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靠山挡挡风
——攀亲投靠的技巧
上古人类,为了战胜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像有些动物一样,靠群体力量生存。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照样离不开群体,人们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团结起来,可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团结起来可以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团结起来才能使社会财富迅猛增加。所不同的是,上古人类的团结链条是血缘关系,而今人类的团结链条却是人们互相依存的社会联系。
但是,只要你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那么你就不难认识到,人类并不单单是靠互相帮助,互相提携才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更是在互相竞争,互相拼杀中发展到今天的。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只是为了在不受某些异类威胁的前提下更有力地战胜异类,而战胜异类的同时,每个人又都不约而同地提防着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这就是同类之间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阵营,人类在竞争中又制造出一种新的凝结力量的办法——攀亲。
所谓攀亲,一般来说都不是近亲,用一句俗话说叫七杆子捅不着,八杆子捅瞎眼的亲属。再另外一种那就是,不是亲戚硬做亲的亲——干亲。但话说回来,无论攀亲也好还是干亲也好,有些时候还真起作用,常言道:是亲三分向,是火热其灰。莫说认干亲,纵然早认识一天也会比陌生人强得多。更何况大凡彼此认亲者都有认亲的纽带,而这种纽带最起码的条件便是志同道合,不然这种亲便攀不成。
如三国的刘关张,就应数这一类。是共同志向的纽带把他们连在一起。然而攀亲只是扩大力量或巴结权贵的一种手段,刘备的称号刘皇叔,说开了也只是拉大旗做虎皮,为自己撑门面而已。
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虽说没有千万,但至少也有百万家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数量可观的资产呢?
在一家报纸的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固然是我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亲戚很多,在我未发迹前,经常拜访他们,以致彼此间关系都特别好。后来,在公司小有规模后,我仍不忘经常性地与他们保持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密切来往,我的亲戚都对我非常不错。刚创业的时候,资金有一半是由他们筹借;办公司遇到困难时,也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在我的公司里帮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总之,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最注重的就是亲戚关系,也正因为我的经常性走动,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王先生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往”在亲戚关系中的重要性,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可有贫富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较高而不常“往”亲戚家。这样下去,亲戚就会对你冷眼相待,那再想搞好亲戚关系,那就难上加难了。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有一个“来”字。
它的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利用自己的空间与亲戚联络感情,做一回主人,热情款待他们,让他们有一种自己家的感觉,那时间一久,亲戚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异常融洽。
在亲戚人际交往中,人情往来,礼节应酬发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比如,新婚之喜、寿诞之庆、乔迁之贺等等,走动一下,在礼节应酬上有所表示,联系的方式可以各具特色,这样可以达到相互沟通、交流思想、交换信息的目的。通过加强亲戚关系可以使大家感到亲切愉悦,其乐融融。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人的信念开始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膜,他们已不再重视传统的价值理念了,一切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先。因此,许多人在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送礼”风的鼓吹下,去求爷爷、告奶奶,去认“干爹”、拜“干娘”。这些有权有钱的亲戚一伸手,有时胜过我们跑十天之功、百日之劲。毕竟,在任何社会,亲情永远是最可贵的。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一些“得道”的亲戚并不知道。
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踏破铁鞋,七大姑、八大姨的去找、去拉关系,说不定哪个远亲,会拉我们一把,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亲密性。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亲戚帮忙。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救援之手。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诱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因此,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反之,违背了这些规律,亲戚之间也可能会相互得罪,而不利于帮忙办事。
但从根本上说,亲戚关系不是一种不会改变的比较稳固的关系。
如果这些关系在办事时能全力投入,不讲价钱,就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采取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如何少花钱多办事,帮你把事办成。有事时不利用这样的关系,那该利用什么关系呢?
很多时候,我们用得着的人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这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主动沾亲。过去就有沾亲这么一说,简单地说就是“攀附”。但它却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最好方法。
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人的信念开始蒙上了一层金色的膜,他们已不再重视原先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了,一切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先。因此,成功者有之,失败者更有之。成功了固然可喜,可失败的人呢?许多人也因此困惑于求助无路的烦恼之中。这时,大部分人会顺应“时代的潮流”,在“送礼风”的鼓吹下,去求爷爷、告奶奶。当然,这“爷爷”、“奶奶”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帮助你。
但是,这时的你,不妨拿出这种精神,去求助于你的亲戚。毕竟,在任何社会,亲情永远都是最可贵的!运用好亲情就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需要有一种“踏破铁鞋”的精神,要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通过一定的能力,去找寻亲戚关系。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大规模迁徙、流动,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奇怪现象。然而,他们殊不知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最有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厚起脸皮,七大姑八大姨地去找、去攀。也许就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这样的亲戚,那“踏破铁鞋”的工夫怎么会白费呢?
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相互联姻,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寻找联合,寻找一种亲戚关系。公元前287年,楚国陷入了秦、赵、韩等国的围攻,眼看楚国都城郢就要被攻陷了,楚王焦急万分,这时一个叫钟和的大臣建议道:“大王何不派人去求助百越族呢?想当初大王不是嫁了一位女儿过去吗?”
楚王仔细想了想,由于嫁的女儿太多了,倒想不起来具体是哪一位女儿给嫁过去了。但是,目前有一支力量算一支。于是,他就派钟和携礼到百越族去求助。
百越在当时是居住在今广东、福建沿海的少数民族,虽为数不多,但个个却是骁勇善战,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民族。百越族首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欣然允诺相助,立即下令调遣各个部落的士兵组成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前去楚国。
最后,在楚国与秦国的交界处,秦、赵、韩三国军队与楚、百越的军队进行了生死决战。结果,在百越族的大力支援下,楚国不仅保住了都城郢,还击溃了秦、赵、韩三国联军,取得了最后决定性的胜利。
可以这么说,要没有钟和的提醒,要没有百越这么一个亲戚,楚国就有可能要提前几十年灭亡。可见,在关键时刻,求助于亲戚是很明智的选择。亲情在很大程度上会不受当时社会上那种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影响,求助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总之,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的只是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再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你所付出的辛劳的。
当然,我们在利用亲戚关系办事的时候要注意:并不能无限制地乱利用这种关系,不顾一切地去利用,那不用说,对方会加以拒绝。
就是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道德良心上的谴责。
给自己备一张金面孔
——金蝉脱壳的技巧
人生在世,说话办事离不开法度。就是说要在法律和社会公德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否则,不是受舆论谴责便是被法律制裁。
但是有些时候明知某件事既不是法律所允许,又要受舆论的限制,但经权衡利弊后又不得不办,怎么办?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尝试着打“擦边球”。或者先造舆论,混淆视听,然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这种办法既可达到非分之目的,又掩盖了众人的耳目,并且同时也使你取得了他人的信任或好感,真可谓一石三鸟。
唐朝时,对官员的选任有很严格的程序,就是科举得中,还要经过吏部考选。李林甫钻营当上了吏部侍郎,掌握选考官吏的大权。不久,就干出了巴结权贵、捞取政治资本的事来,表面装得正直不阿,暗地里大行其奸。
吏部每年考选官吏,放榜公布一次,在放榜前,玄宗的弟弟宁王,暗地里拿给李林甫一个10人的名单,要他以优等列榜首放官。
在选官中走后门,当时也是严禁的。
李林甫看到勾结宁王的机会来了。他接过名单,心里高兴,脸上装作为难的样子,说:“王爷一定知道这事不好办,何况一下子开出10个人来!”不等宁王有什么表示,李马上又说,“王爷把这件事交给我,说明王爷信任我,抬举我。王爷是皇家,为皇家办事,还能怕担责任?”这一番话,当然让宁王高兴,在他那尊贵的脸上,对李林甫显出抚慰的神色。李林甫又从这种神色中盘算出另一个主意。
“王爷,就这样吧!为了维护朝廷的法纪,也压压别人借机行私,请你允许我从这10人中任挑出一人,当众驳回,留到下次列为榜首,举荐个好任所。”李林甫把内心的奸诈全隐藏起来,表现出的是一副忠诚、恭顺、干练的模样。宁王心里自然高兴了,真把李林甫看成是忠心为朝廷办事,又能干的人,便大加赞赏。
出榜那天,李林甫当众说:“某人托宁王说情,这是败坏朝廷选官,不能容忍!此人不能选。”话一落音,人人吐舌,相互传说:
“李吏部,连宁王情面都敢驳回,真是正直清明。”更有人说:“他这官当得真硬,一定深受皇上宠幸,不然,怎能有这胆子?”这事传到玄宗耳中,龙颜大悦,心里说:“朝中有这样的大臣,一定要重用。”
李林甫徇情枉法,却让朝野上下误以为忠,用的就是:“一俊遮百丑”的愚弄人的手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人们的思维盲区,即如果十个人都全部选中的话,人们不免要怀疑:“真的是那样吗?”但你首先捅出了一个问题,人们便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个问题上,从而放走了其余九个有大问题的人。
这种方法用在社会问题上看起来非常高妙,但仔细分析一下,从军事角度去研究,却发现并不是怎么深奥的,它只不过是兵法中诸如“声东击西”、“李代桃僵”、“金蝉脱壳”、“浑水摸鱼”之类的演化。
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军事家,看问题时没有站得那么高,所以眼光自然也就没有那么远。因此才被李林甫先用声东击西搞了一下李代桃僵,然后金蝉脱壳。
这种障眼法在说话办事时常常会被用到,当然有正用的也有反用的,但不管正用还是反用,其手段都是以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从而达到了办事的目的。
奉承人要找到合适的点位
——取悦他人的技巧
拍马屁也是一门艺术,不会拍就极有可能拍到“马蹄子”上,最终不但没达到取悦的目的,反而使被奉承人感到难堪,当然自己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了。
法国作家大仲马,一次到全国最大的书店了解售书情况。书店老板知道这个消息后,决定为著名的作家做件高兴的事,在所有的书架上,他只摆放大仲马的书。
当大仲马走进书店后见只有自己的书时,大吃一惊:“别的书在哪里?”
“别的书?我们已经卖完了。”
显然,这位书店老板不会恭维,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