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喜欢恭维,恭维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的恭维话。比如男士就不宜过多地恭维女士的相貌。对青年客户恭维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对老年客户恭维他的身体健康、富有经验就比较合适。对于商人,如果你夸他道德高尚,学问出众,清廉自持,他一定无动于衷,不屑一顾。如果你说他才能出众,头脑聪明,手腕灵活,生财有道,脸泛红光,必定财星高照,他听了一定高兴。对于官吏,你如果说他生财有道,日进斗金,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清正,他才听了高兴。对于文人,你如果说,学有根底,笔上生花,思想厚重,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
看对方做什么职业,你说什么恭维话,这样才显得你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生意人有时要面对许多有做主权的客户,当别人称赞他“做事很棒”时,他往往会做出一些让人痛快的决定,借以显示他自己是个有“权力”的人。尤其当你面对的是一位主管阶层,而恰好身边又有许多部属在场时,更是如此。
聪明的办事人员不妨利用这种人之特性,恩威并施,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这个故事是一位老业务员的亲身经验:
在我还是个业务新手时,常学着赞美他人,不过有时也会因为言语不当,而招致相反效果。因为不懂语言之美,所以,多数的时候,赞美都不管用。但就有一次,瞎猫撞上死耗子,被我无心的一句“美言”,“她”高兴之余,一毛不杀地买下我做中介的一栋房子。
“她”是某大企业的高级主管。有一天,上班途中,恰好看到我受理的一栋房子,乍看之下颇中意,就顺道上来参观一下。看她的神情,似乎对房子还合意,但询过价后,只留下一张名片就走了。
我一看名片,吓了一跳,这可是家颇知名的大公司。这位“小姐”看起来年纪不大,但名片上的头衔可是“副总经理”。直觉告诉我,她不但有足够的消费力而且应该就是这栋房子的主人。
第二天,我就直接打电话过去“行销”,她没有特别表示意愿,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
“价钱太贵了,如果能少算一点再谈。”这个“话中之话”是说,房子满意,价钱不满意。但当时的我还不大“懂事”,只是一直要求去公司拜访她,当面谈价。
一进入她的办公室,我眼前忽然一亮,乖乖!多气派、多豪华啊!一张大办公桌,简直和双人床一样大,左边一套精致的沙发,右边还有一张大型的会议桌,有七、八位男职员正在“小组讨论”,看来她正在开会。我也没想太多,直觉地以惊叹句说出第一句话:
“哇!您手下有这么多人啊!”
“是呀!这些都是我的公司下属。”
“哇!这七、八个人都是主管,那下面还有更多人吧!”
真不得了,男性主管我见得多了,女性主管有这么大排场的,这是第一次看到呢!呆头呆脑的我,还真很羡慕地又脱口而出:
“哇!那您的权力一定很大吧!可以决定人员录取,人事升迁及薪资调整吧。”
“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啊!这么多男主管还得听您这位女副总经理,您一定很能干,做事一定很痛快、干脆,有女中丈夫的架势!”听了这番话,我发现她忽然变得两眼炯炯有神,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生气;我赶快把话题转到房子上:“这房子真的很不错,您要不要带您先生来看过后再决定?”没想到,她对我的“建议”很不以为然似的,提高了嗓门,很大声地说:“等我先生来看,不用了,我决定就行了。”我觉得她好像是讲给旁边的男部属们听的,就故意说:“这个价钱绝对很便宜,若您能做决定,不必问过您先生,我可以立刻帮您去找屋主谈谈价格,否则的话,等到家人看过再说好了。”我这一说奏了效,她拿出支票,当场开了50万元给我当订金。这时,全办公室的男主管都静悄无声,十几双眼睛都一起盯着她看。她很“严肃”地对我说:
“好!我买了,就这个价钱,不必再带什么‘人’去看了,我们明天就签约。”
就这样,我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生意已经成交了,和屋主开的价一毛不少——130万。
第二天,她是带着先生来的,整个签约过程中,她不断地否决先生的意见,目的只有一个——“我讲的就算数”。
由此看来,时代愈进步,这种“自我成就感很强的人”就愈多。
聪明的职员何不找个适当的“切入点”,事半功倍地收效于无形之中呢?
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也绝不是“一无是处”,这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沙里淘金”、“慧眼识珠”。有些人常常埋怨对方没有优点,不知该赞美什么,这正说明了其缺乏发掘闪光点的能力。其不足之处在于,赞美者摸清对方的兴趣、爱好、性格、职业、经历等背景状况,对症下药,抓住其最重视、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将其放到突出的位置加以赞美,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来,插话道:“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氏问:“此是何人?”
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就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在这个故事里,曾国藩的幕僚想赞美曾国藩,但苦于“威猛”、“精敏”之语都已让别人先说了,因而想不出恭维他的词句。而管抄写的后生从曾国藩说过的“生平不好谀耳”中推断出曾特别看重自己“仁德”的性格特征,于是投其所好,在这一点上加以赞美,果然让曾国藩感到舒服,并由此得到了他的赏识。可见,只要赞美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超乎意料的。
但是有些时候有人非常高傲,你稍有赞许他便以为你是别有企图,因而便对你非常戒备,使你近前不得。这时候你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直接奉承他,以防他对你的反感。有这样一则故事,说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要出外上任做官,临行时特地去拜访他的恩师,询问做官的诀窍。老师问:“你们准备怎样做好官?”学生答:“我们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谁用就让谁戴一个。”老师很不高兴,把脸一沉说:“为官要清正廉明,为人要忠孝仁义,你们这样怎能做好官呢?”学生急忙附和说:“老师说的有理,但当今世道,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又有几个呢?惟一人耳。”老师听了很高兴,不再说什么了。但当这两个学生出门后,其中一个便对另一个说:“哎,想不到没出京城就剩九十九顶了。”
这就说明,有些人表面上不喜欢奉承,但实际上还是喜欢,只不过你奉承的地方或火候不对罢了。如有些人爱马,你就应该奉承他的马,有些人爱枪,你就应该奉承他的枪,总之爱屋及乌,只有这样才能使被你奉承者在不觉中束手就擒。例如,当今时代,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那么你就应该从这方面着眼,即人们所说的小皇帝,小公主,向他们献殷勤。
向“小皇帝”、“小公主”献殷勤,可以达到办事儿的目的。人常说:要讨母亲的欢心,莫过于赞扬她的孩子。一些乖巧的人常常利用孩子在办事儿过程中充当沟通的媒介,一桩看似希望渺茫的事,经过孩子的起承转合,反倒迎刃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利维在美国经营一家影片进出口公司,手下一名叫弗兰克的闭录电话专家脾气暴躁,动辄和别人争吵,连利维也不例外。
一天,为了一个实验问题,弗兰克同研制组的另一位助手争执不下。他大动肝火,又拍桌子又摔东西,利维过去劝阻也被弗兰克大骂了一顿。正在他们闹得不可开交时,弗兰克的小女儿走进了实验室。
小女儿看见她爸爸那副怒发冲冠的样子,吓得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