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表达的过程,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以表达者对客观事物、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为内容的思维表达过程。因此,一席交谈,一次演讲,一场辩论,都可以说是表达者思想品德、思维能力、知识学问、智力才识、言语能力和气质风度在某个范畴、某种程度上的综合体现。有人根据口才的这一特点,将形成口才的智能结构比喻成一座“金字塔”:又宽又厚的塔底是知识积累,它包括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质等;塔身是思维能力,它包括思辨能力、想象和联想能力;塔顶则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三个层次中,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属内在的素质修养,须借助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外现;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从素质修养人手。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锦心绣口”,相得益彰。
社会经验、生活常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乡土人情、风俗习惯、名人名言、成语典故、名篇习作、轶闻趣事等等,都可以成为思维过程中精彩的闪光点,从而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使言谈产生深入浅出、左右逢源的神奇魅力,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缺乏社会常识,口语表达就会变得单调、乏味。
口语交际的对象是人,表达者应了解有关人的诸如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各类人的情感、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律,从而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口语表达成功的关键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才有可能表现出较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什么是语言素养呢?前苏联语言学家季·艾·罗金尔达指出:“我们应当把富有民族特色、意义表达准确、词汇丰富多彩、语法正确、逻辑严谨并充满艺术表现力的语言看作是有修养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素养在能否合理而有效地运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口语表达上起决定作用。
口语表达所需要的语言素养,主要从以下三种途径获得:
(1)系统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方面的知识、法则、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正确性、生动性和严谨性。交际语法讲究根据不同的表达要求运用恰当的词语和选择恰当的句式,修辞讲究适情应景,准确地选择运用得体灵巧的表达方式和技法,逻辑则讲究思维的严密性,使言谈具有征服力和雄辩性。语法、修辞和逻辑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是语言素养的三大基石。
(2)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副语言特征和体态语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展现表达者自己的精神风貌、情绪感受和个性特征。副语言特征如音质、音强、音色、语气、语调、语速、节奏,以及表情、神态、动作、身姿等体态语,经过自觉培养和积极训练,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出口语表达者的语言素养。
(3)日积月累地坚持汲取良好的语言养料,是保持语言素养永不枯竭的源泉。这主要包括:善于从生活中学习活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善于汲取古语、外语中的精华;善于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各种材料,尤其是富有语言表现力的材料。有了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库,运用语言就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并可以超常地发挥。******、******、鲁迅、郭沫若、丘吉尔、林肯等著名雄辩家、演说家,正因为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才成为名垂千古的语言艺术大师。
控制语速。在需要对方特别留意的地方可以放慢语速,以加深记忆。如讲述观点和重要内容时,语速应慢一些,以便听众跟上自己的思路,弄清语言内容。
口语表达话语结构较为松散,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口语表达一般是随想随说,而说话时生理上要呼吸,要换气,所以一般十来个音节就需要有一个停顿;二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时,突然想起与之相关的某一点意思,或者要对前面已经表达的意思作补充,因而停下来,插进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这就是造成了言语形式上的松散。
从各种媒体中广泛吸收资讯
读书要有所选择,还应常翻工具书。
杰弗逊总统曾经这样说:“我已经放弃阅报的习惯,改为阅读古罗马历史学家泰西塔斯和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著作。我发现,阅读报纸常常使人感到气闷,因为上面大多是无聊的垃圾信息,而阅读古人的作品能让人奋发向上,因此我自己变得快乐多了。”
今天的报纸更是被各种各样的广告充斥着。图书杂志化也成为一种现象。在纷繁复杂的书报杂志中选择到有价值的读物,也是一件难事。但如《读者》、《青年文摘》中不乏感情真挚、优美动人的文章,常读可以陶冶情操,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告诉我,你读了些什么,我就能说出你是哪种人。”
如果你决心读书,你决心这样做下去,你就会逐渐地、不知不觉地,也是必然地,你的词汇就会丰富起来,你的语言就能够变得更加优雅。慢慢地,你也就具有了你读书中的这些精神伙伴的荣耀、美丽及高贵气质。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培养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灵巧而熟练的运用能力。他年轻时,一次搭马车从密苏里州到内华达州旅行。马车的速度很慢,旅程相当痛苦。幸好,马克·吐温随身带了一本厚厚的《韦氏大辞典》。这本大辞典伴他翻越陡峭的山道,横渡荒凉的沙漠。旅途的劳顿,就因为有了这本辞典而减轻了很多。并且他语言能力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高。
背字典、读字典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有。查特罕爵士把辞典念过两遍,每一页、每一词都读了两遍。白朗宁每天翻阅辞典,从辞典里面获得乐趣及启示。替林肯写传记的尼可莱和海伊说:林肯常常“坐在黄昏的阳光下翻阅辞典,直到他看不清楚字迹为止”。
这些例子并不特殊,每一位杰出的作家及演讲家都有过相同的经验。
词典就是一座座知识的宝库。常翻《新华字典》,逐渐就能体会到我们的方块汉字背后的深刻内涵;而每一条成语,几乎都包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无论是《新华字典》也好,《现代汉语词典》也好,乃至《成语大辞典》《海辞海》等等每天都应翻翻,日久必有以获。
清代有人曾说:“读书不读《说文解字》,读遍诗书也枉然。”这可能有些偏激,可是,《说文解字》的价值是不能否认的。大家都很熟悉的话应该是“读书不读《红楼梦》,读遍诗书也枉然”,其实说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威尔逊总统的语言造诣很高,他的一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自己总结学习语言的经验说:在我的家里,父亲绝对不准家中的任何人使用不正确的字句。任何一位小孩子说溜了嘴,都必须立即更正。遇到任何生词,都必须立即解释。父亲鼓励我们每一个人,遇到生疏的词语,就经常应用到日常的谈话中去,这样就容易牢记下来。
阅读可以增加知识量,读那些最直接有用的书籍,多读那些精品,经典书籍。
听录音带、听CD。听那些名家名师的录音带和CD,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听是让我们自己演讲能力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
看VCD、录像带,并多做笔记。多看名家名师的录像带、VCD,这样既经济又省时,同时,你可以模仿他们的语言、声音、动作,还可以做好笔记。
冥想法则。当我们休息的时候或乘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心中像“放电影”一样,冥想,可以想象看过的VCD,听过的CD或想象自己站在舞台上演讲的情形。
听广播。现在的广播电台非常多,同时有各种频道,有时间多听听广播,你不仅仅可以学习普通话,培养听力,还可以学到许多书上、电视上没有的东西,听到许多好的故事,幽默笑话,最新最棒的音乐。
看精彩文艺节目。在电视上,经常会有各种大型晚会、文艺节目,多看这些文艺节目,我们可以学习主持人的主持,他们的语言措辞,不同声音,丰富肢体动作,时尚着装……向名人名师学习。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得名师指点。我们要学习的话,一定要向名人、名师学习,学习那些被证明过有效的方法。这样才会少走弯路,错路,在学习演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多看书,多学习VCD,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培训因为有老师现场指导,还有很多学员参加,我们可以学习每个学员的优点。这样我们就会进步更快更好!
每天大声朗读30分钟
大声朗诵是快速提高演讲能力的好方法。
你可以找几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每天大声朗诵30分钟。我自己就比较喜欢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陈安之的《21世纪超级成功学》,奥格·曼狄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安东尼·罗宾的《一分钟巨人》等,我在镜前大声朗诵,不断修正自己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我们要让练习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我们朗诵时要充满感情,同时注意停顿,逐渐地就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约翰·布莱特说:“我到图书馆时,只会感到一阵悲哀:生命太短暂了,我根本不可能充分享受呈现在我面前的丰盛美餐。”
他15岁就离开学校到一家棉花工厂干活,从此就再也没有机会上学。可是他却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光辉灿烂的一名演讲家,并且以善于运用语言享有盛名。他阅读、研究、作笔记及背下不少著名诗人,如拜伦、密尔顿、华兹华斯、惠特曼、莎士比亚、雪莱等人的诗篇。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失乐园》从头到尾看一遍,以便增加自己的词汇和文学修养。
英国有个演讲家名叫福克斯。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经常高声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以改进他的风格。
格雷史东把自己的书房称为“和平庙堂”,里面有15000册藏书。他自己承认,他因为阅读奥古斯丁、巴特勒主教、但丁、亚里士多德和荷马等人的作品而获益匪浅,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使他大为着迷。他写了6本书评论荷马的史诗和他的时代背景。
英国政治家及演讲家庇特年轻的时候,经常阅读一页或两页的希腊或拉丁文作品,然后把这些段落翻译成英文。他每天坚持这样做,持续10年之久,结果,他获得了一项无人能比的能力:在不需要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把他的思想表达成最精简的话语。
英国桂冠诗人但尼生每天研究《圣经》,大文豪托尔斯泰把《新约福音》读了又读,最后可以长篇背诵下来,罗斯金的母亲每天逼他背诵《圣经》的章节,又规定每年要把整本《圣经》大声朗读一遍,一点也不能遗漏。罗斯金把他自己的文学成就归功于这些严格的训练与研究。
苏格兰的史蒂文森是作家中的作家,他亲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说:
每当我读到特别令我感到愉快的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这本书或文章很适当地叙述了一件事或产生了某种印象,它们之中含有一股显而易见的力量,或是在风格上表现出愉快的特征——我一定要立刻坐下来,要求自己把这些特点模仿下来,第一次如果不成功,就会再试一次,可是经常是连续多次都不成功。至少,从这些失败的尝试里,我在文章的韵味、和谐、各部分的协调与构造方面,获得了一些很有用的练习机会。我以这种勤勉的方式模仿海斯利特、兰姆、华兹华斯、布朗爵士、霍桑及蒙田。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先秦文章,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精品叠出,光芒万丈。从中选择,持之以恒地坚持阅读、朗诵,你的文学修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举这样的例子,怎样获得“绝妙口才”的秘诀已经告诉你了。我们还是用林肯的话来做一个总结:“成功的秘诀就是拿起书本,仔细阅读、研究。工作、工作、再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下过这样的功夫吗?如果没有,从现在就开始吧!
写作帮助你提升境界
多写成长日记。成功人士都有写成长日记的好习惯,写日记不仅可以记录一天的工作完成情况,还可以记录一天的体会,所思所感所悟,时间一长,你不仅锻炼了写作水平,你还会发现你有许多别人忽略的东西。成长日记会是你写演讲文稿的素材库。
写作当然也需要有学问、动脑筋,有些高水平、很重要的写作还需要有胆识、有新意,倾注许多心血。但写作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来看,它毕竟可以慢慢考虑,从容构思,反复斟酌和修改,还可以翻翻笔记,查阅资料,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努力去完成。而且写作不存在与接受者面对面地直接交流、相互刺激的问题,也不必顾及仪容仪表、表情手势、身体的姿态与动作等体态风度的表现如何。而口语的表达与交流就不同了,口语不仅要随时随地地广泛应用,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且必须是和一定的对象双向交流、直接沟通,需要即兴构思,随机应变,一次性完成,还需要适应场合、控制情绪,需要有适当得体的体态风度……这一系列的特点必然要求一个人的语言感应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观察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等都要相当机敏灵活,才能做到有效说话,出口成章,具有魅力。
如何成为顶尖魅力讲师
锁定自己的专业领域;
养成平时阅读书籍,报纸的习惯;
以最认真的精神对待每一次演讲;
常做自我对谈,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将自己当作最佳的竞争对手;
注意自己的外表,因为外表代表你对自己的看法;得体的装扮与穿着,象征你的身份与地位;
以字正腔圆的声调,传达你的思想、资讯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