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现代科技下的战争
16590600000022

第22章 核、生、化战篇(1)

大海深处的威胁——核潜艇

只要地球上还存在核武器,核战争的危险就不会从根本上解除。当今许多常规战争都是以核威胁为后盾的。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曾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的遏制对象必须认识到,常规威慑从哪里失败,核威慑就从哪里开始。”

1995年4月,美、俄、英、法4国分别发表声明只对无核国家安全作出保证,而且是有条件地不使用核武器。可见,核武器绝非永久被锁入“保险箱”,在非常时期,“核按钮”仍有可能被触动。潜基核武器既是有效的核突击力量,又是人所皆知的核报复力量。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问世虽然晚于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但它后来居上,已逐步成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对国家安全乃至世界和平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在卫星侦察等探测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切暴露目标在战争中都将受到严重威胁。而核潜艇采用核能推进,可以利用海水做屏障,在数百米深的水下长期航行,大大减少暴露机会。前苏联和美国的核潜艇曾不止一次地从冰层下驶达北极,并曾环绕地球潜航。由于核潜艇可凭借厚厚的冰层隐身,加之有十分广阔的活动海域,特别是随着潜艇降噪措施、吸声材料和水声对抗技术的发展,使目前的探测和反潜技术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踪影。弹道导弹核潜艇隐蔽性好,机动性强,在广阔的海洋中神出鬼没,这样的生存能力使陆基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望洋兴叹”。据国外军事专家分析,巡航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其生存概率可达90%左右。可以说,生存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军事实力的加强,好的隐蔽性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

弹道导弹核潜艇几乎可在海洋中任何位置实施全方位核攻击,既可在己方海域“出门放炮”,又可隐蔽接近对方海域采取“压低弹道”方式和多种突防措施进行突然袭击。这就大大缩短了导弹的投射距离和飞行时间,使对方来不及反应,增加了对方防御系统拦截的难度。

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核武器的储存库和发射平台。核武器作为大规模瞬间毁灭性武器,已为世人所公认,其杀伤破坏程度是当今任何武器都无法比拟的。

特别是潜航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在第一次核打击后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进一步提高了潜基核武器的可信度和威慑作用,因此它被视为目前最有效的核反击力量。英国前国防大臣皮姆认为,即使英国在海上只剩下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也能给对方造成难以接受的巨大损失。

对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来说,发展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意义更非同一般。因为在遭受核袭击后,核潜艇可以实施有效反击,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所以核潜艇的威慑力量已受到世界关注。

力量巨大的核王国

首屈一指的美国核力量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头号核大国。在美国的核力量中,战略核力量是核心,而非战略核力量和战略防御力量是其有效的补充。

1.四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一是组建最早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美军认为,战略轰炸机虽然突防能力差,但反应灵活,机动性强,可靠性好。因此,几十年来,美国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战略轰炸机。自1992年开始,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逐步以核战为主转为在保留核战能力的情况下,重点执行常规任务。

二是作为主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具有命中精度高、攻击距离远等优点。这种新型战略武器自问世以来,一直是美国战略核攻击力量的主力,至今已发展了五代。

三是机动力最强的海基潜射导弹。这是美国战略核力量中最强的一种。从整个导弹武器系统来看,它由潜射导弹和核潜艇2部分组成。由于核潜艇能够长期在水下潜航,因此就导弹武器系统的整体而言,潜射导弹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高和突袭性强的优点,但它的戒备程度差,命中精度低。

四是后来居上的战略巡航导弹。这是指射程较远,携带核弹头,依靠喷气发动机提供动力,按预定程序沿非弹道式航迹攻击战略目标的巡航导弹。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无人驾驶飞机。

2.日趋重要的非战略核力量非战略核力量是美国整个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推行威慑战略和进行报复性反应的重要手段。

美国的非战略核力量一般由战役核力量、战术核力量及其发射平台组成,分别由陆、海、空三军掌握。

美国陆军的非战略核力量主要有三类,即非战略核导弹、核火炮和核爆破装置(核地雷)。

美国海军的非战略核力量主要包括核武器发射平台以及核导弹、核航弹、核深水炸弹等核武器两大部分。

美国空军的非战略核力量是指具有一般核作战能力的大部分战术作战飞机。

雄风犹在的俄罗斯核力量俄罗斯是前苏联庞大核武器库和巨大核力量的唯一继承者,它是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在军事上相抗衡的核大国。

与美国相同,目前俄罗斯的核力量也是由战略核力量、非战略核力量以及战略防御力量构成的。战略核力量是整个核力量的主体和核心。

1.实力尚存的战略核力量这与美国“四位一体”的结构相同。

一是作为绝对主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在战略核导弹上也取得了相对美国的部分优势。自此,其先后研制出了五代20多个型号的洲际弹道导弹,装备了一支十分庞大的战略火箭军。

二是实力不凡的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弹道导弹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陆军的近程液体战术导弹改进而成的。

三是数量有限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前苏联对战略轰炸力量并不特别看重,其战略轰炸机部队不论是数量上还是作战能力上都相当有限。

四是渐受重视的战略巡航导弹。前苏联是最早发展巡航导弹的国家,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对战略巡航导弹的潜在意义认识不足,其战略巡航导弹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982年,美国射程达2500千米的空射战略巡航导弹出现后,使前苏联受到极大冲击,急忙加快远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先后有“SSC—X—4”“SS—N—21”等远程巡航导弹问世。

2.地位超群的非战略核力量在俄罗斯的核力量构成中,非战略核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非战略的战区和战术导弹、火箭及大炮就占整个核武库的20%。

俄陆军拥有的非战略核力量是由各种射程的战役战术核导弹、核大炮、核地雷等构成的。

俄海军舰队的绝大部分主力战舰都能携带核武器系统,具有一定的战役战术核能力。

俄空军的所有主力战术飞机都具有载射核炸弹、核空地导弹的能力。

3.反弹道导弹系统

从20世纪60年代起,前苏联就开始了作为其核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俄罗斯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由反弹道导弹雷达系统、发射装置以及配有计算机设备、通信器材和控制仪器的指挥系统所组成。

不可忽视的英、法核力量

1.英国的核力量

英国的战略核力量开始由皇家空军承担,装备48架“火神”式轰炸机。该机航程7500千米,每机可载1枚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的核弹。随着固体燃料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迅速发展,为获得更加有效的运载工具,英国于1962年同美国签订了“拿骚协议”。该协议规定,由美国向英国提供“北极星”导弹,潜艇和核弹头由英国自己制造。目前,英军编有一个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中队,辖4艘装载“北极星A—3”导弹的核潜艇,总吨位约3万吨。

英军的战术核力量分别编在陆、海、空三军内,目前已拥有运载工具约500件,核弹头、核炮弹800余枚,总当量达1亿多万吨。

2.法国的核力量

法国自1960年首次爆炸原子弹以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核力量的方针,建设一支独立的有限核威慑力量。

法国的核力量由战略核力量和“准战略”核力量两部分组成,由总统直接指挥,总理和国防部长也被赋予一定的权力。

法国的战略核力量由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导弹、海基战略导弹组成。

法国的“准战略”核力量是法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危及法国“重大利益”的入侵者起“最后警告”的作用,以提高其战略力量运用的可信度。法国的“准战略”核力量分别编在陆、海、空三军之内。

希特勒的原子弹梦

1945年7月,美国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核爆炸。以原子弹为主体的核武器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们手中可以对野心家和好战分子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而一旦落入邪恶势力手中,就会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使灾难降临人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子弹被美国率先制造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与法西斯德国激烈较量后取得的划时代的胜利。

回顾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就在物理学领域遥遥领先,特别是在核物理研究方面拥有像海森堡、盖革、博特,在放射化学上有像哈恩这样优秀的人才;当时,德国最先在实验室里分离出铀235,并首先发现核裂变和具有强大的化学工业,并占有着很好的铀资源。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时强大的纳粹德国未能造出原子弹呢?

根据以往的说法,汇聚了顶级科学精英的希特勒“铀俱乐部”之所以迟迟没有研制出原子弹,是因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量子力学之父维尔纳·海森堡的故意拖延。当时,德国科学家内部思想混乱。部分参加德国核研究的人是很消极的,并没有全心全意投入研究工作,大多数科学家都是带着像海森堡那样的复杂心情参加核研究的。他们故意避开了对原子弹的研究,转而研究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这是使德国原子弹研制工作没有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德国战败后,被盟军俘获的著名物理学家冯·魏茨泽克在听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后,对其他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制成,首先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获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但是,最新挖掘出的史料显示,海森堡其实并没有这个意图。1941年,正当希特勒趾高气昂、四处侵略之时,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到丹麦做了一次“文化”之旅。他登门拜访了好友兼导师、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在与玻尔的交谈中,海森堡没有表现出任何为纳粹工作而产生的道德困惑,他也没有表示可能会想办法阻碍纳粹的核研究。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新发现的资料包括玻尔写给海森堡但一直没有寄出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玻尔回忆了他和海森堡1941年的那次会面。当时,海森堡曾警告他的导师说,希特勒已经成立了一个“铀俱乐部”,专门研究原子弹。他对玻尔说,战争可能会因为核武器的出现而结束,而他正是在从事核武器的研究。

美、德两国科学家及学者的看法如下。首先,纳粹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使大量优秀科学家逃离德国,导致核研究方面的人才匮乏,同时也成全了美国的核计划。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哥廷根的4个物理和数学研究所的所长中有3个离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也离开了柏林。这一年共有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辞职而去,其中包括11位物理学家。

在战争前夕,有40%的大学教授失去了职务,这些职务大多落到了不学无术的纳粹分子手里。对于研制原子弹这样大规模和复杂的科学研究,一支有志献身于研究、精力旺盛、反应灵敏的年轻研究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但德国恰恰缺少这样一支队伍。第二,纳粹对核研究的组织工作不得力。希特勒将科学研究和人的品德对立起来,他强调:“德国教育需要的是个人为团体的牺牲精神,而不是由科学助长起来的物质利己主义。”尽管德国邮电部部长奥尼素格在1940年就对希特勒讲过原子弹,斯皮尔在1942年又向他汇报过,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记载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曾采取行动的文件。1942年以前,希特勒完全把赌注押在闪击战上,认定战争会很快结束,认为不需花费大力气去研制尚无把握的新式武器,没有原子弹照样可以取胜。纳粹头目们还从发动战争的实用需要出发,一开始就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仅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就花费了5.5亿马克,而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批准给予“铀计划”的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这与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比,还不到1/1000。第三,德国人对原子弹的研究发生了偏差。制造原子弹离不开反应堆,有了反应堆才能摸清形成大量核裂变的规律,而制造反应堆必须有能够使中子裂变速度变慢的物质,即减速剂。德国科学家最初找到了两种控制中子裂变的物质:一是重水,二是石墨。德国科学家开始采用的反应堆是石墨沸水堆,石墨有减慢中子的作用。德国科学家布雷格提出需要100块长3米、宽0.6米的石墨片进行深入的研究。生产任务交给了位于拉齐步日的一家工厂。由于石墨片的规格特殊,数量大,加上紧迫的交货期限,引起了总工艺师埃尔温·施密特的猜测,他断定这是用于军事目的。于是,他设法使生产出来的石墨片中含有二氧化铁、钙和硫等杂质。布雷格不知其中缘由,他用这些含杂质的石墨片进行试验,结果屡试屡败,最后不得不怀疑是自己的理论或计算出了问题。布雷格只得另从其他途径寻找新的减速剂,原已接近制造原子弹的日期便大大推迟了。而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芝加哥设计的用石墨做减速剂的原子反应堆,却于1942年12月2日试验成功,打开了可控核裂变的大门,为美国制造原子弹铺平了道路。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1954年为《纽约时报》著文所说的那样:“本来布雷格教授是会比美国早两年造出原子弹的,只是由于他的一个差错,才使得人类免遭一场全面的浩劫。”

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看法是英国科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是英国特工对挪威重水工厂的破坏使得德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几乎陷入了停滞。重水由氘和氧化合而成,天然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有1/6000左右。德国重水的主要来源是被占领的挪威的“努尔斯克”重水工厂,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工厂。英国突击队和当地挪威的地下抵抗组织联合起来,欲摧毁这个重水工厂。第一次突击以失败告终,但是德军在抓获了这些突击队员后,未经审判就把他们处决了,并没有提高警惕,有效地加强对工厂的保护,以致工厂最后被完全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