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铁血纵横——王牌武器
16590100000005

第5章 摇世界名枪伊朗KH—2002突击步枪(4)

不过81式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口径:7.62mm

初速:750m/s

枪重:3.4Kg/3.5Kg

枪长:955mm(81)/730mm(81—1)

弹量:30发

有效射程:400m

美国M60机枪

M60系列机枪概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对于纳粹德国的通用机枪概念很欣赏,因此在1944年,美国春田兵工厂的工程师就对缴获回来的MG42通用机枪进行仔细研究,并依照MG42设计了美国的第一挺通用机枪的原型———T44,随后T44改进为T52。然后,春田兵工厂又把改进后的MG42的弹链式供弹机构结合上改进的德国FG42伞兵步枪的导气系统,组成了一支新的通用机枪,命名为T161,在T161上已经显现出后来的M60通用机枪的显著特征了。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后,美军在1957年决定以T161E3替换M1917/M1919系列勃朗宁机枪,与同口径的T44E4(M14)一起装备部队。T161E3在1958年开始小规模装备美军,在1959年正式定型为M60,并全面投产。虽然M60是由春田兵工厂设计的,但美军装备的M60只有一个生产商,就是缅因州的萨科防务公司,另外美国政府还指定岩岛兵工厂为M60的零配件供应商。除美国军队外,澳大利亚是第二个装备M60的国家,另外还有30多个国家军队也采用了一定数量的M60,至今M60约生产了25万挺以上。

M60系列有多个型号,主要有M60、M60D、M60E3等(按下表),时移世易,现在M60在许多方面都已经显得落后了,尽管有新的改进型出来,但由于一些固有的缺点难以改进,因此美军装备的M60系列正逐步被M240系列所取代。但在美军特种部队和直升机上,M60系列仍作为轻机枪或航空机枪而使用。

目前在美国有550—600挺M60系列机枪在民间由私人合法拥有,其中由萨科公司转售到民间个人手中就约150挺。另外,在美国还有几家二级武器生产商少量地生产半自动型的M60,只在民间市场上销售,如岩岛兵工厂、Char鄄lieErb、凤凰城兵工厂、美国军火公司等。这几种半自动M60都是闭锁待击,但不同生产商的型号采用的击发机构各有不同,有些是使用很重的改进型扳机组件,有些是使用一个简单的击锤,但这些半自动M60在外观上与USGI标准的全自动M60没有明显差别。

M60系列型号

M60:通用机枪基本型

M60E1:通用机枪改进型

M60E2:车载机枪型

M60C:航空机枪型

M60D:航空机枪型

M60E3:通用机枪型

M60E4:通用机枪型

Mk43MOD0:特种部队突击型

M60的机匣、供弹机盖等大多数部件采用冲压件,重量轻且成本低,整体重量比起7.62mm口径的勃朗宁M1919A4/A6大大降低,而且结构紧凑。在M60枪内还大量采用减少摩擦的滚轮机构,因而射击振动较小。

M60的导气装置改进自FG42,当活塞向后移动时,会关闭侧壁上的导气孔,自动截断火药气体的流入,这种自动调节导气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不需气体调节器,但缺点是不能调节射速。弹链式供弹装置改进自MG42,借助枪机滚轮带动拨弹杆左右运动,再通过杠杆使拨弹滑板上的拨弹齿拨弹,单程输弹。

枪机头有两个闭锁卡笋。

M60采用固定式的片状准星,U形缺口照门安装在立框式表尺上,照门可以调整高低和风偏。供弹机盖上方可安装一个瞄准镜座,瞄准具座上有美国陆军标准的燕尾接口和偏心锁紧机构,以便安装白光/夜视瞄准具、激光指示器等附件。

由于M60的枪机自由行程较长,而缓冲器也吸收了大部分后坐能量,因此射速较低,每分钟550发左右,射击时容易控制枪身,经过训练的射手能够控制出单发或短点射。

M60主要发射7.62伊51mm北约标准弹,美军装备的M60主要使用M61穿甲弹、M62曳光弹、M80普通弹、M63教练弹、M82空包弹等类型的弹药。

M60配用的弹链在美国政府命名为M13弹链,但是许多人只称其为M60弹链。

M60通用机枪

M60通用机枪是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弹链式供弹、枪机回转式闭锁的自动武器,发射7.62mm北约标准弹,枪管可以快速更换,主要作为通用的支援武器使用。作轻机枪用途时使用自带的折叠两脚架,作重机枪用途时则安装在可折叠的M122三脚架上,或使用M4、M6等车载射架安装在车辆上。由于M60射速低,加上采用直枪托,因此射击精度很好,使用两脚架时的有效射程为1000m,使用三脚架时是1800m。

在M60枪身的上下方都有塑料隔热板,两脚架也有隔热板以便折叠脚架时射手不需要碰触任何的金属部位,这样对于立姿或跪姿射击时是很有用的。

M60也有一些缺点,主要问题是枪管升温快、更换枪管困难、活动部件不耐用等,而且M60作为班用支援武器来说显得太重,一般安装在三脚架或车辆上使用,但作为重机枪而言M60的射速又太低。

其中枪管升温过快和更换枪管困难是M60最主要的问题。由于枪管升温快,射手在速射200发弹后就需要更换枪管(关于M60的射速和枪管更换频率请参考《美军轻步兵火力支援阵地》一文中的列表)。当持续射击时,枪管表面温度可达到260益。由于M60的两脚架和活塞筒是固定在枪管上,而提把安装在机匣上,因此更换枪管时,通常是由1号射手一手抱枪托一手握提把,把武器指向安全方向,而2号射手则戴上隔热的石绵手套,扳开枪管定位杆然后拉出整个枪管组杆,接着再装上新的枪管。由于M60的准星也是固定在枪管上的,而且准星不能进行调整,因此1号射手不得不在重新射击时再次进行归零校正以配合新枪管。两脚架、活塞筒固定在枪管上不光给更换枪管带来麻烦,对于2号射手来说也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M60的导气系统没有调节功能,虽然优点是结构简单,但缺点除了不能调整射速外,主要的问题是积累的污垢会延缓活塞的运动,导致出现停射或失控,后者是指即使手指松开扳机后武器仍在继续射击。虽然可以通过经常维护导气装置来解决问题,但在激烈的持续战斗中发射了大量弹药后,往往没有空隙进行维护,结果在M60失控后射手往往只能让整条弹链打完才能停止射击。此外,M60的许多零部件也存在脆弱易损、寿命短的问题,尤其是活动部件。据说击针就很容易断裂,另外提把也容易损坏。

全枪长:1105mm

枪管长(不含消焰器):560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92mm

瞄准基线长:540mmp

初速:860m/s

理论射速:500—650RPM

战斗射速:200RPM

全枪重量(不含弹链):10.51kg

枪管重量(含两脚架和活塞筒):3.75kg

三脚架重量:6.8kg

三脚架方向射界用限位杆:50毅

自由转动:360毅

三脚架高低射界用限位杆:12毅35忆—+14毅

自由转动:28毅45忆—+28毅30忆

澳大利亚的M60与美国的稍有不同,根据丛林战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当巡逻队在接敌时机枪手立即进行火力压制,掩护其他士兵进入最近的掩护物建立射击阵地。因此最初澳大利亚的射手在部队行进时是使用只有15或20发的短弹链,这样的短弹链对于第一次开火射击是足够的,因为当部队在穿越丛林时拖着一条完整的100发弹链会很麻烦。后来澳大利亚人又设计了一种可装28—40发的“预备反应弹匣”(readyreactionmagazine),实际上是一个铝制的小弹链盒,弹盒可以方便地挂在机枪的左侧,其容量足够最初接敌的交互火力,在进入掩体后,再装上一条完整的弹链射击。

越战中56式、81式与AK47的碰撞

在长达十年的对越作战中,我军步兵与越军步兵较量并不占优势。

其主要原因是,越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与法国、美国、南越、柬埔寨、泰国、中国血战数十年,越军官兵的作战经验比我军官兵丰富得多,其在长期战争中所磨炼出来的心理素质也比中国官兵坚韧。

因此,在与越南步兵的交战中,我军官兵发现,越军步兵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先发现我方步兵,并先于我方开火。

而且,在枪战交火中,越军步兵的“枪法”也要胜于我军步兵,这些都是他们在长期实战中磨炼出来的。

越军步兵战力一度优于我军的原因还有,其步兵装备也普遍比我军先进。

越军普遍装备了苏制的AK47突击步枪,而我军步兵还普遍装备着比其落后一代的56式半自动步枪,双方火力相差很远。当然,我军也装备了不少仿AK47的56式冲锋枪,但即便是56式冲锋枪也与AK47有很大差距———我军缴获的越南苏制“原装”AK47突击步枪,外表与我军的“五六式冲锋枪”一模一样(识别两种枪械的办法很简单———我国出口到越南的56式大部分带有不可拆卸的折叠式三棱刺刀———著名的“俄罗斯钢刺”;而前苏联出口到越南的AK47大多是可拆卸的刺刀),子弹还可通用(我军缴获AK47的子弹大部分是中国造的),但是,AK47拿在手中明显要比56式轻得多,连续射击枪管也不易发红,而且,很多天不擦拭也不会生锈。

国产的56式冲锋枪是AK47的仿制品,但是,其重量要大于AK47,连续射击时枪管易发红,在热带潮湿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擦拭,会很快锈蚀。

AK47比56式质量好的原因是前苏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各种金属矿产很丰富,它们能用比别人低得多的价格生产出优质的枪用合金钢。

而我国在引进生产时,曾经尝试按照前苏联配方制造枪用合金钢,但用这种配方制造出来的合金钢成本之高,使我国难以承受,因此,56式冲锋枪是使用的我们自己开发的合金钢,这种合金钢完全使用了国产原料,成本较低,但是性能比前苏联产品有一定差距。

AK47的制造工艺也要优于56式,公差小,射击精度更高。

以上种种原因再加上越军大量使用大口径高射机枪平射等,使我国步兵在与对方步兵对战时,时常处于不利态势。

81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后,我军的情况大有好转,81式能有效地压制住越军的AK47———曾有一次战例,在1980年代边境对峙期间的某次战斗中,我军用两只81式交替封锁越军的一个地堡枪眼,使越军这个枪眼始终无法开火。

这是因为:81式的单、连发射击精度和射弹散布要比AK47好很多。

为了超越AK47和56式,81式有以下改进。

(1)81式的枪管更长,子弹初速更高。

(2)81式的导气管采用了“可调式”设计,利用子弹壳即可方便地将导气管调节成在恶劣环境下射击的大孔、在正常环境下射击用的小孔和发射枪榴弹时的闭气3个位置。

在恶劣环境下,自动武器可能会发生机构动作迟钝,甚至卡滞无法连发等故障,这时,81式可以调节进入导气管的火药气体,使更多的火药气体进入导气管,从而有更多的火药能量用于完成枪械的自动循环,避免、减少故障的发生;在正常环境下,可减少进入导气管的火药气体,使枪械的内部机械运动更加平稳,振动减小,提高射击精度;在发射枪榴弹时,可以关闭导气管,使全部火药气体都用来推动枪榴弹,而不用推动内部自动机———这使得同样一种枪榴弹在使用81式发射时要比使用56式发射射程更远。

而AK47/56式的导气管不可调,只有一个大导气孔可用(这是AK47可靠性好的原因之一),使枪械在射击时内部自动机始终猛烈后座,振动剧烈,在单发射击时精度尚可,但连发射击时几乎难以控制。

(3)81式的机械瞄准机构比AK47/56式有所改进:AK47/56式使用的是传统的表尺缺口、准星式的瞄准系统,这种瞄准系统视野开阔,但是精度一般,快速反应能力较差,而且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金属表尺表面发蓝等很容易被磨掉,成为“磨白”,瞄准时发亮,产生眩光,影响瞄准。

81式对表尺、准星两方面进行了改进,表尺两侧加上了护翼,避免了“磨白”,准星加上了护圈,危急时刻表尺护翼、准星护圈可构成快速瞄准系统,概略瞄准即可射击,从而避免了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