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分析:本证常由思欲不遂,情志化火所致;或是见闻则欲念妄动,精出呆泄;或是房劳过度,手淫自伤,耗伤肾阴。致使脑海不充,故头昏、耳鸣、咽干,水不上济,心阳偏亢于上,虚火内扰,故虚烦难以入眠,卧则梦交遗泄,醒则潮热心烦,肾阴亏少于下,故腰酸膝软,大便干结。
治法:交通心肾,静谧脑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或柏子养心丸合交泰丸。朱砂6g,柏子仁10g,茯神12g,当归10g,地黄20g,麦门冬10g,枸杞子15g,玄参10g,黄连3g,石菖蒲20g,甘草6g。惊悸盗汗者,可加龙骨、浮小麦、五味子等宁神敛汗;梦交遗泄者,可加金樱子、芡实、莲须安神涩精。
本方取朱砂、柏子仁、茯神宁心安神为主,以降其思欲之心火;投当归、地黄、麦门冬、枸杞子滋养肾阴,上济于心为辅,佐以玄参、黄连清热泻火,石菖蒲开窍宁神,“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以甘草调和诸药。此证朱砂常用,李杲曰:“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珍珠囊》曰:“心热非此不能除。”足见其治虚焰之心火具有针对性,确可安神消梦,抑其梦交,但不宜多服、久服,故与柏子仁、茯神相配为君,以柔其性。
(4)肝肾阴虚,脑失濡养。
主症:时感眩晕耳鸣,入暮视物模糊,两目干涩,卧则难寐,梦境纷纭,或堕山谷,或伏水中,或匿树下,皆有畏恐之感,时伴心悸,易于惊醒,腰膝酸软,男子早泄或精少,女子经少或经闭,形体消痩,时或虚烦,午后颧红,舌红少津,脉细弦。
证候分析:肝肾之阴皆上濡脑体,张景岳曰:“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今肝肾之阴不足则神不安也,故不寐而又多梦。《内经》曰“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伏树下不敢起”,皆为堕坠之梦境,乃“恐则气下”使然。阴虚卧不得安,故易被梦惊醒,恐又伤肾,肝肾益伤,故形体消痩,精少经闭。耳目乃肾肝之窍,阴虚则耳目失濡而致耳鸣目涩、视物模糊,尤以入暮夜晚为剧,久则阴虚生内热而有虚烦、颧红等虚火之象。
治法:滋养肝肾,濡脑宁神。
方药:肝肾双补丸或龟鹿二仙膏合远志丸加减。龟甲、鳖甲各30g,黄精15g,枸杞子12g,石斛、当归各10g,川芎8g,细辛4g,远志8g,茯神12g。若梦境纷扰难眠易惊者,加龙齿、朱砂以镇静宁神;男子早泄精少者,加山药、山萸肉、五味子补益肝肾;女子经少经闭者,加丹参、益母草补养经血。
本方取龟甲、鳖甲、黄精、枸杞子、石斛滋养肝肾之阴为主,佐以当归、川芎、细辛活血走窜之品以载药上行,濡养脑体,辅以远志、茯神宁脑安神,以消其惊恐堕坠之梦。
(5)肝阳痰火,上扰脑神。
主症:情志不舒,急躁易怒,卧则梦多,若郁怒而眠,梦扰更剧,或梦飞扬,或梦恼怒,或杂梦妄为,可有梦魇,醒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胸闷心悸,胁肋灼痛,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此为实证梦症,常因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扰,脑神失宁所致。《普济本事方》曰:“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肝主怒,故小怒则剧。”其梦飞,梦怒则诚如《灵枢·淫邪发梦》云:“上盛则梦飞”“肝气盛则梦怒”,因肝阳痰火易于外发,故临诊可见头晕、目赤、胸闷、胁痛、急躁、易怒等症,此证较易辨认。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安魂。
方药:当归龙荟丸合黄连温胆汤化裁。黄芩6g,黄连4g,黄柏、栀子各6g,陈皮6g,法半夏8g,竹茹、积壳各6g,茯神、远志、枣仁、枸祀子、白芍、当归各10g,甘草6g。若头痛如裂者,可加龙胆草或羚羊角粉平肝清脑;梦境纷扰惊愕不安者,可加芦荟或密礞石以镇慑涤痰;大便秘结者可加生大黄以釜底抽薪;若肝气郁结可加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以助之;若见肝气虚怯之情,则可予以珍珠丸或加珍珠母、熟地黄、柏子仁养肝安神。
本方取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泻肝火,四药均具有降压、镇静作用,故可治实证梦魇。以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壳化痰降逆,合而共除肝阳痰火之邪;以茯神易茯苓,再加远志、酸枣仁为辅,以安神定志;佐以枸杞子、白芍药、当归滋肝阴以潜其阳。
(6)血瘀气滞,脑神失司。
主症:平素郁郁寡欢,喜怒无常,健忘善惊,时或急躁头痛,伴胸闷胁胀,时或恐惧惊愕,伴面青眶黑,夜眠不安,梦多怪异,荒诞不经,纷乱难断,或见亡灵,刀光剑影,炮火争战,伴头痛晕眩,舌质紫暗,脉弦涩不畅。
证候分析:王清任认为夜睡梦多乃是血凝滞脑气所致,血瘀于脑,不论其瘀于脉内或泣于脉外,均影响气血上荣之道,脑体失荣、脑气滞塞而致脑神失司。盖血之荣脑,全仗气机调畅,血瘀之因常系气滞郁结,故其平素郁郁寡欢,气郁失其疏达之性,故或虚或亢而致喜怒无常,或急躁或恐惧,情志不一,可呈荒诞之情,气血壅滞于上。《内经》曰“阴阳倶盛,则梦相杀”,“客于项,则梦斩首”,故常见战争、亡灵、流血之情,面青眶黑、舌紫脉涩也皆为血瘀之见症。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调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通窍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减。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8g,桂枝6g,柴胡8g,生地黄20g,茯苓12g,甘草4g。若梦多惊愕神魂不宁者,可用朱砂拌茯神易茯苓,加酸枣仁宁神安脑;若脑多恐惧脑气涣散者,可加黄芪、桔梗,以肉桂易桂枝,可益气升提以充脑;若有脑动脉硬化之征象者,可加生山楂、丹参软坚降脂通脉;见有气阴不足之症,可加枸杞子、桑寄生养阴濡络。
本方以当归、白芍药、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当归、赤芍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抑制作用,桃仁、红花具有通脉软坚之效,与当归、芍药相合可相得益彰,辅以桂枝、柴胡,可佐川芎血中之气药载药上行,既祛瘀通脉,又有利气血运行,佐以生地黄,有助当归养血荣脑之力,也具通脉之效;茯苓渗湿健脾,也有利通脉;甘草和中为使。
(二)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取神门、三阴交、内关、安眠穴为主穴。痰火扰神证加阳陵泉、丰隆;心虚胆怯证加心俞、胆俞;心脾两虚证加心俞、脾俞、膈俞;心肾不交证加太溪、心俞、肾俞。以平补平泻法为主,留针20min,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
(2)耳针。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心、肾、脾、内分泌、神门。每次选3—5穴,毫针中等强度刺激,留针15min,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
2.推拿疗法
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往返5—6次。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沿眼眶周围治疗,往返3—4次。再从印堂沿鼻两侧向下经迎香沿颧骨至两耳前,往返2—3次。再用双手在印堂、神庭、睛明、攒竹、太阳穴以抹法治疗,往返5—6次,抹时配合按睛明、鱼腰穴,再用扫散法在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治疗,配合按角孙穴。而后从头顶开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改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两侧肩井穴。时间共约10min。然后辅以腹部操作,顺时针方向摩腹,同时配合按、揉中脘、气海、关元穴,时间约6min。
3.气功疗法
采用坐位强壮功,自然盘膝坐,全身肌肉放松,头微前倾,两眼轻闭,两上肢自然下垂,两手四指上下互握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采用深呼吸法,吸气时胸腹均隆起,呼气时胸部回缩,腹部往外凸。意守气海或丹田,使心神静谧。每天练功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不应少于1h。练功过程中若感疲劳,可平卧休息,静养5—10min,后继续再练。
四、预防与调护
(一)心理治疗,好言劝慰
多梦常由思虑或惊恐所导致,且与人之心理素质有关,患者大都是思郁寡欢或疑虑丛生之心态。故预防本病,首先要使心情开朗,无所牵挂烦恼,则夜眠时脑神得以守舍而无梦扰,若系惊恐所致者,则家人及医护人员应予以劝说或解释,使之紧张之情绪予以解除,也能使眠安梦消,故心理治疗,好言相劝,既是治疗的手段,也是防病的措施。
(二)避免或消除外界之刺激
不少梦境系由于外界微弱刺激所引起,如《列子》曰:“口有含,则梦强言而喑;卧藉徽绳,则梦蛇虺。”近年来,体健少疾之妇人诉梦飞者增多,此皆是塑料卷发筒缠发而眠所致,嘱睡前去塑料卷发筒,不服药而可使梦飞自除,即消其体滞之因,故睡眠时宜宽衣解带,被褥也宜平整,勿使入眠之形体有不良的外界刺激形成。
(三)精心护理
对梦魇、梦惊及梦哭者,当其因梦惊醒之际,家人应予以安慰,并给以热毛巾沫脸,使之头脑清醒,也可予以饮服淡茉莉花茶或温开水,使之理气解郁,但不宜服浓茶、红茶、咖啡等;若对睡眠环境已形成恐怖心理的,则可移室而眠。
(四)及时就诊
多梦证若无正邪及七情之病因可察者,梦境又反复渐次加重,则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实质性脏器之病理变化。
(五)其他
(1)本病发生与七情之变密切相关,故精神调摄,舒畅心志十分重要,使心神安宁,神魂守其舍,则梦无以为生。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
(3)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饮食有节,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烈酒、喝浓茶等。
五、转归与预后
本病患者经药物、针灸、推拿等方法治疗及恰当的心理护理,均能逐渐好转或痊愈,预后良好,一般不会转变成其他疾病。
(张永雷丁瑶)
(第七节)多寐
一、概述
多寐也称“嗜睡”“嗜卧”,即现在所说的“嗜睡症”。其证候特点是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喊之能醒,醒后复睡。有关本病的认识,中医学也早有记述,如《灵枢·寒热病篇》谓:“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阳主动,阴主静,若其功能失常或阳虚阴盛,则易引起多寐。此后历代医家对本病又各有发挥,如李东垣认为:“脾气虚则怠惰嗜卧”。朱丹溪则强调:“脾胃受湿,沉困乏力,怠惰嗜卧。”指出本病也可由脾虚湿盛所引起。此外,本病亦可见于病后或高年阳气虚弱者。
二、辨证论治
1.湿盛困脾多见于素体肥胖,或久居湿处者,主要因水湿停积,脾阳受困所致。证见嗜睡,身重,四肢发困,倦怠乏力,胸痞脘闷,痰多,泛恶,舌苔白腻,脉濡缓。治宣芳香化浊,燥湿健脾,方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杏仁、生薏仁、蘧仁、猪苓、泽泻、淡豆豉)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加减。若湿邪久郁,酿成湿热,酌加黄芩、山栀等清热之品。
2.脾气虚弱多见于病后体虚或久痛者,由于脾气不振,而致运化失司所致。证见食后困倦嗜睡,肢体倦怠,必须少睡片刻,醒后似若常人,苔淡薄,脉沉弱。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六君子汤加砂仁等。若为妇女,则因脾虚气陷,带脉不束,常伴带下淋漓,腰困乏力,小腹坠胀等,则治宜健脾益气,升用除湿,方用完带汤(白术、山药、党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加减。
3.胆热上扰由于胆热气实,营卫壅塞,浊邪上扰所致。证见精神昏聩,昼夜嗜睡,胸膈不利而多痰,口苦,苔黄,脉滑。治宜清胆泄热,方用蒿芩清胆汤(青蒿、黄芩、半夏、竹茹、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加减。
4.髓海不足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如肾精不足,导致髓海空虚,而致头昏欲寐,此即《灵枢·海论篇》所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也。”治宜补肾填精。若偏肾阴虚者,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加减,若偏肾阳虚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等加减。
5.瘀血阻滞多见于暴受惊恐,或外伤之后。《内经》云:“怒则气逆,惊则气乱。”惊恐可伤肝肾,气逆可致血瘀,瘀血阻滞于脑则昏愦多寐。证见记忆力减退,肢体困倦,时时欲睡,或突然发作,就地入睡,舌青萦或瘀斑,苫薄白。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黄芩、枳壳、神曲、丹参等。
6.气血亏虚多见于病后或高年之人,体质素亏,气血两虚,而致心神恍惚,沉困多寐,《灵枢·天年篇》谓:“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治当益气养血,方用人参养荣汤(人参、黄芪、当归、志、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加减。
白芍、茯苓、白术、熟地、肉桂、五味子。
(张永雷丁瑶)
(第八节)郁病
一、概述
郁病是指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痛,易怒善哭,失眠,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各种复杂症状。现代医学精神疾病中,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躁狂抑郁证、更年期忧郁症;神经症的焦虑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与中医郁证较为相似,其他类精神疾病,若表现为精神抑郁为主症时,亦可参照郁证进行辨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郁病的病因,古有六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食郁)之分,其基本病机以情志不畅,气机郁滞为主,渐而影响心、肝、脾、肾的机能及气血阴阳失调,甚至变生湿、痰、食、瘀等病理产物,进而加重了气滞的病理,并出现各种虚实错杂的复杂病理。现将其病机概要如下。
(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多由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而气机郁滞,久郁可致化火、抑脾、血瘀之变。肝郁化火,则渐耗阴液,或炼津成痰;肝郁抑脾,则脾失运化,变生痰湿、食滞或气血化源不足,致气血两虚;肝气久郁,影响血行不畅,又致气滞血瘀。
(二)忧思不解,损伤心脾
多由情志不遂,忧思不解,暗耗心血,营血虚少,心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安;久思气结,损伤脾气;或脾虚失运,变生痰、湿、食滞,或影响化源,气血不足,致心脾两虚。
(三)久郁伤肾,阴虚火旺
多由肝郁化火、营血亏虚,或年老久病,久必及肾,而致真阴不足,阴虚火旺。
三、诊断要点
(1)具有典型的情志症状。如精神抑郁、悲忧善哭、善太息、急躁易怒、咽中有异物感等,甚至出现各种复杂、怪异的自觉症状。
(2)起病缓慢,常有明显的情志不畅、忧思过度等精神诱发因素。
(3)本病应与癫、狂、痫等病鉴别。癫、狂病神志错乱症状较为严重;痫证突发昏仆、口吐泡沫、抽搐;而本证以精神抑郁为主,神志清楚,无思维言语错乱,可资鉴别。
四、辨证论治
1.肝气郁结
主症:精神抑郁,善叹息,胸胁胀痛,胸闷脘痞,腹胀纳呆,嗳气,女子月经失调,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行气开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一柴胡、枳壳、香附、陈皮、川芎、白芍、甘草。可酌加川楝子、郁金,疏肝解郁。若肝郁犯脾,食滞失运,可加白术、麦芽、神曲等;肝郁犯胃,嗳气呃逆,可酌加旋覆花、代赭石和胃降逆;若久郁气滞血瘀,胸胁胀痛固定,闭经、脉涩,可酌加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或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郁化火
主症: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心烦,胸闷胁胀,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一丹皮、山栀子、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甘草、煨姜。本方可酌去茯苓、白术、煨姜,肝火旺可加龙胆草,大便秘加大黄,失眠多梦加生龙骨、珍珠母等。
3.痰气郁结(梅核气)
主症:咽部不适,如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久久疑虑难解,或伴胸闷、胁痛、咳嗽有痰,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行气解郁。
方药:半夏厚朴汤一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本方可酌加柴胡、郁金、枳壳、佛手等行气解郁之品,亦可酌加桔梗、僵蚕、远志等化痰利咽之物。若久郁化热,证见口苦、苔黄腻等症。可酌加黄芩、贝母、瓜蒌壳、射干、木蝴蝶等清化热痰利咽之品。
4.忧郁伤神(脏躁)
主症: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时时欠伸,神疲,失眠,多梦易惊,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治法:益气养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