良事件或各种失落事件。有很高比率的恶劣心境障碍儿童青少年日后会患有重性抑郁障碍,成为“双重抑郁症”,故须加以预防。双重抑郁症病人较重性抑郁障碍或恶劣心境障碍病人,其抑郁发作较为严重和持久,共存其他精神疾患几率更多、社会功能障碍更为严重。重性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虽发作时症状最严重,因病程在三者中较为短期,长期社会功能障碍反而是三者中最轻的。故不要因症状较轻而忽视儿童青少年恶劣心境障碍,需积极介入。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在临床上确实可以看到,诊断上虽因临床表现稍不典型,发病时间、持续变化与成人也稍有差异,但皆可延用于成人情感障碍的诊断概念,略加以调整。然而,与成人病人比,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病情常较为严重,疗效较差,功能恢复也较差,生物家族倾向更明显,因此未来临床上的治疗策略与研究皆需要更多地深入探讨。
(陈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