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通过表达展现自我
人展示自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通过形体、行为、表情、文字,才艺等。但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语言。纵观世界上的杰出人物,无不是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大师。他们讲话时刚劲有力、风趣盎然、明辩是非、逻辑性强,无懈可击,给人以信心和鼓舞,极富激励作用。
一个能够通过语言充分展示自我的人,一般都是自信心极强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对自卑感有着极强的抑制能力,他们的语言都是树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他们能够利用自信的心理和语言克服自卑的障碍。
那么,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充分展示自我呢?我想你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明确想要表达的概念和中心思想,其思想的内涵必须表达全面,让对方领会、接受,否则会造成误解。
(2)表达必须明朗、准确,千万不要含糊其辞,似是而非,让人听了半天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3)表达时要有合理顺序,条理分明,逻辑性强。
(4)表达时要注意言语内容与面部表情相结合,把握声调的运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要切忌冗长、空洞,言之无物,反复强调。
(6)尽量少用绝对性、定论性的词汇,如“肯定是”、“保证会”、“绝对不可能”、“最好”等。
(7)要精神集中,问话、回答问题明朗准确,切忌分心走神,心不在焉。
以上几点你如果能充分掌握,运用自如,那么你已经拥有了善于用语言表达自我的能力。另外,还有一点你必须记住,用语言表达自我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要去说服别人,如果你没有说服别人,就很难证明你的语言能力,就不能不靠坚定的自信心和气度不凡的语言来打动对方,赢得对方。
哈佛大学在引进人才上是不惜重金的,一次,为了动员一个刚刚做出一项重大发明的科技人员来哈佛大学工作,哈佛大学和其他大学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后来,哈佛大学不再同别的大学讨价还价,而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用充满信心的口吻宣布:“我们相信,他一定会来哈佛大学的。因为不管别人给他多高的薪水,我们都给他高出两倍的数额!”如此的自信,如此的气势,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从某种程度讲,一个人是以一种语言形象立足社会的,他的语言形象和语言风格就是他内心世界和综合素质的展现。
林肯是个极有正义感的人,在他当律师的时候,有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来找他,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
这位妇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仅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出纳员告诉地要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近一半,这分明是勒索。林肯听后怒不可遏。他安慰老妇人,答应帮她打这个不同以往的、没有凭据的官司,因为那个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向她勒索的。法庭宣布开庭,在原告申诉之后,被告果然矢口否认。
因无证据,形势对老妇人不利,这时林肯站起来,首先以真执情感评述了独立战争前美国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难。
他说到美国志士如何前赴后继,怎样为美国的独立流尽最后一滴血。讲到这里,突然间他的情绪激动起来,言语中犹如夹枪带剑,锋芒直指那个企图勒索烈士遗孀的出纳员。他说:“现在事实已成了奇迹。1776年的英烈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屑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非凡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而愉快的家庭生活,不幸的是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且一无所有。这才不得不向享受着先烈争取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请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法庭中大多数人都被林肯的一番演说感动了,其判断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杰出的人,十分重视正确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重要性,他们善于抓住时机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说服他人,让对方接受他的思维和观点,赢得对方的尊重和爱戴。
第四讲怎样讲话才有力量
林肯说:“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略说几句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们说服。”这是何等自信?我发现,大凡历史上能言善辩的人都具有这种强烈的自信意识,很多革命领袖尤其如此。“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这种表述让人觉得对自己坚信不疑,当然,表述的方式也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表述时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精确,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最佳状态,这样的表述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会毫无做作,真切动人,从而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表述目的得到最佳实现。
那么,如何做到表述有力量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知识是语言的力量
表述有力量,就要有丰富的学识、阅历,充分熟知表述材料。任何一个人谈吐睿智、幽默,都是以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为基础的。所以要有好的口才,必须多读书、多参加实践,并且用做卡片之类的方法把知识储备起来,这样说话时才有材料可供调遣。在具体说话时,则应当对表述的材料充分熟知。这里所说的熟知,不仅指对材料的明确理解和清晰记忆,还包括根据表述类型所做的不同选择和准备。例如在“告人于事”为目的的表述中,主要依靠运用记忆,精确地说明和解释有关人或事的状况、特征等,使对方确切理解你所传达的信息;在“以理服人”的表述中,就要说出自己的精湛理解,以便有说服力,影响对方,使人们建立起新的观点,或强化已有的观念;在“以情动人”的表述中,需要真挚地表达出丰富情感,以便极大地感染听众,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可使人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当众讲话,听众能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表述者也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充分占有材料。熟知材料是培养自信的基础条件,正所谓“充实,是自信的前提”,而“自信,就是力量的源泉”。
2.做到情真言亦真
说话时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人是感情动物,语言所负载的信息,除了理性信息外,还有感性信息。这种感性信息,内涵十分丰富。其功能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而且更要打动人的情感。“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辞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林肯和美国上议院议员道格拉斯是竞选中的对手。他们曾在伊里诺伊州进行过一场轰动美国的著名辩论。在这场辩论中,林肯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获得了誉满全美的“诚恳的亚伯”的称号,道格拉斯却被听众戏称为“小伟人”。道格拉斯是个阔佬,他为了推销自己,特地租用漂亮的专列,车后安放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鸣30响,配以乐队的喧闹,声势之大,为历史之最,并口出狂言:“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贵族的气味。”
林肯则买票乘车,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们为他预先准备好的马拉车。
面对道格拉斯的强大挑战,他以退为进,沉着应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有一个妻子,三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还租有一间办公室,室内有办公桌一张、椅子三把,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穷又瘦,脸蛋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林肯之真诚首先在不讲排场,与选民心距拉近;内容上,贴近常人之心。试想,谁没有妻室儿女?他却称他们是无价之宝。这是情感认同。租用的办公室,家具少,书架大,投合选民们理想中的总统形象:廉洁,勤奋,富有学识。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无幽默,这是形象的心理认同。最后,不把自己当成选民的救星,而把选民当成自己惟一的依靠,予以得体恭维,从而获得心理的亲近认同。林肯通过这些推心置腹的讲话,获得选民的普遍认同,从而一举获胜。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怎能感动人,说服人呢?只有被感情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惟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第五讲当众讲话的危机处理
当众讲话的危机处理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人说好话的基本保证。所以,任何一个人要想取得良好的当众讲话效果,就应该具有应变和控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把握住听众的心理变化、兴趣要求,及时修正补充自己的演讲内容,为成功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1.当众讲话危机处理能力的一般组成
一般来讲,在语言沟通中的危机处理能力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控制感情,掌握分寸的能力。即发现意外情况时,要镇静,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能控制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讲台上惊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冲动行事。
(2)从容答题,妙语解脱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当众讲话中当有听众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时,说话者能够从容地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乍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实际场景中,有些人多会采取压制的方法,发火批评。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吵了,安静下来”,而结果大多是使自己进一步陷入窘境。精通沟通之道的人则采用以诚相待、妙语解脱的办法,往往能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达到演讲的目的。
(3)巧妙穿插,活跃气氛的能力。这是指说话者在遇到会场沉闷时,应尽快调节,巧妙穿插,以活跃气氛。比如,讲个笑话或故事,谈点趣闻等。
(4)将错就错,灵活处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说话时如果出了错,能够将错就错,灵活处理,并使沟通继续有效进行。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两点:一是搔头挠耳,二是冷场过久。我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研究结论:如果对方在听你说话过程中冷场15秒以上,听众群中就会有零星笑声;冷场30秒以上,就有少数听众的笑声;冷场时间再长一点,听众就会普遍不耐烦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点。这里,我们给出口才大师卡耐基的几种方法,以供借鉴:一是就地换掉话题,用上段结尾中的句子来发挥;二是向听众提出问题;三是如果实在是大脑一片空白,就应该临时编一段较完整的结束语,有礼貌地结束。
2.调控怯场心理
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指的是在人前,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因紧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者说话时显得拘谨不自然。如有的人在家人面前可以滔滔不绝,可一与外人交谈,就难以启齿;有的人平时在三两个人的场合可以口若悬河,可人一多,一张口就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这主要因为,讲话者要么感到自己被说话场合的气氛、形势所压迫;要么顾虑自己说得不好或说错;要么担心自己不是他人的对手,因而畏首畏尾,诚惶诚恐。
相关研究及经验表明,破除上述心理障碍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事前做好准备。这在非即席发言中是容易做到的,对当众要讲的话题要有所了解,事先可广泛收集资料,打好草稿,以做到讲话时心中有底,临场不乱。
(2)平时加强训练。常用的有效办法有朗诵、自言自语,与陌生人大胆交往、与亲近熟悉的人交谈,多听别人当众讲话等。
(3)对听众视而不见。就是自己在发言前,心中有听众,但在发言时,眼中不能有听众,只顾按自己的意图去表达。
(4)“别人也这样”。通俗地说就是豁出去了,其实也没什么,因为别人也会和自己一样。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时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时不敢看听众,脸孔朝天。正如战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精神刺激。”所以,只要抱定豁出去的心态,怯场心理就会烟消云散。
3.有效地应对冷场
当众讲话的冷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向交流中,听的人毫无兴趣,注意力分散;另一种是双向交流中,听者毫无反应,或者仅以简单的单音字节应付。这种场面的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发言者的话没有吸引力。听者仅仅是出于纪律的约束或处世的礼貌而扮演一个“接受”的角色。所以说,冷场的出现,是发言者的失败。
实际经验表明,为了避免冷场的发生,我们在当众讲话中应掌握以下方法。
(1)发言要简短。实践经验表明,单向交流中那种应景式讲话,越短越好。而在双向交流中,任何一方都不要滔滔不绝地包场,要有意识地给对方留下发言的时间和机会。自己一轮讲不完,应待对方有所反应后再讲。
(2)不断变换话题,时常穿插趣闻轶事。所谓变换话题,就是当众讲话时遭遇冷场可通过暂时变换话题的办法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如通过穿插趣闻轶事活跃现场气氛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