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势的特点
手势有如下3个特点:
能代笔描绘形象。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手表示物体的大小、高矮、长短等。戏剧中手势更多,开门、关门、骑马、上车,都可以通过手势表现出来。
能传达强烈的感情。
手势可以表示强调,如欢乐时手舞足蹈;愤怒时紧握拳头;懊悔时拍腿顿足;勇敢时拍胸而应;痛苦时捶胸顿足;失望时双手捂脸。有的手势令人远远地感到他的热情和欢喜;有的手势却轻率得像个阿飞;有的手势漫不经心;有的手势使人觉得洋洋自得;有的手势告诉你他非常非常之忙,正要赶着办一件紧急的事情;有的手势又告诉你他有要紧的事情要向你谈,请你等一等。
能指示方位或借代事物。
问路时,人们常用手指指示方向;在人群中寻找某人时亦用手指点。另外,手势可代替数目,中国人吃酒划拳的手势就是以指代数。
(4)手势表达的方式
说话时,人们用手势来表达态度的方式主要有:用手遮住额头,表示害羞、困惑、为难;用手搔头,表示尴尬、为难、不好意思;双手相搓,说明陷入为难或急躁状态之中;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双手叉腰,说明对方在挑战、示威或感到自豪;双手插在口袋里,表明内心紧张,对将要发生的事没有把握;双手抱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对将要发生的事有思想准备;交谈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动作,表明其对提议不感兴趣、不耐烦或持反对态度。
心情处于焦虑不安时,一些人习惯将一只手放在桌上或沙发扶手上,不停地轻弹手指;一些人则习惯用手指搓捻纸条或烟蒂;有些年轻女性则喜欢用手绞手绢。面临某一选择而处于犹豫不决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时,一些人会不知不觉地用手搔脖子;一些人则会用手搔后脑勺。当人们对某件事情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心理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摩拳擦掌。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在表示亲密时热情握手;分别时挥手相向;熟人见面招手示意;紧握拳头表示信心和力量;摆手则是谢绝;学生举手发言是礼貌之举;胜利时则拍手欢呼等等。
(5)握手技巧
握手在现代社交中非常普遍,除了,传统的表示友好和亲近外,还表示见面时的寒暄,告辞时的道别,以及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慰问等等。握手不仅是中国人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而且在涉外交往中也普遍适用。
握手的感觉比一般礼节性要求的内容更丰富、细腻。紧紧相握、用力较重是热情诚恳,或有所期待的表示;力度均匀适中,说明情绪稳定。握手既轻且时间短,认为是冷淡不热情的表示;握手时拇指向下弯,又不把另外四指伸直,则说明不愿让对方完全握住自己的手,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用两只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并左右轻轻摇动,是热情、欢迎、感激的表现;反之,刚触到对方的手掌便立即放开,是冷淡和不愿合作的反映。
握手时手指微向内曲,掌心稍呈凹陷,是诚恳、亲切的表示。握手之时,掌心朝下显得傲慢,掌心朝上则显得谦恭,而伸出双手去捧接对方的手那更是谦恭备至了。
握手时还要讲究先后次序。握手次序要依据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长辈在先,上司在先,主人在先,女士在先。客人、男士、下级、晚辈,应该先问候对方,见对方伸出手后,立即与之相握。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贸然伸手。如果对方人多,应该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
握手还可以表示感谢、祝贺、鼓励、慰问之意。矛盾和解了,有时也多习惯以握手为礼。
委婉拒绝
拒绝别人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位教授说:“求人办事固然是一件难事,而当别人求你办事,你又不得不拒绝的时候,也是叫人头痛万分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我们也不希望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所以也就很难说出拒绝别人的话。”
简单地说“不”,不叫拒绝,拒绝是要讲究技巧的:既要拒绝对方的不适当的要求,又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同时又不能损害彼此的正常关系,因此说,拒绝别人并不是容易的事。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又不得罪他、不恶化相互关系呢?
幽默诙谐式
罗斯福还没有当选美国总统时,曾在海军担任要职。
一天,一位好友由于好奇向罗斯福问起海军在加勒比海小岛上建设基地的情况。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对着朋友耳朵小声说:“你能保密吗?”“当然能,谁叫咱们是朋友呢?”朋友挺有诚意地回答。“我也能,亲爱的。”
罗斯福一边说,一边对朋友做了个鬼脸,两人大笑起来。可见,如果以幽默的方式来拒绝,气氛会马上松弛下来,彼此都感觉不到有压力。
相互矛盾式
当别人向你提出使你感到为难的要求时,你不妨先承认他的要求可以理解,你同时也希望满足他的要求,但接着说出不容置疑的客观原因,从而拒绝他的要求。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仪休喜欢吃鱼,全国各地因此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不要了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听了先生这番话,学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另找原因式
当一位你并不喜欢的人邀请你去逛街或吃饭时,你可以有礼貌地说:“我老爸要我回家练钢琴呢!”这种说法隐藏了个人的意愿,而用其他原因做借口,从而减轻对方的失望和难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对英伦之护卫有卓越功勋。战后在他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塑造一尊他的铜像,置于公园,令众人景仰。一般人享此殊荣,高兴还来不及,丘吉尔却一笑回绝。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免了吧。”
岔开话题式
当别人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绕个大弯子再说出原意,如果你在他谈到一半时就知道了他的意图,并清楚自己不能满足他的愿望时,你不妨把话题岔开,说些别的。让他知道这样做只会使你为难,他也就会知难而退了。
林肯曾经有一次巧妙的拒绝:一个秃头的来访者对林肯纠缠不休,浪费了他不少时间。为了摆脱他的再次打扰和纠缠,林肯想出一个妙方。在那人第二次来访时,他故意打断对方的话,匆忙拿出一瓶生发药水送给对方:“人们都说这种药水可以使脑袋长出头发来。现在你把它拿走吧,过几个月再来看我,告诉我效果如何。”那人有点尴尬,但看林肯诚心诚意的样子,只得拿起药水走了。林肯的这一招确实高明,不仅一下子把对方打发走了,还使对方不好意思在短期内再来打扰他。
热情友好式
你想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意,请注意把你对“意见”的态度和对人的态度区分开来,对意见要坚决拒绝,对人则要热情友好。
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朋友。作家热情地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热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他的拒绝是有礼貌而且愉快,但又是那么干脆。
寻找出路式
当对方确有为难之事求助于你,你又无力承担或不想插手时,你可以用为对方寻找其他出路的方法,来弱化可能产生的不愉快。比如,“这件事我实在没有时间帮你去办了,你不妨去找某某试试。”“这份资料我这几天还要用,不过图书馆里还有一份没借出去,你赶快去还可以借到。”因为对方有了其他“出路”,就会对你的拒绝不在意了。
相反建议式
如果一位同事想把他的任务交给你去做,也许你会本能地回答:“你的事我可不在行。”这是很不好的拒绝方法。为了不伤和气,你不妨这样对他说:“我很愿意帮你的忙,不凑巧得很,我自己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其实以你的能力和素质是完全可以做好那件事的。你不妨先干起来,也许我能帮你干点别的什么”。如此既有拒绝,又有相反的建议,建议他先干起来,对方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反弹式
这种方法要求别人以什么样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用什么理由进行拒绝,让对方无话可说。在《帕尔斯警长》这部电视剧中,帕尔斯警长的妻子出于对帕尔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虑,企图说服帕尔斯中止调查一位大人物虐杀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后她说:“帕尔斯,请听我这个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却回答说:“是的,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这样劝我,我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是你不要忘记了这个坏蛋亲手杀死了他的妻子!”
委婉批评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自古已然。批评之所以被人拒绝,有两种原因:其一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和造成错误的原因,使当事人感到委屈;其二是批评者采用了权威性的立场,暗示当事人行为的“笨拙”或“愚昧”性质,引起了当事人的反感。基于友谊的批评,应能避免这两种错误,讲究批评方法和批评艺术。
秦汉之际,刘邦率兵攻破函谷关,进入咸阳,灭了秦朝。他进入秦朝皇宫,见宫室富丽堂皇,美女珍宝不计其数,于是流连忘返,想留在宫中,享受一下做皇帝的快乐。将军樊哙见此情景便气冲冲地责问:“沛公,你是想得天下,还是想当富翁?此室中所有,皆秦所以亡天下也,沛公赶快回灞上,千万别留在宫中。”刘邦听了,大为反感,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不予理睬。不一会儿,张良劝刘邦说:“只因秦王贪暴,不得人心,你才取得今天的胜利,我们既然为天下除去暴君,理应以俭朴为本,现在刚进咸阳,若又像秦王一样享乐,岂不等于助纣为虐?况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您能听从樊哙的劝说。”他们终于说服刘邦还军灞上,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张良与樊哙同为批评刘邦,但张良成功了,樊哙失败了,原因在于张良恰到好处地抓住了刘邦的心理,强调刘邦所关心的成败问题,再加上语气委婉动听,虽是批评意见,刘邦也欣然接受。樊哙就比较鲁莽,反语暗含讥讽,令刘邦心生反感,因而对他的话置之不理。
我们在沟通中,既需要热情的赞美,也需要中肯的批评,批评是为了帮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积极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要制服别人或把别人一棍子打死,更不是为了拿别人出气或显示自己的威风。所以批评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委婉,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关怀、爱护、诚心诚意的态度来待他;而不要摆出一副严肃或阴沉的面孔,郑重其事地用指责和强硬的口气说话,因为这样会造成紧张的气氛,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批评的前提
批评是一门艺术,做好它还是有一定前提的。
(1)注意场合
批评时应考虑时间、场合和机会。假设一位管理者带着部下到顾客那里去访问,当管理者发现部下在言谈举止上存在问题时,就不能当着顾客的面提出批评。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要用高明的谈话技巧,把部下的缺点掩饰过去。当没有旁人的时候,在车上或回程的路上对部下提出批评,是绝妙的时机。
(2)对事不对人
有人批评人时总是说:“从你做的这件事就能看出你这个人怎样?”这是批评之大忌。批评时,只能针对事情,而不能针对个人的人格、品性,拿事来说人。
比如可以这样说:“小姜,根据往常的经验我知道,你不至于犯这种错误,是否有什么原因使你这次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这种气氛有助于使对方认识到你不是在攻击我的人品,不是批评我这个人,而是批评我的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你把批评指向他具体的工作,就无损于他的整个自我形象。这种批评建立在友好的气氛中,使对方感到无拘无束,欣然接受。用这种方法,在指出他人错误的同时实际上夸奖了他,使他得以重新树立自我形象。
(3)先赞扬,后忠告
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把对方压垮,不是整人,而是为了帮助他成长;不是去伤害他的感情,而是帮他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的成功人士之所以善于运用批评,就是他们能采取先扬后抑的方式,比如:“小张,你的调查报告写得不错,你肯定下了不少工夫。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要注意涉及……”;“小李,自从你调到这个单位来之后,你表现不错,对你取得的成绩,我非常赞赏。就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做得更好,我也相信你一定愿意改正的……”。如果对方需要得到忠告批评,要从赞扬其优点开始。这种方式就好像外科医生手术前用麻醉药一样,病人虽然有不舒服的感觉,但麻醉药却能消除痛苦。
从赞扬开始,以忠告结束批评,问题也解决了,感情也没伤害到,真是奇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