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朝纷争之英雄辈出
16641400000014

第14章 勇冠三军南宫适

南宫适一名韬,字子容,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唐开元封“郯伯”,宋封“龚丘侯”,后改称“汝阳侯”。孔子称赞他是个“君子”,并且将他的侄女嫁给了南宫适。

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南宫,名适,又名韬,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他言语谨慎,崇尚道德,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科“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龚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称“汝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南宫子”。以智自将,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曾赞叹道:“这人真是君子啊,这人高尚得很呐!”(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在《封神榜》里面是西歧元老大将,个人的武勇出色,兵器为大砍刀,和散宜生并称西岐的文武双将,勇冠三军,多次冲锋陷阵。在讨伐崇侯虎的时候,未及三十回合,斩杀了崇侯虎的先锋黄元济,晁田晁雷兵探西岐,南宫适只三十回合,把晁雷杀得筋疲力尽,生擒之。邓九公兵发西岐,南宫适三十回合,不敌太鸾,被砍断了护肩,首阵败绩。张山李锦攻打西岐,在混战中斩了李锦。武王伐纣,南宫适为开路先锋,可是没想到第一阵就遭遇了前来献武艺的魏贲,战有三十回合,

被魏贲直杀得汗流浃背,生擒活捉,并且将先锋大印让给了魏贲。汜水关三路分兵,南宫适跟随洪锦攻打佳梦关,未及三十合,两次擒胡雷下马。由于南宫适失去先锋印,五关战役中没有出彩的表现,在兵打渑池时,战有二三十回合,手起刀落,把王佐挥为两段。兵发朝歌,南宫适战苟章,展开刀法,苟章招架不住,拨马就走。后来应该被武王封为了各路诸侯之一。

咸淳三年,诏封曾参郕国公,孔汲沂国公,配享先圣。封颛孙师陈国公,升十哲位。复以邵雍、司马光列从祀。其序:兖国公、郕国公、沂国公、邹国公,居正位之东面,西向北上,为配位;费公闵损、薛公冉雍、黎公端木赐、卫公仲由、魏公卜商,居殿上东面,西向北上,郓公冉耕、齐公宰予、徐公冉求、吴公言偃、陈公颛孙师,居殿上西面,东向北上,为从祀;东庑,金乡侯澹台灭明、任城侯原宪、汝阳侯南宫适、莱芜侯曾点、须昌侯商瞿、平舆侯漆雕开、睢阳侯司马耕、平阴侯有若、东阿侯巫马施、阳谷侯颜辛、上蔡侯曹恤、枝江侯公孙龙、冯翊侯秦祖、雷泽侯颜高、上邽侯壤驷赤、成邑侯石作蜀、钜平侯公夏首、胶东侯后处、济阳侯奚容点、富阳侯颜祖、滏阳侯句井疆、鄄城侯秦商、即墨侯公祖句兹、武城侯县成、汧源侯燕汲俯句侯颜之仆、建成侯乐劾、堂邑侯颜何、林虑侯狄黑、郓城侯孔忠、徐城侯公西点、临濮侯施之常、华亭侯秦非、文登侯申枨、济阴侯颜哙、泗水侯孔鲤、兰陵伯荀况、睢陵伯谷梁赤、莱芜伯高堂生、乐寿伯毛苌、彭城伯刘向、中牟伯郑众、缑氏伯杜子春、良乡伯卢植、荥阳伯服虔、司空王肃、司徒杜预、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凡五十二人,并西向;西庑,单父侯宓不齐、高密侯公冶长、北海侯公皙哀、曲阜侯颜无繇、共城侯高柴、寿张侯公伯寮、益都侯樊须、钜野侯公西赤、千乘侯梁鳣、临沂侯冉孺、沐阳侯伯虔、诸城侯冉季、濮阳侯漆雕哆、高苑侯漆雕徒父、邹平侯商泽、当阳侯任不齐、牟平侯公良孺、新息侯秦冉、梁父侯公肩定、聊城侯鄡单、祁乡侯罕父黑、淄川侯申党、厌次侯荣旗、南华侯左人郢、朐山侯郑国、乐平侯原亢、胙城侯廉洁、博平侯叔仲会、高堂侯邽巽、临朐侯公西舆如、内黄侯蘧瑗、长山侯林放、南顿侯陈亢、阳平侯琴张、博昌侯步叔乘、中都伯左丘明、临淄伯公羊高、乘氏伯伏胜、考城伯戴圣、曲阜伯孔安国、成都伯扬雄、歧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高密伯郑玄、任城伯何休、偃师伯王弼、新野伯范宁、汝南伯周敦颐、伊阳伯程颐、郿伯张载、徽国公朱熹、开封伯吕祖谦,凡五十二人,并东向。

南宫适,孔子的学生,复姓南宫,名适(读kuò),字子容,通常称其为南容。后人考证,南宫适,就是南宫阅(或说,读yuè),是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仲孙何忌)的兄弟。孟僖子临终时,遗命“说与何忌于夫子”,以事仲尼,从此说就以南宫为姓,称南宫说。

《论语 宪问》中有这样的记载:“南宫适问于孔子说:羿善射,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说: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在3000弟子贤者72人中,孔子不以君子轻许人,却不仅赞叹南宫适是君子,而且是仁(笔者注:尚德)者。那这位让老夫子如此青睐的南宫适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据史料记载,南宫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南宫,名适,又名韬,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孔子弟子72贤者之一,为后世所推崇。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龚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称“汝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南宫子”。

《论语》中有关南宫适的记载不多,仅提及3次,要想全面了解孔子眼中的这位“君子”确实有点难度。但是通过《论语》中一些与之相关的记载我们还是可以认识他的。据统计,《论语》中“君子”一词共106处,若分类言之,元人何异孙认为有“泛言者”“取人者”“责人者”“答问者”和“与小人对称者”等五种情形。在这里,笔者无意具体地述论孔子的“君子”概念的各种“所指”,而只就孔子对南宫适的“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的称颂来认识其所倡的“君子”人格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从而了解南宫适其人。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是指人的外在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质”是指人的内在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内在的仁爱之心,同时又能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方可谓“君子”。据此我们来看看南宫适。

《论语·宪问》中“南宫适问于孔子”的一段问答使我们不难看出南宫适是一位崇尚德性的人。据说羿、都是夏朝人。羿是有穷国之君,而奡就是《左传》里的浇,他是羿臣寒浞之子。羿恃其善射,逐出夏朝天子相(《左传》中称为夏后相),自立为天子,用寒浞为臣,反为寒浞陷害。羿死后,寒浞即取羿的妻室,生了两个儿子,一是浇,一是豷(yì)。浇的力气大,能荡舟(就是能在陆地推舟),用其武力灭了夏后相。当时夏后相之妻已怀孕,逃到有仍,生少康。后来少康灭豷,而中兴夏室。禹致力于水利,后受舜禅而为夏王,稷教民稼穑,他的后代子孙建立了周朝。禹、稷二人的力气比不上羿、奡(ào),但都得了天下。南宫适以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事实来证明仁爱之心的重要,孔子对此用“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来大加赞赏,这正是南宫适尚德思想的体现。

南宫适的言行又如何?《论语·先进》有“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子”的记载,大意是:南宫适经常诵读《白圭》这首诗来策励自己,因此孔子以其兄长的女儿(侄女)嫁给他。或许我们认为孔子未免过于轻率,只因一个人诵读一首诗,便将侄女嫁给他。其实不然,要知道《白圭》这首诗是《诗经·大雅》中的一首,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德、礼、仁的意义:“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告诉我们:言行是很重要的,行为不可随便,说话尤其必须慎重。这就好比一块有瑕疵的白玉,我们还可以磨去斑点,重新拥有白玉;说出的话一旦有错,便难以收拾了。三复《白圭》使我们看出南宫适就是这样一位谨慎言语的极为难得的君子。

南宫适既仁又礼,当然可谓“君子”之称。但是更能体现南宫适人格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还在于他的治世之道。《论语》里提到这么两个人,一个是卫国大夫宁武子,孔子对其的评价是:“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显得非常聪明;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装傻。他的聪明谁都做得到,他装傻的本事,却是别人学不来的。另一个是南宫适,孔子针对其治世之道也有评说:“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也能免遭刑罚。这就是所谓大智若愚的明哲保身之道。太平治世就需要像南宫适这样的人才。他不会埋没,一定会出头。南宫适的才具由此可见。

但是,大凡有才具的人,多半锋芒凌厉,到不得势的时候,一定受不了,满腹牢骚,好像当今天下,舍我其谁?如果我出来,起码可比诸葛亮。有才具的人,往往会有这个毛病,非常严重!南宫适的智慧、才具是不会被遗弃的,太平治世自然少不了他;一旦到了乱世,才能越高的人,艰难险阻也越多,甚至生命也越危险,但南宫适不会。因为当乱世的时候,也有善于自处、清以自守之道,他绝不会遭遇杀身之祸,可以免于刑戮。换句话说,他擅于处世。不但有处世的才具,也擅于自处。

一个人如何做到治世时才具不被埋没,乱世时不会遭遇生命危险,实在颇为不易。简单的认识南宫适后,笔者不由得赞叹孔子的眼光,也能晓得为何孔子做媒并主婚,将才貌出众的侄女嫁给南宫适为妻了。

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名适,字伯达,是最早的见于文献(《周书·君奭》)的南宫氏名人,是南宫氏的始祖。南宫适身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创业时期的重要谋臣和大将,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裂土受封。

周文王时期,文王姬昌招贤纳士,南宫适归附于周文王。《帝王世纪》说:“文王昌……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是以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咸至,是为四臣。”此后,南宫适成为周族的重要大臣,为周族的兴旺,周族的伐商大业,周朝的建立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王即位之时,南宫适曾经出谋献策。《国语晋语》记载:“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南宫适是周族的重要谋臣,曾参与了拯救姬昌(即周文王)的行动。西伯侯遭殷纣王软禁之难,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前往探望。受西伯暗示,他们搜集美女、骏马和奇珍异宝入贡商王,使西伯获释。其中,南宫适曾受太公之命到西方义渠之地找到了奇珍异宝骇鸡犀。南宫适作为周族的大将,曾率领周族大军进攻商朝的周边小国。周族对外扩张的目标之一就是黎国,在西伯侯的指挥下,南宫适发动了对黎国的征伐,邻近的邗国来增援黎国,南宫适俘虏了邗国和黎国的二位君,把邗侯迁往翟,赦免黎侯,让他回国反省。

鉴于谋略出众,武功卓越,南宫适成为“文王四友(臣)”之一。《周书·君奭》提到文王谋臣,有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适五人。武王时,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尚书大传》称为“文王四友”。

文王死后,南宫适继续辅佐武王,成就了伐商大业。武王伐商成功后,南宫适受命将商王搜刮屯积在鹿台的财宝和钜台聚积的粮食分发给穷苦百姓,并且与史佚一起将商王的祭祀重器九鼎和其它国家的珍宝玉器迁到了周朝国都。《帝王世纪》说:“命南宫适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赈贫民,命南宫伯达史逸,迁九鼎于洛邑,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飨祀于军。”而同一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克殷之初,命南宫适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适、史佚展九鼎保玉。

周朝建立后,南宫适又成为周武王的重臣。《周书·泰誓》《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武王称自己有“乱(治)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比不上仁人。”据马融、郑玄的考证,南宫适就是武王所称的十个重要大臣之一。

南宫适还是成王的重要辅臣之一。《后汉书·班彪列传》记载:“昔成王之为孺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南宫适是成王之时的辅国重臣,肩负着教导幼君的重任。

南宫适功劳卓着,身份显贵,是身历文王、武王、成王的三代老臣。作为南宫氏的始祖和西周着名贤臣,其事迹为历代后人传诵称道。

南宫适(古适和括通用,但史籍上都是用适字),又称南宫子。着名西周贤者。周文王的好朋友、贤良之士。他曾大力助周文王兴国灭纣。周文王逝世后,他又帮助周武王打天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叫南宫括去把商纣王搜刮百姓财物而建立的鹿台拆了,并把鹿台上的财物分给贫苦老百姓。又叫他去把商纣王的粮仓都打开,将粮食分给受饥的庶民们。南宫括将各项事情都办得非常好,周武王很高兴,曾经对群臣说:“我有平乱的大臣八人,南宫括就是其中之一。”南宫适又名南宫绦,字子容,亦称南容;鲁国人。着名春秋末期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他言语谨慎,崇尚填德,读《诗》至“白圭”章,曾三次重复。他能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孔子称赞他是“君子”、“尚德”之人,连自己的侄女都嫁给了他。

唐朝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郯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龚丘侯”,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封为“汝阳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先贤南宫子”。就是因为他卓越的指挥作战的才华,让南宫适在史册上留下了不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