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UFO绝密奇案
16584400000005

第5章 中国的UFO事件(3)

是不是当局已将此事通报给了美军,并受美军的授意,由这位李巡官出面有意把它说成是美国军用品,进而掩饰公众的注意力呢?而且所谓的“高空气象测量器”,也就是最先说成“飞碟”的物体,也不知了去向,所有关于最早飞碟的传说就这样不了了之,成了一桩至今尚未解开的疑案。

大庆上空出现发土红色光亮的UFO2008年8月2日18时10分,在大庆市让胡路区龙岗小区4~20号楼上空,有人发现一椭圆形灰色不明物体。这个奇怪的东西起初“悬停”在云层旁,一段时间后,向正北方向飞去。目击者认为该物体是UFO。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中国UFO观测站的重视,并决定将情况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目击者段先生说,2008年8月2日18时10分左右,他从龙岗小区往自己家走时,突然发现上空有一个椭圆形的灰色不明物体,因当天是阴天,该物体起初一直“悬停”在一大片云层旁,云层逐渐散去,但该物体一直停在原位,没有移动。

他找来几位邻居,一位50多岁的老大爷说该物体很像大家常说的UFO,“它整体是椭圆形,外表灰色,而且体积较大,和电视上播放的UFO的特征基本一样。”

18时25分左右,不明飞行物的上方出现了土红色的亮光,亮光持续了两分钟左右,突然消失,不明飞行物在天空又停留了约5分钟后,径直向正北方向飞去。段先生说:“它发光时,颜色特别好看,而且亮度较强,亮光消失后,它快速向正北方向飞去,一直冲进正北方的云层里。”

大多数目击者表示,他们相信有不明飞行物。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仅凭描述,不能确定是“飞碟”,有可能是风筝等其他物体。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位于杜尔伯特县的中国UFO观测站站长郑德春。郑德春站长在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后表示,观测站当天没有发现有不明飞行物的记录,但从目击者发现的不明飞行物的特征看,确实很像UFO。

郑德春说,从1982年至今,大庆市多次发现UFO,其中6次拍摄到了UFO的清晰图像。“像1982年6月18日,我在巴彦查干王府村,拍摄到县城东北上空UFO的初期、中期和末期。这些照片曾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华夏碟影》等多家媒体刊登。有关部门还将其命名为中国‘6·18爷事件。”郑德春表示,不明飞行物多数在晴好天气出现,像这次在阴天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还是首次。

“8·2”UFO事件发生后,中国UFO观测站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进行商议,并对这个怪异现象进行了辨别和解释。最后决定,中国UFO观测站近日将组织人力对此事进行调查,将情况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电闪雷鸣中惊现飞棍UFO

2008年5月9日晚8时许,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某7层高楼的天台拍摄闪电时,出现了不明飞行物——“飞棍”。

当晚8时,天空大雨瓢泼,不时亮出一道道猛烈的闪电。佛山的一名记者将相机打到连续拍摄状态,将镜头对准远方不停按动快门,当时相机光圈为2.8,快门速度1/10秒,感光度为800,在拍摄结束后,相片输入电脑中偶然发现照片的一边竟连续出现了3张疑似“飞棍”的照片。根据相片属性计算后得出3张照片的拍摄间隔时间总共为半秒。

什么是“飞棍”

飞棍(Rods),一种神秘物体,在人们眼里它来无影去无踪。说它是昆虫,却拥有160千米的飞行时速;说它是一种飞行器,却拥有扑动的翅膀和惊人的智能……它身体细长像一根棍子,大到上百米,小到几厘米,依靠几只翅膀在空中急速飞行,过去的7年时间里,世界各地的人都曾用摄像机或照相机拍下它的身影,但却从未有人用肉眼见过它,这就是“飞棍”,被披上神秘外衣的不明飞行物。

“飞棍”如果是自然界中一种生物,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人发现它的活体或尸体?“飞棍”的飞行时速为160千米,自然界中没有一种生物能达到这速度。如果“飞棍”是一种飞行器,那它在无人操纵的条件下,怎么能自由规避前方障碍物?“飞棍”会不会是来自外太空的高智能飞行器?至今,科学家也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002年秋,一家影视公司在北京云居寺风景区拍摄纪录片时,发现一些闪亮的物体在画面上飞来飞去,速度非常之快,只能在每幅画面上才能看清楚。

2004年,同样神秘的物体在故宫出现。能清晰地看出那个物体是一个白色、有三对对称翅膀、像昆虫一样的物体。

1994年,美国独立电视制片人朱斯·伊斯加米拉就在新墨西哥州罗兹威尔以南拍摄到这种物体,那里恰巧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飞碟的地方。在朱斯的录像带上,发现有些不寻常的东西飞过天空。最初朱斯以为是飞鸟,但经研究发现,这些东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是借助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肉眼根本看不见。朱斯将它命名为“飞棍”(Rods)。

开封的UFO事件

1990年6月23日凌晨3时2分,一组龙蛇形状的由众多发光点组成的不明飞行物经过开封夜空,并落下不明残片,成为轰动一时的开封“6·23”飞碟事件,这也是人类研究飞碟历史中唯一有物证的事件。残片坠落后,被砸断树枝的椿树死亡。真相究竟如何?残片是否为外星人的智慧结晶?

1990年6月23日凌晨3时2分,当不明飞行物驾临开封夜空的时候,徐晓进正躺在午朝门派出所的二楼楼顶酣睡。

不少夜行和乘凉的人见证了这一时刻:一个由许多发光点组成的龙蛇形不明飞行物突然从西南夜空出现,发出的白色和橘红色的光芒照亮了夜空。

该不明飞行物由一个篮球大小的发光球领队,后面列队尾随许多拳头般大小的发光球,发光球为实体,每个发光球后面都有一个尾巴。

整个飞行物看上去有一二十米长,三四米宽,开始时呈斜向上姿势,继而转为斜向下,最后向东北方水平状消失,整个过程持续不过30多秒。

对讲机莫名的“哧啦哧啦”声惊醒了徐晓进,作为正在值班的副所长,他本能地坐起来,夜空橘红色的光柱让他目瞪口呆。随后,对讲机传来巡防队员的声音:

“砖塔街24号院落下不明物体。”

24号院离派出所不过二三百米,徐晓进匆匆跑过去,和正在等待的巡防队员一起叫开大门,见房主邢志军正拿着一个灰白色残片观看。

该残片长约50厘米,宽8~11厘米,中间为两三厘米厚的脊梁,两侧为薄边,重六七斤,看上去像石棉瓦。“我哥刚喝完酒回来,放下自行车要回屋睡觉,刚走两步,这东西就‘呜呜爷叫着砸下来,砸断了椿树枝,也把自行车车把和大梁砸弯了。要是晚一点就砸着人了。”邢志军说。

徐晓进顺着电筒一看,果然发现树枝在地上躺着,车把和车梁都已经变形。

为了保全现场,他找来相机对树枝、自行车等进行拍照;并把残片拿回派出所,次日交给市公安局。

张卫民当时是河南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不明飞行物飞过开封的次日,他从《开封日报》看到相关报道,作为中国UFO研究会会员的他立即跑到《开封日报》

了解详细情况。

他还了解到,6月23日,湖北的石首和河南的宝丰、长葛、郑州、沁阳、驻马店、洛阳等地,也看到了同样的现象。

张卫民又找到市公安局了解情况,接待他的李科长说,他们起初以为是国家飞行物出了问题,就打电话向民航等相关部门调查,但经查当晚并没有相关记录。

张卫民拿着残片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残片重3.5千克,长527毫米,宽80~116毫米,边厚5毫米,中间为一脊梁,厚30毫米。

结构呈层状结构,具有高强度和极好的韧性,虽把自行车砸坏了,但它并没有变形。熔点也在3000益以上,连氧炔焰也不能将其熔化。但表面有金属熔化之后溅射附着凝固的痕迹,证明当时发生了爆炸事故。

由于学校放假无法做金属样品分析,张卫民立即赶到洛阳,在中国UFO研究会洛阳分会会员的帮助下,找到洛阳725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徐国照,用当时日本生产的最先进的JSM-35C型扫描镜进行了分析。

分析表明,该残片无放射性,所含元素质量百分率为:铝89.03%、镁6.84%、硅3.83%、锌0.30%等。徐国照认为,仅从分析结果上看,无法断定该残片是不是外星人制造。

张卫民又赶到开封空军机场,请教了正在检修飞机的机械师王福玉。王认为,该残片不是飞机上的东西,它的材料要比飞机上的好。张卫民敲下一小块残片寄给中国UFO研究会,通过该会跟俄罗斯和美国同行查询当天航天器飞行记录,但并没有得到相关飞行器出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