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纵横
16591600000013

第13章 世界兵种(2)

陆军防空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高射炮兵部队到以地空导弹部队为主、高射炮兵部队为辅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陆军防空兵均由高射炮兵部队、分队组成。50年代中期以后,地空导弹的发展、高射炮性能的提高及弹炮一体防空系统的问世,促进了陆军防空兵组织体制的变化,一些国家逐步建立地空导弹部队、弹炮混成部队,高射炮兵部队在防空兵中比例有所减少。70~80年代,陆军防空兵的编制装备有了较大发展,大量装备火力系统、火控系统与车辆结为一体的防空武器系统,使用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和先进的信息传输系统,初步实现情报传递、射击指挥自动化,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独立作战能力和机动能力。80年代末期,许多国家的陆军已建立起以地空导弹为主、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为辅、弹炮结合的防空体系,形成高、中、低、超低空和远、中、近、超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网。

随着现代空袭兵器的飞速发展,陆军防空兵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加强陆军防空兵的建设。其发展趋势是:更新武器装备,使用激光武器等高技术兵器;改善组织编制,增强合同作战、独立作战能力;更广泛有效地使用电子战手段,改进对空掩护方法,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实现情报、通信、指挥、控制自动化,保障精确、灵活地指挥和严密协同,提高作战效能。

空降兵

空降兵是以伞降、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习称伞兵,一般隶属于陆军。最高建制单位在大多数国家为师或旅,少数国家为军。编成内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航空兵、通信兵及其他专业的部队、分队。人员经过专门的空降训练,武器装备轻便,能伞降或机降。具有空中快速机动能力,能超越地理障碍和地面防线。直接进入敌后进行突然袭击,是用于快速部署和纵深攻击的重要力量,既能配合正面进攻(或登陆)部队作战,也能在敌后独立作战。基本任务是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夺取并扼守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有军事专家探索建立空降兵的问题。1918年,美国W·米切尔等曾提出用轰炸机群将1个步兵师空降到德军战线后方实施攻击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输机、降落伞的发展,为建立空降兵提供了物质基础。苏联于1930年开始试建空降兵支队,1932年扩编为空降兵旅。随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也相继组建空降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兵迅速发展,并大规模用于作战。二战初期,苏联有5个空降兵军,德国有2个空降兵师。

以后,苏联发展到10个空降兵军。德国发展到1个空降兵集团军(8个师)。

美国、英国、日本于1940年开始组建空降兵。二战结束前,美国有5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团,英国有3个空降兵师和数个独立空降兵旅,日本有1个空降兵师。战争中,交战国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降作战100余次。德国于1940年4月闪击丹麦、挪威时,首次成建制使用空降兵。空降1个伞降团和3个机降团。美、英、波军在1944年9月进攻荷兰的“市场-花园”战役中,使用空降兵的规模较大,投入1个空降集团军,共3个师又1个旅,计3.5万余人以及大批火炮、车辆和其他作战物资。战后,编有空降兵的国家越来越多,空降兵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不断改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局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如法军在印度支那战争中,美军在侵越战争、入侵格林纳达和入侵巴拿马战争中,苏军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英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等国军队在中东战争中,都使用了空降兵。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近80个国家有不同规模的空降兵。其中,30多个国家编有师或旅,兵力最多的是俄罗斯和美国。俄罗斯统帅部直辖数个空降师,空降师是空降兵基本的合成战术兵团,每师编9200余人;方面军辖有空降旅或空降强击旅,旅为空降兵的合成战术兵团,每旅编2500余人;集团军辖有独立空降强击营,每营编400余人。美国陆军有1个空降师,1个空中突击师以及特种空降作战部队。印度尼西亚陆军有3个空降兵旅。日本陆上自卫队有1个空降旅。印度陆军有9个伞兵营/突击营。

随着空中输送工具和地面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空降兵的空中、地面机动能力与作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任务范围将不断扩展,组织结构将进一步向体系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侦察兵

绝大多数陆军侦察兵是炮兵侦察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后,侦察敌军军事目标的位置,为火炮及空中打击提供翔实的地理坐标和破坏情况。其他任务还有对战役发起前敌军动态的侦察,敌军重要军事目标的侦察等。

侦察兵并不是特种部队,而是常规部队中的特殊兵种。但是专门的侦察兵都要求具有过人的军事素质。侦察兵的行动更为迅速、灵活,对单兵的体能、敏捷度和综合作战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侦察兵是常规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中国陆军中的侦察兵主要有步兵侦察兵、炮兵侦察兵、装甲侦察兵等。

步兵侦察:步兵侦察专业基本是武装侦察专业,从营到军级建制里都有侦察分队,个别步兵连队也有侦察分队,大军区也有直属的侦察分队,但就以技术侦察为主。各建制里的侦察分队主要是担负其部队作战任务的战前侦察、敌前侦察、敌后侦察、重要目标攻占警卫。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18个集团军的武装侦察专业(特种部队除外)基本上都要求能进行两栖作业,但内地的集团军主要把侦察专业作为选训科目而不是主训科目,还不能达到真正的两栖作业,但执行地面单兵种侦察任务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广州战区和南京战区的5个集团军(1军、12军、31军、41军和42军)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担负台湾问题,这5个集团军的武装侦察分队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陆海两栖武装侦察分队,主要还是陆战方面,作为陆军的两栖武装侦察分队在海上部分的作业主要是能进行海上武装渗透和撤退(基本都要能进行万米武装泅渡),更主要的精力是集中在对台湾本岛的海上武装渗透,上岛后为其建制部队执行登陆作战的各种侦察任务(包括技术侦察);这5个集团军不能说是比其他13个集团军的侦察兵厉害,只不过比其他兄弟部队的海上渗透能力强。

炮兵侦察:炮兵的侦察专业基本是技术侦察专业,主要分为侦察兵(目标捕捉)、计算兵(诸元计算)和无人机、雷达等器材技术侦察专业。同样,部分炮兵侦察兵也具备两栖作业的能力(主要是普通地炮、制导地炮、地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部队的侦察分队),主要也是这5个集团军的炮兵侦察分队才能真正执行海上渗透任务,但一般炮兵侦察分队执行敌后侦察任务时会和步兵武装侦察分队一起执行任务;炮兵侦察分队一般建制到炮兵连,这种建制的好处就是哪怕只有一个连队也有单独进行作战的任务。

装甲部队侦察:装甲部队侦察分队和步兵侦察分队差不多,但基本上配备了装甲侦察车辆,可快速地为装甲部队执行各种侦察任务,以保障装甲集团作战的需要。

陆军航空兵

陆军航空兵,陆军中装备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直接支持地面部队作战的兵种。历史上曾指空军成为独立军种前隶属于陆军时的航空兵,是现代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在战术范围内摧毁敌方坦克、装甲车和军事设施,实施航空火力支持,运送部队和军用物资,以及实施空中侦察和电子战等。

陆军航空兵的组建和发展,使陆军的机动能力和攻击火力大为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陆军首先在炮兵部队中组建航空兵分队,装备轻型飞机,用以实施侦察、校射和通信联络。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国、英国和德国等也先后组建陆军航空兵。朝鲜战争期间,美陆军航空兵开始装备直升机,用以实施空运和后撤伤病员并在海上救生和营救飞行人员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中直升机日益增多,最多达万余架,组织编制由排、连发展到营、旅,用以完成包括直升机机降作战在内的多种战斗任务。中国陆军航空兵于1986年开始组建。

20世纪90年代初,有20多个国家建有陆军航空兵。各国陆军航空兵的规模、编制、装备不尽相同。

美国陆军航空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航空兵,编有旅、群、营、连等。

装备的主要飞机有AH-1“眼镜蛇”式攻击直升机、AH-64“阿帕奇”式攻击直升机、CH-47D“支奴干”式中型运输直升机、CH-54“塔赫”式运输直升机、OH-58D“基俄瓦斗士”式侦察直升机、UH-60“黑鹰”式运输直升机、UH-1系列效用直升机和特种作战飞机等。

俄罗斯陆军航空兵编有团、大队、中队。装备的运输直升机有米-4、米-8、米-10和米-26等,作战直升机有米-24、米-28和卡-50。陆军集团军编有1个独立作战直升机团和1个独立混编航空兵大队,分别装备直升机60架和15~18架。军编有独立直升机大队,装备直升机18架。

英国陆军航空兵编有团、中队和小队。装备有“海狸”式轻型飞机、“山猫”式和“侦察兵”

式等武装直升机共400余架。团装备直升机36~48架,配属于驻本土的陆军部队和驻德国的莱茵军。莱茵军编有3个直升机团,驻本土陆军部队编有1个直升机团和7个中队。

法国陆军航空兵编有团、大队和中队。装备“林中人”式轻型飞机和各类直升机共700余架,其中,运输直升机有SA330“美洲豹”式,武装直升机有SA342“小羚羊”式和“云雀”式。陆军军编有1个战斗直升机团和1个直升机大队。

日本陆上自卫队航空兵编有航空队、直升机旅、直升机队和飞行队。装备RL-1联络侦察机和L-19联络机;直升机有V-107运输直升机和AH-IS攻击直升机等共450余架。陆军军区编有1个航空队,下辖1个直升机队和若干个飞行队。

未来陆军航空兵所承担的战斗任务将更加复杂多样,装备的性能将继续提高,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并进一步加强与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之间的协同,以求实现空地一体作战的要求。

海军航空兵

海军航空兵是海军中主要在海洋上空进行作战任务的兵种。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电子对抗、空中加油、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能对海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任务是歼灭敌方海上力量,掩护和支持己方舰艇的作战行动;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摧毁敌方沿海机场、基地、港口等重要军事目标,保护己方海军基地、港口的安全;进行海上侦察、巡逻、反潜、预警、布雷、扫雷、通信、引导、救护和运输等。有的国家海军航空兵战略轰炸机部队是空中战略力量的组成部分,与地战略导弹部队、导弹核潜艇部队共同构成国家战略进攻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美、法、日、俄等国竞相发展水上飞机,并开始建立海军航空兵。大战期间,海军航空兵主要执行海上侦察和为舰艇指示目标等保障任务。为扩大飞机的活动范围,一些国家将大型舰船改建为水上飞机运载舰。战后,英、美、日、俄等国有了第一批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岸基航空兵进一步发展。随着海军航空兵成为争夺海上制空权、制海权的突击力量,各国海军“巨舰大炮制胜”的传统观念逐步改变,海战的样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数国家海军航空兵起初用于海上侦察、巡逻、反潜和保证己方舰船、海岸设施及部队免遭空中袭击。随着战争的发展,海军航空兵更多地用于进行争夺制空权、反舰、反潜、两栖支援等,在袭击塔兰托、袭击珍珠港、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重要战役中,海军航空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海军航空兵不断改进和更新装备,陆续装备预警、电子对抗和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并普遍将直升机搭载在舰船上。20世纪60年代,出现核动力航空母舰,进一步提高了海军航空兵远洋机动作战能力。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更加显示出海军航空兵在现代海战中的重要作用。

轰炸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是装备轰炸机,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突击的航空兵。美、英、法等国家称轰炸机部队,分属于空军和海军。按装备、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战略(远程)轰炸航空兵和战术(方面军)轰炸航空兵,前者装备中、重型轰炸机,后者装备轻型轰炸机。轰炸航空兵能投放航空炸弹、核弹、鱼雷和发射空地、空舰导弹,具有猛烈突击和远程作战能力,是空军的主要进攻力量。主要任务是消灭敌方导弹、核武器,摧毁、破坏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目标,参加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战斗,支持地面、舰艇、空降部队作战,以及实施航空侦察和电子干扰。有些国家战略轰炸机部队与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弹道导弹潜艇部队相结合,构成战略核威慑力量。

轰炸航空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随着专用轰炸机的出现,法、德、俄、意、英等国陆续组建轰炸机部队,编有中队或大队。参战国的轰炸机数占作战飞机总数的14%~15%。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意大利G·杜黑、英国H·M·特伦查德和美国W·米切尔等人的空中战争理论影响下,轰炸航空兵有较大发展。德、苏、英、法、意等国的空军编成中,轰炸航空兵的比例已达40%~50%。许多国家建立轰炸机联队、团或旅,少数国家的海军编有轰炸机中队。轰炸航空兵的指挥机构逐渐完备,作战保障体系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航空兵迅速发展,成为空军的基本突击兵力,出现战役军团一级的航空队或空军集团军,能一次出动几百至上千架轰炸机,实施大规模轰炸。1945年8月,美国B-29重型轰炸机部队在日本首次投了两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轰炸航空兵逐步以喷气式轰炸机代替活塞式轰炸机,装载并发展了核弹和精确制导武器,从而大大提高了快速远距突击能力、轰炸威力和命中精度。为对付日益发展的防空兵器的抗击,还采取低空近袭、电子干扰等措施,增强了突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