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内科临床诊治
16695600000043

第43章 其他病证(3)

本病证主要应和外感发热鉴别。在临床鉴别上应根据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表现,体质强弱确定其为内伤发热或外感发热。一般来说内伤发热多因饮食,劳役,情志太过引起脏腑功能和阴阳失调所致;外感发热多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所致。内伤发热的临床特点是发病较慢,病程较长,发热多不恶寒,或恶寒得温则减,发热多时作时止或发有定时,多继发于它病之后,必兼见其他内伤病之症候,多伴手足心发热,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虚弱无力等症。外感发热的临床特点是发病较快,病程较短,发热多伴恶寒,得温亦不减,持续发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常可见有其他外感之兼症,起病初期多见有鼻塞头痛,脉浮等症候。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证候之虚实在确诊为内伤发热的前提下,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的虚实,这对治疗原则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由气郁、血瘀、湿停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邪实伤正及因虚致实者,则可以既有正虚,又有邪实的表现,而成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2.辨病情之轻重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病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轻症反之。

(二)分证论治

1.气虚发热

主症:温温烦热,热势高低不定,常为上午潮热,下午热退,得温热减,遇劳热增,多有自汗神疲,少气懒言,头晕无力,喜闭目嗜睡,面色白,纳减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白术12g,陈皮、升麻各6g,柴胡10g,党参20g,当归、糯稻根、茯苓各15g,炙甘草6g。水煎服。

加减:自汗多者可加牡蛎、龙骨;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可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

2.血虚发热

主症:五心烦热,热势不定,烦劳则盛,面色不华,热作时潮红,指甲色淡,神疲身怠,食少懒言,心悸不宁,头晕目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而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黄芪、党参各15g,茯苓、白术、当归、龙眼肉各12g,酸枣仁12g,远志6g,木香5g(后下),黄精18g,大枣5枚。水煎服。

3.阴虚发热

主症: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或骨蒸颧红,心烦盗汗,失眠梦多,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银柴胡、秦艽各12g,鳖甲20g,地骨皮、青蒿各15g,知母10g,生地黄20g,白薇15g,胡黄连10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可适加生地、玄参、首乌;失眠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盗汗可加龙骨、牡蛎、浮小麦等固表敛汗。

4.阳虚发热

主症:发热而欲近衣,面赤如微酣,或两颧不固定之浅红,头面胸腹燔灼感,心中烦躁,自汗不任风寒,烦渴欲饮而不能咽下,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不热或反有冷感,体倦神疲,腰膝酸痛,舌质淡而齿痕,舌体胖,苦灰润,脉沉细或浮大无力。

治法:温阳退热。

方药:桂附八味丸。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

5.肝郁发热

主症: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患者的情绪好坏而起伏,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闷胀,喜叹息,口苦,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泄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牡丹皮10g,栀子、柴胡、黄芩、茯苓各12g,当归10g,赤芍、龙胆草各10g,薄荷6g,白薇12g,甘草6g。水煎服。

加减:热象较甚者可加条芩、龙胆草清解肝经湿热;胁痛者可加川楝子、郁金以理气止痛。

6.瘀血发热

主症:下午或夜晚发热,口干咽燥而不多饮,肢体常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则肌肤甲错,面色黯黑或萎黄,唇舌青紫或出现瘀斑,脉象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当归12g,生地黄15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10g,丹参20g,川芎6g,柴胡、枳壳、白薇各12g,甘草6g。水煎服。

7.食积发热

主症:多为低热,或蒸蒸发热,常头痛身不痛,厌食欲呕,噫气如败卵味,胸膈闷胀,或作痛,手不可按,舌苔多腻,脉沉伏。

治法:消食清热。

方药:越鞠保和丸。

苍术、白术、川芎、神曲、香附、陈皮、半夏、枳壳、黄芩、黄连、当归、栀子、莱菔子、连翘、术香、生姜汁。

8.痰滞发热

主症:发热多夜作日止,头面多炽热感,头痛时作时止,胸膈痞闷,恶心厌食,常呕痰挺,肢倦体痩,目下见灰烟色,舌苔多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清热。

方药:清气化痰丸。

瓜蒌仁、黄芩、茯苓、枳实、杏仁、陈皮、半夏、生姜汁。

五、预后预防

(一)预后

由于内伤发热之病机中往往是有虚有实,虚实夹杂,再加如治疗失误,如过用苦寒,辛燥,攻伐之品,损伤脏腑气血,均可使由实转虚、虚中夹实。如肝郁化火,久则可耗损阴血,亦可导致气滞血瘀,气滞痰凝,气滞食停等;如血虚亦可导致血瘀,气虚也可导致血瘀;气阴可以互损,导致气阴两虚发热,气损亦可致阳虚,又出现阳虚发热。故内伤发热在临床上表现种种,造成治疗比较困难,病程缠绵不愈,难以速效。内伤发热的预后,一般来说,与其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有关,如某些血证,虚劳,癥瘕引起的内伤发热其预后则多不佳。另外和病因病机病症有关,如阳虚发热由于阴寒内盛,或格阳于外,或戴阳于上,真寒假热者,则预后不乐观。

(二)预防调护

(1)节欲避劳,以免再伤肾气。

(2)饮食有节,不饱食,不食或少食油腻之物;不食生冷之物;以免再伤脾胃之气。

(3)精神愉快,避免情志内伤,六郁再结。

(4)及时治疗原发慢性病,以免再损阴、阳、气血,或久病而致痰凝血瘀气滞。及时预防外感病邪,以免已虚之体再加虚损。

六、病案选录

张xx,女,36岁,1973年9月16日初诊。

病史:患者一年多来低热不退,体温在37.3—37.8°C,曾疑为:“肺结核”、“胆道感染”“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肝炎”等求治于太原、北京各大医院,经多种检查,如胸片、胆囊造影、十二指肠引流、血常规、血沉、肝功能等,均属正常,多种药物治疗亦未见效。二年前有肝炎史。现诉身热,午后明显,口干但不欲饮,食欲减退,较前消痩,时而右上腹隐痛,胃脘胀闷不适,性情急躁,自觉气不足,常喜叹息为快,睡眠不适,梦多,有时腰困,月经提前,量少,舌质稍红,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施治:肝气不疏,气郁化火而致肝经郁热,治以疏肝清热之法。

处方:柴胡6g,当归9g,白芍18g,生地12g,丹皮9g,栀子9g,茯苓9g,白术9g,香附6g,地骨皮15g,黄芩9g,秦艽6g,甘草3g。

二诊:服药六剂,症状好转,身热减轻,体温在37.1—37.5°C,仍感手足心热,腰困较前明显,原方加女贞子12/

三诊:服上方十剂,体温基本正常,36.8—37.1C,手足心热已不明显,腰困亦减轻,唯睡眠欠佳,苔薄白,脉弦缓。

原方去地骨皮、秦艽、黄芩加女贞子12g,鳖甲12g,夜交藤12g,又续服十余剂,病情得以恢复。

(万健吕波)

(第七节)癭病

一、概述

癭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现代医学中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有类似症状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或质软或硬痛,或光滑,或有大小不等之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三、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游离;、促甲状腺素、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扫描等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

癭病应与瘰疠相鉴别。瘰疠虽亦发生在颈项部,但患病部位在颈项的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癭病的肿块在颈部正中喉结两旁,肿块一般较大,以此鉴别。

五、辨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1.辨瘿肿的性质

(1)癭囊。颈前肿块较大,两侧比较对称、肿块光滑、柔软。主要病机为气郁痰阻。若日久兼瘀血内停者,局部可出现结节。

(2)癭瘤。表现为颈前肿块偏于一侧,或一侧较大,或两侧均大。癭肿大小如核桃,质较硬。病情严重者,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坚硬,结节高低不平。主要病机为气滞、痰结、

血瘀。

(3)癭气。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肿块对称、光滑、柔软,除局部癭肿外,一般均有比较明显的阴虚火旺症状,主要病机为痰气壅结、气郁化火,火热伤阴。

2.辨预后癭病的预后大多较好,癭肿小、质软、病程短,治疗及时者,多可治愈。但癭肿较大者,不容易完全消散。若肿块坚硬、移动性差、而增大又迅速者,则预后不良。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轻、中症者,疗效较好;重症患者若出现烦躁不安、高热、脉疾等症状时,为病情严重的表现。

(二)分证论治

理气化痰,消癭散结为癭病的基本治则。癭肿质硬有结节者,兼以活血化瘀;火郁伤阴,表现为阴虚火旺者,则当以滋阴降火为主。

1.气郁痰阻

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善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脉弦。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痰浊壅阻颈部,故致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因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故胸闷、善太息,胸胁窜痛,且病情常因情志而波动。脉弦乃气滞之象。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癭。

方药:四海舒郁丸。

方中以青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癭散结。

加减:胸闷、胁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增强疏肝理气之功;咽颈不适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2.痰结血瘀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胸闷纳差。

舌象:苔白腻。

脉象: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血脉瘀滞。气、痰、瘀壅结颈前,故癭肿较硬或有结节,经久不消。气郁痰阻,脾失健运,故胸闷、纳差。苔白腻,脉弦或涩。为内有痰湿及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癭。

方药:海藻玉壶汤。

方中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癭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甘草与海藻相反相激以散结。

加减:结块较硬及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山甲片、丹参等活血软坚,消癭散结;痰血郁久化热,出现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加夏枯草、牡丹皮、玄参以清热泻火。

3.肝火旺盛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柔软、光滑。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弦数。

证候分析:痰气雍结颈前,故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痰郁化火,故烦热、急躁动怒、面部烘热、口苦;火热逼津外出,故易出汗;肝火上炎,风阳内盛则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亢盛之象。

治法:清泄肝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

前方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气养血活血;牛蒡子利咽消肿;栀子、牡丹皮消泄肝火。后方以黄药子、海藻消癭散结,凉血降火。黄药子有毒,易发生黄疸,用量不宜超过12g。

加减:肝火亢盛,烦躁易怒,口苦等症明显者,可加夏枯草、龙胆草、黄芩;肝风内动,手指颤抖者,加钩藤,白蒺藜、生牡蛎平肝息风。

4.心肝阴虚

症状:癭肿或大或小、质软,起病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两目干涩,头晕目眩,倦怠乏力。

舌象:舌质红,舌体颤动。

脉象: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痰气郁结颈前,故癭肿质软;火郁伤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肝阴不足,目失所养,故两目干涩;肝阴亏虚,虚风内动,则头晕目眩、手指及舌体颤抖,舌红、脉细数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滋补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

方中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益气健脾;当归、五味子、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加减: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抖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药平肝息风;脾虚大便稀溏稀,加白术、山药,薏苡仁益气健睥。

若肝阴亏虚,肝失所养以胁痛症状突出者,可用一贯煎加减。

六、预防与调护

本病因水土因素所致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可常食海带、紫菜等,碘盐在发病区可起到预防作用。保持心情舒畅,也是防治癭病的关键所在。在病程中要密切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软硬及活动方面的变化。如癭肿经治不消,增大变硬,有恶性病变可疑者,应进一步诊治。

七、病案选录

董xx,女,29岁,护士,1973年5月12日初诊。

病史:心悸、多汗,食欲亢进二年。患者因精神刺激,郁闷不乐,初感纳呆,二个月后开始食欲亢进,严重时一天吃5—6斤(1斤=500g),怕热,多汗,口干,多饮,大便一天六七次。去年病情加重,并有高热,心悸、恶心、呕吐等,经同位素检查确诊为“甲亢”,并在某医院住院行同位素治疗,病情好转出院,最近病情又加重,发热(38C左右),多汗、心悸,食欲亢进,手指及全身颤抖,急躁易怒,两眼憋痛,甲状腺肿大,皮肤瘙痒,全身乏力,舌质稍红,脉沉数。

辨证施治:肝都气滞,郁而化火,痰火郁结,而成癭气。治以清肝泻火,散结消癭之法。

处方:夏枯草24g,生地12g,赤芍12g,元参12g,黄药子9g,昆布12g,海藻12g,柴胡6g,香附9g,连翘12g,瓜蒌12/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四剂,诸症明显好转,甲状腺明显缩小,眼球也不甚憋胀,舌有瘀点,

上方加丹参12g,川芎6g,生牡蛎30g。

三诊:病情又有好转,面色正常,心不悸,食欲亢进减轻,手抖亦轻,乃以上方化裁,共服中药70余剂,病情恢复,甲状腺吸碘131机能试验正常,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郝立鹏胡成君)

(第八节)痹病

一、概述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痹证主要与西医学风湿性疾病范围大体一致。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血管等,通常称为结缔组织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组疾病;常见疾病有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大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脂膜炎、系统性硬化症,增生性退行性骨关节炎、软骨炎、慢性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肌腱炎等。其他如某些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如中风后肢痛、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红斑性肢痛症(灼热足底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雷诺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风性关节炎等,出现类似痹证时均可参考本篇有关内容辨证论治。

二、发病特点

痹证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性,大多数患者起病并不明显。

三、临床表现

(1)有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病史,或既往有关节痛病史,或有慢性劳损或跌打损伤史。

(2)肢体肌肉或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活动受限,或者关节僵硬、畸形或关节红肿疼痛等。

四、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