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小记》里面有这样一幅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淡定,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无论是惊涛孩浪,还是风平浪静,我们都需要淡定之心,这样才不会因为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有人说,圣人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那么,圣人的快乐是否与普通人的快乐一样呢?如果二者一样,普通人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欲望感到快乐,为什么还要做圣人?如果二者不一样,那么当圣人遇到人生中的大灾大难的时候,圣人的快乐还能继续存在吗?更何况圣人的修炼讲求“戒慎恐惧”,在没人的情况下都要常怀戒惧的,那么圣人还能快乐吗?
上面这一连串的问号难倒了不少人,不过这却难不倒王阳明。他是这样回答的:“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快乐是心的本体,虽与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中的快乐不一样,但是也不在七情六欲之外。圣人虽然有真正的快乐,但是这也是普通人所共有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快乐,快乐就在你的心中。但是,悲哀的是很多人视而不见,反而到内心之外的世界去苦苦地寻找,不仅找不到,还会使自己产生烦躁苦闷的心情。也有一些人,本来已经发现了内心中的快乐,然而他们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糊里糊涂地就舍弃了这种快乐,从此以后生活在了烦恼之中。
从前有一个财主,家里有许多金银珠宝,他每天都担心这些金银珠宝被别人偷去,因此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每天活着很累,他感觉自己不快乐。
后来,有人给他开了一个药方:要想获得快乐,就要去找一件快乐的人穿的衬衣,穿上这件衬衣后,快乐就能进入到财主的体内,这样他就会快乐了。于是,财主决定出去寻找这件快乐的衬衣。他怕家里的金银珠宝被别人偷去,就全都带在了身上。
就这样,财主每天背着金银珠宝到处寻找快乐的衬衣,却一无所获,他自己也累得骨瘦如柴。一夫,从前方飘来了一阵悠扬悦耳的笛声,笛声欢快悠扬,财主顺着笛声找去,在田间见到了一位老农在吹笛子。
财主说:“老人家,你快乐吗?”老农说:“当然了,如果心中不快乐,怎么能吹出这么快乐的笛声呢?”
财主羡慕地说:“我很羡慕你的快乐,我愿意用我背上的金银珠宝换取你的一件衬衣。”老农听了这话,又看了看财主背上的金银珠宝,顿时脸上的快乐消失不见了,他哭丧着脸说:“唉!我要是有件衬衣就好了。可恶的地主,我辛辛苦苦给他种地,都头来却连一件衬衣都买不起。”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快乐,财主却视而不见,反而到内心之外的世界去苦苦地寻找,不但寻找不到,还被身上的金银珠宝累得瘦骨嶙峋。老农的快乐倒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也不珍惜,被财主的金银珠宝所诱惑,竟然糊里糊涂地舍弃掉了。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在于,他们能够反省本身,从自己的内心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而常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即便偶然做到了,也会很容易舍弃,因为他们经受不住凡世的诱惑。
王明阳之所以被称为圣贤,是因为他能够发现内心的快乐,并时刻保持着这份快乐。尽管在官场上连遭不幸,王阳明却能在蛮荒之地一日悟道,领悟了心学的真谛。从此以后,王阳明沉浸心学研究和推广的工作中,并且乐此不疲。普通人可能理解不了圣人的快乐,然而,王阳明知道,这就是他的快乐。无论在繁华的京城,还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只要心不变,这份快乐就长久存在。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它是你的心境。永远保持一颗快乐的心,那么你就是快乐的。做不了圣贤,我们可以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那的喜悦。
生活总可以浪漫一些
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如果我们把生活看成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那么每一次微笑就是画中勾勒出的最美线条;如果我们把生活当成是一首动听的旋律,那么每一次微笑就是其中连绵不断的音符。生活需要微笑,我们对生活微笑,生活也会对我们微笑、生活更需要诗意,只有用洒脱、傲然、浪漫的情怀去写完人生这么长的一首诗歌,我们才能将所有苦难化成饱含深情的文字。
王明阳曾经在讲学时不无感慨地对弟子们说:“会稽素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不宜,安居饱食,尘嚣无扰,良朋四集,道义日新,优哉游哉!天地之间宁复有乐于是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像在会稽这样有山有水的地方,风光无限美好,气候又那么宜人、真是一块适合人们生存的风水宝地。聚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此处,天天在这湖光山色之中交流思想,那简直就是天地间最罕有的生活场景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把人获得乐趣的源泉看得十分宽广,既可以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还可以享受快乐的精神生活,总之一句话:带着诗意的心情去生活才最完美。心学虽然听起来有点难懂,但是只要认真沉下心来去静听内心的声音,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很容易弄懂。只不过有些人身处嘈杂的俗世,内心一片浮躁,越去思考什么致良知、什么知行合一,脑子就越是短路。其实,与其费这么大的力气,还不如找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说不定很快就能悟出天理的真实内涵所在。
王阳明之前一直向往的生活就是归隐山林,当然他的这个理想并非是为了逃避而是想和大自然紧密地拥抱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的确,一个人内心混乱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呢?当一颗心丧失了对美的认知的同时也就不可能过上诗情画意的生活。所以,那些在山水之间修行的大师们,恰恰就在这种原生态的生活中发现了自然独特的美,也就在同一时刻认知了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懂得诗性生活的魅力,所以他才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意和失意。
在他第一次科举考试落榜的时候,他没有颓废不堪,而是用诗歌来填补内心的落寞和失意。为此,他在家乡创办了龙泉山诗社。虽然诗社里的人不多且没有什么名气,不过王阳明对此却十分满足,因为他可以和大家尽情地徜徉在山水之中,高兴了就下棋饮酒,不高兴了就跑到山脚下吟诗作对,将胸中的愤懑以文字的形式发泄出去。正是有了这样的生活情趣,王阳明淡泊的心境才得以安然地保存,没有变成一个哀叹不幸的失意的读书汉。在创办诗社的日子里,他以诗歌来言志,创作了像“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这样的佳句。这种山清水秀的生活不仅陶冶了王阳明的心性,更是让他度过了在落榜之后人生中最灰暗的一段日子,让他忘却了光怪陆离的尘世生活,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思考和自省的绝好机会。
不光是在风光秀丽的山林中王阳明能心情愉悦,即使在野兽出没的龙场,他也能够自得其乐。当时,已经跟农夫一般模样的王阳明,也能抛却人生中的短暂失意,一边种地一边作诗:“起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墙。”
农耕生活反映了王阳明回归原始境地的一种超脱和豪放,是将“天人合一”活学活用的一种境界,也可以理解为中国诗人通常使用的“自我重要法”。这虽然看起来接近精神胜利法,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再现,让王阳明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仍然能够找寻到其中的价值所在。王阳明一边挥汗如雨地辛勤耕作,一边用艺术家的审美感觉给予身边事物评价,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始终处于饱满和坚挺的状态,让他即使身处危难也仍然能够超脱很多苦难和抑郁,这就是最高明的“内心制胜”。
带着诗性去生活的王阳明,终于在四体沾泥的情况下超越了现实的残酷,在龙场成功悟道,迈出了心学历史上最关键的一步。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想想看,如果有着和王阳明类似遭遇的人也能迅速地让心灵融于自然的话,这个世界上恐怕会有更多学说诞生于世。
顺其自然,不生忿懥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儿。当面对这些烦心事儿时,人就会有一种忿懥之念袭上心头。此时一点的刺激,便会让人大发雷霆、勃然大怒,进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
然而我们也知道,用不理智的方式宣泄是非常不可取的,一则会给人带来伤害,二来对于愤怒的消减,其实是于事无补的。那么,对于愤怒,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给了我们答案。
王阳明说:“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所愤怒,心就不能中正,而对于愤怒等情绪,正确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不过分为外物所扰,让一切顺其自然,那么心体自会就会廓然大公,从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由此可见,对于内心的愤怒,王阳明提倡的就是这四个字:顺其自然。
我们要知道,人生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很多时候都是能够互相转化的。处于不好的境遇当中,我们自然是愤恨不已而换个角度考虑,这其实不也是意味着我们的境遇会一点点变好吗?既然如此,那何不顺应环境,等待它一点点变好呢?
有没有人在逆境中还能泰然自若?当然有,这些人大多信奉一句话——我不是境遇的牺牲者,而是它们的主人。这些人能够协调好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主动地去顺应环境,而不是对环境产生忿懥之念。
福州的罗山道闲禅师,本是长溪陈氏,出家在福州龟山,年满成为比丘之后,遍下山四处游历。
有一次,他前去拜渴石霜禅师,问石霜:“心的灵知灵觉已现,却往往会被一大堆纷乱的念头束缚住了。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时候,我该如何用功呢?”
石霜禅师回答他说:“最好是正视它,直接把各种念头抛弃禅。”
道闲对石霜的回答不是很满意,便又去请教岩头全豁禅师,问了同样的问题。
全豁禅师说:“那狂妄该止时便会止,顺其自然好了,管它干嘛!”
我们看,全豁禅师对于人生的领悟是在石霜禅师之上的,石霜禅师能够将杂念抛开已然是超于凡人了,然而全豁禅师却能够让杂念完全不入于心,可以说略胜了石霜禅师一筹。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顺其自然并不是对于人生的完全放任,那实际上是对自已不负责任。顺其自然是放宽心,不怨天尤人、悲观失意,也不自傲自满以至乐极生悲,而是从心底里放下对那些决定不了的事情的牵绊,让它们顺应自己的发展规律。
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指能使自己的心境较好地适应所在的生活环境,无论它发生多大的变化,也不会因此而动怒。当人陷入一种不好的境遇,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当人生活突然发生变故,需要重新开始的时候;当人想摆脱目前的现状,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做的时候,不妨放宽心态,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是一种适应,一种接纳,它需要人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来接受新的困难和挑战。不抱怨,不生气,只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踏实地生活,并默默地寻找时机改变环境,这才是最好的应变能力。
平定宁王之乱后,王阳明曾因为不想让武宗带领的京军进入南昌,而和京军的首领江彬发生过争执。为了报复王阳明,江彬派他的同党张忠到南昌,目的就是找王阳明的茬,让王阳明难堪。
但王阳明一贯洁身自好,没有什么把柄给张忠,因此张忠便使出了流氓的招数——骂街。张忠找来了上百士兵,分成三班倒,天天站在王阳明的家门口骂人。要知道,张忠的手下全是一帮兵痞,这些人的嘴里能有什么好话?因此当王阳明的随从和下属们每每听到这些话时,都极为愤怒,准备找人收拾张忠。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阳明却反对他们这么做。他非但不跟京军计较,还善待他们,病了给他们看病,冷了给他们盖房,从来不排挤歧视他们,怎么对自己的下属,就这么对这些京军;至于他们骂不骂人任由他们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京军们终于改变了,前去骂人滋事的越来越少,任张忠催促多次,也没有人再上门给王阳明找别扭了。
那些京军就是来找茬的,跟他们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顺其自然,看他们能骂到什么时候。这就是王阳明的态度,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王阳明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