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意识:突破思维的墙,做最优秀的自己
16577100000017

第17章 迎合对方潜意识,你就会赢得更多人的喜欢(1)

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和赞许,并渴望在人群中成为焦点。那么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利用人们的这种意识形态,通过满足对方的潜意识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交往氛围。当然你可能要暂时牺牲自己的心理需求,但这可以满足你更多的需要,赢得更多人的喜欢,并让你赢得更多的成功。

尊重他人,被尊重是人最本质的需求

在心理学上,平等就意味着平衡。只有交际双方的心理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更深层次的交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人的潜意识里,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人的“尊重需求”是源自本性的需要,它包括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独立自主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人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威信的渴望,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信任和肯定。

平等是尊重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人的本性需求使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平等对待。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尊重别人是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条件。马斯洛曾说:“平等之餐可以滋润心灵。”要想从他人那里获得外部尊重以滋润自己的心灵,我们就必须先用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去滋润别人的心灵。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对方对我们的认同,才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谁不平等待人,谁就会被大家排斥。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贝托亲王的琴瑟合鸣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然而,在他们的和谐生活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不和谐的小插曲。

一天晚上,皇宫里举行盛大的宴会,女王因为忙于接见王公贵族而冷落了丈夫。阿尔贝托非常生气,悄悄地回卧室去了。过了一会儿,响起了敲门声,阿尔贝托非常冷静地问道:“谁?”敲门的人昂然答道:

“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房间里也没有一点动静。女王离开了,但是她走了几步就又回过头来,走到房间门口再次敲门。阿尔贝托又问:“谁?”

女王和气地说:“维多利亚。”

这次门依然紧闭。维多利亚也开始生气了,她带着愤愤的心情走开了。可是刚走了几步,她冷静下来,想想还是要回去,于是又重新去敲门。阿尔贝托仍然冷静地问:“谁?”女王轻柔地回答说:“你的妻子。”这次,门开了。

可见,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循“尊重需求”这一需求意识,否则就会不被人接受,即使光芒万丈的维多利亚女王也不例外。

平等待人,是来自潜意识深处最本能的呼唤。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帮助我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人人都学会平等待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爱的人,没有不可信任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平等待人,做起来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平等待人的技巧。

1.对待他人要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

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要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与之交往。有的人对待无权无势、生活贫苦的人冷漠至极。

对待有地位、有财富、有权势的人唯命是从,这只会招致成功人士的轻视和平凡人的厌恶。

2.要对事不对人

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事情做得好,即使再卑微的人,我们也应给予肯定;事情做错了,即使再德高望重的人,我们也要给予批评。

3.不要强求别人

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充分地尊重对方的意愿,把对方放在和自己同等的位置上,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也不强迫别人。

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一视同仁的人才会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满足外部自尊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内部自尊需求,进而向着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价值出发,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这是人们潜意识对于尊重的最基本的需要。那么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要从潜意识出发,对他人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财产、地位、才华等因素,而是看重对方的品格和本性,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对方同等的对待,在和双方交往的过程中,赢得真正的友谊。

用诚信满足他人的安全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和杰勒德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首先他们请所有被试者看一部录像片。然后,他们将被试者分成四组,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录像片的看法。第一组为无承诺组,即不需要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第二组为弱私下承诺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块魔术板上,但只需要轻轻一抹,所有的字就会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第三组为强私下承诺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而且必须让别人看到,但不需要署名;第四组为公开承诺组,被试者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签上名,并将这张纸上交。

接着,专家们让被试者们进行讨论,不过,他们预先安排了多个假被试者发表同样的观点,之后,再统计真被试者们观点的改变情况。

结果发现,无承诺组绝大多数都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跟随了假被试者;弱私下承诺组和强私下承诺组的从众率呈下降趋势;而公开承诺组的被试者几乎没有人改变自己的看法,他们往往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这个承诺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承诺对一个人是具有约束力的,而约束力的效果与承诺的强弱成正比。那么,为什么承诺具有这样的约束力呢?原因就在于,在人的潜意识中,出于对安全的需要而认可诚信。

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倾向,即喜欢诚实守信用的人,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可靠的,让人觉得安全;而那些油头滑脑、朝三暮四或者表里不一、出尔反尔的人则很难让人产生安全感。同样,一个不被他人信赖的人,是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的。

詹姆斯是一家私营公司的老板,有一年他资金短缺,向友人借了一笔钱,没有财产担保,也没有存单抵押,甚至没有立下一个字据,有的只是一句话:“请相信我,年底无论如何都还你。”

谁知到了年底,詹姆斯的公司资金周转异常困难,外债催不回来,欠款又被催得很紧,为了按时还上朋友这30万元,他绞尽脑汁才筹足了20万元,剩下的10万元怎么也筹不到。妻子劝他向朋友求求情,再宽限两个月,詹姆斯摇头否定。公司里的高参也给他出主意说:“反正你朋友也不急着用钱,不如先还他20万元现金,剩下那10万元开一张空头支票,等账户上有了钱再支付。”

詹姆斯一听勃然大怒,他认为此人太没有信用,毫不犹豫地将其辞退。最后,无奈之下,詹姆斯把自己的房子以10万元低价卖了出去,筹齐了30万元,归还给他的那位朋友。而他们一家人则搬到了市郊的一间出租农舍里居住。

一个周末,那个朋友去詹姆斯家拜访,这才发现詹姆斯为了凑齐还他的钱,将房子卖掉了。那个朋友眼睛立刻湿润。几经周折后,他在农舍里找到了詹姆斯,他紧紧地握着詹姆斯的手说:“你是我最可靠的朋友,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后来,詹姆斯的公司渐渐地好了起来,业务蒸蒸日上。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展身手时,却被一家跨国公司盯上了。因为那家公司打压,詹姆斯破产了。就在詹姆斯最落魄的时候,那个曾经借钱给他的朋友不顾家人的反对主动找上门来,借给詹姆斯40万元,鼓励他重新再来。

詹姆斯捧着支票,非常坚定地说:“最多两年,我一定会还给你!”朋友握着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我信!”

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希望别人能够诚实守信,也希望在别人那里得到诚信方面的认可。诚信不仅是赢得他人信任必不可少的品质,更是对自己人格、乃至整个生命价值的一种保障。

承诺即担负责任,对别人也对自己;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是说过就算了,而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毫不打折地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才是诚信的表现,才能让人觉得可靠,才能让人信任。然而,我们知道履行承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毅力和代价,所以一个心理成熟且品质高尚的人,绝对不会轻率地承诺,他们懂得承诺的分量,不会轻易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如果没有把握,他绝不会为了夸耀自己而做出承诺。同样,他们一旦做出承诺,就必定全力以赴。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不见不散。谁知那天竟下起了大雨,然而,尾生还是去了。

可是等了很久都没见女子来,河水也越涨越高。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人,就抱着桥柱一直等,最后被淹死了。

对尾生的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质,我们实在应该学上几分。

人们只有面对诚实守信的的人,潜意识才感到安全,我们在满足自己安全意识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安全意识的需要。

承诺是一种口头上的诺言,它对于品格正直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因为他们相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即使是伤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轻易失信于人。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安全的心理需要,因此我们在与对方交往的过程中,要以诚信为本,对于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而一旦做出承诺,就要履行诺言。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 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 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 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潜意识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焦点意识。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意识,即在潜意识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实,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同学聚会时拿出集体照片,每个人基本都在第一时间找自己,的确每个人也都在照片中首先找到了自己。又比如说,我们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来,而且,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被众人评论,这就是焦点意识在生活中的体现。

这种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或者在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此时,你是否会觉得尴尬?觉得别人都在看你的笑话?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使不那么强烈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接下来你的一举一动就会变得小心翼翼。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我们总想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下好印象。有个朋友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好长的时间在挑选衣服上,她觉得她一走出去,街上的人都会注视她,所以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有实验表明,其实我们(不是公众人物的情况下)并不是那么受人关注。

你夹菜时的失误或许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即使看到了,人们也是不假思索地就过去了——一切都是潜意识在作祟。

很多时候,都是潜意识里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焦点效应在作怪,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者总是“感到”在人群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如果我们触动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会非常苦恼。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因此,正确理解焦点意识有助于社交恐惧的消除。

正是因为每个人在潜意识里有焦点效应,所以我们要善于迎合多方这种心理,这样才会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对于李逊经理来说,推销产品已经不具有挑战意义了。他看到大多数的推销员一进门就对客户说“我们的产品怎么怎么样”、“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点”等。其实,李逊懂得,客户本身不一定喜欢听推销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谁也不愿意听关于别人的事,特别是对于陌生人,客户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听别人的事。但是,恰恰相反,关于自己的事客户反而更愿意去听。

一天,李逊走进了客户王总的办公室。王总当时正在打电话,他静静地坐了下来,观察了一下王总的办公室。王总的后面是一个书柜,前面的桌子上摆着一张穿着博士服的照片,照片一侧竖写了四个大字“大展宏图”,照片被裱了起来,看起来非常不错。

王总打完电话,李逊说:“王总,您是博士啊?读的哪所大学啊?您是博士又掌管着这么大的一间公司,国内像您这样的董事长可不多啊!”

王总一听,立刻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过奖了,这是我以前在读……”王总讲起了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