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1665300000025

第25章 心有理想,春暖花开(2)

我的理想是什么?展望未来,我再次问自己。这个问题困扰已久,不断思考,由清晰到模糊,再清晰,再模糊……在这清晰、模糊不断轮转变化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理想本身的渴望。受9月先生对《组织领袖成长进阶理解》讲座的启发,再结合自己平日所思,弟子也暂且惶恐勾勒一二,我把人生理想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业高手(24~35岁)

此阶段需完成从读书人到职业高手的第一次飞跃。此阶段我会围绕成为一个职业高手的要求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断与行内高手切磋交流,同时不断观心自省,提高个人修为。此阶段不仅要读书本,更要读人生,知行并重,雅俗不弃⑦,且行且悟,以求在专业能力上“世事洞明”,在为人处世上“人情练达”,质变成一个真正的顶尖职业高手。与此同时,时时关注世界大势与格局变化,以及各个产业的发展,着重培养自己国际化视野与国际资源整合能力,以期在35岁质变成顶尖职业高手的同时,能找到一个甘愿倾毕生精力与心血的产业。此产业需符合如下条件:新兴行业,有极其巨大增长潜力,对人类生活能产生重大甚至革命性的影响,例如20世纪的互联网产业。

第二阶段:组织领袖(35~55岁)

此阶段需完成从职业高手至卓越组织领袖的第二次飞跃。此阶段,希望在我甘愿倾注毕生精力的行业,打造一家带有中国文化特色,内含和君商学魂魄,并在欧美日等主流市场获得主流地位的跨国蓝筹企业,为真正把中国推向世界,并为先生缔造一支征服全球商学院的和君商学派梦想,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点贡献。在企业创建初期,除确立一个自己非常相信,并能经得起时空考验的核心理念和使命外,还应努力构建完善的内部晋升机制,以期在55岁时能顺利完成工作交接,而后急流勇退⑧,转至人生第三阶段。另外,此阶段亦会在商界、学界、政界、媒界广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为人生第三阶段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推广“徽学”,传道授业(55~65岁)

此阶段,想做两件事,一件是成立一个“徽文化发展基金”,另一件是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我是徽南人,对故乡,对“徽学”有一种爱慕已久的情结。徽学涵盖广泛,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商、徽菜、徽派建筑、徽州工艺等等。徽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鼎盛于明清时期,前后800余年。20世纪90年代后,徽学、敦煌学、藏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一直想振兴徽学。如今徽学不振,作为商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资本的力量去复兴徽学。故此阶段,我会把此前积累财富的95%用来成立一个“徽文化发展基金”。届时,希望商界朋友能给予资金支持,政界朋友能给予政策支持,学界朋友能给予学术支持,媒界朋友能给予宣传支持。⑨此基金,主要致力于三件事:第一件事,在全国范围内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在安徽贫困地区兴建希望小学,希望小学一概按照徽派建筑风格建造,不再洋房洋楼般的千篇一律;第二件事,专门拨出一笔款项致力于“徽学研究与推广”,提炼出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徽学精华,宣传并推广,以徽学的复兴进而带动国学的繁盛,以期在东方文化征服全球的大趋势中扮演一个积极推进的角色;第三件事,届时若有和君大学,专门拨出一批款项在和君大学下成立一个徽学院,专门招收那些有志于把徽学与和君商学思想融会贯通后,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优秀徽籍和君学子。

此阶段,除负责基金的运作外,还希望能在和君大学做一名师者,给后辈和君学子传道、授业、解惑。快哉,足矣。

第四阶段:墨砚留香,云游四方(65~70岁)

此阶段,卸下一切外在职务,推掉所有应酬,到大海边寻一静谧住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澄心涤虑,梳理人生,把一路寻梦的历程,所思所得,寄于文字,传于后世。此阶段,写下20个最想去的地方,每个季度末,携亲爱的妻子,共同出游。所选地点未必一定要非常知名,关键是要能呼应内心要求。比如,我们可以在下雨的黄昏,在西递宏村的一个悠长小巷里,让妻子撑着一把油纸伞,结满“仇怨”地向我这个花甲老人走过来。我们亦可在夏威夷的海滩,当夜晚四周寂静,灯光全闭的时候,我们打一只灯笼出来,伴着摇曳的烛光,手挽手,赤着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一起慢慢诵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还可在华山之上,趁旁边无人之时,妻子唤我一声“冲哥”,我唤妻子一声“盈盈”,演绎一版让人肉麻的“花甲笑傲江湖”……⑩

第五阶段:种草弄花,寻访老友,梦中归去(70岁之后)

若有幸活到此阶段,则每日在家种草弄花,修禅打坐,累时便与妻子背靠背坐在地毯上,对她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此外,每隔一段时间去寻访仍健在的老友。老友相见,把拐杖往旁边一扔,一个热烈拥抱,一壶浊酒,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正所谓“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试问:人生还有能比这更快哉的事情吗?

最后希望自己能在一场美丽的梦中归去。在梦里,我又复归为那个光着脚、光着腚,嘴里叼着一根稻草,不知幼儿园为何物,躺在田埂上,翘着二郎腿,看着蓝天白云的贫家小子。我痴痴地,呆呆地,看着天上飘来飘去的白云,然后,微笑着,慢慢地,闭上双眼……人生,从梦中来,在梦中活,也应由梦中去……

附录一

六班某老师在上文旁边的红字批注

①活脱脱一个不羁少年跃然纸上……

②听你讲那过去的故事,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回忆……

③有理想就有希望,就有奋斗的动力;有爱情就有人情温暖,就有活下去的勇气。

④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自己能完成对自己的终极救赎。

⑤这是我看到的对和君商学院道场感知的最贴切、最真诚、最动人的文字。

⑥你曾经抛物线的人生曲线开始回归正常的波浪曲线,这段回归正常的传奇经历,是“心有理想,春暖花开”的最好注释!

⑦这才是大智大勇者的人生。

⑧想做范蠡?西施安在?

⑨天下英才皆入座中,不简单啊。

⑩这段文字别流落民间,否则容易蛊惑人心,让人老不正经,罪过可就大了,呵呵。

一生真情一场醉,哪管他天荒地老,物事人非……

哈哈哈,真是如诗如画的人生,丫的,咱做哥们呗,要不我端着老师的架子咋跟你一起胡扯、一起喝酒、一起梦游呢?

附录二

2008年10月23日老师王明夫跟学生(本文作者)通的短信:

王明夫发出:你的《理想》写得太棒了,情、志、文俱佳!我贴到论坛上,可否?”

学生回复:非常谢谢先生慷慨大方的夸奖,弟子诚惶诚恐,只能倍加努力,方能心安。文章可以贴到论坛上。

王明夫回复:想想卢梭式的坦荡告白,你文中述及的家庭过往,该勿需删去吧?如果删去,文脉就受损了。你看呢?

学生回复:谢谢先生细致周到的考虑。家庭过往的章节不用删减,一来我已能坦然面对过去,并不以为耻,亦并不掩饰;二来也与商学院的兄弟姐妹分享一下此段人生经历,希望他们在遭遇“大”痛苦和“大”困难时,也能从中汲取一些力量。先生尽可放心。

王明夫回复:从容与坦然,你已告别脆弱,真好!

学生回复:谢谢先生,smiling……

【理想的迁延记录成长的足迹】

(和君商学院第二届学员,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一、成长的足迹

小时候,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当时的觉悟还没有达到“教师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是灵魂的工程师”的境界,只是单纯地痴迷老师手拿教鞭在黑板上指指点点和批改作业的权力。我当时觉得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鲜艳的红笔潇洒地打勾打叉,再大大地写上一个“优”字,是一件无比爽的事。后来,受到家庭的影响(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军人),又迷上了军事,但不是武器方面,而是战略方面。曾精研过《孙子兵法》,看了上千页的二战史料,坚持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争艺术的完美体现。另外还看过很多二战元帅和将军的传记,战略家里很佩服毛泽东,军事家里最喜欢隆美尔和粟裕,所以那时常常惋惜自己是一个生在和平年代的女孩,并幻想着能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成为一个横刀立马、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其实这种想法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比如我会常常和爸爸探讨中美军事战略问题,只不过现在更清楚这只是一个梦,而不是一种理想。后来,受到现实社会拜金主义和偶像剧浪漫主义的双重毒害,我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钱人,每天穿着Versace(范思哲)的衣服、坐着湾流私人飞机到迪拜白帆船酒店,遇到一个王子,谈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所以自己曾一度很痴迷各种奢侈品牌,从衣服、化妆品、珠宝首饰到飞机、汽车、私人游艇,都了解了一遍。所幸的是,这种无聊的热情很快消退了,现在想想如果以后要像偶像剧里男女主角,或者各种时尚杂志里所谓社会名流那样生活,我一定会疯掉,因为他们真的很空虚、很矫揉造作,用许三多的话说就是“没意义”。不过,也不能说这个理想对今后的生活没有帮助,它至少带给我两个影响:第一,我由此生发了对汽车的狂爱,汽车绝对是机械制造的精密感和人类对速度欲望追求的完美结合,所以速度一定是汽车的灵魂。正因如此,我欣赏各种跑车中的顶级款,如保时捷卡雷拉GT、兰博基尼蝙蝠、法拉利超级亚美利加,更不用提1001匹马力、时速达到408千米的布加迪威龙。第二,我对各种奢侈品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想这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是必要的,我的口号是“我可以不使用,但不能不知道”。

再后来,看了二月河的小说,又喜欢上了政治。很多人觉得政治很肮脏,但其实是一种误解。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政治是一种对公共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从小一直做班级干部,随着政治喜好的加强,进入北大后,我从事了更多的学生工作,最后还在经济学院团委暨学生会联合会当了副主席。在大学初期,我一度的梦想是在北大经院保研,然后考公务员,进入国家部委,从一个小办事员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能做到什么位置就看天时、地利、人和了。不过现在,我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

那么谈谈我现在的理想吧,这首先得从我的家庭谈起。我的姥爷是一名军人中的学者,小姨是大学文史哲教研室主任,妈妈也对历史、文学很有研究,所以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我一直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的时候就参加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背了大部分的四书,且是充满乐趣的背诵。初一(当时不到十二岁)就读了第一遍《红楼梦》原著,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我阅读《红楼梦》至少40遍以上,基本读遍了大红学家的论著,并写了七八篇关于《红楼梦》和曹雪芹的论文。到了高中的时候,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已经拓展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相比较古代的思想家,我更欣赏民国时代的文化大家,因为他们能在融通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审视中华文明,这一点是古圣先贤不能及的。那个时代的文化大家的生平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如数家珍,从国学四大导师到梁漱溟、冯友兰、季羡林、钱钟书,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风范、他们的操守,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和社会工作中学不到的东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平静而悠远的,这一点不像上面提到的军事、经济或政治,都是一个时期处在峰值上,然后又掉落下来,它是一直处在较高值上。由此可见,一段时期最红火的东西未必能坚持,只有边际效用递减最慢的才能历久弥新。也是那个时候,我对教育产生了兴趣。因为当时在人大附中耳闻目睹了中国教育在文理上的偏颇,颇有感触,所以高一的时候,我和小姨共同完成了学习性研究的论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这篇论文长达一万余字,后来报考北大自主招生,这篇文章获得了北大教授的肯定,也为自己通过自主招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北大,我越来越感到中国高等教育之弊,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只教会了学生术,而没有教会学生道。这么来说吧,我们的自然科学、工学和最火的人文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商学、法律、国际关系、政府管理等等,都只是一种手段。比如说自然科学帮助人们认清这个世界,可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学习金融可以让人们毕业后赚到很多钱,可是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人类活得幸福、快乐其实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答案,但有趣的是中国教育教会了大家怎样赚钱,却没有教会大家怎样快乐。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我最终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让大家活得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