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16693400000041

第41章 异位妊娠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七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制定。

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腹痛,早期不明显,有时一侧下腹疼痛,输卵管破裂时,突然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

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可排除蜕膜管型或碎片。

妇科检查见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有明显举痛和摇摆痛。

妊娠试验(+),急性期血色素下降。

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B超显象宫腔空虚。

2.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制定。

(1)输卵管妊娠

多有6—8周停经史。

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不规则阴道流血史,量少,类似月经。

由于腹腔急性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可出现腹部包块。

体格检查可见贫血貌,严重者可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有内出血时,腹部检查可见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出血量多可有移动性浊音。

盆腔检查可触及患侧附件有增大和压痛的输卵管肿块。若有破裂出血,则阴道后穹窿饱满,子宫颈举痛明显。

腹腔或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有血性液体。

血或尿中HCG测定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B超可见子宫略增大饱满,宫腔内无胚囊光环,腔内可有多样性回声增强。附件区可有混合性包块。

病理学诊断见宫内组织物无绒毛及滋养细胞结构,但子宫内膜有蜕膜样变化,腺体过度增生和分泌,有的呈现A—S反应。

腹腔镜检查可见异位妊娠的输卵管患处肿大或破裂,呈紫蓝色,腹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积血。

(2)卵巢妊娠

与输卵管妊娠有同样的诊断标准。

双侧输卵管必须正常。

胚囊种植于卵巢上。

胚胎种植的卵巢必须有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

病理学检查证实胚囊壁上有卵巢组织。

(3)腹腔妊娠

停经史。

卵巢必须正常,无近期妊娠的证据。

无子宫腹膜瘘形成。

妊娠只存在于腹腔内,无输卵管妊娠等的可能性。

(4)宫颈妊娠

妇科检查发现在膨大的宫颈上方为正常大小的子宫。

B超提示妊娠产物完全在宫颈管内,宫腔内没有孕囊回声。

同输卵管妊娠表现。

(二)证侯诊断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医妇科学》第七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制定。

1.未破损期

证候:停经妊娠,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位阳性,脉弦滑。

2.已破损期

(1)休克型

证候: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

(2)不稳定型

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3)包块型

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以输卵管异位妊娠为标准)

(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治法:活血化瘀、杀胚消徵。

推荐方药:宫外孕II号方为基础方加减。主要成分: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花粉、穿心莲、蜈蚣、紫草、连翘、皂刺、夏枯草、白芷、元胡、甘草。上方丹参、赤芍、桃仁、紫草活血、凉血、化瘀;花粉、穿心莲、蜈蚣清热杀胚;三棱、莪术、连翘散结消徵;皂刺、夏枯草、白芷托毒消徵;元胡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兼气血两虚、心悸气短者,酌加党参、黄芪、当归以益气养血。

中成药:穿心莲片,喜炎平注射液。

(二)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

双柏散外敷:侧柏叶、大黄、黄柏、薄荷、泽兰。上药共为末,每200g为1份,蜜糖水调匀,纱布包裹敷于下腹部,每次30分钟,每日2次,血HCG下降不满意的,可在双柏散内酌加麝香。

(三)其他疗法

1.中药保留灌肠

基本方:丹参、赤芍、三棱、莪术、桂枝。

上方根据寒热虚实的辨证不同随症加减,煎药取汁约200ml,取适宜温度,保留灌肠。

2.中药外敷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白芷、川椒目、紫草、丹参、赤芍。

以上诸药打末,辨证属于实热证者用蜜糖水调药末,虚寒证者用艾叶提取液调药末,成糊状,装药包外敷下腹部。

3.中药离子导入

选择用中药保留灌肠的基本方,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进行中药离子导入,达到治疗效果。

(四)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症: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腹腔内有出血者;诊断不明确者;血β—HCG水平较高或宫外孕包块大者;期待疗法或药物保守治疗禁忌症者;药物保守治疗失败者;随诊不可靠者;患者要求手术者。

2.手术步骤

(1)输卵管切除术:为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内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在切除前,要常规检查对侧输卵管情况。

手术时常见腹膜呈紫兰色,表示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可先作一小切口,将腹腔内血液吸入,然后扩大切口,进腹腔后,如发现出血未止,可用环钳或止血钳钳夹患侧近子宫角端的输卵管以止血并用作牵引。从伞端开始,用止血钳紧挨输卵管逐段钳夹、切断输卵管系膜直到子宫角,然后作楔形切口切除输卵管,输卵管系膜作分段缝扎,宫角切口作“8”字缝合,并可先在宫角穿过缝线,再楔形切除输卵管间质部,随即拉紧缝线,最后对合前后叶,并将圆韧带缝于宫角的后方,覆盖切口粗糙面,以防粘连。

(2)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即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可进行妊娠产物挤出法、输卵管切开再缝合和病变部位切除法。

(1)按常规切开腹壁各层,探查盆腔后,提输卵管于手术野,取输卵管远端做十字形或形切口。

(2)纹式钳轻轻提起切口的边缘。

(3)将输卵管粘膜面翻出,在无血管区管壁上作数个短的纵形切开,使之成花瓣状或者类似自然伞形态。

(4)用4—0无损伤可吸收缝线仔细地将输卵管粘膜面与浆膜面间断缝合,使输卵管的切口边缘无出血,而又有自然伞形态。

(5)保留抗生素、透明质酸酶、糖皮质激素和解痉类等防粘连的药物。

3.手术后中药参与

(1)异位妊娠术后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通腑和胃、益气养阴中药治疗,则气血精液可正常输布,脾健胃和,升清辟浊之司可,浊气下降,则胃纳好转,另当精液四布,则四肢荣养有源,服用中药后乏力、腹胀、纳食乏力可见缓解,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促进排气,亦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及机体功能恢复。

(2)后期调理

适用于对于保留患侧输卵管患者术后或经药物保守治疗后,手术后要应用中药软坚散结,理气消癥,中药煎剂可口服及保留灌肠,同时配合理疗,促进患侧输卵管炎症吸收,改善盆腔环境、恢复输卵管纤毛蠕动功能,提高正常妊娠率,满足再次生育的要求,避免再次异位妊娠的几率。采用治则:软坚散结,理气消癥。

(1)中药口服方:宫外孕II号方为基础加减。

结合辨证,加强软坚散结,活血消徵的功能,可加用浙贝、连翘、山甲珠、公英、红藤、川朴、枳壳等。

(2)中药保留灌肠:桃仁、丹参、赤芍、三棱、莪术、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紫草等。

4.并发症、不良反应及处理

当内出血较多,出现贫血、休克、感染等并发症时,做好吸氧、输液、输血、急症手术的准备;适当给予抗炎治疗,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用药的目的,提高用药的依从性;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劳累,饮食应清淡。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疗效标准》评定疗效。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HCG值测定正常,B超及妇科检查包块消失,月经正常来潮。

有效:B超检查包块明显缩小,血HCG转阴性或下降,阴道流血减少。

无效:B超检查包块未见缩小,血HCG仍阳性,阴道持续流血而转手术。

(二)评价方法:采用中医证候学评价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1.中医证候学评价中医症状积分表。

积分评分根据主次证及症状的轻重程度给分,主证据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分别给予0,2,4,6分。次证据症状分为无、轻、中、重,分别给予0,1,2,3分。

2.中医证候学评分评价标准

痊愈: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95%;

显效: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70%;

有效: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无效:证候、体征积分和减少≤30%。

3.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

(1)安全性观察指标:

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常规化验

心肝肾功能检查

(2)疗效性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阴道出血、晕厥等症状;

妇科检查;

血HCG水平检测。

(4)B超或CT检测,了解盆腔积液及附件区包块情况。

(5)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检验血红蛋白含量了解患者贫血程度。

(整理: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