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未解之谜
16591400000003

第3章 自然人文篇(2)

1967年春天,耶名山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耶名山东麓从远处望去,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光晕,尤其是雷雨天,这种光晕更是显得绮丽多姿。据当地人说,这种神秘的光晕可能就是震后从地缝中透出来的珠宝的光芒。

不久,探险队就到那里进行了考察,刚到那,就下起了大雨。在电闪雷鸣中,探险队的队长清晰地看到不远处那片山野的上空冉冉升起一片光晕,光亮炫目。光晕由红色变为金黄色,最后变成碧蓝色。暴雨穿过光晕,更显得姹紫嫣红。

雷雨刚停,这位队长不顾山陡坡滑、道路泥泞,下令马上出发。令人惊讶的是在那片山野上,摆放着很多尸体,这些人看起来已死了很长时间,而且身体扭曲,口眼歪斜,表情十分痛苦。但奇怪的是,在这么炎热的地方,尸体竟没有一具腐烂。据推测这些人可能是不听劝告偷偷进山寻珍宝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死去呢?

探险队员四处搜寻线索,突然间一名队员发现一条地缝里发出来一道五颜六色的光芒,色彩还不断变幻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珍宝?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挖掘,人们终于从泥土中清理出一块重约5000千克的椭圆形巨石。

半透明的巨石上部透着蓝光,下半部泛着金黄色,通体呈嫣红色。

当探险队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挪到土坑边上的时候,有一名队员突然感觉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另一位队员的视线也模糊不清起来,队员们纷纷开始抽搐,相继栽倒。

此时,只有队长还保持清醒,他想这可能与那块巨石有关。他想起那些死因不明的尸体,浑身不禁一颤。为了救同伴,队长强拖着开始麻木的身体,晃晃地向山下走去,准备叫人来。刚走下山,他就一头栽倒了。过路的人发现了之后把他送进了医院。经抢救这位队长终于清醒了过来,并将所发生的事告诉人们。之后,他又闭上了双眼。医生检查发现,他受到了强烈放射线的照射。

而其他7名探险队员,无一生还。那块使许多人丧命的“杀人石”,从陡坡上滚下了之后就没了踪迹。这个巨石杀人之谜,就成了自然界的一个未解的谜团。

自行升空的“圣石”

印度西部一个叫希沃布里的村子中,坐落着一座苏菲派圣人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的神庙。能自行升空的“圣石”就被摆放在庙前的空地上。这两块“圣石”各重90千克左右,神奇之处在于它们能随人们的喊叫声而自行腾空。只要人们用右手的食指放在“圣石”底部,然后异口同声地喊着“库马尔·阿利·达尔维奇”,喊声不能停顿,这样,不一会儿,沉重的石头就会像活人般顿时从地上弹跳起来,悬升到约2米的高度,直到人们喊得筋疲力尽时,它才会落回到地上。

其中的奥妙何在,如此沉重的岩石怎么可能就这样飘然离地呢?是人们采用了特定的方式从而改变了重力作用吗?还是人体内在的某种信息神奇地抵消了重力的结果呢?这个谜团至今悬而未决。

哭石更令人惊奇的是,有的石头也会有人类的“情感”!

在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山顶上有一块会“哭泣”的岩石。这块岩石的哭泣声像女人低声啜泣一样,听来十分伤感,因此吸引了许多游客。奇怪的是,这块岩石只有在晴天的傍晚才哭泣,而且时间只有一二分钟。

纹圈石

还有一种石头,可以自己给自己“文身”!

在美洲中部的“的卡隆芭拉”地区,有一些卵形的石块,这些石块在下午时是平滑的,可是经过一夜时间,所有石块上便会出现一些神秘的纹圈。再经太阳晒过以后,这些刻纹便自动在下午全部消失。而且好几千米范围内的石块皆是如此。有地质学家曾用仪器拍摄这些石块夜间变化的过程,他们回忆说,就好像有无数隐形的手在黑夜的笼罩下,在这些石块上面刻出神秘的夜色。可惜他们怎么也研究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石头也许是地球上最平淡无奇的东西了,然而自然界中有些石头的特性和不寻常的来历却让人惊奇。它们以各种奇特的形态和令人瞠目结舌的特异功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会“走路”的巨石

前苏联普列谢耶湖东北处,有一块能够自行移动位置的石头。该石呈蓝色,直径近1.5米,重达数吨,近300年来它已经数次变换过位置。

17世纪初,人们在阿列克赛山脚下发现了这块会“走路”

的巨石,后来人们把它移入附近一个挖好的大坑中。数十年后,蓝色怪石不知何故却移到了大坑边上。1785年冬天,人们决定用这块石头建造一座新钟楼,同时也为的是“镇住”它。可当人们在冰面上移动它时,却不小心让它坠落到了湖底。

而到了1840年,这块巨大蓝石竟躺在普列谢耶湖岸边了。如今它向南移动了数千米。科学家们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长期的分析研究,但始终未能明白蓝色巨石同重力场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无独有偶,在美国内华达山脉东边,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当地人称之为“死谷”。人们发现这里也有许多石头会“走路”,并留下许多足迹,为此引起了许多人的注目和好奇。美国科学家夏普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

他把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并逐个准确标出位置,定期进行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部改变了原先的位置。有几块石头竟然爬了几段山坡,“行走”了长达64米的路段。

自行增减重量的怪石

我国贵州省惠水县有一块椭圆形石头,可以自行增减重量2.5千克左右。

据圆石主人说,最初石重22.5千克,朋友们在1989年春节时来观赏“宝石”,圆石重量已变成了25千克。

随后一连数天,换了8杆秤反复校验,发现此石最重时25千克,最轻时22.5千克,上下变化达2.5千克。

研究人员在一次测定中记录了当天11时13分、11时43分、12时28分这3个时刻圆石的重量分别为21.8千克、22.8千克、23.8千克。

在短短的75分钟内,圆石的重量竟增加了2千克。有人推测,这种重量变化是否对应了重力场的某种变化呢?

可怕的石头

1949年,年轻的伊尔库茨克地质学家瓦季姆·科尔帕科夫被派到博代伊博区参与苏联地质地图的测绘工作,顺便还负责在这一地区寻找金矿和铀矿的任务,因为这里一直是俄罗斯200多年来的金矿开采中心。

科尔帕科夫在勘探过程中,无意间发现远处有个矿井似的锥形石堆,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呈灰白色。内务人民委员会不会在这个地方修劳改营,这他知道。难道是别的什么秘密设施?还是人类文明古迹?可据他所知,当地的埃文基人和雅库特人绝不是古埃及人,他们不具备修建石砌金字塔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必需的科学知识。

走上前去一看,他才看出这绝不是什么人类文明古迹,倒像是个高有70米的圆形火山喷火口,外径为160米。但是,在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州交界处已经有好几百万年没有过火山爆发了,而且火山口看上去似乎还很新鲜。它就坐落在长满落叶松的山坡上,科尔帕科夫当时估计这一奇异现象的存在也就50~200年的时间了。

令人不解的是,凹地的正中还有一个直径为15米的半圆形穹顶,而一般火山即使是死火山,都没有这样的穹顶。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怎么出现的?当时科尔帕科夫是如坠云雾中。

不过他清楚记得自己在世界上还从未见过类似现象,他也不相信有外星人和其他文明的存在,但就是找不出合理的解释。

这个被俄罗斯科学家称之为“世界上最神秘现象之一”的锥形石堆,当地的雅库特人把它称作“火鹰巢”,而且还赋予种种迷信和神话色彩,有人还称这里为凶地。

2005年夏天,俄罗斯科学院组织了两支科考队打算对此地进行科学考察。

首先,据带领这支科考队的第一个当地人向导说,几年前他的父亲就是在帕托姆山上被人从身后枪杀的,凶手至今一直没有找到。而一年前他的哥哥也是在这里自杀,在打死一头鹿后,把枪管对准嘴扣动了扳机。

通古斯爆炸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科学家怀疑“火鹰巢”与它有关。

好像是为了印证向导的说法,科考队队长、地球化学家叶甫盖尼·伊万诺维奇·沃罗比约夫在攀登“火鹰巢”途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用地质考察锤撑着俯下身来,哼哼两声后便面孔朝下倒地,旋即断气。尽管科考队员采取了各种抢救措施,也未能救他一命。

向导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拒绝再往前走,科考队只好在处理完队长的后事后另雇向导。但新向导立马声明,他这次远行不会带上卡宾枪和猎刀,因为民间都在流传,死在那里的人都是死于自己的武器,像第一位向导的那位开枪自杀的哥哥。

除了死人,那一带还老爱丢失东西。本来离火山不远处有一条赶鹿的小道,可当地雅库特人尽量不在“火鹰巢”附近歇宿,因为夜里经常有丢失鹿的时候,而且无法找,往往都是在“火鹰巢”的附近脚印中断。

俄罗斯科学院2005年的科考队虽然出师不利,队长沃罗比约夫患心脏病猝逝,但并未能使他们停止进一步的考察。科考队在新任队长——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人员谢尔盖·雅泽夫的率领下继续完成自己的考察任务。他们首先得判断出“火鹰巢”的年龄,为此在“火鹰巢”底面附近锯倒一棵老树,数出的年轮为95个左右,上下还可以加减5年。

这就是说,此锥形山的形成期为1905-1915年,也正好就是1908年通古斯陨石在西伯利亚上空大爆炸的那个时段。

研究人员还发现,锥形山的高度已明显比1949年发现“火鹰巢”的科尔帕科夫当时测量得出的数据少五米。是不是这座石山在下沉?不过这也证实了地质学家的说法,说明锥形山的出现还是前不久的事,也就一二百年前。如果说它年纪更大,那所有的“伸缩”过程早该停止。

听当地人说,在20世纪初期,现在的博代伊博还是个小村镇。当时住在村里的采金人听到了奇怪的轰隆声,还看到了天空有巨大的光烟柱,有人说其高度可达20千米。世人虽对这种“精确”的数字表示怀疑,但确信是出了什么事。而当地人还称他们看到这一怪异现象是1908年6月30日的事,正好那天是被全世界的地震监测站记录为通古斯陨石坠落的日子。

现在,俄国科学家已经排除“火鹰巢”是人类文明古迹的可能性,也不认为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因为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州已经有好几百万年没有发生过火山爆发了,再说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火山熔岩的痕迹,而“火鹰巢”

完全是新生成的。

对于“火鹰巢”的出现,科学家们在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情况下只能有以下几种推测:

(1)会不会是由甲烷、地下火山、原子弹或外星人燃料仓库爆炸形成的?

(2)也有可能是有个密度特别大的陨星穿透了山体,然后冻水将撞碎的石头挤出地面。当然;还没有任何人发现过超密度的陨星,再说世界上也没发现过类似的现象。要不,这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是地球唯一一次同宇宙超密度物质的碰撞?

(3)科学家们对通古斯陨星碎片坠落此地的说法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尽管说被锯倒落叶松的开始生长时间接近1908年,也有人称通古斯陨星大爆炸那天在这里也见到了光烟柱,但这样的树木在这里似乎只找到一棵,而且火山口附近好像还遭受过不止一次的森林火灾洗劫。再说,也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资料说有人好像还早在19世纪末便见过该锥形石堆。

直到现在,这座锥形石堆的真相人们依然没有搞清楚。

沙子会唱歌之谜

鸣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萨诸塞湾和威尔斯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在中国,也有三处有名的鸣沙之地。

第一处,是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千米的鸣沙山。《太平御览》和《大正藏》

这两部书里曾经记载过它,那时候叫“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东西大约有40千米长,南北大约有20千米宽,高有数十米,山峰陡峭。它的北麓就是着名的月牙泉。

人们如果登上鸣沙山往下看,只见沙丘一个接着一个,真是沙丘如林。人们如果从山顶顺着沙子往下滑,那沙子就会发出一阵阵的声响,不绝于耳。据史书记载,天气晴朗的时候,鸣沙山上就会有丝竹弦的声音,好像在演奏音乐一样。所以,人们称它是“沙岭晴鸣”,是敦煌的一大景观。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大将率领军队出征作战,曾经在这个地方宿营。一天夜晚,天上突然刮起了狂风,刮得黄沙漫天飞舞,遮天盖地,神鬼哭泣。等到风停了以后,大将和他的士兵全都被埋在漫漫黄沙下边,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

后来,人们时常可以听见从那山上、从那沙子里传来一阵阵鼓角之声,就好像大将正在带领军队行军作战。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了“鸣沙山”。

中国的第二处鸣沙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黄河岸边的鸣沙山。中国着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文章当中描述过它:

“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会听到这块沙地发出的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中国的第三处鸣沙地,是库布尔漠罕台川两岸的响沙湾。响沙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南25千米的地方,又叫“银肯响沙”。这处沙山有60米高,100米宽。人们只要一走进响沙湾,就会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好像手风琴拉出的低沉的乐声,如泣如诉;有的又好像“叮当”作响的银铃,如醉如狂。

响沙湾里的沙子,发出来的声响有时好像飞机擦过天空发出的轰鸣声,有时又好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轮船拉响的汽笛声。这沙子发出声响有时是因为有风,有时没有风也发出声响,总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们都能够发出声音。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在中国的鸣沙山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