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全概偏法
以全概偏能起掩饰的作用。
当例外与特殊对己不利时,就可以常理与通则的合理性将例外与特殊忽略掉。或者不赞同某种提法或建议时,也可以常理与通则将其否定。
虽然这种手法通常被视为逻辑错误,但是,这种手法只要不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就不会产生错误;再则,谈判与论辩不可能具有长期性。也就是说,谈判与论辩不可能像研究自然科学课题那样,反复停留在理论上无休止的论证直至被确认。
英国诗人乔治·英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虽然他很受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尊重,但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英国当时的社会是很少见的。
有一次,一个纨绔子弟与他在沙龙相遇,出于嫉妒,企图中伤他,便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是的。”诗人回答。
“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
乔治微笑着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
“是的!”这个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回答。
“那么,他怎么没有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这下,贵族子弟像泄气的皮球,再也“蹦”不起来了。
(7)看人说话法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在交际场合中看人说话相当重要。不仅要知道对方讲的是什么内容,还要知道对方的个性、爱好等心理特征。
维多利亚女王理事完毕,深夜回到卧室见房门紧闭,她就敲起门来。她丈夫阿尔伯特公爵在里面问:“谁?”她习惯地回答:“我是女王!”没开门。她接着再敲,房子里面又问:“谁?”她威严地答道:
“维多利亚。”还是没开门。她徘徊在门前半天,再敲,对方又问:
“谁?”这次她温柔地答道:“你的妻子。”门终于开了,因为女王找到了使自己丈夫满意的回答方式。
2.突破性回答法
提问人总是要用疑问词语和句式来对被问人答什么,怎么答进行控制。我们回答时,为了获取对自己有利的效果,可以突破这种控制。
(1)突破提问词语的控制
比如一个推销员向一位家庭主妇推销他的产品,问:“请问您需要什么?”答:“钱!”疑问词“什么”的所指是有范围的,即他的这些商品中的某一样或某几样东西,是用来控制主妇回答的。但主妇的回答,却超出了这个范围,显得幽默风趣。
(2)突破提问句式的控制
如电影剧本《翱翔的群体》中女主人公卓云茗望着天空中北去的雁阵,感叹道:“啊!春天,这些迁徙的候鸟总是心急如火,归心似箭。可是秋天呢?反倒恋恋不舍,能不走就不走。”“那您对咱们岛的印象是属于春天呢?还是秋天?”营长金玉亭问道。“冬天!”她俏皮地笑了。
金玉亭用选择问句的句式提问是想对卓的回答进行控制,要她二者选一。不论她选哪个,都能摸到她的心事,然而她的回答却出人意料。
这般对话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极富生活情趣。
(3)突破语言环境的控制
美国著名总统林肯读小学时就聪明过人。在一次考试中,老师问他:
“林肯,你是愿意考一道难题呢,还是考两道简单题?”
“考一道难题吧!”林肯很自信地回答。
“好吧,那么你回答一下,鸡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呀!”林肯毫不犹豫地回答,同时心里想:“这也算难题吗?”
“那么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又问。
林肯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他灵机一动,说:“老师,这已经是第二个问题了。”
林肯的意思很明确,一道题不应该是两个问题;而在老师那里,这道难题是由两个问题组合而成的。然而事先双方并没有就这一概念的外延达成明确一致的认识,因而现在各执一词就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林肯正是利用了这一语言空子,使自己躲避了“鸡与蛋谁在先”的两难质疑。
3.错位性回答法
错位性回答法是在问句的基础上,将它的词语、词序稍加变动造成与问句的词语结构相近,内容却相反或相近的回答方法。
(1)词语变动法
主妇:“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阿莲,这是我以前那个女佣的名字,我不喜欢改变我的习惯。”
佣人:“我很喜欢你这个习惯。这么说来,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马先生,这是我以前那个主人的称呼。”
结构不变,只是变动几个词语。针锋相对地反击了主妇的无礼要求。再看改动词序的例子:
穷人:“早上好!先生!你今天出来得早啊!”
富人:“我出来散散步,看看能否有胃口对付早餐。你在干什么?”
穷人:“我出来转转,看看是否有早餐对付胃口。”
词序一变,内容顿改。看似轻松谈吐,实含无限辛辣讽刺。此种回答,不可谓不妙。
(2)是非反答法
是非问句有肯定、否定两种答法。是非问句反答法,本应答成“是”、“有”的,却从“不是”、“没有”方面来回答;本应答成“不是”、“没有”的,却从“有”、“是”方面来回答。如问:“你和你丈夫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答:“我俩都是在同一天结婚的。”本应答“没有”,却从“有”方面回答。
(3)设定条件法
国王问:“阿凡提,这条渠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答:“如果桶有这条渠大,那只有一桶水;如果这个桶有渠的一半大,那就有两桶水……”阿凡提的回答很巧妙。因为这样的怪问题没法直接回答,只能先设条件,后说结果。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再如,问:“假如一只黑猫跟着你,这是不是凶兆?”答:“那要看你是人还是鼠。”
(4)以问代答法
有个音乐家临处以死刑前一天还在拉小提琴。狱卒问:“明天你就要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音乐家答:“明天我就要死了,今天我还不拉,还等什么时候呢?”音乐家以反问作答,发人深思,独具力量。
(5)委婉含蓄法
冯梦龙编的《古今谈概》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张凤翼刻文选纂注,有一士大夫提出话问:“既然叫《文选》,为什么又有诗?”张答:
“这是昭子的著作,跟我有何相干?”问:“昭明太子在哪?”答:“已死。”“既然死了,就不追究他了。”张说:“就是没死,也难以追究。”
问:“为什么?”张答:“他读的书多。”就是说,你读的书少,太浅薄无知,含蓄曲折,然而讽刺有力。
(6)示“误”诱敌法
有时候故意把话说错或把事做错,还可以是设置陷阱,蓄势布阵,待引起论敌注意后,再借题发挥,顺势反击。这时候,错似乎成了诱敌上钩的圈套。
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有一次乘公共汽车外出办事。在车上他倚窗而坐,叠着脚欣赏着窗外景色。半路上来几个年轻的外国人,对辜先生身穿长袍马褂、留着小辫的形象评头品足,很是不恭。见此情景,辜先生不动声色地从怀中掏出一份英文报纸从容地看起来,那几个洋人伸长脖子一瞧,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连声嚷道:
“看这个白痴,不懂英文还要看报,把报纸都拿反了!”
待他们嚷够了,笑完了之后,辜先生才慢条斯理地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说道:
“英文这玩意儿实在太简单了,不倒过来看,还真没意思。”
一言既出,几个洋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讪讪地离开了。
辜鸿铭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近代著名学者,在年轻洋人的取笑面前,他不是拍案而起,而是装出愚蠢的样子,故意将报纸拿错,用倒过来看的方式以引起洋人的讥笑,然后突然开口,通过显示自己过人的聪明才智来形成强烈的反差,最终将洋人折服。
看来,故意示错是一种语言的衬托艺术。示“误”是为了托“正”,这类“错误”自然成为了无价之宝。
(7)易位反问法
一次,某军区组织部干事在与大学生对话时,一位女大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感到雷锋精神在80年代已经过时了,你怎么看?”
该同志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来了个“易位”反问,他说:“假如你在大街上行走,被车辆撞伤倒地,不能动弹,一些人从你身旁走过去,嘲笑你,而我这时上前把你扶起来,送到医院。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喝令我走开,说这种精神已经过时了,还是从内心感激我呢?”对于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郑宏彪同志没有开口大谈学雷锋的现实意义,而是运用了一个假设,诱导对方角色易位,“扮演”了一个于危难之中需要帮助者,变换一下角度,反过来认识问题,话虽不多,理重千斤,使对方茅塞顿开。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交际中,当对方囿于私利强词夺理、胡搅蛮缠时,不妨运用“易位”反问法,将他“易位”成你,你“易位”成他,让对方将心来比心,从而认识事理。例如,一行人夜间骑自行车跌入坑中,腿受了伤,违法挖坑者却拒绝赔偿医药费,理由是行人自己不长眼才跌倒的,不关己事。行人据理申辩,挖坑者仍固执己见,毫不让步。行人灵机一动,改变争辩的方式,说:“大哥,请你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这个坑是我挖的,没有设路障,也没有挂红灯,你骑车闯入坑中,受了重伤。请问,你是怪我挖了坑又不设禁止通行的信号,还是怪自己骑车不小心,活该倒霉呢?”挖坑人将心比心,哑口无言,只好承认了自己乱在路上挖坑、又不设警告标志,致人受伤的错误,老老实实地偿付了医药费。
运用“易位”反问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这种角色“易位”,既可以是双方互易,也可以让对方站在另外的角度来思考,还可以假定一种境况,让对方设身处地“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来体验一下,方式是灵活的。这样换一种角度论理,有助于帮助对方认识错误。
②“易位”反问法“假设”的情境与所讲的道理之间是几种类推的关系。因此,“假设”之事与所推之理要有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能由此及彼,顺理成章,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强的说服力。
4.无效性回答法
即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去做非实质性的回答。
“无效回答”并非真正全无效果,它可分为有效性无效回答和纯无效回答。
所谓有效性无效回答,即表面上看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实际上却有很深的内涵,需要对方去领悟。
如在一次足球比赛中,球星迭戈·马拉多纳无意识地手、头并用地送球进门,裁判判此球有效。赛后,问马拉多纳,那个球到底是手球还是头球。马拉多纳说:“手球的一半是迭戈的,头球的一半是马拉多纳的。”
表面看来,马拉多纳的回答没有明确答案,其实一细想就可发现,马拉多纳事实上很含蓄地承认了那一球带有手球的成分。
所谓纯无效回答,即答话中找不到任何答案,要想得到答案,只有到别处寻觅。
(1)答非所问
对有些问题,要回避其锋芒,以求回答得婉转和得体。
比如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教师回答:“要是能抓紧点,他成绩不会差。”显而易见,这个学生成绩不算好,但这位老师没有真话实答,而是委婉地用对学生的希望作答,既避免家长丢面子,也避免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
(2)避而不答
这种方式是对付那些冒昧的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有时,某些问题自己不宜回答,但对方把问题推到面前,保持沉默显得被动,就可以避而不答。如:——
“听说你准备和她结婚,有这回事吗?”
“你去问‘将来’吧。”
“有人说你讲过我的坏话,是吗?”
“谁说的,你去问谁吧。”
“这个问题你要向我解释清楚。”
“当然要解释,但不是现在。”
(3)以退为进
有些提问者或说话者语气咄咄逼人,对此,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回答,即先把话承认下来,然后适当回敬对方。
请看下面几段对话:
“你讲什么?连你自己也不懂!”
“不错,不过我认为我懂不懂,你听起来都一样。”
“你这样子,迟早要倒霉!”
“说得在理,碰碰运气吧,也许不一定。”
“你这么漂亮,怎么还没有结婚呀?”
“是的,因为我挑得很仔细。”
(4)围魏救赵
不取“头痛医头”的做法,而是绕过提问,以奇兵突袭,使对方陷入窘境,从而为自己解围。
当年,台湾海峡一度出现紧张局势,在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故意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我外交官员冷静作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是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国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持现状的能力?”
这个妙答把一个带刺的球抛给对方,令其自顾不暇。
(5)含糊其辞
交际中使用含糊其辞的回答法,就是故意使回答模糊不清,观点含混暧昧,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作出不同的解释,对自己,随时都有可进行辩护的作用。例如:
有一天,有人很想刁难一下瑞士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便提出一个伤脑筋的问题:
“能不能从襁褓中就看出,小孩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料裴斯泰洛齐竟然随口就说:
“这很简单,如果襁褓中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襁褓中是个小男孩,长大就是个大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