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你不知晓的濒危动植物
16609400000018

第18章 濒危动物篇(9)

金雕是体态最为雄伟壮美的猛禽。古代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帝国都曾把金雕作为王权的象征。在我国忽必烈时代,强悍的蒙古猎人驯养金雕捕狼。时至今日,金雕还成了科学家的助手,它们被驯养后用于捕捉狼崽,供科学家们研究狼的生态习性。当然,在放飞金雕前要套住它的利爪,这样才不至于把狼崽抓死。据说,有一只金雕,曾捕获14只狼,它的凶悍程度简直令人瞠目。

金雕并非金色的雕

金雕,根据希腊语的名字直译为金色的鹰,但它并非金色的雕。说它是金色的,可能是因为它的头和颈后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属光泽,因为它全身的羽毛呈栗褐色,跟金色相距甚远。金雕体长近1米,体重6千克左右,是雕中最大的一种,它们的腿除脚趾外全被羽毛覆盖,看上去确实威武雄壮。

金雕猎食

金雕飞行速度非常快,捕猎方式更是灵活机智。在搜索猎物时,金雕是不会快速飞行的,它们在空中缓慢盘旋。那双灵敏的眼睛一旦发现猎物,便直冲而下,准确地抓住猎物后便扇动双翅,以闪电般的速度飞向天空。刚刚出窝的狼崽经常遭到这种突然袭击,待母狼赶来营救已为时晚矣。在空中,金雕也能随心所欲地捕食。有人曾这样描绘金雕从地面冲上天空,捕食飞过的野鸡的情形:金雕冲上天空,当飞到野鸡下方时,突然仰身腹部朝天,同时用利爪猛击野鸡,野鸡受伤后直线下落,千钧一发之际,金雕翻身俯冲而下,把下落的野鸡凌空抓住。一场惊心动魄的飞行表演至此结束。

犀鸟

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大鸟---犀鸟。犀鸟的身长可达70~120厘米。在形态上有一个特别的构造,常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在它头部和嘴基部的上方,生有一个高大的突起物,好像一个盔甲,人们称为“盔突”。不同种类的犀鸟,盔突的形状也是不同的。盔突多是空心的,也有极个别是角质实心的。它的眼睑上还生有很硬、很长的睫毛,这也是鸟中所仅有的特征。在东南亚一带,当地居民把犀鸟视为有超自然力量的飞禽,人们在大森林中见到犀鸟被看做是吉祥之兆。犀鸟头上那块奇特的盔突,由于其成分与象牙相似,所以不少人把它打磨成工艺装饰品,如带扣、耳环等。

笨重的飞鸟

犀鸟是大型森林鸟类,常成群结队地生活于热带森林中,选择高大而干枯的树木作为栖息地。它们能在空中作较长时间的飞行,但因体形较大,飞起来显得笨重、缓慢,表现出很吃力的样子。犀鸟飞翔的姿势也很特别,在两翼做几次上下挥动以后,再向前挥动一下,推动身体前进,如同橹一般。由于它们的翼下覆羽没有掩盖到飞羽的羽翮,所以飞行时常发出很大的声响。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犀鸟飞翔的声音。它的鸣声也很特别,如同犬吠、马嘶。

“自我囚禁的鸟”---犀鸟

犀鸟的繁殖行为是非常罕见而有趣的。它们在树洞中营巢,这种树洞大多数是树木本身腐烂或为白蚁侵袭而成,并非犀鸟自己啄成的。它们在洞底铺上一层软碎木屑、羽毛等,然后雌鸟就钻进洞里产卵。雌鸟产完蛋后,就用泥土与唾液的混合物把巢的入口封起来,将自己关在里面。有时候雄鸟也会来帮它封巢,只留下一个小孔,让巢里的雌鸟从小孔把嘴伸出来,接受雄鸟的喂食。雄犀鸟的嘴巴虽然粗大,却像一把灵巧的泥刀,把洞壁涂得非常光滑。洞口封好之后,实际上就把雌鸟关在洞里了。

“钟情鸟”---犀鸟

繁殖期间,雌鸟在洞中专营孵卵之事,所需食物全由雄鸟供应。当雄鸟衔回食物时,就用嘴叩打树干,雌鸟听到后,马上把嘴从留下的小孔中伸出来,雄鸟便把食物吐出来喂给雌鸟。小鸟破壳问世后,做父亲的雄鸟就像喂雌鸟那样细心照料刚出生的雏鸟,一直等到小鸟会飞的时候,雄鸟才将树洞的封泥啄破,与雌鸟一起双双带着小鸟飞出家屋。在雌鸟孵卵时,倘若雄鸟意外受伤或死亡,封在树洞里的雌鸟,会不会饿死呢?这事不必担心,假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别的雄鸟虽然自己也喂养妻儿,但仍会主动地负担起受伤或死去的雄鸟的责任。而一对犀鸟中,如有一只死去,另一只绝不会苟且偷生或另寻新欢,而是在忧伤中绝食而亡,所以犀鸟被人誉为“钟情鸟”。

珍贵的犀鸟

我国的犀鸟有4种,分布于云南、广西,常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势陡峻、下临溪流、气候温暖多雨、森林茂密的地方。犀鸟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我国产的4种犀鸟都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

冠斑犀鸟又称“飞机鸟”,是一种黑白色的犀鸟,体长75厘米。具黄色或白色的大盔突,有时盔突上具黑色纹理。它们喜欢在开阔的森林及林缘活动,成对或喧闹成群,振翅飞行或在树间滑翔。对吃昆虫的喜好大于果实。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及广西南部低地的原始林及次生林,现已罕见,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大鸨

大鸨又名地鸨,生活在广阔空旷的草原上,善于奔驰,飞行低而缓慢。它的脚只有3趾,属鹤形目,是一种候鸟。大鸨过去曾被作为一种狩猎的经济鸟类和观赏鸟类,现在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的得名有两种传说。一种是由于大鸨的雌雄外貌相似,古人以为大鸨全是雌性,是百鸟之妻,故以“鸨”为名。另一种是古人以为大鸨总是七十而群,以七十加鸟而得“鸨”之名。

大鸨的生态习性

大鸨的雄鸟体大,重约6千克,雌鸟仅3千克,相差一倍。雌雄羽色虽相同,但雄鸟喉前具胡须,雌鸟没有,还是容易鉴别的。大鸨喜集群生活,特别是在越冬期间,常常几十只集成一群,但并非七十成群。每到春季,大鸨从华北、华中等越冬地返回东北、内蒙古等地的草原和沼泽草甸地带配对繁殖。

大鸨的繁殖

每年的4月初,大鸨集体回到繁殖地内。这时,雄鸨间常常发生激烈的格斗,格斗时,雄鸨展开两翅,全身毛羽蓬开,发出轻微的叫声(饲养的大鸨,从未听到过叫声)。战败者被逐出群外,此时群体解散,成双作对选择营巢地。

雄鸟时时拱起尾羽,纵开翅膀,将颈部向胸部收拢,竖起喉部的丝状胡须轻轻摆动,向雌鸟求爱,并达成交配。大鸨的巢很简陋,只在地面上坐卧成浅穴,有的巢内有少量的干草,有的根本没有巢材。大都设在较高、较干燥的南坡。5月上旬,雌鸨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4枚,卵重120克左右,呈暗褐绿色。产卵后2~3天才开始孵卵。孵卵由两性共同承担,孵化期约30天。在孵化期间,大鸨的警戒性高,头伸直环顾四周,当发现有情况时,则把头伏下,缩小目标,它的体羽与环境色相似不易被发现。每当外出取食或回巢时,都要观察动静才走近巢区再飞行或飞近巢区地面,确定无干扰后,才步入巢中。每次进出巢,都有一定的方向和线路。

幼鸨的成长过程

大鸨雏鸟是一种早成鸟,出壳两小时后就能站起来了,两天后随成鸟离开巢地开始游荡生活。夏季的草原到处是昆虫,成鸟边走边捕捉蝗虫喂雏,雏鸟自己也学着捕食昆虫,它们喝着草叶上的露水,也啄食嫩叶。当干旱缺水或遇到危险时,成鸟会用两腿抱着雏鸟飞到远处觅水或避难。出生后10天左右的鸨就能在沙地上进行沙浴。当成鸨飞走时,幼鸨会蹲在原地不动,等待成鸟回来后,再一起行动。雏鸟生长发育迅速,1个月后体重就长到300多克,体长30厘米;2个月时已学会飞行,开始独立生活;到了秋天,大鸨又开始集群,结成几十只一起飞行,逐步向南迁徙。

野驴

驴属奇蹄目、马科。体色从白到灰或黑,通常从背部至尾巴处的鬃毛会长出一条深色的条纹,肩部还有一个十字形斑。野驴的耳朵较长,鬃毛短而直立,尾巴端部有长毛。野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荒漠和草原地带,在亚洲也有分布,主要在蒙古共和国和我国内蒙古、甘肃等地。野驴体形比马略小,跟家驴比较相似,只是身体较轻巧,而且腿上还带有花纹。亚洲野驴又叫蒙古野驴、赛驴,但它们并不是现代家驴的祖先,家驴源于非洲野驴。

野驴喜欢集群生活,通常四五十只生活在一起,白天出外活动,以各种野草为食,营迁移生活。野驴的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警惕性很高。它一般很少鸣叫,只有雄兽在失群、求偶、争斗时才会嚎叫发声,声音比家驴嘶哑低沉。

野驴的胸肌比较发达,角质蹄也比家驴、家马要大,善于快速奔跑,且耐力超强,能一口气跑上40~50千米,最高时速可达64千米,是荒漠草原上的“长跑健将”。野驴在快速奔跑时,连狼群都追不上它们。在被迫自卫时,野驴会翘起后腿用蹄子踢蹬对方。它们的蹄子相当有力,可将狼的肋骨踢断。野驴耐渴性较强,可以几天不喝水,冬季缺水时就啃冰舔雪来摄取水分。在干旱的环境中,它们还会找到有水源的地方用蹄刨坑挖出水来饮用。

金钱豹

金钱豹体形与虎相似,但较小,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呈古钱状,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金钱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中国有3个亚种:华南豹、华北豹和东北豹。栖息环境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

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异常灵敏,性机警,会游泳,善爬树,胆大凶猛。一般夜间活动,多以草食性动物为食。

独角犀

独角犀(又名印度犀)生活在高草地、芦苇和沼泽草原地区。独居,夜行性。视觉较差,嗅、听觉灵敏,行动迟缓,喜泥浴,几乎无天敌。晨昏觅食,以树叶、野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7~18个月,每次产1仔,4~7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年。北京动物园1958年开始饲养展出。独角犀的头颈部、肩部和臀部具有又大又厚的皮褶,皮上还有许多圆钉似的突起,形如古代武士的甲胄。但皮褶之间的皮肤却很细嫩,容易受到蚊虫叮咬,因而它们几乎每天都进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虫叮咬。

独角犀体形高大,雄性体重近2吨,与白犀相比,体高而身短,体重相仿,共同为陆生第三大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黑猩猩

大部分的科学团体现在都认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是我们人类现存最近的“亲戚”。遗传性的证据显示,我们和它们最近的一个共同祖先出现在大约600万年前,比现代大猩猩的分化时间要稍晚一些。

倭黑猩猩是在大约150万年前脱离黑猩猩的,当时可能有一些黑猩猩的祖先穿过了刚果河,来到了河的南岸并被隔离在此。倭黑猩猩仅仅生活在低地的热带雨林,包括那些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草原边缘的森林,在现今的刚果(金)境内。黑猩猩也是雨林栖居者,但是它们的分布则更广,其中还包括山地森林、季节性干燥森林和热带大草原的一些林地,在这些地区,它们的种群密度非常低。

人类最近的“亲戚”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识别的黑猩猩的种类和亚种数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以前一致认为黑猩猩只有一个单独的种,包括三个亚种,但现在黑猩猩的分类法又有了新的变化。由于黑猩猩在进化上和我们很接近,而且它们的行为与我们的行为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它们被当做最好的例子来与早期人的进化对比,并用来解释我们行为的生物学根源。然而,最近对倭黑猩猩的研究表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两者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因此它们之间的互相比较也是需要重视的。

两个种类的黑猩猩都具有很好地适应树栖生活的身体。它们的手臂要比腿长得多,手指也比人类的长,而且肩关节高度灵活。再加上骨骼和肌肉组织等其他方面的特征,黑猩猩能够依靠手臂挂在树枝上面,而且也很擅长攀爬树干和藤蔓植物。当然,两种黑猩猩差不多都在树上进食,而且晚上都是在树上的巢中睡觉---这些巢是通过折断和折叠树枝建造而成的。它们都能在地面行走,行走的方式和大猩猩一样,都是四足并用并以“指关节着地”的方式走路。它们的身体有很多适应这种行动方式的特征,比如在前臂的桡骨和腕骨的结合处有一块脊,在指关节承受身体重量的时候能够防止手腕弯曲。

倭黑猩猩也被称为“小黑猩猩”,但这属于用词不当。它们的身体比黑猩猩瘦长,头骨也有些不同,体重在两种黑猩猩的所有亚种中是最小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能够直立,它们经常以这种姿势攀爬或摘取食物,但与我们的双足行走相比,还是很笨拙的。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大脑容量为300~400毫升,其绝对大小和与体重相比的相对大小都是很大的。它们在实验室背景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在经过强化训练或给予大量学习机会的情况下,它们能够进行一定的符号交流。

在野外,它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视觉信号进行交流。两种黑猩猩都十分擅长预测和操纵“他人”的行为,无论是同类还是人类研究者。有证据表明,这是因为它们能够认知别人和它们一样拥有需求和知识---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心理理论”。不过,这种说法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雄性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要比雌性大10%~20%,而且也要强壮许多,它们作为武器的犬齿也更大。除此之外,雄性和雌性在身体比例方面都比较相似。

从青春期开始,雌性生殖器附近的皮肤就开始周期性地发胀。刚开始时间间隔很不规律,一次会持续许多周,但是成年以后,雌性的月经周期开始变得规律。黑猩猩的月经周期大约是35天,倭黑猩猩40天左右,而肿胀发生在该周期的中间,一般持续12~20天。发胀的雌性处于发情期,它们不仅对雄性发起的行动感兴趣,还会主动靠近雄性并发起性活动。在野外,雌性在13岁左右生下第1个幼仔。幼仔发育很慢,一般到4岁时才断奶,如果幼仔存活,那么两胎之间的平均间隔为5~6年。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雄性黑猩猩的睾丸相对于身体来说十分大,能够频繁地和雌性交配。雄性在16岁左右达到成年体型,不过在此之前它们就已具备了生殖力。

饮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