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16585200000018

第18章 不断更新思维方式,苦干不如巧干(2)

有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将一群跳蚤放在一个玻璃杯中,然后用玻璃盖将其盖住。一开始,跳蚤们都不停地奋力往上跳,但是每跳一下都会撞到玻璃盖,也许它们会因此而感到疼痛。就这样一个小时后,跳蚤依然在跳,但是它们跳得低了。因为动物都有学习的本能,在撞痛了几次后,跳蚤发现只要低一点就不会撞到盖子,于是它们跳的高度就降低了,三天以后,动物学家将杯子上的玻璃盖取下,结果发现每只跳蚤虽然还在往上跳,但是却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到杯外来,因为它们已习惯了低些跳。

看到这个试验,我们是不是觉得有时候自己也像那些跳蚤?习惯旧规则,于是被约束,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始终在狭窄的框框里跳跃。

这样生活久了,只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变得消沉,甚至失去斗志,失去理想。

有人说,“失业”是如今时髦的词语。有心计的人懂得打破陈规,抓住或创造机会,而愚昧的人只会一味地等待机会。

一个犹太富翁有两个儿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犹太富翁也渐渐老了。于是富翁开始苦苦思索,究竟该让哪个儿子继承遗产,他始终拿不定主意。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白手起家的往事,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考验儿子们的好办法。

他锁上家里的门,把两个儿子带到了100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然后,给他们出了个难题,告诉他们,如果谁答得更好,就可以继承遗产。

这是什么样的难题呢?富翁将一串钥匙和一匹快马分别交给两个儿子,看他们谁能先回到家,并把家门打开。

两人将马骑得飞快,都不甘示弱,因此两兄弟差不多同时到达了家门口。可是面对紧闭的大门,他们犯愁了。钥匙有一串,但锁只有一把,最合适的是哪把钥匙呢?哥哥试了好多把钥匙,但始终没能找到最合适的那把;而弟弟的钥匙则在路上丢了,因此他根本没有钥匙开门。

两个人都急得满头大汗。突然,弟弟一拍脑门,计上心来,他左右看了看,找来了一块石头,三两下就把锁给砸了,然后顺利地进了大门。最后,富翁把继承权交给了弟弟。

在犹太人看来,人生的大门通常都是没有钥匙的,在命运的关键时刻,人最需要的不是一把现成的钥匙,而是改变规则的胆识!其实,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或解释的。

很多事实都告诉我们,规则往往总是滞后于现实的。因此,一旦发现规则不能适应现实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懂得变通,凭借自己的胆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规则进行新的改变或创新,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虽然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遵守规则,但并不是说一味拘泥于规则,如果把形式的东西完全凌驾于人的利益之上,那么它就只能成为阻碍人发展的律条,而规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要知道,人是活的,规则是死的,而且规则也都是由人制定的,其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现有的秩序以及促进人的发展。

但是,这个世界有着无穷的变数,不同的规则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不同的事情不可机械地用同等的眼光来看待。唯其如此,才能活用规则,让规则充分发挥良好的作用,否则,与其愚忠地死守,不如大胆改变。

变通,就是试着换一条路去闯

真正能闯出大事业的人不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他们善于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在人们的眼力之外另外看到一条道路。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失败,也从来没有不可能抵达的终点。一条路闯不通,不妨换其他的路试试。有时我们的心愿和目标只有一墙之隔。推倒了这堵墙或者绕过这堵墙都可以抵达目的地。所以,要学会换思路,没有必要一条路走到黑,直到耗尽最后的精力,却仍一事无成。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他的思维能力成正比关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越强,他的创造力就会越强。而创造性思维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势和已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此通过运用创造性思维,我们能够独辟蹊径,从完全崭新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从而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正如里斯与特劳特说的:“如果你不能成为某类产品中的第一,就应该努力去创造另一类新产品。”

据说,吴道子刚开始学画时,拜一位普通的画匠为师,这位老画匠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画技传授给了吴道子。当他发现弟子的画技已经超过了自己时,就胸怀坦荡地让吴道子另择高师,继续学习。而且,他用自己一生总结的经验教训,教育弟子:要想取得突出的成就,必须要打破常规,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当吴道子拜别师傅出外求学时,老画匠对他意味深长地说:“如今你的画技已经在师傅之上,凭你这身本领,自然可以出去闯荡了。但是一定要记住: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不拘成法,另辟蹊径’。”

吴道子离开师傅以后,始终遵循师傅的教诲,首先在学习上打破已有的框框,勇于从传统学画的老路中走出来,不是拜画家为师,而是拜著名的狂草书法大师张旭为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张旭一向以不拘一格、敢于创造的精神而为人称道,人们颂扬他为“狂”,这正是对他创造精神的一种肯定。

吴道子跟张旭学习书法,一方面从张旭笔走龙蛇的草书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也学习张旭的创造精神。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做到了将书法、绘画融为一体并首创了“兰叶”描技法。当他完成了这段学习任务,准备拜离张旭时,对张旭讲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弟子本习丹青绘画,可惜现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大气磅礴,猛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在弟子就此告辞,还要去云游山川、庙宇,再创山水画技!”吴道子的大胆创造精神使得富有创造精神的张旭也为之叹服。

吴道子本着蒙师“不拘成法,另辟蹊径”教导的指引,游遍了祖国壮丽河山,师法自然,最终才有了那张千古绝唱的《天王送子》图。他的学习过程、创作过程都非从他人之法贯穿始终,而是在不断地寻求其他的路,因而可以成一派风格。纵观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他们无一不是因为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才可以独立成体、成家。其他领域同样如此。因此,当别人走过的路已经不可再有新意出现时,就该换其他的路走,而不是继续走原来的老路。

一个懂得变通的人,不会总是在一个层次上固守着不动,许多事情,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就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和别人,也能更清晰地理解一切事物。

模仿别人就会失去自己

模仿别人,或许会赢得注意,但最大的损失就是失去自己。当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时,竟无人能够接纳,只能永远当一个虚无的影子而已!最终把自己丢了,这是最大的损失和悲哀。

每个人的个性、形象、人格都有其潜在的创造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味去模仿他人。卡耐基有一句名言是:“整日装在别人套子里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变得面目全非了!”的确,一味地模仿别人,最终只会失去自己,得不偿失。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城倾国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西施略施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