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1665300000008

第8章 精神旗帜,明媚飘扬(5)

三、叙述在和君商学院学习和成长的感人故事

这一年经历的感动实在太多太多,以至于到最后,我甚至觉得一切都成了一种常态。这种感觉在六班尤为突出,因为大家都是兄弟,兄弟之间不见外,所以,好像一切都很自然,再说感动反而显得生分了。但是实际上,这种感动更深刻、更持久,情义无价、肝胆相照的那种感觉,已经深深埋在我们心里,永远不能褪去。

有一天我非常感慨地给大家发了一条短信,我说,六班的兄弟都是有故事的人。是的,他们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之前的二十几年如此地简单和苍白,简直没有任何岁月的痕迹。上帝爱一些人,于是给他们生活的苦难和波折,让他去承受、去磨炼、去痛苦、去省思,让他们能够深刻、平和、坚韧、摒弃浮华、回归真实。上帝也爱一些人,于是给他们那种善良、纯真、宽容、可爱的性格和一颗空灵聪慧的心,让他们能够使身边的人总是感到简单、快乐、自然。上帝也爱一些人,于是让他们和上面两种人走到了一起,从此他们的生命也不再贫乏、不再苍白、不再孤单。这段一时灵感写出的有点煽情的话,大概可以表达一些我对六班兄弟姐妹们的感觉。

让我感动的当然还有其他班级的兄弟姐妹,尽管我们彼此之间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我可以看到,每个班里的同学都是那么在乎和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在乎班里的同学。在这里可以真切地看到,每个人的心里真的都有真善美的天使和英雄主义的雄狮。

让我感动的当然还有先生和和君的老师们,他们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把多年来积淀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坦诚相见地分享给我们,对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有求必应,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相信”,因为“视学生为天使、尊学生为栋梁”的信念!先生做和君商学院,何尝不是在燃烧他自己的生命精华呢?这真就是一种“把生命炼进剑里”的毅然决然!

四、对和君商学院和导师及辅导员的感言和进言

没有什么进言,这里就想说说六班接触比较多的几位老师。

1.班主任孙孝立、刘志强老师

孙孝立和刘志强两位老师是六班班主任,我更习惯于把他们两个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想起。他们真的都是那种大哥式的人物,尽管交流并不多,但是想起来都觉得很踏实、可以依靠,而且有魄力。能遇到这样两位老师真是莫大的幸运。我常说如果不是他们两个人那种极为重情义的风格,六班也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兄弟情深;如果不是他们两个人那种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气概,六班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聚集了一批充满血性的男人,连女生都被带得很“爷们儿”。

他们风格不尽相同,孙老师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是很健谈,但是身上有一股气,用他自己的语言,“有劲”!《心有理想,春暖花开》中孙老师的那篇文章,每次看都特别感慨。有这样的人生经历,才有这样的人。第一次班会的时候,孙老师讲到动情处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刻就只有兄弟,其他一切都去他妈的!”从此我也就经常“去他妈的”,我这样从小到大循规蹈矩缩手缩脚的人,真应该有点这样的豪气和洒脱!孙老师是从苦日子里出来的,充满了悲悯情怀,开学的时候就交代我要了解一下班里同学的家庭情况,有特别困难的要想办法帮助。像他这样硬气的人,估计是极少开口求人的,但是至少我知道的情况有:因为我找工作想了解一些情况,孙老师帮我找人去了解了;因为秀英妹妹手术的事情,孙老师麻烦刘纪恒总帮忙找熟人打听;因为我们要求给大家做几场讲座,孙老师很快就联系了易阳春老师和周彦平老师。当兄弟需要的时候,我相信他真的能不顾一切。

相比之下,刘老师更加圆润、和蔼一些,给我的感觉总是很周到细心,稳重而极有场局感,血性刚强而兼具稳重细致,如先生所说,是“刘史今”。很喜欢听刘老师讲话和看他在邮件中娓娓道来,即使是一些即兴的发言,刘老师都能讲得很有条理、很有思想,让人很激动或很感慨。秀英妹妹要手术的时候,孙老师因事回山东老家,刘老师一边要盯着团队几个项目,一边还要照顾这个事情,几乎每天给我打两三个电话,反复跟我沟通情况。周彦平老师给我们班讲座的时候,刘老师前后安排,一直陪到讲座结束,家里怀孕的嫂子也顾不上照顾。我永远记得刘老师的一句话,“大哥是担当出来的”。

关于他们,有一个场景我特别难忘。秀英妹妹手术之前,我们也都知道主刀医生那边要打点一些的。我通过庞博的女朋友了解到“行情”,但实际操作是一点经验都没有,我又比较笨,本来打算找昌震一起去办。后来孙老师及时从老家回来,说他们出面跟医生见一下比较好。那天他们很早就到了医院,带了两本《三度修炼》,等了好一会儿我才赶到,然后跟秀英把信封装好夹到书里。我和卉杰站在走廊出口,目送着他们俩和秀英走向医生办公室。我有点如释重负,又有点紧张和担心。其实我很想跟他们一起进去,学学应该怎么说话办事,但是这种事情实在不适合有太多人在场。过了不久,看到他们从医生办公室出来了,远远地向我们走过来。那天他们都穿着浅蓝色的西装和白衬衫,没有打领带,两个人高大魁梧,身形潇洒,步伐坚定,就那么肩并肩地走过来,神情间尽是成熟、果敢、自信,而两人在一起又让人感觉充满力量!我远远看着他们走来,心中竟有一种感动和自豪的情绪涌上来,真是崇拜和羡慕他们!(要毕业了,煽情一回。)最后我想说,孙老师,刘老师,很长时间没跟你们一起打篮球了,很怀念!

2.六班导师易阳春老师

先生那次说易阳春老师就是独立团的赵刚。易老师在商学院里非常受学生欢迎和尊敬。先生曾发了一篇帖子《言谈如斯可为师》,那封易老师写的邮件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对职业的态度,在班里的同学找工作遇到不顺的时候,我能想到的也是用易老师的话来鼓励大家。找工作的时候曾有机会去申万证券研究所做机构销售,这个工作就是把研究员的研究观点和投资建议推介给机构投资者,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员写报告,机构销售“卖报告”。做这个工作一方面要有不逊于研究员的思维力、判断力,另一方面还要有与人沟通的技巧、开拓市场和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对人的要求很高,而且收入与业绩挂钩,并有淘汰机制,自然压力大,能锻炼人。当时我非常非常想去这个工作,就是因为易老师的那段话:“如果你的生活一直很温和顺利的话,最好去体验一下生存的极端,体验一下‘上顿吃了不知道下顿在哪里’的状态,这是催人快速成熟、催人增加心理力量的良方。人在社会竞争中取得先手,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心理力量的强大,而不是外在技能的强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真是很遗憾很遗憾。易老师最后一次给我们讲座是讲《创业融资:VC&PE》,那天和君会议室爆满了,坐不下。因为是我们班组织的,大部分时间我就站在门口,也没怎么听。易老师一直讲到11点多,嗓子都沙哑了,却越讲越动情,对和君学子那种殷切期盼让在座同学无不动容。那场讲座我别的基本没听清楚,就记住了一句:“我们的成功一定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一群人的成功!”

3.校外辅导员林志革老师

林志革老师是六班的校外辅导员。林老师是长辈了,但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且十分谦和,对后辈、对青年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对和君商学院与和君理念的那种深深认同,时常让我感动不已。他在安徽蚌埠创业,有时候也到美国,和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因此林老师甚至有一种愧疚的情绪,有一次讲座之后一定要请我们吃饭。那次选的地方不是很好,长桌不是很有利于交流,但是林老师还是一直在和身边的同学不断地交谈,非常殷切地想把他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告诉我们。他常常说在这个时代还能有王明夫先生这样的人做和君商学院这样的事,非常难能可贵和让人感动。之前我跟林老师联系请他给我们做一次讲座,林老师专门打电话来跟我说,他为这事再三考虑过,总觉得要是做讲座压力太大,怕没有时间准备讲得不好,辜负了我们这些栋梁之才……可见他对和君商学院的理念是多么认同。秀英妹妹手术的事情,本来是没有告诉他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邮件往来中有兄弟没注意更改地址簿,把邮件也抄送了林老师,有一天我忽然接到林老师电话,问我相关情况,并坚持要给我汇1万元钱让我转交秀英,并且再三叮嘱不让我说这钱是他给的。而就在那段时间,林老师自己的母亲正因为癌症要动手术……想想不知该怎么说,这样的人,这样的心……

五、统计和评估自己在学期间的违纪情况、考勤情况和对公共事务、对老师、对同学的贡献情况

自我检查,这一年我没有违纪的情况,历次讲座均按时签到出勤,没有一次请假、迟到、早退,课后作业和演讲作业也均按时提交。在公共事务方面,这一年担任六班班长和商学院班委联合会常任召集人,做了一些工作,但主要的是不足。

入学之前对能否进入和君商学院都没有信心,更没想过在这样藏龙卧虎的地方,自己还能被任命为班长以至于班委联合会常任召集人。我深知我的能力根本不行,管理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可能管好这么多优秀的人。我也曾犹豫过,但是因为要“敢担当”,我想我就是真不行也得硬上,实在干不好就被拿下呗。先生的一句“无私无我,竭尽真诚”,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这一年就靠这个勉强过来了,也只有这样才能过得来。因为能力不行,就必须更真诚一些、付出多一些。其实我是很不习惯成为焦点的,可能比起做个光芒四射的领袖,我更愿意也更适合低调一点踏踏实实做点事。六班直到毕业,都没有起个班名,提个班训什么的,通俗地说,我就是不会“来事”的那个类型。但是六班的兄弟姐妹们真的很难得,印象中我们也没刻意搞过什么让人感动得死去活来的事情,但是仿佛命中注定的,大家就能凝聚到一起,就认定了“一家亲”,认定了“长相守”。这一年如果说我为六班做过了什么,那真的都是我作为班长应该做的。如果说我做这些有什么期望,那唯一的期望就是不辱使命把六班带好,但是实际上我得到的比我期望的多得多。先生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天使和英雄主义的雄狮,和君商学院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呼唤出来。这一年,我感到似乎心中那些沉睡了好久的东西都被呼唤出来了,我是如此幸福,幸福得如痴如醉!而这些都是因为我遇到了六班这些兄弟姐妹。

相对来说,商学院的工作应该说做得不好。这一年很多人都感觉各班内部的感情建设都不错,但是班级之间的交流太少。这确实是一个遗憾,作为班委联合会的负责人,我对此负有很大责任,心中很是内疚。有时候,仅仅竭尽真诚还是不够啊,真的是需要能力的支撑。特别是要驾驭这样一个庞大的集体,对人的要求太高,我必须承认我是不称职的。常听人提起一届方熙的“系统思维”很强,却一直没有机会受教,但我隐约感到,要做好两百多人的核心,带领一帮人把商学院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好,把商学院两百多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风格的人凝聚好,没有庞大的思维容量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是绝对不行的。我个人的性格也不适合做这样的领袖,我还是有些偏激和固执,不够包容和开放,胸襟放不开,气度放不开。我不是一个很外向、很主动结交各种朋友的人,我更喜欢永远跟我已经熟悉的朋友呆在一起。因此,我没有花足够的心思和精力去努力把各班班长和主要班委打造成铁板一块,我赖在六班这样一个让我舒服和迷恋的地方兀自幸福着,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域。我这么说可能对我自己也有些苛责了,是的,我可以安慰自己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是可以安慰自己说毕竟还要兼顾学校的学习和自己的生活,但是我知道应该是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状态的!而这实在是我的无奈和永远的遗憾!

六、结语

以上说了这么多,有点啰唆,字数超了一些。也不知是否符合毕业报告的风格,但至少是对自己这一年做了一个总结吧。这一年有太多收获,太多感动,得到的太多,做到的太少,有欣慰,有遗憾。站在毕业的尾巴上,忽然有些伤感,如果可以,真想永远赖在这里!但我知道,我们都必须离开,必须到真实的商业世界中去摸爬滚打、拼搏厮杀,也必须去体验和拥抱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该郁闷的时候就郁闷,该受苦的时候就受苦,奋不顾身去爱,一往无前地冲!谁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样呢?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在我生命中的这一年,我们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我们怎样才能锻造出成群成批的商场将才

编者语

请大家先读完下面的文章,然后思考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折腾出来的商战将才

文 / 晓行

荷兰商学院是一所私立学院,坐落在一个旧城堡里,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的外观看上去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却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它以自己特殊的教育文化而闻名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的发展对商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所学院便向自己的莘莘学子们展示出新的宏愿:这所学院,将使你成为高层经理。但你要迎接它对你的一切苛刻训练。

这所学院是荷兰唯一一所不经过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而必须通过单独测试才能被录取的学校。一进校门,要通过三次考试,先是智商测验,再是笔试,然后是集体活动测试。后者是看你与大家合作、协调的能力。

当你被正式录取之后,你就不再有名字了,只有号码。这意味着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不管你从前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背景,现在只是一个零。这所学院的董事是一些大财团的总裁。这些总裁的子弟及商界富豪的子女在这里就学的很多,以便继承家业。但他们一样要经过考试,一样没有姓名,所有人一律平等。

学院从各方面给你增加心理压力。比如,到这所学院后的第一天,下午还白衬衣、蓝裙子(西服)、校徽,在大礼堂当贵宾;晚上却不能回宿舍,得穿上最脏的衣服去啤酒屋,进行新生与老生的交流。交流的方式是:有人给你灌啤酒,用啤酒泼你,如果你是男的,就把你按在地上,打你,来回折腾你,作为新生,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跑掉,一是爬起来捍卫自己,如果你趴在地上不起来,你在这所学院再也抬不起头来了,说明你没有勇气接受别人的挑战;女生的情况也轻松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