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阴道炎由真菌感染引起。其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
导致真菌性阴道炎的原因
健康人体里本来就存有白色念珠菌,它与人体和平共处,不引起疾病。只有在下列情况下,真菌性阴道炎才会发生。
穿紧身牛仔裤或不透气的尼龙裤引起外阴温度和湿度升高,或者洗过的内裤挂在阴暗潮湿处,均有诱发真菌性阴道炎的可能。
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适合念珠菌繁殖,从而引起阴道炎症,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
有些人过度讲究卫生,每天要清洗外阴2~3次,每次还用冲洗器或手清洁阴道,使阴道的弱酸性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被破坏了,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真菌性阴道炎的自我护理
如果外阴感到无比的瘙痒,有像豆腐渣一样的分泌物流出,排尿时有灼痛感,那么一定是患了真菌性阴道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实在奇痒难忍的话,那么你可以将维生素E胶囊剪开,用消毒圆头棉签蘸一些涂抹在阴道口,有一定的止痒效果。
在治疗期间不吃或少吃含糖分多的食物,治愈后也要少吃。
多喝酸奶(特别是那种有活性嗜酸乳酸杆菌的酸奶,能消灭掉有害的类酵母菌)。
不要使用身体除臭剂,碱性强、含香水的浴液,这些都会刺激阴道。
穿棉质内裤,尽量不穿丝质内裤或连裤袜。
保持心情愉快,及时缓解精神压力。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的。通常,某些健康女性中阴道内就有阴道毛滴虫,但并不引起阴道的炎症。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后期最容易发病,因为此时抵抗力差,阴道内酸度减弱,适宜毛滴虫的生长和繁殖。滴虫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游泳池、游泳衣坐式便池、马桶等间接传染。
滴虫性阴道炎的症状及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分泌物呈白色至绿色,同质性,有时脓性,较稀薄,有腥臭,带泡沫,病变严重时尚可混有血液;其次为外阴瘙痒,以阴道口及外阴最为显著,伴有烧灼感及性交痛。
一般采用灭滴灵(甲硝唑)治疗。灭滴灵是高效口服杀滴虫药,毒性小,疗效高。单纯局部用药不能彻底消灭滴虫,应结合全身用药才能彻底治好。
滴虫性阴道炎的个人护理
严禁去公共场所洗澡或游泳。公共场所容易感染此病或加重症状,而且已患此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去公共场所洗澡或游泳。
注意卫生。每日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毛巾用后煮沸消毒,浴盆可用1%乳酸擦洗。最好每天用0.5%醋酸或1%乳酸冲洗阴道一次,然后塞药。
切勿搔抓。有外阴瘙痒等症状时,可用中药外阴洗剂坐浴,切勿搔抓,以免外阴皮肤黏膜破损,继发感染。
暂停性生活。治疗期间应停止性生活,且丈夫应去男科检查,如尿液中发现滴虫,应同时进行治疗。
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咖喱等辛辣食物和羊肉、狗肉、桂圆等热性食物要少吃;忌吃海产品,如虾、蟹、贝等海产品;勿吃甜、腻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白带分泌,从而加重瘙痒。
细菌性阴道炎
本病患者多为育龄女性,起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临床有10%~50%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诉有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白带,阴道灼热感、瘙痒。患细菌性阴道炎的女性,阴道内环境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抑制,另外,致病菌会吞噬精子,有可能引起不孕。
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内服灭滴灵:目前较一致认为有可靠疗效。用法为每次口服0.2~0.4克,每日2~3次。如剂量大或为避免胃肠道反应,可加用维生素B6,疗程为7~10日。
外阴熏洗:苍术、生薏苡仁、苦参各15克,黄柏10克,布包水煎20分钟,熏洗外阴,每日2次。
一定要完成医生规定的治疗疗程。真正意义上的阴道炎治愈,是要在连续3个月,每次例假后用7天药后,检查结果为阴性。
细菌性阴道炎的个人护理
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交。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多食含有丰富的活性嗜酸乳杆菌的酸奶,具有促使体内有益菌繁殖与生长、抑制有害菌生存的作用。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但可使用肉桂和蒜汁作调料,能对抗感染,杀死造成尿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
坚持每日换内裤,而且最好穿宽松的棉质内裤,以保持阴道透气、干燥。
换下的内裤应用温水洗涤,并要放在阳光下晒干。切不可与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
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pH值为4的弱酸性配方护理液清洁阴道,对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紊乱有帮助。
盆腔炎
一般来讲,如果盆腔炎的炎症仅局限于盆腔内的结缔组织,则不会影响受孕;但如果盆腔炎累及了输卵管,使输卵管发生粘连,导致输卵管狭窄、堵塞就会影响受孕,因此导致不孕的情况也很常见。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和下腹部疼痛。炎症刺激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的症状;如刺激直肠可出现腹泻和排便困难症状。体检时可发现下腹部肌紧张、有压痛,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子宫颈充血,子宫两侧可摸到肿块并有压痛。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与护理
得了急性盆腔炎应卧床休息,最好取半卧体位,有利于脓液积聚在一起而使炎症局限。给予充足的营养及水分。高热可用物理降温法。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抗菌药物。
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较好,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可用银翘解毒汤;高热、寒战、烦躁出汗,可用清营汤。针灸效果亦不错;取穴中极、关元、归来、三阴交、足三里、肾俞,每次针2~3穴,隔日一次。
别让急性盆腔炎转为慢性
急性盆腔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就可以正常怀孕分娩,养育自己的宝宝。很遗憾的是,总有一部分患者由急性盆腔炎转变为慢性,此时的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而且患者易出现输卵管堵塞而致治疗失败,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专家提醒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除了主动预防盆腔炎的发生外,一旦患了盆腔炎就应积极面对,早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大多数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都可以受孕,只有少部分人由于病程太长、粘连、阻塞等情况而最终不能做上妈妈。
宫颈糜烂
女性性生活频繁者,易使阴道和宫颈组织遭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引起感染,并产生大量阴道分泌物,使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软化、脱落,为柱状上皮抢占地盘提供条件,从而形成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的危害
一般来说,育龄女性得了宫颈糜烂后,宫颈分泌物会比以往明显增多,并且质地黏稠。由于含有大量白细胞,当精子通过子宫颈时,炎症环境会降低精子的活力,黏稠的分泌物同样使得精子难以通过。炎症细胞还会吞噬大量的精子,剩下的部分精子还要被细菌及其毒素破坏。如果还有大肠杆菌感染,还会使精子产生较强的凝集作用,使精子丧失活力。以上各种对精子的毒害作用使精子能量消耗过多,寿命变短,这样既对精子的活动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又妨碍精子进入宫腔,从而最终减低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机会。最好还是进行系统的根治以后再怀孕。
如何治疗宫颈糜烂
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较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患者。
手术治疗。如果上述治疗无效,或有宫颈肥大,或糜烂面深而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但手术治疗目前已很少采用。
宫颈糜烂的日常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并要注意休息。
保持外阴清洁。同时避免不洁性交。
注意各关键时期的卫生保健。尤其是经期、妊娠期及产后期。
及时有效地采取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引产的发生率,以减少人为的创伤和细菌感染的机会。
定期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炎症,及时治疗。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子宫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里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或宫外孕的诱因之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
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
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
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黏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症状、病变部位与范围以及有无并发症等,综合分析,确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主要是激素疗法。性激素治疗主要是抑制排卵或引起闭经,使异位内膜发生退行性变,继而坏死、吸收。
性激素治疗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目前常用的性激素有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丹那唑等。
手术治疗:经药物治疗无效,卵巢形成较大的囊肿(内膜异位)、盆腔病变严重或症状严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等组织充血渗出,腔内脓性渗出物等流入盆腔,引起盆腔腹膜炎,重者形成盆腔脓肿;炎症扩散到卵巢,形成输卵管卵巢炎或脓肿;若输卵管伞部粘连闭锁时可形成输卵管积脓,多见于慢性炎症急性发作。一旦形成慢性炎症,就会影响女性的正常排卵。
急性输卵管炎的症状
急性发作有下腹痛,坠胀;尿频尿痛;阴道排液脓血状;可伴寒战发热,还可能有腹胀、便秘或腹泻。若在月经期或流产后发病,则流血量增多,经期延长。
急性输卵管炎的治疗
控制感染:急性输卵管炎首先应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在致病菌尚未明确时,可先选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B、庆大霉素、安灭菌(复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并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
手术治疗:急性输卵管炎原则上禁止手术,以避免感染扩散。形成盆腔脓肿时,若在后穹隆能触及饱满感、波动感,可行切开排脓并引流。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时,应及早手术。
急性输卵管炎个人护理
急性输卵管炎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避免感染扩散。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并富含水分及维生素的食物为宜。
进食少或不能进食时,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注意纠正酸中毒。
应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用盐水或肥皂水灌肠。
腹痛较重者,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可给予止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