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制伞和锯子
相传,伞是由我国古代巧匠鲁班发明的。鲁班在屋外干活时,经常被雨淋,挨日晒,所以他特别想做一个既能遮雨、又能遮阳的东西。
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四面有柱子撑住、上面有天顶的亭子。鲁班又想:如果雨不停,行人总不能老呆在亭中不走呀!要是亭子可以随身带着走,那该多好!
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很热,鲁班到荷花塘边的亭中纳凉,看到很多小孩将荷叶摘下来倒扣在头上,追逐着玩耍。
鲁班走到荷花塘边,也摘下一片荷叶,仔细看了看,顿时心头一亮。鲁班快步跑回家,找来竹子和羊皮,将竹子劈成几十根竹丝,照着荷叶的形状扎了个架子,又将羊皮剪圆,蒙在架子上扎牢。
鲁班的妻子看后,觉得还是不够方便,说如果能收起来会更好。鲁班认为这话很有道理,于是和妻子一同研究,终于将它改成可以活动的伞。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伞。
一天,鲁班出去干活。爬山时,不小心手指被划破了一条口子。鲁班觉得奇怪,周围没有锋利的石片,只有一些野草,指头怎么会被划得流出血来呢?再仔细一看,鲁班发现一种野草的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牙齿”。他折了一片野草叶子,在别的草上来回磨了几下,很快就把那棵草的草茎割断了。
回到家,鲁班马上找出一条竹片,在竹片边缘做了许多小“牙齿”,然后用它去割树枝,几下就在树枝上划出了一道凹痕。他非常兴奋,另外找了根粗树枝,用力地划,但没划多久,竹片上的小“牙齿”都磨平了。原来是竹子不够坚硬。
于是,鲁班去找铁匠帮忙。铁匠马上明白了鲁班的用意。他俩一块儿研究,终于打造出了一片有小“牙齿”的薄铁条。
鲁班拿着这片薄铁条去找同行,同行们都被鲁班的新点子深深地吸引了。他们用铁条锯木头,木头很快就被锯断了,比以前拿斧砍省力得多。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起了锯子。
张衡博学多才
提起张衡,谁都知道他是地动仪的发明者,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他博学多才,尤其在天文学方面,成绩显著。
张衡,字平子,出生在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一个官僚家庭里,张衡的祖父是个为官清廉的太守,父亲早逝,因而少年时候,张衡家里较穷,清苦的生活,磨砺了少年张衡吃苦耐劳的性格。而且他从小就爱读书。
由于出生在官宦之家,家里藏书不少,张衡在10多岁时,就遍读了《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他除了能写一首好辞赋外,对自然科学也发生了兴趣。
一天,少年张衡在一本名为《冠子》的诗集上看到了四句描述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变化的诗:
斗炳指东,天下皆春;
斗炳指南,天下皆夏;
斗炳指西,天下皆秋;
斗炳指北,天下皆冬
这四句诗反映了北斗星所指东西南北与春夏秋冬变化的内在联系,引起了张衡的极大兴趣,勤学好思的张衡从此开始了他探索星空奥秘的成材之路。他将那首诗抄下来,画成图,每到晚上就仰望星空,从细致的观察中,他渐渐发现了诗中虽然所说春天斗炳指东没错,但早春却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于是他脑子里总是装满了有关星星和月亮等许多天文方面的问题,常常铭思苦想,废寝忘食。
后来他发现,光靠读书,还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他在17岁那年,离开家乡,到古都长安访师求学,在当时首都洛阳游历时结识一位叫崔瑗的朋友,精通天文、数学、历法,张衡常跟他一起研究学问。
张衡在担任朝廷太史令时,专门负责观察天象,研究历法和数学,由于有十分便利的条件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水力转动的、能较准确测定天象的浑天仪。
在长期的实践中,张衡不断总结,他在他的天文学著作《灵宪》中指出,在中原地区可以看见的星星共有2500颗,与现在天文学中通过高科技手段测试的在同一时间和地区所见到的星星总数相近。并且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并阐述了天是圆的,宇宙无限理论。
除了天文学外,在别的学科领域张衡也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他制造了当时只在传说里有过的指南车和可以计算路程的记里鼓车,这是他在机械制造方面最杰出的成果。在地震学和气象学方面更领风骚,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可以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为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在文学、哲学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哲学方面,反唯心主义的“纬谶之学”,在29岁时完成了《东京赋》和《西京赋》,引起当时文人们的重视,《后汉书·张衡传》称他“精思博会,十年乃成”。
张衡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老前辈郭沫若在南阳张衡墓碑上题写的:“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是对张衡最准确的评价和真实写照。
王劭多识惊名人
王劭,字君懋,生年不详,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南部)人,以博学多识为北齐太子舍人。隋朝建立后,始任著作佐郎,后拜著作郎,隋炀帝即位后,官至秘书少监。撰有《齐志》二十卷,《齐书》百卷,《隋书》八十卷;又有《平贼志》三卷,《读书记》三十卷,著作颇丰。
王劭,北齐通直散骑侍郎王松年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不爱多言多语,也不爱和一般孩子出去玩耍,但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读书和其他孩子相比,有一个很不同的特点,就是爱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不彻底弄明白决不放过。有时候,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请老师回答,往往是老师回答了一个,他又接着问第二个,结果连着问好多个为什么,最后把老师也给问住了。有时候,他为了查找一个典故的出处,常常翻阅上百种资料,也正是在翻阅各种资料的过程中,使他得以博览群书,提高了读书的兴趣。对于他自己认为有兴致、有保存价值的人物、事件,以及个人在阅读中产生的观点和看法,为了不致忘记,他都认真地摘记下来。这样,时间一久,积少成多,渐渐成了一本几十万字的书,这就是他后来的著作《读书记》。他这种刻苦钻研、善于积累的学习精神,使他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面越来越广,为他后来撰写《齐书》、《隋书》等国史,奠定了雄厚的知识基础。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年少的王劭无意中帮助几个名人解决了一个难题,从而得到了“神童”的美誉。
王劭十四岁那年,由于博学多才,被推荐为太子舍人。由于当时任命的诏书还未下达,王劭暂时被安排在文林馆内待命。文林馆,是当时著名文人聚会讨论学问的地方。
这一天,名士祖孝征、魏收、阳休之等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对古代历史中几个重要事件的看法和认识,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典故,却忘记它的出处及事件的缘由了,便到处去查资料,最终也没有查到。
由于这个典故没有查出来,使得他们的讨论无法进行下去,大家心中很着急。后来,他们猛地想到,王劭读书面广,记忆力好,并以博闻广记著称,说不定会记得这个典故,而且这个孩子现时正在馆内待命,何不找来一问?
王劭来到众人面前,听了他们所要问的问题,便一一作了回答,并当场告诉他们此典故记载于哪本书上,甚至连载于该书的第几页都记得清清楚楚。祖孝征、魏收、阳休之听后,立即找到王劭所说的那本书进行查证,果然不差。
仅此一举,便使魏收等人惊异不止,对王劭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阳休之更是深有感触地说:“看来我们三个老头,竟赶不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了,真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王劭经过这几位名士的宣传而名扬天下,时人都称赞他才识渊博。不久,消息传到了朝廷,任命其为太子舍人的诏书当日便下达了。
王劭后来在为官过程中,虽然存在阿谀奉承的庸俗作风,特别是在隋文帝时,以上书讨好隋文帝受到赏赐,是不可取的,但是他爱好读书,一直到白了头发,也从没有间断过。为此,史书称他从幼童开始,直到白发,始终好学不倦,读遍了天下书。
元嘉苦练多功能
元嘉被称为“神仙童子”,是因为他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具备了一般儿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奇异功能,即他能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进行几种各不相同的工作。
据史书记载,对元嘉的这种奇异功能,有些人并不相信,便让他当场表演。众人看到:当他左手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着一个个圆形的时候,他的右手同时也拿起一支笔,在另一张纸上画着一个个的方形;与此同时,他的口中在背诵古典经书的某篇文章。有人在他背诵的时候,拿着书本对照,竟一字不差。而在这时候,他的两只眼睛也没有闲着,对着正在吃草喝水的羊群数着羊的只数,虽然羊还在走动,而他数出的数依然准确无误。这还不算,当元嘉在同一时间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古文,眼睛数羊的时候,脑子中正构思着一首五言诗,并用脚趾夹着笔,蘸着墨,已经把脑子中构思好了的诗写在了铺在地面的纸上。
元嘉表演完毕,众人无不惊得目瞪口呆,于是乎,一个“神仙童子”的称号,就此传出。
元嘉这种在同一时间内能做六件工作的奇异功能是他生下来就有的么?本书作者查阅多种资料,得出了一个结论:元嘉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和其他那些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们一样,是学而知之,他的这种奇异功能,也是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而成的。
元嘉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精通古籍;他的母亲喜诗善文。元嘉自幼聪颖敏捷,善于模仿。见父亲读经书,便要求父亲教他读经书;见母亲写诗作文,便让母亲教他写诗作文。父母见他无论学什么,都能专心致志,且过目不忘,一学就会,很是高兴,都乐意教他。
在父母的影响和教育下,到七八岁时,他便养成了勤奋自学的良好习惯,读起书来,手不释卷。他还有一种谦虚求教的精神。每遇到来家做客的学者,他就要提出一些自己平时拿不准的问题,请求帮助解答。每听到附近哪个人学识渊博,他就主动前去求教。因此,当他长到十岁那年,便已读完《论语》、《毛诗》、《史记》、《汉书》等几十部经典著作,并且深解其意,有些重要章节还可出口成诵,尤其在写文章方面,更加远近有名。
据说有一天,元嘉随父亲访友回家,路过一地,遇上一位下棋高手,正在同时与几个棋手下棋。他很感兴趣,便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他的父亲几次催他上路,他都没有听见。后来,父亲见他看得入了迷,而且已经离家不远了,就没有再催他。棋终于下完了,虽然那高手同时下几盘棋,但别人却都输给了他。元嘉很感惊奇,便问那下棋高手:“叔叔,你一人同时下几盘棋,能想得过来么?”
那人笑道:“你没听说过人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吗?我一人同时下几盘棋有什么奇怪的呢?孩子,你能提这样的问题,就说明你很聪明,回去用心练练,也会办得到的。”
元嘉听了下棋高手的话,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心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说法早有所闻,却从未见过;而今日一人能与多人对弈的事,却亲眼看到了。既然如此,一人同时做几件事,只要苦练,也是能办得到的。
从此,他便开始练习起一人同时做几件事的本事来。
开始,他练习双手写不同的字,后来又练习口背、脚画的本领。经过几年不间断的刻苦练习,元嘉终于练出同时能做六件事的本领。
后来的实践表明,一个人与人一边谈话,一边整理文件,脑子同时构思文章的事,是屡见不鲜的,说明一个人同时能做几件不同的工作也是可能的。但像元嘉那样同时能做六件事的,至今还未出现第二人。
李百药掌故惊学者
李百药,是隋朝文帝杨坚时内史令李德林的儿子。隋文帝时受封礼部员外郎,兼桂州司马;隋炀帝时,由于他好上书直谏,炀帝非常讨厌他,改任步兵校尉;唐朝建立后,以才被封为中书舍人、宗正卿等职。
李德林四岁能诵《三都赋》,15岁系统读经书,更以写文章震惊京都“三才”,被誉为“神童”。到十八九岁的时候,他便做了中书侍郎。因为李德林本人很有学问,所以对儿子的学习也很重视。为了提高儿子学习的积极性,他用了当初父亲对他的教育方法,每当公事完毕归家,便和儿子比赛背诗、诵赋、作文章。李百药本来就天资过人,模仿力强,四五岁时,见父亲读经书,他也读经书;见父亲写文章,他也练习写文章。到七岁的时候,李百药写出的文章就已具文采,满篇生辉了;加之父亲李德林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到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且对书中的主要章节背诵如流,尤其对一些典故更是记得清楚。
有一天,他的父亲和前来拜访的朋友切磋学问,议论起南朝文学家徐陵的一篇文章。对文章中所提到的“刈琅邪之稻”这个典故,却忘记了是怎么回事。他们去查各种资料,但典籍浩瀚,史书如山,如同大海捞针,谁也记不清在哪本书中记载此事。他们足足翻阅了两个时辰,仍然一无所获,累得大家狼狈不堪,叹气不止,一个个嘴中不停地念叨:“‘刈琅邪之稻’,本来很是熟悉的,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
恰在这时,13岁的李百药从外边走进来,见他们一个个念叨“刈琅邪之稻”,觉得奇怪,便问道:“这是一个典故,叔叔伯伯们念叨它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