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给男孩最棒的礼物
16571500000014

第14章 礼物勇气——大胆尝试,男儿闯出一片天(3)

7.不找籍口找方法

西点军人在执行任务时有一句标志性的用语——“保证完成任务!”这一句“保证完成任务!”决不是简单的口号,而代表着一名军人对于上级命令的承诺,是勇士对责任的担当与崇敬,也是所有军人战士应该拥有的对理想的执着。所以,在西点军校中,任何命令都像是一张言必信、行必果的军令状。在人物面前,西点军人只有执行,没有借口。

西点军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但凡遇到困难总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困难,并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因为在西点军人的思想里,从来就没有“借口”这两字,“保证完成任务!”更是代表着彻底地执行。这应该成为每个男孩应当具备的顽强精神。

实际上,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人们的借口却总是漫天遍野的泛滥。

“因为分配给我的资源不足,所以我无法完成。”

“这段时间工作过于繁重,毕竟我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没有能力做到那么完美。”

“我的确做错了,可是大家不都是在这样做吗?”

“我不是不想克服困难,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

“如果能有一个很好的助手,我想我会做的好些。”

……

但凡种种,不胜枚举。可以说,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借口”的身影。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在错误来临时,立即拿借口来保护自己,对于错误本身和自身的缺陷反省近乎麻木。

执行任务无借口是西点军校200年所一贯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之一,它始终对所有西点学生强化这样一个概念:每一个人,尤其是作为军人,都应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每一项任务,而坚决不能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的借口和理由,哪怕是看看上去合情合理的借口。

在西点军人看来,“如果”和“如何”虽只是一字之差,但却代表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事态度,“如果”只会让你推脱责任,逃避困难;“如何”则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促使你从失败中找根源,会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对于西点军人来说,他们总是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从困难中找到经验和价值,并报以不达胜利誓不休的精神。而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如果”上。

男孩子是社会的脊梁,更是担当的象征,对于每个男孩子来说,借口尤为可怕,因为这将深深影响男孩子的心态发展和行为趋向,进而影响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男孩子来说,习惯性的借口会让你忘掉自己的责任,丢掉对任务的忠诚,磨灭对工作或生活的激情,最后逐渐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到那时,毫无斗志的你就成了无药可救的胆小鬼,只能被动地为困难所奴役。

所以,当你遭受失败和挫折时,把注意力放在“如果”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到“如何”二字,以“保证完成任务”的西点军人的精神为行动标准,摆脱困境,赢得发展,才能成为最后的强者。

从现在开始,像西点军人那样,彻底把借口二字从你的人生字典中剔除。不要再做只想“如果”的人,而是要做一名只想“如何”的人。

人存活于世,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这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更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的标杆。所以,无论你接受了怎样的挑战,无论有多少客观因素影响了你的个人发挥,请全力以赴地去完善自己,克服苦难,而不是在事后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借口。就像西点军人那样,把所有理由和借口都转化为坚决执行的正能量!

当你面临自己的失误和缺憾时,只懂得寻找借口的人永远都只能是弱者的代表,借口就成了弱者保护自己的第一武器。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正在试图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时,立即控制自己的想法,并将你的全部精力转到如何才能最好最快改变局势、解决困难上!

8.要敢闯,但决不乱闯

在西点军校的军事教育发展方针中,明确提出了一项培养学员“理性的勇敢”的原则。“理性的勇敢”不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不看形势局面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鲁莽,不是那种遇到让人气愤地事便不由分说地出手相搏的盲目。而是一种理性支配下的胆识。

我们都知道,敢闯敢干是成大事者的良好品质,凡是那些行业的领头人,除了敢想,还都善于把设想变成现实。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除了敢想敢闯之外,绝对要杜绝鲁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敢闯敢干与鲁莽呢?

打个比喻,一个人要想进山洞里取一块金砖,如果那山洞里面全是野狗,或许可以选择放手搏一搏;如果那山洞里面全是老虎,要是再硬着头皮闯进去的话,就一定算是莽撞了;但假设山洞里虽然没有任何对你构成威胁的动物,可是洞内也没有金砖,那么再选择进去的话,同样属于乱闯。

任何一项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有隐患的,但任何职业都没有军事管理者所要面临的困难艰险得多。且不说军事斗争中时刻存在的生命威胁,单说军人所承受的心理负荷之大,就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西点学员毕业后恰恰就将转化为军队的管理者,他们的勇敢和怯懦已经不再代表者单纯的个人行为,而影响着一个整体效应,所以,他们的行动必须带有责任感,这包括勇敢。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说:“军官的职位越高,需要深思熟虑的智力来指导胆量的比例就越大,只有使胆量具有了足够的内在力量,才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时候冒很大的风险。”西点的学员更加深知这其中的滋味。因为自从他们进入西点,就通过了一系列严酷的军事训练、体育活动,甚至包括非常危险的“生存滑降”,以此不断激发自己的内在勇敢,使他们能够在战争需要的关头无所畏惧地冲上去。

除此之外,西点在文化教育过程中,也不放松对学员智力开发和思维的训练,以不断提高学员认识问题的层次;使他们在有胆中有识,在有识中增加胆量,避免盲目和冲动的勇敢。

在西点,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学员,魄力与胆识是两项必不可少的素质。在紧要的时刻,善于抓住时机,利用绝对的魄力和胆识,敢于闯新路、勇于攀高峰,以收获最后的胜利。下面的这位当之无愧的勇士就为我们阐明了这个道理:

在著名的查塔努加之战中,初出茅庐的麦克阿瑟所在的军队奉命向一座陡峭的高地发起冲锋,但是军队因受到对方猛烈火力的进攻而溃退下来。当时身为副官的麦克阿瑟中尉深知,被压在高地上进退维谷的境地是十分危险的,只有占领高地,才能保全自己。于是,他毅然带领3名掌旗兵冲上山坡,挥旗挺进。接着,一个士兵应声倒下了,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士兵也陆续倒下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麦克阿瑟毫不畏惧地从倒下的士兵手中接过军旗继续前进,并高声呐喊:“冲啊,威斯康星!”

听到呐喊声的部队成员如梦初醒,全部怒吼着冲上高地。最终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后来,麦克阿瑟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烟尘满面,血染征衣。司令官谢里登奔上山顶,一把抱起这位年轻的副官,呜咽着对士兵说:

“要好好照顾他,他的行动是真正无愧于任何荣誉勋章的勇敢。”

男孩子常常有麦克阿瑟的一鼓作气,可是缺少的是麦克阿瑟深思熟虑,审时度势的智慧。因为乍一看,麦克阿瑟当时是在逞血气之勇,实际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被压制在火力之下的部队如果不奋起反抗,等到敌人的援军一到,他们必败无疑,只有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才能夺取阵地。他也很清楚,这其中的牺牲也是避免不了的,但这牺牲是必要的、值得的。因此,他才有了后来的举动,成了团里真正的英雄。

这才是男孩子应当从这位英雄身上学习的可贵之处。

敢闯,但绝对不要乱闯,当你凭着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再加上果敢迅猛的冒险精神,最后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成功便指日可待。

商人鲁冠球说:“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很难找到规律的,许多时候它都与机遇有关。但失败是有规律的,那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能力。”

凡事都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不能做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当你有了胆识和眼光,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9.敢于说出“我不知道”

西点著名教官托马斯·威廉斯上将这样认为——说“不知道”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丢脸的是为此而找借口,找借口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知道。

在西点军校,学员在面对教官的提问时,只能有两种回答——“Yes”or“No”。看似苛刻的要求,就是要让学员明白,人生只有“Yes”和“No”,绝没有更多的借口让你选择。因为,不敢承认无知或者为无知找借口就像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劣根性。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无法避开,并很自然地把它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毫无益处的。所以,西点一向很重视学员对于这一劣根性的纠正。

其实想想,很多事你并没有搪塞和狡辩的必要,每个人的学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找到发展的潜力,才能虚心接纳更多地知识,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所以,在面对自己的盲点时,与其绞尽脑汁地寻找借口,不如坦然告诉对方“我不知道”。既保持了自己坦诚的态度,也给了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西点1890届的毕业生詹姆斯·M·斯莱登的一次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西点教官在一次军事理论课上,组织了一场全班的讨论会。讨论会上,教官要求每一个学员都依次发言。

轮到詹姆斯时,他很轻松地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发言通过了,因为在这之前,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詹姆斯为此感到骄傲,认为这节课的任务他已经顺利完成了。后来,当讨论转向另一个话题时,詹姆斯开始走神,心里正在思纣着下一节军事演练课如何可以射中多个敌人。此时,周围团队成员的发言,他也完全没有听进去。

突然,教官把詹姆斯叫了起来:“詹姆斯,你对杰弗逊的观点怎么看?”詹姆斯这才回过神来。一时间,惊吓和害怕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回忆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

紧张之下的詹姆斯想:我是告诉教官自己没有什么把握,以前也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呢?还是直接跟教官道歉,说自己刚才思想抛锚了呢?

毕竟,这两种说辞都还算是诚实的,可是,詹姆斯最后还是被侥幸心理打败了,他没有选择任何一种,而是信口开河地胡乱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论,想以此蒙混过关。那节课后教官并没有指责他,也没有纠正他。

直到詹姆斯毕业的那天,学校为学员们举行了最后一次聚会。聚会既让人感动,又让人不舍。最后,教官开始给每一位学员分发带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而詹姆斯收到的礼物,是一个可以摆在桌上的小画框,上面整整齐齐地印着教官威廉斯上将的至理名言:“只管说‘我不知道’。”

从此以后,詹姆斯再也没有过不懂装懂的侥幸,成为一个勇于说出“不知道”的人。

“不知道”这三个字平平常常,谁都会写,谁都会念,可真到了该说它的时候,很多人却不敢说了。为什么呢?大多是因为太顾及面子,羞于启齿。尤其是男孩子与生俱来的强烈自尊心,很容易使自己在人前表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很难在人前承认自己的欠缺和不足,更难有勇气开口说出“我不知道”。事实上,那些敢于说出不知道的人才是真正有自信与尊严的人。因为自信的人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从来不害怕自己的欠缺被别人知道。只有那些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才会因为自卑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浅薄和狭隘。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往往是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的类型。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老套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

因此,要想成为“西点”式的男孩子,在面对难题时,就要大胆地说出“我不知道”,并寻求最好的解决途径,让此时的“不知道”,变成未来的成竹在胸。

当你面对自己的知识匮乏区时,勇敢地说出“不知道”吧!这不代表了你的无知,相反,它反映了你的坦荡和智慧,只有真正的大智慧者才有勇气面对未知,才有能力去攻破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