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主要信仰太阳神,并自认为太阳神的后裔。传说中太阳神派了他的一对儿女曼科卡帕克和马奥克约向印加人民教导历法、律制等。每年的6月24日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节日——太阳节,印加人民会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农作物和家畜献祭予太阳神,感谢太阳神每年赐阳光到大地,令动物可以成长和农作物可以丰盛。
印加人有自己的语言,可是却没有一套书写文字的系统。印加人利用绳结记录法来代替文字,这就是所谓的“奇普”。
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以前听说过印加这块黄金土地。所以,在1531年,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允许,他带了不到200个人从西班牙港口起航,开始了征服一个拥有600万人口的帝国的旅程。其实,事前弗朗西斯科已经通过征服阿芝台克人获得了印加正在爆发内战的秘密,因此他意识到这是征服印加帝国的最好时机。在卡哈马卡城外,一些西班牙官员见到了印加统治者阿塔瓦尔帕,而且阿塔瓦尔帕同意在城里接见弗朗西斯科。西班牙人很快就进人了这座废弃的小镇,并且很快就各就各位。当印加人到来的时候,弗朗西斯科邀请阿塔瓦尔帕共同进餐。令他们惊喜的是:阿塔瓦尔帕不仅接受了邀请,而且声称他的随从将不带武器。当他到的时候,一个牧师企图劝他信奉基督教。这其实是一个进攻的信号。在30分钟之内,3000个印加人全部被杀。一个帝国就这样永远的没落了。
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王国,巴尔干半岛古代国家。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北部,境内山区称上马其顿,濒爱琴海地带称下马其顿。居民主要是希腊人、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约公元前700年,自称为马其顿人的民族开始为人所知。他们在国王佩尔狄卡斯一世及其继承者的领导下,由阿利亚克蒙河畔向东推进。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国王为首的奴隶占有制国家在下马其顿首先出现。公元前495—前450年当政的亚历山大一世统一了整个下马其顿。公元前413—前399年在位的国王阿尔赫拉奥斯进行了旨在加强王权的军事和币制改革,促进了马其顿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他把首都从阿伊格迁到更靠近海的培拉。
腓力二世最终统一了上、下马其顿。他在军事、行政和财政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削弱氏族贵族和加强国王权力的改革,国势日盛,并在巩固了国内统治后积极向外扩张。公元前338年,在喀罗尼亚战役中腓力二世战胜了希腊联军,从而成为希腊诸城邦的主宰。其子亚力山大大帝于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不久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一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部将之间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建立了一系列希腊化国家,马其顿王国仅据有巴尔干半岛一隅。公元前276年,安提柯二世·贡纳特被马其顿军队拥立为王,建立安提柯王朝(公元前276—前168)。该王朝积极参与希腊化诸国之间争权扩地的角逐,力图控制希腊。由于阿哈伊亚同盟势力的增长,公元前229年和公元前228年雅典和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相继摆脱了马其顿的羁绊。腓力五世(公元前220—前179年在位)企图重新君临整个希腊,并且在伊利里亚和小亚细亚扩张,与逐渐向地中海东部渗透的罗马发生冲突。公元前215—前205年的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罗马与马其顿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大体维持现状的和约告终。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00—前197)期间,腓力五世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中败北,被迫放弃马其顿境外的所有领地。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H1—前168)则以马其顿王佩尔修斯(公元前179—前168年在位)在皮德纳战役中的惨败告终。佩尔修斯被俘处斩。此后,马其顿不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被划分为4个彼此分离但仍保持一定自治权的地区。第四次马其顿战争(公元前149一前148)期间,罗马镇压了马其顿人大规模的起义以后,又将4个地区合并,使其和伊利里亚、帖萨利亚一起组成一个由罗马人直接治理的行省。后这一行省又称为马其顿和第二马其顿。后世称为马其顿的地区大致与古代王国的疆域一致。
4.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前30),希腊人在埃及建立的王朝。由亚历山大大帝部将、留驻埃及的总督托勒密·索特尔(约公元前367—前283)所建。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去,托勒密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后与亚历山大的其他部将互相混战,最终占有埃及。公元前305年,托勒密正式称王,为托勒密一世,最后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其儿子托勒密十五世·小恺撒。王朝的诸位君主都被埃及历史上认为是法老。
王朝盛时包括埃及本土、地中海的一些岛屿、小亚一部分、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区。首都为亚历山大里亚。王朝的统治主要依靠希腊一马其顿的殖民者,他们控制了整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权。托勒密王朝时期,全埃及的土地属于国王。耕种者主要是王田农民,他们是构成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身自由,但在政治和生产上受到严格的监督。奴隶制盛行。由于奴隶主的剥削,埃及人民多次起义。公元前30年,罗马军队开进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自杀身亡,托勒密王朝崩溃。
封建王朝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RomanEmpire)(公元前27—1453),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时代,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来,罗马进人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头执政”后,屋大维自命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就进人了“罗马帝国”时代。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公元193一76)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冬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公元前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公元前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米索不达美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势力括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为了要控制今天的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波斯人与罗马人和后来的拜占庭人作战。波斯帝国的首都是戴西丰,即今天的巴格达。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说始于公元前558年),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公元前525年),因发生高墨达政变(公元前522年),返国途中暴卒。
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埃及)。前五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公元前四世纪以后,国势转衰(公元前404—前343年埃及曾获独立)。公元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公元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东汉
东汉(公元25—220),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强大而统一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由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建立,历12帝,共196年。后世所说的“大汉王朝”即是指西汉与东汉这两大王朝400余年的历史时期。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故称东汉。
东汉提倡儒学,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故而东汉在中国历史上的科技和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了造纸术,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纸”一一“蔡侯纸”诞生了,从而使中国结束了“竹帛”时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东汉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一一张衡,他发明了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尤其是地动仪,直到1700多年之后,欧洲才发明了类似的仪器。他在天文学巨著《灵宪》中对月食成因的解释,使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此外,被称为文宗字祖的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成为了汉字学的开山鼻祖,故后人研究汉字必先读《说文解字》;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的不朽之著,成为了日后中医学的“医方之祖”。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了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人,在医学比较落后的封建时代,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班固所著的《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先河,成为了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上,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其中“纸圣”为蔡伦,“科圣”为张衡,“医圣”为张仲景,字圣为“许慎”,仅东汉一代就出现了四位“圣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公元190年,刚刚平定了“黄巾之乱”的东汉王朝又逢“董卓之乱”,中央大权逐步落人董卓等权臣之手,而其他在外带兵的将领与地方豪强也借助于围剿黄巾军的机会掌握了大量的武装,从而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大幕,董卓、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公元220年(东汉延康元年),曹操病死,沿袭了魏王爵位的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魏”,东汉灭亡。自光武帝开基创业到汉献帝让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王朝历十二帝,立国196年。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在幅员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
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文化方面: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诗书”,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公元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名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是一场发生在14—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在绘画方面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教育变革。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革命,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博学家作出的贡献。
绝大部分历史学家相信,对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的阐述源于13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特别是在但丁(1265—1321)、彼特拉克(1304—1374)的著作以及乔托(1267—1337)的绘作诞生的时代。
文艺复兴的作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当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