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被其他人看作洪水猛兽,而我视她们为至亲的人;她们被其他人看作妖娆之物,而我视她们如山花般朴素;她们被其他人看作强权恶霸,而我视她们为和蔼的师长。
已经到来的,我将永远和你同行,一起游历沿途的风景,一起经历荒漠戈壁、荆棘坎坷,一起寻找我们将要去的未来。
即将到来的,我将追逐你,即使无法和你有哪怕只言片语的倾诉,即使你的轮廓我都无法目及。
【走出瓶颈】
(和君商学院第三届学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
编者语
整个8月份我都在商旅途中,从江南烟雨中的杭州到西北大漠深处的鄂尔多斯,从火热繁华的广州、深圳到赣南老家的农村,今天即将启程,驱车千里,从会昌前往时下正热的海西经济区前沿地带,去晋江——那个奇迹般地产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劲霸男装、361°等106家全国著名品牌的县级小市。一路走下来,见各色人等、看各类商业,平均每天会见1~2个企业家,感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企业和企业家,观察、思考和讨论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因为什么而成功、又因为什么而受阻。这种感觉,真好!我从来把自己的商旅过程,当作是对吾国吾民的田野研究和心灵接火。它带给我关于中国商业版图的真实认识和质感,让我悟识到在中国当代这场波澜壮阔的经济大潮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谁终究会成功,谁注定要失败。我很清醒,这种来自于田野研究和心灵接火的质感与认识,比任何来自于书本的知识和舶来的哈佛案例更富有实际的意义。
在我的这一次商旅历程中,给我增加了无限遐想、憧憬和力量感的,是三届学生们的一篇篇入学作文。从作文中,我看到了一腔腔热血和一颗颗滚烫的心灵,俨然就是一幅“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竞帆图。我走在今天的中国商业版图上,却从学生们的作文中感知到了这个版图的未来走向。
从今天开始,我陆续贴出一些同学的入学作文,与大家分享。
一、题记
我相信人的发展一定会遭遇瓶颈,我也相信绝大多数会停滞,只有小部分人能够走出瓶颈。走出瓶颈的人,生命获得新的突破。在肉体上,他还是自己,在思想上,他已经不是自己。因何而超越?因为他身边真挚的友人,因为这些人给他提供的见识、情谊和信念。
人与人相知是一件相当讲究缘分的事情。“缘分”拆开来看,“缘”讲的是我们相遇,“分”讲的是我们彼此珍视。
二、三思入和君
提交申请前,我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声誉负责。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以我自己的习惯,我肯定会有所安排,那为什么一定要加入和君商学院?
因为心有所求。
一是开阔视野。人生不愁没有机遇,要愁的是机遇来时自己是否能够先人一步识别并把握。先生的讲座我是之前听过的,现在又连着听了四次,谈商学院的办学理念,谈三届的招生过程,谈公司战略,谈兼并收购。先生对中国当前经济格局的深刻把握,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预测,对我自己现有知识的巨大颠覆,对我的思考方式的无限启发,让我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动。商学院的其他老师同样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在自己的领域也是各领风骚,博闻强识。每每听这些老师指点,总会有很多的思考。商学院的同学是才子佳人聚集一堂,背景各异,优势各异,分析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各异。“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提高见识。
二是结交朋友。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认可和归属。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一个人再强大,力量始终有限,但是一群人团结在一起,却可以有无穷的创意,无穷的力量。人生在世,欲成事,还是得依靠朋友间相互支持,相互提携。也正是在相互帮助的路上,彼此确定自己的生命坐标和人生志趣,结成至死不渝的友谊。这样的人既需要理想主义的情怀,又需要有踏实务真的品性。我相信自己会在和君商学院遇上这样的朋友。商学院只是一个名称,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有梦想、有激情、有文化、有品格的同学,这个名称才有血有肉,有魅力有灵性。
三是强化信念。这与开阔视野、结交朋友一脉相承,只是更深更远。十年二十年后,我再回头看参加商学院培训的选择,信念将是最重要的原因。我相信我们这一群人以后在物质上都会比较丰富,但是人的前进,人的一辈子,光有物质的满足是不够的,甚至是有害的。精神得找到持久的支撑,生命得有稳定的价值体系,内心最终要归于豁达与平和。商学院老师的德、商学院同学之间的义,一点一滴,小流成海,汇集成内心最强大的支柱,不彷徨、不迷失,有所想,奔跑向前。虽然自己现在尚未遭遇瓶颈,内心对精神的渴望并不强烈,但我仍然认为信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要素,以信念突破自己内生的瓶颈。
或许,我在和君商学院寻找的信念很简单,就是一种“善”。
三、执器在个人
一年,真的很短。转眼,我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已经度过两年。回想当初入校,场景历历在目。因为明年就要毕业,正式进入社会工作,所以这一年在和君商学院的学习时间,就倍感珍惜。
对于未来的一年,我自己所安排的内容与其说是一个计划,不如说是需要处理的问题,我想用如下的词语来概括:读书、实践、技能、思考、探讨和锻炼。
读书:不可一日不读书。对于我而言,或许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而是书中有道理、有自己未曾接触过的世界、有人情世故、有思想。在目前阶段,我的读书安排会比较有针对性,主要是看中国企业的变迁、中国企业家的沉浮和真实的中国商业案例,同时,也会逐步深化对产业的理解。商业案例接触得多,商业敏感性就较好,容易看到机会,再加上行动力,会有所成。
实践:知识真正的魅力还是在于指导我们去行动、去改变、去实现。无法运用的知识是茶壶里的饺子,就图个自娱自乐,这不是我的追求。中国商业英雄的崛起不是靠纸上谈兵,不是靠信誓旦旦,也不是靠真经秘籍,靠的是真刀真枪,在实践中打拼,解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所以我还是要去实践、去做事。我会尽量争取去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实习,在实践中了解自己能够改变的和需要适应的,在实践中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实践中理清自己的短板,也在实践中搭起“愿”与“己”之间的桥梁——“力”。
技能:这里的技能主要指三个方面,财务分析、办公软件和有效沟通。说到财务分析,我自己应该好好地反省。因为我一进五道口,就有很多人给我建议,让我好好学习会计和公司理财,而自己一直未曾上心。现在想想,还是年少轻狂,没有定位好,没有意识到先生存、后发展,先技术、后智慧。幸亏现在行动还不算太晚。办公软件的熟练是为了让形式更好地服务内容。尽管每天都在与人说话,每天都在收发邮件,但这是不是有效的沟通,我心里有问号。沟通还是为了大家更充分的了解、更和谐的相处、更积极的共事。从现在开始,我会更加有意识去改进沟通方式,多向周围的善于沟通的人学习。
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思考,实践思考,每天多想一想,明白了才是自己的,做时才能融会贯通。又云:“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真假、善恶、美丑,还是要在思考辨析中方可通彻,个人哲学也是要在思考里才能强大起来。思考于我的现实意义是清醒地知道我之所为与所想有差距,自己还需不断努力。
探讨:还得多和朋友交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会尽可能多参加朋友间的讨论会,与大家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有两种思想。从以往的经历来看,每次与友人探讨,都会有启发,有新的认识,有一些以前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感觉很愉悦。当然,我也会主动地去约一些朋友相见,天马行空地聊天,真心实意地请教。
锻炼: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一个好身体。有了好身体,做事才更有效率,心情舒畅,生活有品质。很多事情拼到后面都是看谁的身体更好,所以对于锻炼,我会每天安排大半个小时的跑步,定期和朋友去爬山、游泳。
以上是一些未来一年纲领性的计划,具体来说,我目前一天的安排如下:
7:30—8:30,看新闻,想想新闻背后的故事及对股市的影响。
9:00—11:00,如果有具体的事务,就处理(最近的事务是整理资本市场专题讲座的文稿出书,同时在准备一些机构的面试);如果没有,就看书,包括商学院的暑假阅读和自己想看的书,现在主要是看英文的账务会计。
11:30—12:30,看股市,感受市场的总体趋势和结构调整,挑选股票。看看东方财富网、中证网和新浪财经的评论,也看看我所挑选的股票的行业研究报告。
12:30—17:30,处理事务或看书。
18:00—18:30,联络朋友,感情重在平时,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想到。当然也不会为联络而联络,都有自然的由头。
18:30—22:00,看新闻,处理事务或看书。
22:00—23:00,跑步,坚持锻炼。
23:30—24:00,总结一天中得与失,准备休息。
通常如此,但会因为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我就记住一句话“当日事,当日毕”,苦在身体,乐在心里。
总的来说,以投资银行家的心态对待具体的安排,与人为善,踏实认真。
四、细节见真意
我现在给商学院同学做的事很少,简直是微不足道,但却很用心,具体说有如下一些:
一是“每日一记”。在每天发生的事件(以财经类为主)中,选择一件来记录、分享,做些简要点评。日积月累,给自己,也给大家积攒一点素材。
二是认真进入角色。班级凝聚的建设、同学感情的交流和个人境界的提升,是通过一次次班级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对于商学院和班上的活动,我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只是每个人擅长的东西有差异,所以做事也是有专攻。作为商学院的一分子,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认真兑现自己的承诺,就是在为自己,也是在为商学院的长远发展做事。
三是主动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我会定期看同学的帖子,看他们的言论和分析,对一些我自己有想法的地方,我通常会与他们进行交流。希望通过彼此的切磋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也增进相互的情谊。
四是真心支持。如果商学院同学有问题,我能够尽点绵薄之力,自然会支持。用得着的地方,你说话。助人,彼此都快乐。
我能够为商学院做些什么?不是兴起之词。在我,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心分享。心意,淡而不激,绵长久远。
【将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
(和君商学院第三届学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
我想按照大部分人的标准,我应该具备了所有被和君拒绝的理由:
刚刚接触少许专业课的大二,远离北大、清华的主流大学圈,经验匮乏,简历普通,资质极为普通,甚至完全没有投资经验……
这一切让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即使是入学后,也诚惶诚恐。
但是现在看来,我很庆幸这一切理由都没有让我放弃申请。在商学院的时间尽管短暂,却给我带来了远高于平日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的全新思考和体验。这篇文章,既是入学以来的总结思考,也是郑重的展望和规划。
一、向和君
其实我觉得现在倒无须谈论申请的原因了。进商学院之前即使被“三度修炼”的理念打动,真正了解商学院精髓的又有多少?我发现其实入学40多天的一些感想,更能成为我决定在商学院坚持做到最好的缘由和动力。
将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这是我在和君三届BBS上发的第一篇话题,是我立志要坚持的读书笔记。当时只是因为极其喜欢海子这句诗中的苍凉感,炫耀似的写了上去。现在看来,这句诗用来阐释我在三届的收获和感想,真是太精妙了。
1.真正的星空
这个奔忙躁动的北京城被镀上了太耀眼的光芒。身处其中,几乎不可避免地在政治权力和经济膨胀造就的滚滚熔岩裹挟中变得躁动不安。每一个与富贵显达相关的人和事似乎都成了充满诱惑的遥远的启明星,这个古老民族苦心留存下来的传统精神的亮光,轻易被掩盖在炙热蓬勃的野心之中。在当时的我看来,和君商学院似乎就是如此璀璨的星空,从学员到老师,从入学筛选到潜在机遇,几乎就是所有大学生价值判断中仅存的一个字:牛。
刚入学的时候我对同学们的惊叹以我一直被灌输的“牛”的概念为判断:在顶尖的公司实习、罕见的高层接触经历、繁多的国内国际奖项、来自顶尖的专业机构……但是我发现显然这套标准是在和君的价值体系之外的。尤其是当我因为能够以大二的身份进入和君,以及一些我平时不以为然的经历,也被认为某种程度上的“牛”之后,我发现这个评价标准的浅薄就在于,它将对一个人成就的评价建立在其与某个企业、机构或者比赛在某个时点的短暂联系上,而忽视时间维度上的积累。也许这些纸面上的成就是很吸引人,但就像星光一样,经过恒星数十亿年的成长与燃烧和百亿年的漫长旅途,它们才得以抵达人们的视野。急功近利的人们只看到了发光的时刻,而他们自己珍视并引以为豪的往往是那漫长寂寞的过程。
试着去体会那个过程,我立刻为之前的评价方式惭愧难当。
在第一次二班的班会上,我看到不少人在大家自我介绍时记录所谓“最有价值”的信息,虽然讲述者只是一笔带过:他们会说自己在探险攀岩时的惊心动魄,自豪于为别人挡下了一块落石;会说自己是调酒师营养师,说喜爱的美食,说引人入胜的足球生涯,而不是在著名的投资公司里干了多大的单子,陪同了哪个国外领导,或是怎么进某个顶级企业。他们怀有的更多是志向而不是野心,并且不以规模和领域衡量,但是由坚定而有厚度的价值支撑,并最终表现为某一个长期的习惯或是藏于血液中的品性。
当然他们都出类拔萃,都具有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太多的大学生崇拜的光芒。但是在和君里,我看到的这些精英们都远不止是一个发光的点,而是一颗完整的星球。我钦佩不已的不是他们的亮度,而是他们燃烧的持久。置身于这种难得的评价体系之中,我可以以耐心和坚强学习这些精英的品质与习惯,而不是肤浅地追求和他们相同的某种经历以换取CV(个人简历)上的一行字。和君让我由衷地感觉到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