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朝纷争之英雄辈出
16641400000007

第7章 第一代商朝女将军(2)

她的名字叫“妇好”,是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的商王武丁之妻。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在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YH127甲骨穴中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她就出现过两百多次,而且武丁在这些占卜中向上天祈告的内容,包括妇好的各个生活侧面: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足见武丁对妇好用心之深。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妇好的庙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妣辛”“、后母辛”。

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国王,也是第二十位王盘庚的侄儿。盘庚继位时,商王朝已经出现了内乱外患并举的迹象,盘庚为了摆脱困境,将商王朝的都城迁往北蒙(即今河南安阳)。盘庚完成迁殷的壮举之后若干年,商王朝的中兴之王武丁接过了王杖。

武丁的经历,与近三千年后的俄国彼得大帝有异曲同工之妙。武丁的父亲小乙是盘庚的四弟,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能继位为王。因此在武丁小的时候,小乙将自己的儿子武丁送到民间去生活。武丁没有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王族血统,而是象一个普通人那样学习各种劳作和知识,象一个普通人那样经历各种疾苦,从而为他未来继位中兴王朝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得到了筑屋奴隶出身的傅说为宰相。

武丁是个性非常强、也非常富于情感和壮志的君主。妇好就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她嫁给武丁之前的身份,应该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见识。

妇好十分的聪明,也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商王朝武功最盛的君王武丁是她的丈夫,而武丁时代的赫赫武功中,有着妇好相当一部分的功劳——商王朝带着浓烈的母系氏族遗风,这几个形容词用在商王后的身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妇好臂力过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重达九公斤,足见她的身体强壮。而该兵器为大斧,更可见她的骁勇。

妇好和武丁,是一对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夫妻。刚刚结婚的时候,武丁对妇好领兵作战的能力并不了解,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外敌入侵,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非常犹豫,考虑很久之后还是通过占卜才决定让王后出征。妇好一到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击败敌人,取得了胜利。

武丁从此对妻子刮目相看,封妇好为商王朝的统帅,让她指挥作战。从此以后,妇好率领军队征讨作战,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二十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其中,在对羌方一役中,武丁将商王朝一半以上的兵力都交给了她:一万三千余人。这场战役大获全胜,也是武丁时期出兵规模最大的一次。除了率军作战,妇好还掌握着商王朝的祭祀占卜之典,经常主持这类典礼。她是名副其实的神职人员,最高祭司。通俗来说,武丁和妇好,是世上最愉快、最成功的一对,他们同心协力,将商王朝经营成了世上第一流的夫妻店。妇好为武丁和商王朝立下的最伟大战功之一,就是率领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征讨西北的内蒙古、河套一带的敌军之战。这场战争对于殷商王朝乃至于整个中华历史,都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

这是一场自卫战,在妇好出战之前,商王朝困于西北边境的战乱骚扰已多年,始终不能胜利,而妇好一役毕全功,取得了最后也是最强大的胜利,并且得到了敌人的归附服从。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史学家认为,妇好此战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每当妇好单独出征,凯旋归来的时候,武丁总是抑制不住喜悦,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八十多公里。当这对夫妻带领着各自的部属,终于在郊外相遇的时候,久别重逢的激动使他们忘记了国王和王后的身份,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而武丁,更将妻子看得无比重要甚至于既爱且敬,这一次浪漫的并骑留在了史料中,而没有见诸文字的恩爱自然更多。琴瑟和谐,羡煞后人。武丁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君王,他并不因为妇好是自己的妻子,就认为她理所应当要无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在妇好立下赫赫功绩之后,论功行赏之时武丁没有忘记她,给她划分了封地。

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上,主持封地范围内的一切事务,拥有田地的收入和奴隶民人。她还向丈夫武丁交纳一定的贡品,一切都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办理。决不因私废公。妇好的封地一定是商王朝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因为在她的封地上,她拥有自己独立的嫡系部队三千余人——在那个年代,普通小国的全部兵力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数目。由于经济独立,妇好能够为自己铸造大规模的青铜制品,现存于世的妇好偶方鼎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妇好三十三岁就死去了。虽然相对于那个时代,她的享年已经不短,但是相对于她享国长达五十九年的丈夫武丁,却太短暂了。从历史记载可以发现,妇好去世多年之后,武丁仍然对她念念不忘。按照国家制度,武丁在妇好去世后又册立了新的王后。而不久这位王后就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每当国家有战事,武丁都要亲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礼,请她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能够旗开得胜。

上世纪,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被陆续发掘,然而十一位曾定居安阳的商王大墓已仅剩了十一座空陵,在三千年的历史中早被盗得空空如也。谁也没有想到,保存完好如初的,却是妇好墓。

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七日,女考古学家郑振香主持了商王后、大将妇好墓的发掘。墓中出土了4面铜镜,还有4件铜钺以及130件青铜兵器。除了以一对司母辛大方鼎为首的200余件青铜礼器,还有十五种共156件酒器、以及来自新疆等地的玉器佩饰755件、来自台湾海南甚至更远处的海贝7000多枚、各色宝石制品47件。以及各种陶器石器海螺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为妇好殉葬的16名殉人、6条殉狗。如此丰厚的陪葬品,不仅体现了武丁对妻子的敬爱之情,更体现了妇好生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她不但是一位将领,能征善战且善饮,更是一位尊贵的贵妇人,爱美而且擅于修饰,更是一位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贵族领主,拥有庞大的奴隶群。

妇好不仅自己握有重兵,而且还有指挥其他军事将领征战的权力。有卜辞记载:“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沚,伐巴方,受有佑?”沚,武丁朝着名的军事将领,卜辞的意思是,王命令妇好带领沚伐巴方会受到神灵的保护吗?另有卜辞“贞,王勿,妇好从沚,伐巴方,弗其受有佑?”这一句从反面卜问神灵,如果不让妇好带领沚伐巴方,会受到神灵的保佑吗?还有卜辞“贞,王令妇好从侯告征夷。”可见,商朝的战场上妇好的身影无所不在,她统帅着商朝着名的军事将领,指挥着13000多人的军队,在沙场上叱咤风云,妇好墓中出土的四把铜钺,其中两把分别重达十几斤,器身装饰着古朴的虎纹,还刻有铭文“妇好”两字,显示出了妇好作为军事统帅的权威。

妇好的丰功伟绩得到了嘉奖,商王武丁给妇好划分了封地。在这块封地上,妇好拥有大量的田地和独立的嫡系部队,她的封地是当时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她只要每年向武丁缴纳一定的贡品,如同一方诸侯。卜辞记载:“妇好示十屯,”意思是妇好进贡了20片牛肩胛骨,商代的屯同纯,左右两片牛肩胛骨为一纯;又有“好入五十”,这次妇好进贡的是卜甲,占卜用的龟甲,龟甲在古代非常珍惜、昂贵,被称为“宝龟”,妇好一次就进贡了50件龟甲,她的财大气粗显而易见。

史料记载,商王武丁有60多个妻子,只有3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是第一位,也是武丁最爱的一位。商王武丁对她重视的程度在甲骨文的片段中可窥一斑。妇好出征讨伐敌军,武丁会占卜:“妇好亡咎?”意思是妇好不会有灾祸吧?妇好凯旋,武丁会占卜:“妇好其来,妇好不其来?”意思是,妇好应该回来了吧?每当妇好单独出征,凯旋的时候,武丁总是抑制不住喜悦,出城相迎。有一次,一直迎出80多公里,当他们带着各自的部属在郊外相遇,久别重逢的激动使他们浑然忘我,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把部属远远地抛在后面。在武丁眼里,妻子妇好是自己又敬又爱的佳侣良伴。

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从此走上复兴的道路。传到武丁时代,“殷国大治,天下咸欢”,成为商代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那时,商王朝以河南安阳一带为中心,河南中、北部及河北南部为直接统治区,称为王畿,王畿以外为商王朝控制区和更远的商王朝文化影响区,与商王朝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封国、诸侯与众方国都分布在这一广泛区域内,他们与商王朝的关系时好时坏,时叛时服,作为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武丁派遣,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

战争需要大量的兵员,妇好作为军事将领,经常为商王征集兵员,不仅在王畿内,还到对商王朝有义务的部落和方国中广泛征集。卜辞里记载:“甲申卜,贞,乎妇好登人于庞?”登,征集的意思,庞是地名,这句卜辞是从正面卜问,命令妇好在庞地征集兵员吗?“乙酉卜,贞,勿乎妇好先与于庞登人”,这句卜辞是从反面卜问,不令妇好为王前趋征集兵员于庞地吗?

史料记载:武丁时期较大的战争包括对土方、羌方、巴方、夷方的征讨,妇好参加并指挥了这些重大作战。例如距商朝都城正北一千多里外的游牧部族土方,他们经常在商朝的边境掳掠人口财物,当地百姓深受其害,商王虽然进行过多次征讨,都未能制服。为了彻底消除后患,妇好奉武丁之命,率兵出战,貌似强悍的敌军一战即溃,妇好跟踪追击,终于彻底挫败了土方。

羌方在商王畿的西部,是商王朝最主要的敌对之国。有一条卜辞上写“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妇好带领所属的3000人马连同其他士兵10000人征伐羌国,这在当时可谓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这是卜辞记载商朝对外战争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可见武丁对妇好期望甚高。妇好不负众望,她调度指挥有方,且身先士卒,很快便击败敌人并大获全胜。这次战役大大削弱了羌人的势力,使商朝西北边境得以安宁。羌方的归附与服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这一场战役具有伟大的划时代意义。

巴方是商王畿西南的一个重要方国,经常侵犯中原。武丁对巴方展开征讨,大败巴军,将其残兵败卒驱赶到妇好设置的埋伏圈,悉数予以歼灭。这是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夷方位于商朝的东南方向,国力并不强盛却也派兵侵袭商朝边疆,杀人掠物。武丁委派妇好带领人马来到前线,她按兵不动,暗中窥探敌军动态,等到事态朝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猛然间全线出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妇好生病,武丁则会心焦如焚,他占卜“妇好其延有疾”?意思是妇好的病是否还会拖延下去?武丁经常向天神祈祷,以求妇好长命百岁。然而由于长期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而先逝,妇好的死让武丁十分痛心,他将妇好葬于自己处理军政事务的宫室旁,以便随时能看到她,守护她。有一次,武丁思念妇好,梦中见到妇好,他就占卜:“王梦妇好,不唯孽”。做梦梦到妇好了,她不会有什么灾难吧?武丁觉得自己力量不能深达幽冥,他时刻惦记着已经天人永隔的妇好,他常常叫来卜者询问:“妇好,有娶乎?贞人:唯祖甲娶”;“妇好,有娶乎?贞人:唯祖乙娶”;“妇好,有娶乎?贞人:唯成汤娶”,听到这样的指示,武丁就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将她的魂灵先后许配给了三位先王,让她在幽冥中能得到三位先人的关怀和照看。每当国家有战事和庆典活动,武丁都要亲率子孙大臣,为妇好举行大规模的祭礼,请求她的保佑。

妇好在疆场的英姿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在她死后,商人还向妇好的在天之灵告敌国的状:“庚子卜,殻贞:贡方于好。”意思是求妇好能惩罚贡方,这是商人认为妇好的在天之灵仍然有能力对付敌国,对妇好的敬畏之心赫然在目。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里还有一条记载祭祀妇好时发生的罕见天象:“癸未燊好,火雨。”这条里的“燊”是祭名,意思是燊祭妇好的时候,天上下了“火雨”。火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流星雨,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次关于流星雨的记载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巾帼英雄。商朝从中兴走到极盛,人们一直以为武丁居功至伟,直到妇好墓大白于天下,才惊讶地发现,武丁的身后原来有一个这样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