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是说:“做企业最重要的在于团队,团队非常之重要。要记住,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团队,你现有的团队就是最好的团队。团队里面的教育背景、文化程度都不一样,如果我们公司每个人都跟我一样会侃,那是没有用的。我又不会写程序,我连电脑都不会看的……我自信不是因为我自己,我的自信来自于阿里巴巴的团队。”
用合作让自己变得强势
一个员工要想在职场上迅速站住脚,并成为老板倚重的人,唯一的捷径就是加强与团队的紧密合作。除此之外,你并不具备任何强势。而在这方面,小小的蚂蚁完全可以做你的免费教师。
作个比喻,职场中的你确实弱小得如同一只蚂蚁:对同事不很熟悉,对上司不太了解,对客户缺乏沟通,对日新月异的技能还没有驾轻就熟……也就是说你不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最基本的技能上,都无法和最出色的同事比肩。更为可怕的是,在紧张的职场环境下,你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成熟同事相比之下,更显得自己形单影只,孤独无助。
承认这些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差不多每个员工都面临过这种窘境。
关键在于如何打破这种局面,顺利实现从陌生到熟悉、熟练以至得心应手的过渡。
不管在任何时候,都积极地将自己弱小的身躯投入到团队的怀抱里,和所有的同类紧密结合为一体,相互之间团结合作,既学习别人的长处,又帮助不如自己的弱者,即便在大灾大难面前,也以这个同生死、共荣辱的团队为荣。这样,那些弱小者不再弱小,共同的优势组合成了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
在阿里巴巴,假如你现在因有这种心态而不能或不肯与人合作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你错了。职场上别说你是一名员工,就连你的主管甚至你的老板,都毫不例外地要视合作为自己的一件法宝呢。
苗清刚进马云团队时,马云还在做中国黄页,全公司只有二十多人。
但老板马云却对他充满信心地说:“我知道你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专家,就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一样,我要把你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由你来全权负责新产品的研发怎么样?你这一步走好了,企业也就有希望了!”
“我?我还很不成熟,虽然我很愿意担此重任,但实在怕有负重托呀!您能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吗?”
“新的领域对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关键在于你要和大家联起手来,这才是你的强势所在!众人的智慧合起来,还能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马云很自信说道。
苗清一下子豁然开朗:“对呀,我怎么光想自己?不是还有二十多位员工吗,为什么不虚心向他们求教,和他们一同奋斗呢?”
后来,苗清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最初的一名对职场缺乏信心的人,一下子成长为阿里巴巴的高管,实现了火箭式的飞跃。
职场上的每一个员工,永远不要抱怨或指责别人不好接触,更不要故作清高,摆出一副和人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式。企业虽然是一个工作场所,但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你不但会信息闭塞、到处碰壁,而且更要清醒地意识到,很多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所能独立完成的。
对于每个员工来讲,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合理定位,要抱着一个良好的心态真诚地与上司、客户和同事和谐相处。即便你在本部门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但你也不可能是一个面面俱到的通才。多借鉴别人的长处,多与他人资源共享,在合作中去创造佳绩,总比你单打独斗强上百倍!
千万不要忘记,你只是企业链条中的一环,环环相扣才会发挥出你的优势,企业的车轮才会转动如飞!你的脱节,不但会令你丧失出色的机会,企业也会因此而停滞不前!
对于任何一名员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对他说,谁率先调整好心态,像蚂蚁一样擅长团队合作,谁就能凭借这一强势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阿里巴巴最需要的人!
精于寻找共同成长的合作者
马云认为,在就职初期,与那些没有成功却渴望成功的人一起合作才是最好的。他说:“不要把一些成功者聚在一起,尤其是那种35岁到40岁的已经有了钱的这些人,他们已经成功过了,所以想再在一起做事会很难。”
然而,很多人在选择人才时还是有一个误区,他们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或者有某些专长,能和自己优势互补的人才更能为自己创造价值。于是,懂技术的便找个能够出资的合作;擅长管理的就找个会做市场的合作;做销售的就找个有项目的合作……当然,能选择这样一个有着互补优势的合作人非常好。只是,有时候人们一味地看重合作人的才能而不是人品和能够长期与你同甘共苦的耐力,这让很多初期涉足商场的投资人吃了不少亏。
我们常常看到企业里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本的合作人,大家各具所能,并且也走到了一起,但绝大多数情况总是不知道如何融汇到一起。
于是,有些企业,项目没选错,合伙人的能力也都够强,但是却只做了两三年就垮掉了。虽然,这其中也存在机制问题,但绝大多数还是因为合作伙伴之间的感情用事,没有把企业的发展作为长远目标去对待而导致的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小胜凭智,大胜靠德”。合作选伙伴,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有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够至始至终和你长期作战、共同成长。
我们知道,马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绝不是凭他一个人的能力。当初,从北京打道回府,在杭州的湖畔花园,马云和他的18个合伙人,你1万他5万地出资创办了阿里巴巴。从那时开始,他们潜心打造,终于做出了一个令业界都为之惊诧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且在这之后,他们更是为了一个“做102年的企业”的共同目标同舟共济、尽心尽力,最后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除了马云是在创业期间借着合伙人“十八罗汉”的耐力,与其共同打造阿里巴巴,最终取得成功以外,牛根生也是凭着一支品行兼优的合伙人一起创下蒙牛集团的。初创蒙牛时,他们遭遇了种种困难,甚至被某些对手打压至无法还击的地步,而那些合伙人却依然不离不弃,跟着牛根生同吃苦、共患难,终于成就了今天的伟业。
由此看来,会找合伙人对阿里巴巴而言非常关键。你绝不能只凭着自己的感觉办事,也不能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你一定要谨慎从事。
如果你的立场已经十分坚定,并且你已经有了同别人愉快合作的心理准备,那么在阿里巴巴工作选择合伙人的时候,你必须考虑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和你有着共同梦想,并且能够把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目标的合伙人。一般来讲,大家合作,企业规模小时为的是赚钱,壮大后为的是做得更大更强的梦想。但小的时候有一个赚钱分配的标准问题,大的时候有一个管理控制手段的基调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发展的目标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复杂。
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以企业的经营发展为工作内容,缺乏凝聚员工的团队文化,没有团队的共同目标,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无法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的。
其次,你必须仔细考虑你的合伙人是否能和你一起承担风险。当然,所谓的承担风险不仅仅单指经济上的风险,还包括合伙人是否能够和你一起直面遇到的困难,并且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去解决困难。
如果你选择的合伙人已经具备了以上两点,这个时候你就该考虑,你的合伙人的性格是否适合和别人合伙干事业。一般来说,一个人做事往往是一个人来承担各种风险,并且也是一个人说了算。而在合伙的企业中,合伙人都是老板,你们之间的地位彼此平等,不能一家独大。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之间的关系与老板和雇员之间的关系不同,合伙人之间一定要彼此尊重、互相谅解、相互信任。
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更复杂,更难以处理。所以,对于那些性格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不善于跟别人合作、缺少团队精神的人,最好不要与其合伙,否则,等待你的就只有一个结果:失败!
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你必须考虑你能够从你的合伙人那里得到些什么,你又能为你的合伙人提供些什么,你们彼此之间是不是能够形成一种互补关系。
你应该清楚地知道,你需要从你的合伙人那里得到的是资金、技术、关系、销售网络、土地、经营场所,或者是其他经营的时候必须具备的东西,而这些又是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你就可以大胆地和他合伙做事了;但如果你觉得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再继续考虑或者观察,对于合伙人所具备的个人能力和技术实力等方面你还是不放心,那你就不要急于与他合作。
懂得寻找最适合的合作伙伴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今天,激烈残酷的竞争充斥着每个商业角落,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想靠自己单枪匹马做点什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你深谙经营之道,但是总会顾此失彼。
因此,要想在商界做出点成绩,找一个合作伙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在马云看来,到底怎么找,或者找一个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
有人说,找合作伙伴,当然是找聪明的、学历高的、有能力的,并且在各方面都优秀的。于是很多企业的老板会去大公司挖人,从猎头公司找人,到高等学院选人……
事实上,对于这种做法,马云并不认可,他说:“阿里巴巴要找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
马云本人比较认同等到事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请一些成功人才充实团队。马云这样考虑的原因是:这些没有成功却渴望成功的人不仅学习能力强,工作激情也很大,容易接受别人给他的意见,所以是合作最合适的人。
众所周知,马云创造了互联网的许多奇迹,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但是这并不是马云最得意的地方。马云最得意的是他的团队,是他的用人之道,他把用人看得比融资找钱更重要。为此马云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管你是‘土鳖’还是‘海龟’,也不管你是‘旧臣’还是‘新人’。”
马云的用人原则就是唯才是举,要符合阿里巴巴的发展。但有一段时间,马云也曾经迷信过“精英”论,要求“凡是要做主管以上的位置的,必须在海外,如美国、英国受过三至五年的教育,或工作过五到十年”。2001年,他更是建立了一个几乎全部是“海龟”的团队,全面放弃了“土鳖”。但事实证明,只靠“海外兵团”是不行的。“海外兵团”对中国国情知之甚少,远不如“本土人才”适合中国市场。于是阿里巴巴的管理团队又从“海龟团队”过渡到了“土鳖军团”,建立了只剩下一个“海龟”的管理团队。就是这样一个“土鳖军团”在短短的两年内带领淘宝打败了eBay这个“巨无霸”,成就了淘宝在中国的奇迹。
但是,当阿里巴巴真正需要走向国际市场时,马云又发现“土鳖军团”的战斗力远没有“海龟团队”厉害,于是马云大力引进国际精英。2006年,阿里巴巴终于建立了一支不分新老、不分土洋的第一流的管理团队。
企业的领导者总希望自己招收到的人才是最好的。其实,有时候,最好的人才并不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企业领导者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在对待人才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要奢望完人。人才并不是天才,每个人都有缺点,要正视他们的缺点,只要不影响工作,对其身上的“弱点”,就要辩证地加以分析,不要斤斤计较,要大胆使用。
其次,清醒地认识人才和文凭的关系。人才不能完全由文凭来决定,文凭和能力之间不能画等号,即使文凭与其实际知识相符的人,由于用非所学,或者用与学不能够完全一致,仍然不可简单地把文凭当作衡量人才的标准。
此外,人才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公司。人才如果不能够适合自己的公司,同样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有找到最适合企业的人才,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有的人带领公司越做越大,有的人却使公司奄奄一息,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是否用对了人。
还有,人才不等于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如果想要一个人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能做,什么都做好,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最后,人才不是说出来的。不可否认,口才好也是一种才能。但是,如果事事都是“动口不动手”,那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所为。当然,那些只知埋头苦干、不善言辞的人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就是又能说又能做,二者兼备。
最适合自己的人才才具有最高的性价比。要做到重学历但不唯学历,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适合企业的人才,关键要看他的工作效果。只有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促使人才互相补充,才能产生倍增的作用。
一些企业常常强调需要最优秀的人才,但事实上,企业更需要最合适的人才。就像鞋子,太小了夹脚,太大了会掉,只有尺寸合适,才会感觉舒适。最合适的人才就是最好的,而马云正是因为坚持了“做事要找最合适的人”的原则,所以才打造出了一支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