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现代科技下的战争
16590600000016

第16章 空战篇(3)

空军将直接影响战争结局。以空军为主体的空袭作战,成为近年局部战争的主要形式。无论是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还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实质上都是美英联军和北约盟军的(海、空军联合)空袭与伊拉克和南联盟的防空作战共同演绎的空中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空军力量运用的里程碑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空中化”的典范。

空军将直接影响战争态势。空军在争夺战争控制权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以空制空、以空制地和以空制海,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要手段。没有空中火力“保护伞”,地面作战将面临极大的困难。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步师之所以敢孤军冒进500余千米,面对4倍于己的伊军而无所顾忌,其根本原因是美军以空军为主体的强大空袭力量,为其扫清地面突进的障碍和威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空军不断展示独立的不可替代的战略功能空军已成为信息作战的主要力量。空军的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侦察机等日益成为电子信息作战的主要力量。依托空军的作战飞机发射电磁脉冲武器、反辐射武器实施“硬摧毁”,成为信息作战的主要手段。

空军已成为火力打击的主要力量。尽管联合火力打击成为一种趋势,但空军的作战飞机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反复使用的优势与长处,在近年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火力打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位置。

空军已上升为战略投送的主体力量。由于空军的运输机具有“速度快、投送远、灵活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和全过程使用的主要机动手段。海湾战争中,美国动用了600余架运输机,空中投送了美军总兵力的80%,空运各种物资50万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90%的兵力是依靠空中投送,才得以在20余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对阿富汗进攻的力量部署。

3.空军成为处理突发性事件和争端的主要手段由于空军具有超越地理空间,快速实施军事行动的能力,并且行动的可控性强,因而往往被用于一个国家处理突发性的事件和争端。这在近年局部战争行动和军事冲突中多次得到验证。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长途奔袭伊拉克核反应堆;1982年4月15日,美军空袭利比亚;1982年6月9日,以色列空军突击黎巴嫩贝卡谷地的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等。这些具有战略性的空中作战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空军特殊的作战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军还组建了以处理突发事件为主要职能的空军远征部队。

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正是由于空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空军力量,使空军的作战能力快速增长,也致使发达国家的军事优势突出体现于空中优势。

在信息化能力方面。目前,空军是信息化发展步伐最快、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军种。这既是空军的高技术军种特性决定的,也是各国重视空军建设的必然结果。比如,美空军的信息化含量比例达到70%以上,在美军的各军兵种中首屈一指。

军事信息系统普遍成为各大国空军装备发展的重点。信息技术的横向一体化功能和C4IRS系统与空军作战平台、指挥机构的交联,正使空军力量逐步形成高效灵敏的信息化作战系统。

新的信息技术往往首先和大量地应用于空军武器装备,特别是作战飞机。

大功率、高性能的传感器首先配备在作战飞机上,如侦察飞机采用的新型传感器将配以新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厘米级分辨率产生多频谱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第四代高性能作战飞机中的信息技术占飞机技术的70%以上。

在机动能力方面。飞机的速度达到了3倍音速,战斗机航程达到5000多千米,战略轰炸机达到16000多千米。美空军近年来在加油机的保障下,多次进行环球不着陆飞行作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到达、全球作战。第四代作战飞机大都采用矢量推力技术,机动性能更趋完善。

在打击能力方面。目前,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已达到27吨,战斗机达到11吨。为打击一个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需要普通炸弹480枚,越战时期需要178枚,而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现在只需要1枚或几枚精确制导炸弹。

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飞机多次发射精确制导武器,准确地攻击一辆快速行驶的轿车、一座桥梁、一幢建筑物。而且,打击武器的射程也越来越远。俄罗斯空军的X—101巡航导弹,最远射程3000千米。美军的空射“战斧”巡航导弹AGM—86C,最远射程达2500多千米;JASSM“联合火力圈外武器”,最远射程达3100千米。

同时,新型武器往往首先依托于作战飞机等空中平台运用于战争,像新一代隐身飞机、无人机、钻地弹、温压弹、电磁脉冲弹等武器大量装备空军,使空军的作战功能进一步拓展。空军不仅超出了执行传统的空军作战任务的界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执行并完成过去由其他军种才能执行并完成的任务。

力量结构实现重组

目前,新技术革命在使空军的作战能力和地位作用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使其自身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力量结构的信息“基因”明显增加。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推动空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空军力量的技术基础发生质变。空军力量体系内出现新的因素,传统的诸力量地位发生调整,信息因素的地位上升。“信息力”已成为衡量空军作战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信息保障系统成为空军攻防作战系统的神经中枢和纽带。

专用电子战飞机、电子侦察机、预警机等电子信息保障飞机在空军力量中的比重大大提升。以往人们评价一架作战飞机是否先进,主要看其飞行速度、高度、机动性和火力等;现在评价作战飞机的性能更主要的是看信息化水平,包括先进的航空通信、导航技术、航空电子综合化技术、主动控制技术、隐身技术以及新的信息攻防武器技术等。专用于信息战的空军装备应运而生,包括用于信息攻防的作战飞机及“电磁脉冲弹”“逻辑炸弹”等各种专用信息攻防武器。

二是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强劲。信息火力一体、空地一体、空天一体成为空军力量结构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信息化空中平台、精确化制导弹药和C4IRS系统组成的信息化空军作战体系,使空军力量逐步实现信息火力一体,信息交联技术使地面防空火力系统和技术装备保障系统与空中作战系统的合成程度进一步增强。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由E—8“联合星”指挥控制飞机与无人侦察机、F—16战斗机等,组成一个始终处于作战状态下的“闭环”空中打击系统。该系统使美军从发现目标到召唤附近的战斗机准确将其击毁,只需要6分钟时间。

同时,空军正在由航天支援型空军发展成空天一体作战型的空军。美军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动用了数十颗军事卫星提供保障,美国空军的制导弹药也由过去的以激光制导为主,发展为以卫星制导为主。从发展趋势看,空军的力量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未来将由传统的航空空军发展为航空航天军,并最终可能成为天空军。

三是逐步形成攻防兼备的力量体系。空军兵力结构将进一步向攻防力量配套、兵(机)种比例协调的方向发展,进攻力量将比过去进一步增强,部队的编成和职能将逐步趋向攻防兼备。

一方面,航空兵部队正逐步成为攻防兼备的部队。传统的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部队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战飞机的多功能、多用途趋势带来作战部队向攻防兼能的综合型发展,这也是军事变革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的多功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就使飞机的火控系统具有了多种功能,不但能够对空,而且能够对地、对海,这为一机多用提供了可能,也使单一作战功能的航空兵部队逐渐走向消亡。

另一方面,地面防空兵向防空防天一体化方向发展。类似于以色列的“箭式”反导系统将成为未来空军地面防空力量的重要结构形式。

作战理论开始锐变

新军事变革在推动军事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有力地推动空军作战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每一项新的空军装备技术的出现,都会相应地推出一种新的空军作战运用思想和战术手段。

从战略理论看,全球作战、全空域作战、一体化作战等理论,将成为空军战略力量运用和建设的重要思想。

从战役理论看,在传统的空中进攻战役、防空战役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出了空中封锁战役等新的战役理论,特别是在战役运用中,强调并提出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独立使用和可控性使用等思想,成为空军战役理论的新鲜内涵。

从战术理论看,电子战成为空军战术的主要内容,精确打击、结构破坏成为空军战术的新内涵,超视距空战、防区外非接触打击、隐身突防成为空军作战运用的新样式。

从发展状况看,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空军作战理论加速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演进。美军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的发展过程,也是其“信息化空军作战理论”从形成到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以多维一体化信息系统的保障为依托、以隐身突击为重点、以防区外远程精确打击为主要手段,发挥空军力量快速超越地理空间的优长,实施非对称、非线式、非接触作战。

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空军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航空兵器和防空武器系统的整体水平日新月异,空中军事斗争的形式不断出现新的局面,给世界各国的空军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空军建设呈现出许多崭新的特点。

就目前而言,空军建设的基本特点是:第一,建设投资大。空军武器装备技术复杂,无论是发展新装备,还是维护现役装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第二,建设周期长。尽管空军装备总体上更新换代加快了,但具体到交叉进行着的某一种型号的武器装备的研制到装备部队的过程来看,则随着高技术的复杂化使其周期明显延长了。第三,对技术要求高。空军作为高技术军种,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航空技术的日益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微电子等诸多领域的高技术,在空军兵器装备和更新换代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使空军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和提高,愈加推动了空军发展过程对技术的需求。

此外,要建立一支现代化且过硬的高技术空军,必须树立正确的空军建设思想。

首先,注重质量建设是世界空军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时一个多月的海湾空中作战结局表明,要取得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空中作战的胜利,就必须突出空军质量建设。号称世界第六空军强国的伊拉克的惨败,固然有数量上的不足、战略指导上的失误等多方面的原因,但装备系统在质量上所存在的巨大差距,不能不说是导致伊空军惨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按比例协调发展,达成空中武器系统的整体最佳配合是先进国家空军装备发展的共识。

随着现代高技术在防空领域的广泛运用,现代防空系统已形成以雷达、导弹为核心,辅之以飞机、高炮的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的高效能的防空体系,它使得任何单一的空中进攻作战都难以取得完全的成功。

完美化的防空体系强迫空中进攻作战向整体作战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空军建设上,势必就要有新式的技术装备出现。这些新装备必须要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才不致盲目化,从而形成一个威力无比的空中整体,共同去夺取空中协同作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