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述王国(公元前2500~公元前612年),是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由于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圣城称作阿淑尔而得名。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地处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对其以后发展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具有重要意义。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时期,改组了军队,实行募兵制,把常备军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锱重兵以及工兵等专门兵种,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制。可惜,关于其骑兵没有明确的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中国在春秋时期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那时的战争比的是阵法,比如周灭商的牧野之战中,虽然商军10倍于周军,但商军中的奴隶们临阵倒戈导致商军阵形大乱遂一败涂地。那时的战争沉闷得很,军队每行数十步就要停下重新整队,节奏非常缓慢。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队成为车步并重,各国的军队中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术的多样化及同北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舞台。
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之后,战争已经从早期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首先进行最大变革的是赵国。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边之苦,而赵国传统的车步兵,在与灵活、快捷的胡人骑兵作战时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他声明“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削减军中的车兵,增加骑兵;要求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方便于进行骑射。从这里开始中原各国中骑兵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军队的一支主要力量。赵国也因为有了这支强大的骑兵,而成为战国后期军事上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战国时开始大量的使用骑兵作战。赵国以步骑兵攻林胡,李牧用万余骑配合步车兵大破匈奴歼敌10余万。秦国也以骑兵精良着称,秦赵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用5千精骑截断赵军,对长平一役全歼赵军40余万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元前216年,西方的伟大军事天才汉尼拔带着他的4万名雇佣军,其中骑兵1.4万人,与罗马的8万名士兵在坎尼展开一场激战,结果汉尼拔以6000人的代价换取了7.5万罗马人的生命。从此,骑兵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开始慢慢崛起。
第一支手枪
手枪是近战和自卫用的单手发射的短枪,在50米内具有良好的杀伤效力。
手枪的最早雏形在14世纪初或更早,几乎同时诞生于中国和普鲁士(今德国境内)。在中国,当时出现了一种小型的铜制火铳——手铳。口径一般为25毫米左右,长约30厘米。使用时,先从铳口填入火药、引线,然后塞装一些细铁丸,射手单手持铳,另一手点燃引线,从铳口射铁丸和火焰杀伤敌人。这可以看做是手枪的起源。
火铳的创制是中国元代兵器制造的重要成果,它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现存的有元文宗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所制、安放在架上发射的盏口铳,元惠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研制的手铳,分别是当时所制大型火铳和手铳的代表性制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出土实物。
它们在构造上基本相同,都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同火枪相比,火铳的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是元军和元末农民起义军使用的利器。明王朝建立后,由军器局和兵仗局专造碗口铳(和盏口铳类似)和手铳。铳身都刻有铭文,主要内容有造铳地点、单位、监造官员的职务和姓名、造铳的军匠和民匠的姓名、用铳卫所的名称、使用火铳的教师和习学军人的姓名、火铳的重量和造铳年月等,基本上反映了火铳制造和使用的情况。从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起,火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增加了品种和数量,改进了结构,提高了质量。
1331年,普鲁士的黑色骑兵就使用了一种短小的点火枪,骑兵把点火枪吊在脖子上,一手握枪靠在胸前,另一手拿点火绳引燃火药进行射击。这是欧洲最早出现的手枪雏形。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几个城市都出现了成批制造的一种名为“希奥皮”
的短枪。“希奥皮”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意即是手枪。这种枪长仅17厘米,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手枪。
在15世纪,欧洲的手枪由点火枪改进为火绳枪。火绳式手枪克服了点火枪射击时需一手持枪,另一手拿点火绳点火的不便,实现了真正的单手射击。
到了17世纪,火绳手枪为燧发式手枪所取代,它已具备现代手枪的某些特点,如击发机构具有击锤、扳机、保险等装置,并且枪膛也由滑膛和直线开线膛发展为螺旋形线膛。
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手枪(即自动装填手枪)是由美籍德国人雨果·博查德于1890年发明的。后来德国洛韦公司的格奥尔格·吕格对博查德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定名为“帕拉贝吕姆”手枪。这种手枪在1900年后装备了瑞士、德国等国军队。
德国的着名枪械设计师、毛瑟步枪的发明人毛瑟在1896年也设计了毛瑟自动手枪,后来还发明了可连发射击的全自动手枪。中国抗日战争中曾广泛使用的“驳壳枪”和“20响”就是毛瑟式半自动、全自动手枪。
最早的后装式步枪
1866年7月3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萨多瓦地区展开了一场欧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会战,普鲁士军和奥地利军共投入50万的兵力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在总参谋长毛奇的指挥下,普鲁士军以巧妙的战术、猛烈的火力打败了一直称雄欧洲的奥地利军。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奥军伤亡被俘4.5万人,普军仅损失约1万人。普鲁士战胜了奥地利,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尽管决定这次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有一条因素不可小视,普军大量装备了以后装击针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而奥军使用的仍是前装击发枪。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瞠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最早尝试枪械弹药后装的是法国人包利,他试用的子弹本身带有点火装置,但由于枪管尾端不密封,火药气体从后面跑了出来,因而失败了。
19世纪30年代,有人发明了一种纸壳定装式枪弹,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从而为后装枪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35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在军方的支持下发明成功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就是纸壳定装枪弹。使用时,射手用枪支从后面将子弹推入枪膛,扣动扳机后,枪机上长杆形击针即刺破纸弹壳,撞击底火,引燃发射药,将弹丸射出。
由于这种枪发射时击针穿破纸弹壳底部打击底火,所以叫击针枪。同时,由于这种后装枪的子弹需要一发一发地装入枪膛,所以也叫“后装单发枪”。
后装单发枪比前装枪装填子弹方便,发射过程也大大简化,它的射击速度也比前装枪高了四五倍,同时还能在跑动或卧、跪射击中重新装填子弹。
所以,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对德莱赛枪很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秘密生产这种枪。
后装连发枪的特点是没有储存子弹的弹仓。根据弹仓在枪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为前托弹仓、后托弹仓和机巢弹仓。弹仓有固定式和可卸式两种,固定弹仓使用较广,常能容纳5发子弹,采用弹夹做装弹工具,可一次将子弹全部装入弹仓、大大缩短装弹时间,提高枪的发射速度,使射速达每分钟10~12发。从前装枪到后装枪,是枪技术的一大进步,也表明枪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所有这些,都为近代枪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前装枪转变成后装枪是一大进步,但是,早期的枪械是前装枪,所以习惯势力总是百般挑剔和阻挠后装枪的使用和装备。1866年的奥普大会战终于给前装枪的维护者以致命打击,战后,法国、俄国和奥地利均争先恐后地淘汰了前装枪。19世纪60年代,英、美等国开始设计制造后装连发枪,并相继装备部队。这之后,许多国家竞相制造,从而造出了种类繁多的枪。我国于1867年仿制成功了美式后装单发枪,其子弹为铅弹,药筒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后装单发枪。后来,中国又仿制了多种后装连发枪。
最早的地雷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世界上最早的地雷发明者是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他发明的地雷比欧洲人约早三百年。
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纪),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
据1413年焦玉所着《火龙经》一书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
戚继光(1528~1587),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是明代抗倭名将、着名军事家。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1580年,他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欧洲在15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现代地雷主要有:防步兵地雷,1903年前后由俄国研制,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产的地雷;防坦克地雷,1918年由德国人研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受坦克威胁最大的德国人将炮弹改装成防坦克地雷,随后又研制了两种制式化的防坦克地雷,用于对付英、法军的坦克,获得了一定的战果;防步兵跳雷,1938年前后由德国人发明,该雷由绊线绊发,目标触雷后,雷体跳起在距地面0.5米的空中爆炸,它的杀伤威力比在地表或地表下爆炸的同等地雷要大。
第一种深水炸弹发射炮
深水炸弹是由舰艇、飞机发射,于水中预定深度爆炸毁伤潜艇的主要水中武器。投放式深水炸弹是最早应用于反潜作战的一种深水炸弹,早在1915年就正式装备使用。这种深水炸弹一般利用水面舰艇尾部的投放架和发射炮进行发射。
投放式深水炸弹由弹体和引信两部分组成。弹体呈圆筒形,总重170千克左右,装药量约130千克,破坏半径达20米以上。这种武器本身无制导装置,控制爆炸的时机全靠人工预先设定引信的水压发火机构。利用水深压力的不同,来掌握起爆的时机。在反潜作战时,携载深弹的水面舰艇必须抢占有利的发射阵位,在敌潜艇的航向前方或距其一定距离时投放。当深弹爆炸点在水深7~10米处、距敌艇10米时,即可将其摧毁;在距敌艇20米时,则可重创或使之受伤。有时还可齐射,在不同深度同时爆炸,也能对艇群造成威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军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潜艇的广泛使用。1915年2月德国宣布用潜艇封锁英伦三岛。在5月一个月里,就有近100万吨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受威胁最大的英国紧急研究新式水中武器以打击德国潜艇。1915年底,英国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深水炸弹。这种炸弹的外形像装垃圾的金属罐,罐内装满炸药,安有水压引信和触发引信。这种引信由击针、弹簧和雷管、橡皮膜等组成。平时,由于弹簧的张力,把击针和雷管分开,保证炸弹处于安全状态。当对潜艇实施攻击时,投弹手根据潜艇的水下深度,对弹簧进行预调。炸弹入水后,依靠自身的重量逐渐下沉,海水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压缩弹簧。当炸弹下沉到预定深度时,海水对弹体的压力大于引信上弹簧的张力,弹簧被完全压缩,击针击穿雷管,引爆炸弹。爆炸所产生的几十万牛顿的压力和几千摄氏度高温的气体猛烈地向周围膨胀,在水中形成强大的压力波,处于爆炸中的十几米范围内的潜艇自然也就在劫难逃了。1916年7月16日,一艘英国巡逻艇发现了一艘在水中潜航的德国U型潜艇,随即从艇尾扔下深水炸弹,一举将其击沉,深水炸弹的诞生,使潜艇首次有了“克星”。
早期的深水炸弹都是圆罐形,投放装置很简单。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海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深水炸弹发射炮“刺猬炮”。这种气动式发射炮外形像多管火箭炮,炸弹壳体为流线型,采用迫击炮原理,利用高压火药燃气为动力进行发射,射程220米,一次发射4枚深水炸弹,呈椭圆形分布。这不仅显着提高了对潜艇的攻击效率,而且使反潜舰艇可从较远的距离攻击潜艇,无需驶到水中潜艇的上方再投放炸弹。1942年,美国海军又首先研制出MK-20型火箭式深水炸弹及发射炮,深水炸弹借助火箭发动机飞行最大射程可达6000米以上,这使反潜舰艇可以从更远的距离、更安全地攻击潜艇。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绝大部分潜艇都是被深水炸弹击沉的。直到今天,深水炸弹仍是舰艇和飞机的重要反潜武器。
第一枚鱼雷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中自航、自控和自导,以水中爆炸毁伤目标的水中武器。
现代鱼雷具有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威力大等特点,可以说是“水中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