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知识大观
16584200000020

第20章 海岸岛屿大观(3)

离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约50千米,山岭在积雪的平原上蜿蜒起伏,长达8千米,山岭中央有一条宽阔的裂缝,从上而下,裂缝两壁是硬化了的熔岩,相对越来越分开。地质学家怀疑这条名叫阿曼那格查的裂缝,就是中大西洋山岭一个裂谷露出海面的部分。最近的测量证实,阿曼那格查裂缝的确慢慢扩展,两边土地正像洋底的情形一样,向外扩展。裂缝壁上那些硬化了的熔岩,现出许许多多岩柱。岩柱是熔岩冷却时发生收缩龟裂所造成。

雷克雅尼斯半岛像只粗短的手臂,在西南岸伸入海中,首都雷克雅未克正位于半岛的北岸。这个半岛时常发生地震,不断出现新的裂缝和温泉,一切都显示出不久的将来便会有更多火山爆发。科学研究的计划都以预测火山的活动为目标,以避免或减小生命财产的损失。

红外线探测器能够找出地温显着上升的地点。这种仪器可以在地面上使用,也可以装在飞机和人造卫星上来探测冰岛的地质活动。近年来已找出五个地温上升的地区,表示可能有火山爆发的危险,其中有冰岛南岸对面的火山岛塞尔泽。这个岛是在1963年随着海底喷出的炽热的火山灰和熔岩而冒升出来的。根据记载,自从公元12世纪以来,冰岛最有名的火山赫克拉峰每个世纪都约有两次大爆发。从山脚树木不生的熔岩平原上仰望,那个修长的“复合火山锥”光秃秃的耸入北极上空,高1500米。

加拉和格里斯沃敦这两座活火山,山腰和山顶差不多完全被冰原覆盖。近年来大洪水多半起源于此。在冰岛南部被密尔达尔斯冰川盖住的加拉火山更可怕。这座火山大约每个世纪爆发两次。爆发时冰川消融洪便有如大河泛滥,万马奔腾地冲过辽阔的密尔达尔斯平原,直趋南部海岸。

冰岛在密尔达尔斯冰川和瓦特那川大冰原以南的沿岸地区,有辽阔平坦的洪水沉积平原。平原上有历次冰川消融洪和冰川融化的冰水所带来的沙粒、砾石和漂石,重叠堆积,每层厚薄不同,成分各具特色。许多源自冰川的溪流,蜿蜒南下,穿过平原注入大海。溪流两岸的剥蚀和沉积,经常把河道改变,给当地的农夫和地图制图员带来诸多不便。

冰岛以间歇泉而闻名于世。英语间歇泉一词就是源于冰岛语。世界上三大间歇泉区之一,就在赫克拉峰西北约35英里(56千米)处。其余两个,一个在北美的黄石公园,一个在新西兰北岛的陶波湖和罗托鲁亚湖一带。

加拉帕戈斯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将天南海北的珍奇生物汇集于一处,演绎着地球生命从古到今的故事。然而,直到1835年达尔文上岛考察,之后提出了着名的自然选择理论,这座与世隔绝的海岛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

加拉帕戈斯群岛(又名科隆群岛)属于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东距南美大陆海岸大约1000千米。群岛由大大小小19个岛屿及无数的岩礁组成,这些位于赤道上的岛屿都是远古时代由海底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堆积而成的火山岛,至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陆地上、岩石间、深海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包括海狮、海豹、海獭、鹈鹕、信天翁、企鹅、反舌鸟、火烈鸟、熔岩鸥等,堪称一座“魔幻之岛”。

当查理斯·达尔文乘“猎犬”号船进行意义重大的科学大发现期间,于1835年到达该群岛,并对该岛留下深刻的印象。岛上众多的所见所闻,激发他撰写《物种起源》这一旷世巨着。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的一组海洋岛。群岛从北向南延伸300千米,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7800平方千米,其中96.6%的面积现为国家公园,其周围为一个面积79.9平方千米的海洋保护区。这是一些反差强烈的岛屿。岸边低地贫瘠、干旱,植被以似人掌科为主。随着海拔的升高,湿度不断增大,200~500米的山坡上生长着茂盛的常绿林,而海拔最高的地区是苔藓、蕨类植物占优势的旷野。

正如其他大洋群岛一样,这些岛屿的动植物区系取决于海洋或空中带来的不速之客,尽管近年来人类也起着作用。在这些岛屿上发现的许多动物,不仅对群岛而言,对群岛之中的某些特定岛屿而言都是很独特的。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地球上唯一有海鬣蜥的地方。这些蜥蜴仅以海草为食,并且通过发育不完全的蹼足适应了海上生活方式。7种不同的海鬣蜥,每种都显示明显的差异,并在不同的岛屿上演化。6个岛屿均有一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陆鬣蜥。

群岛还以另一种爬行动物——巨龟闻名于世。成熟的龟体能重达135~180千克。由于没有竞争对手,15个特有品种的龟类布满于许多适宜的生态环境之中,但是,其中4种现在已经灭绝,还有1/5现仅存单身雄龟。

在加拉帕哥斯群岛附近的水域发现两种海生动物,两者都是特有种群。加拉帕哥斯海狗是亚南极属中唯一的热带代表,喜夜间活动;而另一种加拉帕哥斯海狮则在白天活动。更引人注目的是,有两种蝙蝠也是该岛的特有种,加之3种当地鼠——包括近期发现了75万多对正在繁殖的海鸟,包括世界上已知身披伪装的鲣鸟中最大的种群,以及加拉帕戈斯企鹅和加拉帕黑腰海燕等特有种。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正好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使得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的动物一应俱全。这是个旅游的好去处,有些人这样描写:加拉帕戈斯海狮在水中嬉戏;抹香鲸在喷水柱;成百上千的锤头鲨及宽吻海豚和你共泳,好奇心十足的加拉帕戈斯鲨鱼喜欢追随潜水者;鲳鱼密密挤成个直径15米的球体;梭鱼群组成50米的长墙;一种叫丑角濑鱼的鱼独特非凡,每个个体的颜色和图案都不相同;加拉帕戈斯企鹅在捕鱼。不管怎么说,加拉帕戈斯群岛值得每位到南美的人前往游览。

克里特岛

美丽迷人的爱琴海,曾诞生了欧洲最古老的青铜文明,也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那里风光绮丽,气候宜人,克里特岛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有葱郁的莽林、银色的沙滩、静谧的港湾、富饶的平原和壮丽的山峦。海岸边、山脊上,蓝顶白墙的房屋鳞次栉比,古老的遗迹随处可见,使得这里的时间好像是凝固的,更有时而澎湃激昂、时而柔情低吟的波浪拍打着海岸,好像在吟诵千古兴废的诗歌,诱惑着旅行者和探险家,将人们带回到古昔的神话时代。

岛屿给人一种孤独而清静的感觉。在空旷辽远的海滩上找寻橄榄树林,然后再走进一个小酒馆,要两个小菜和一瓶酒,仿佛成为流浪在天涯海角的孤独者。瑞瑟蒙市是一个有着无限自由的旅游胜地与一个有着旧建筑的传统内港的结合体。大部分的旅游活动和夜生活的地点就位于城镇海滩后面的那条路上。

一栋怪异而别样的圆顶建筑是港口哈尼亚的地标,很像章鱼伸出的脚须,是土耳其人在哈尼亚唯一的清真寺,因为当年这里的人们总是把教堂当做清真寺用,虔诚地拜谒真主阿拉。位于港口东南边的码头仓库是威尼斯人建造的一座有23间房屋的大仓库,最初是用来保护船只,但现在也成了哈尼亚的标志性建筑,大凡到克里特岛的人都会来此一游。

在城市以南数千米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克诺索斯王宫。王宫的遗迹范围很大,应该在没有炙热天气和嘈杂人群的时候去享受它的寂静与清宁之美。

在凉风习习的夏夜离开克里特岛,在抛锚的客船甲板上从睡袋中探出脑袋,仰望星空,对着偶然划过的一颗流星,在心里默默许愿,但愿旅程永远不要有结束的一天。

蓝色海岸

法国蓝色海岸的鼎鼎大名无人不知,这里早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沿海风景地带。

蓝色海岸地区,又称作里维埃拉地区,是滨海阿尔卑斯省和摩纳哥王国的总称,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边境地带,毗邻意大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地区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特征,海洋与山脉共存,景致独特。

线路上的重要城市尼斯是法国第五大城市和第二大旅游胜地。每年都会有许多盛大的节日,尼斯狂欢节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每年的二三月份,尼斯会举行近三周的狂欢活动,包括花车游行、放烟火、化装舞会等系列活动,届时会比夏日的海滨更热闹。依偎在青山脚下和地中海之滨的小城戛纳,白色的楼房与蓝色的大海及排排高大翠绿的棕榈树构成一派绚丽的南国风光。每年这里的戛纳电影节是全世界电影界的一大盛事。南方重镇马赛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城市内有很多教堂和博物馆。老港外地中海上的伊夫岛是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在小说《基督山伯爵》中着力描写的地方。“香水之都”格拉斯是一年四季盛开着蔷薇、合欢草等香料花草的城镇,许多顶级香水大师都是在这里诞生的。另外在尼斯与戛纳之间坐落着众多像滨海卡涅、圣保罗·德旺斯、比奥特、瓦洛里斯这样的小村镇。那里的美景及特有的风光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像毕加索、雷诺阿、马蒂斯都曾经在这个蔚蓝海岸地区生活过,优美的自然景观触发了他们的灵感,在此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蓝色海岸的气候宜人,一年之中阳光普照的日子超过了三百天,是没有淡旺季之分的旅游胜地。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峰与妸娜多姿、蜿蜒曲折的地中海海岸线遥相呼应,形成了蓝天、雪山、碧海的独特美妙景观,法国地中海式的文化元素更是这里吸引游人的另一大亮点。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有茂盛葱郁的雨林、烈日炎炎的平原、诸多冷峻奇异的石笋和多刺的植物,就连这里的树冠都像是倒插的树根。岛上道路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纵横1500千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四通八达了。几条铺满沥青的柏油马路直伸向远处,路两边是琳琅的小商店和自由市场,从日常用品到蔬菜水果,甚至还有鲜活的牛羊摆在路边叫卖。

从城镇中出来,柏油马路逐渐消失,道路变得险峻,有些地方甚至沟洼不平,越野车的作用愈发显得巨大。车窗外的天空乌云遮月,将手伸出窗外,看不见五指,却能感觉到凛冽的风,冰冷刺骨。

曾经有人在马达加斯加岛徒步翻越整个山脉用了近10个小时,但如果驾驶越野车,就快得多了,还能沿途一览山谷旁的村落,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如果是几个人结伴而行,徒步攀登更能亲切地接近这片美丽的土地。

沿着崎岖而狭窄的山路,顶着呼啸的山风,迎着灿烂的阳光快乐前行,远处马鞍形状的山脊上空云翳压顶,笼罩在起伏的山峦上。也许是造物主的垂爱,马达加斯加岛不但有山峰、沟壑、平原,更有玲珑的瀑布,虽然落差在瀑布中算不得最大,却如天堂中潺潺的山泉,伴着氤氲的水汽从岩壁上翻腾而下,注入清幽的深潭。流水汩汩地从深潭往四周随意地流淌,纠缠着两边的棕榈树,一些人忍不住弯下腰将这来自天上之水轻轻拍打在脸上,享受着大自然的神圣恩赐。

这个岛屿与别处不同,在首都塔那那利佛便可感受到都市的繁华与包容,街上的行人虽大都来自不同的种族,却是一派和谐的景象。或许是因为地形的特殊,每当翻山越岭之后定能发现视野开阔的平原,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原的周围散布着零星的山峰,恐怕这种迷人与感动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比起高低起伏的山峰和丘陵,马达加斯加岛的平原地带显得异常开阔,草地上1米多高的青草在蓝色天际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幅色彩纯净的水彩画。

马达加斯加岛是狐猴的乐土,漫步在岛屿各处,随时有可能与狐猴不期而遇,让人充满期待。凡是来到马达加斯加岛的人都会得到这样的特别礼物,那就是将刻有狐猴的徽章戴在胸前,将马达加斯加的记忆永久保存。抚摸着胸前的狐猴,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追溯到约7000万年之前,狐猴的一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进化成了猴子,而猴子的其中一支又进化成人猿,自此逐渐进化成人类。闭上眼睛,将思绪跨越历史的长河,去虔诚地拜谒人类的祖先。

若是在地域辽阔的地方,最好的游览方式便是无目的的漫游。马达加斯加岛虽然算不得辽阔,但岛屿的西部有一片很大的旷野,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来到这块平坦开阔的大舞台上高歌一曲,即使唱得不好也不怕被人笑话。四处游荡时,你会进入一个小城,一个岛上发展较快的地区,因为当地出产一种罕见的蓝宝石,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聚宝盆”。小城的人数由大约10年前的1万人发展到现在超过15万人。路两旁有高大的猴面包树,10米以上的树干,最高的可达50多米,简直是树中的巨人,令人啧啧称叹。

有时会在晚上听见马达加斯加岛出没的土匪的枪声,清脆的声音在山峰之间来回撞击,最终消逝在山的另一边,让人心头一惊。若是遇到了当地的土匪,断不可招,只要告诉他们你是来旅行的,兴许会转危为安。当地的人们都在自家的牛耳朵上做上标记,以免牛被偷了。但即使这样也难免被土匪掠去,幸好土匪要的只是钱物,极少伤人性命。为了安全,还是尽早离开村落,离开马达加斯加岛的狂野西部。

马达加斯加岛虽然算不上极大,但“五脏俱全”,不但有山峦和平原,还有风光迷人的沙滩。作别了燥热的高原,逐渐迎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海风,凉凉的,使人全身肌肉变得松弛,精神也在瞬间舒展开来。顺着海岸线向四周张望,犹如串串珍珠一样的渔村镶嵌在海岸线上。临近傍晚的时候,渔村的灯火亮了起来,与大都市的霓虹灯完全不同,古朴中带着清幽。渔民们用整棵的大树凿成木舟,荡舟在微风阵阵的海上,打回新鲜肥硕的海鱼。

当然,马达加斯加岛上也有城市,而且城市的风光并不亚于海滩。穿过面包树林,一条开阔的林荫道路一直伸向现代化的市区。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能充分领略都市的别样风情,将要落山的夕阳,把最后一束光投向古老的猴面包树,温暖的阳光从树叶之间穿过,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

不知是累了,还是对马达加斯加岛充满着眷恋,即使临行的船拉响了刺耳的汽笛声,仍然不愿离去。哪怕只在海风淡淡吹拂的傍晚,躺在海滩上舒适地小憩一会儿,也是幸福的。再一次抚摸胸前的狐猴徽章,恋恋不舍地站在猴面包树前按下快门,时间在这一刻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