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水平培训手册
16561800000020

第20章 语言技巧训练(5)

三、巧用名言:哲理警世人

古今中外无数名人,不仅为人类的文明发达、繁荣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广博的精神财富。他们创造的许多名言名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奋发向上。

著名人物的话语是人们所注目侧耳的。

在一定的场合谈论某些问题时,一开始就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是最巧妙的方法。因为既称“名人名言”,就意味着它在群众中有影响,有权威,受依赖,易接受;也表明,在名人论述的那个问题上,其理论深度已达到相当水准,在这个基础上再阐述发展,对听众更会有吸引人的力量。

有一个乡下孩子,习惯拿一根根子横阻在羊群要经过的门,看羊跳过棍子以取乐。前面几只羊跳过那根棍子之后,他把棍子拿开,但后面所有的羊走到门口时,都仍然要跳一下那假想的横棍。它们所以要跳一下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前面的羊跳过了。羊群有此倾向,我们人类很多人也有此倾向,做别人所做的,信别人所信的,毫无疑问地接受名人所述说的。

名人名言往往都是智慧的凝结体,引用名家精辟的论述作为开头不但可以为确立自己的观点打下必要的铺垫,而且能够增强开头的吸引力。

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人人都喜欢,因为它凝练、深刻、上口,给人以美感,令人回味,发人深省。一个人说话是否具有哲理性,能反映其思想是否深刻和成熟。诗词名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特定的涵义,其正确性是被无数事实证明和后人所公认的。在说话中适当引用诗词名句,能增强说话的哲理性。

第十节说服:巧舌胜于百万兵

人们说话的目的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听者服从,而且还应该是心里的服从。这就是说话的说服水平。

说服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来使人相信,使人信赖,使人赞同其观点和主张。

下面举几例常用的说服方式:

一、以理服人

唐太宗为了扩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招入军中。

丞相魏征知道后对他说:“把水淘干了,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恐怕就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是猎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召入军中,生产怎么办?赋税哪里征?兵员不在多,关键在于是否训练有素,指挥有方,何必求多呢?”太宗无言以对,只好收回了成命。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两件与主要事件相类似的事例作比,既形象又深刻地阐明了不能把中年男子都调入军中的道理,极有说服力。

二、心理共鸣

有一位老师接了一个“差”班,开学第一天,他亲切地对同学们说:“有人说我们是处理品、垃圾班,这是没有道理的。就拿体育锻炼来说,我们班不但不是‘垃圾班’而且可以争当先进班……”一席话使同学们从低落的情绪中振奋起来了,从自卑的心理树立起了信心。何以会产生如此效果?原因不仅仅是这位老师的话充满信任和鼓动,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师在见面的第一天,就把自己置于这个被人瞧不起的集体之中,他左一个“我们”,右一个“我们”,使这些内心充满自卑感的学生感受到了温暖的亲情。心理上的接触和情感上的共鸣,才使这位老师具有那么大的鼓动力。

三、直言相告

美国国际钢铁公司创始人阿奈斯特.D.威耶在上世纪30年代遇到了麻烦。他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创立的国际钢铁公司由于30年代初的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冲击面临着窘境。

当时,跟威耶公司一样,美各大企业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纷纷降低员工薪金,以渡难关,而钢铁行业减薪的幅度,均以美国钢铁公司为标准,亦步亦趋,已成惯例。

在这一减薪的浪潮中,惟有威耶自定章法,采取断然措施,大幅度下降工资。在员工情绪十分低落的工厂,这一措施无异于火上加油,很多人都为他捏一把汗,工人惹不得啊!

“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威耶早有考虑,“重要的是量力而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低多少薪金,而在于谁能坚持得最久!”

“可是,怎么使工人也能理解?”

“这是我的责任,由我去告诉他们!”威耶决定把事情的个中道理告诉工人,相信明白是非和有远见的工人会接受它。威耶来到会场,没有受到欢迎,会场秩序很乱。威耶走上讲台,扫视着台下,直到场内完全静下来,才开始充满信心地说话:“我今天为各位带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我要减少各位的薪金,而且比别人减得多。”

为了使工人集中注意力听他的演讲,威耶一上来就把问题摆上台面。这种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开场白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怔住了。威耶顺势接着对当前局面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

“如果我们按照别家的标准减薪,也许不到一年,公司就要停工倒闭,按现在的这个标准,虽然大家的生活要苦一些,但可以安心工作下去。”

“也许你们会问,那些减薪少的公司难道就会垮吗?我不愿打保票,但也请你们相信,我的分析统计是没有失误过的,希望大家要向远处看。”

职工们听了威耶的话后也不再说什么了。以后的事实证明,威耶的话不是欺人之谈。一年之后,有三四家钢铁厂因经济拮据而倒闭了;而威耶领导下的公司屹立不摇,一俟不景气过后,比别人恢复得都快,因为他的元气没有大伤。

1.读下面一封信,然后回答问题。

明哥:

我多次找你,你拒不见面,叫我好伤心!一个人,最大的孤独和悲哀,莫过于不被她所钟爱的人信任和理解……我们总归还是相好了一场,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生性要强好胜,嘴不饶人,可我对你的心是诚的、情是真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

我知道,你不止一次地说过:女人的天性美应该是顺从,不要多嘴,不要与人争胜好强,要以柔克刚,永保和谐……那么我问你,为什么不去找这样一个对象,偏偏看中了我呢?我在认识你之前,就已经“辣刺”出名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明哥,如果我们硬是合不来,完全可以“好合不如好散”嘛。

这样不战不和,互相折磨又算哪门子事?听你们车间的小徐说,你每天和我吵了架,就喝酒,喝醉了就骂人,骂领导、骂同事、骂自己,就是不骂我。这次又是一样,而且喝得烂醉如泥。明哥,你知道,我听了有多难过?我知道你还爱我,不然就不会这么痛苦。如果你不理我了,可以坦坦然然,像没事一样,也许我也不会这样难过,看着你折磨自己,我就心疼呀!

我知道我也爱你,但绝不能变成你希望的那个样子。要是变成那个样子,可能你又不喜欢了。不然,当时你身边并不是没有温柔的姑娘呀,你为什么不找她们?

男女之间温柔的和谐固然很美,令你舒悦、欢快;可心灵与心灵总是要碰击,诸多的和谐都是经过心灵的碰击而得来。想一想吧,在女性普遍都有了文化,和男性公民们一样掌握了科学知识的年代,你真能从中寻找到你那理想的“顺从者”?

明哥,听小妹一句劝,把你的“大男子主义”稍微丢掉一点点,你会发现我们会相处得非常和谐!

杭杭

1月6日

(1)这封信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2)信中哪些语言技巧值得你学习?

2.读下面两段话,想一想其中有哪些语言技巧值得借鉴?

(1)宋代名臣寇准刚刚当上宰相时虚心地向自己的好友张咏请教立身为官之道。作为至交,张咏当然知道寇准机敏有余而学术不足的特点,但如今寇准位居宰相,直接指明效果不一定好,而且传出去还可能有损寇准形象,但不予提醒也有违朋友情谊,且于国家大事亦不利。权衡再三,张咏才慢条斯理地说:“公为当朝一代奇才,于家国大事当能应付裕如。公务余暇,倒是可读读《霍光传》。”寇准还想深问,但老友已不愿多言。揖别之后,寇准回到相府,想到张咏特别提到《霍光传》,便赶紧找出此书,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时,才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此张公谓我矣!”自此以汉代大将霍光有能无才、不明事理为鉴,一有空闲即手不释卷,遂成为一代名相。

(2)有一次,一位女顾客到一个照相馆取几天前拍的照片,她看后很不满意地对摄影师说:“以前我在这里照得挺漂亮的嘛,怎么现在我的照片这么难看?”摄影师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太太,以前你来照相时,我比现在年轻多了,现在照得不大好看,是因为我——有点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