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说话水平全集
16559600000030

第30章 辩论时的说话水平(5)

相传他在青溪山上向庞涓、孙膑传授谋略与兵法的时候,有这样一件事:一天,他有心想测试一下两位弟子这一阵子学得如何,便坐在一个山洞里向两人问道:“你们谁有本事骗我走出洞外?”庞涓便抢一步连哄带吓,甚至扬言要放火烧荒,不论他如何威吓,鬼谷子却安然不动,因为他知道庞涓是要把他弄出洞去,所以防范得很紧。孙膑却反其道而行之,承认自己愚笨,说无论如何是无法将老师骗出洞外的,不过,他接着说:“如果老师是在洞外,我倒有办法骗老师走进洞来。”鬼谷子听后当然不信,便信步朝洞外走去,谁知他的脚刚一踏出洞外,孙膑便在背后高兴地拍掌叫道:“老师,我这不是把您请出洞外了吗?”

孙膑哪里愚笨,他是布下圈套让老师钻——鬼谷子果然上当受骗。为什么呢?因为孙膑不先说自己愚笨,哪里骗得过老师,这就使鬼谷子放松了警惕,疏于防范。这一典故虽似笑料,但却是引蛇出洞这一策略的最好例证。

许多人时常保持一分警戒之心,可是一旦放弃警戒,就几乎丧失了抵抗力。如果你被对方侵入了警戒防线,警戒心反而在无意之中减弱了,一些狡猾的诈骗犯通常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弱点,施放狡猾的攻心烟雾,使一些善良的人们不知不觉中屡屡上当。

有个叫米勒的人,听到一个鞋匠夸口说,谁也骗不了他。于是,米勒想试一试他的深浅。这天,米勒在街上碰到了这个鞋匠,便拉住他说:“你在这里站着等我一会,我马上就回来,让你看看我是怎么骗你的。”说完,米勒便走了。

鞋匠真的以为米勒会转回来骗他,心想,我还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骗人的高招。结果他在街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看见米勒转来。正当他等得实在不耐烦时,他的一个朋友走了过来。

“鞋匠,你在这站着干什么?”

鞋匠便把遇到米勒的事告诉了这位朋友,他的朋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你真傻,上了人家的圈套还不知道,米勒把你骗了,他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这则小故事,与孙膑诱鬼谷子出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以后一目的作为诱饵,布下迷障,使对方心安理得地上当受骗。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北风与太阳争辩谁比谁更厉害,互相僵持不下,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个穿着外套的行人。

“我看是否这样?”太阳说:“谁先让这个行人脱掉外套,谁就得胜。”

“我完全同意。”北风说,“但是要让我先来。”

“那是自然。”于是,太阳就隐藏到云的后面去,北风立刻呼呼吹起了冷风,它吹得越厉害,行人反倒把外套裹得越紧了,北风无计可施,只好歇手,且退一旁看太阳如何使招。这回轮到太阳露脸了。只见它使尽了气力,拼命地把阳光射向那个行人,行人酷热难当,就把外套松开了,不一会儿,他浑身大汗,干脆把外套全部脱掉,躲避到一片树荫下,躺着休息去了。就这样,太阳得胜了。

欲使行人脱下外套,只有让外套失去御寒的作用才行,太阳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人的心理障碍通常是有准备的,遇到相关情景即表现出来,这种心中的准备即为“心理状态”。通常,“不”的心理状态不可能突然变为“是”的心理状态,必须巧妙地朝向“是”的方向诱导,才会逐渐造成“是”的答案。而这个过程是多变的,需要辩手随机应变。

习惯于顽固拒绝他人说服的人,经常处于“不”的心理状态,所以自然而然会呈现僵硬的表情和姿势。对付这种人,如果一开始就提出本题,绝不可能打破他“不”的心理状态。所以首先应该尽量让他轻松起来,并提出不勉强的问题,使对方答出“是”的答案。然后,循序渐进,加以引导,引向最终你所期望的答案。

请看如下问答:

“兔子跑得比乌龟快吧?”

“兔子也会打瞌睡吧?”

“这时乌龟就能超前兔子吧!”

“是。”

“结果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我们可以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吧!”

“是。”

一般来说女性不易抵抗这种说服术,所以想说服不易打开心胸的女性或态度不开朗的女性,用这种方法可收到相当效果,在频频答“是”的情况下,对方“不”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向“是”的方向倾斜,而产生“是”的态度。

这时候就可利用这个机会将话导入正题,对方一定会很乐意地答出“是”的答案来。这实际上是一种阶梯层次法,每次让对方上一小级台阶,花费不大的气力,当上了几个台阶之后,你会发现对方已经接近你的目的了。

战国时期,堪与张仪并称的谋士,就是苏秦。苏秦曾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官至六国宰相。在其外交生涯中,苏秦也有以出人意料的手法获得说服成功的体验。这是当他苦心经营的“合纵”之策,因内部的反目而全盘崩溃,在失意之余,不得已寄身燕国时,又经历的事。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辩才的苏秦的风采。

第一个支持苏秦游说活动,同时也是第一个采纳“合纵”之策的,是燕文侯。除了燕国以外,似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可让失意的苏秦安心容身。

苏秦逗留于燕国期间,起初还能受到礼遇,但后来又因燕文侯之死而有了些变化。文侯死后,太子即位,号称易王。由于易王之妃乃是秦惠文王之女的缘故,苏秦与易王之间的关系,自然不像先王文侯那般水乳交融。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燕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齐宣王趁着燕国尚在服丧期间,动员大军攻进燕国,占取了燕国的十个城邑。易王接到这个消息,立刻宣召苏秦进宫,希望他前往齐国,把他们所占取的燕国土地统统要回来。

要想把被占的领土凭空要回来,不是件容易交涉的事,苏秦到底想用什么方法来说服齐王呢?

苏秦见到齐王时,据说先是再拜而贺,其次是“因仰而吊”。再拜而道贺的是,齐王此次又扩张了领土;仰起头来表示惋惜的是,齐国的命脉可能要到此为止了。如此被人先是表示庆贺继而又表示惋惜之意,不要说是齐王,任何人都会一时震惊不已。

齐宣王在当时,可说是位相当英明的君主,在其帷幄之中也有不少善于交涉的才干之士。所以,他们对于苏秦的来意想必早已看破,而且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如此,苏秦要想跟这些人交涉归还领土的事,当然就不能使用寻常的方法,否则便难免为对方所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出人意料之外,制人于先。

苏秦之所以先表示庆贺与惋惜之意,其目的就在于此。

宣王不料苏秦有此一举,便问其原因。苏泰回答说:“人即使在饥饿时,也不吃乌喙(一种有毒的草)的原因,是由于吃了它会被毒死,结果与饿死并无两样。现在燕国虽弱小,却也是强秦的年青女婿。王贪图他的十个城邑,而与强秦结成深仇。现在假使燕国按序前进,而强秦在后面作其后盾,招来天下精兵,共同攻打齐国,这岂不是与食乌喙的情形相同吗?”

宣王听到与吃乌喙的情形相同,似乎面有忧色。于是,又问道:“那么,我该怎么办吧?”

苏秦抓住这个机会,极力陈述:“据说自古以来会做事的人,能够转祸为福,因失败而成功。大王若听从我的计划,立刻归还燕国的领土,用谦虚的态度去向秦王道歉。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他而退还燕国的城邑,一定很高兴。燕王凭空要回城邑,也一定会感激大王,这就是所谓的‘弃强仇而立厚交’了。况且,倘若燕国和秦都因此而服事齐国,则大王的号令,就连天下的诸侯也不敢不服从了。如此,使用虚辞附和秦国,而以十个城邑换取天下,这才是所谓霸王之业哪!”

苏秦的这一套理论,乃是由情势论谈起,进而分析利害得失,连哄带骗,而把对方完全玩弄于股掌之中。据说,齐王听了还大乐,除了答应立刻退还燕国城邑之外,还赠送千金道歉哪!

苏秦的思辩与口才,由此可见一斑,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先发制人,显示了灵活多变的辩才。

这一技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诱“敌”深入。在对方攻击自己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时避而不答,含而不露,造成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引诱对方放心大胆地继续前来进攻;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使对方措手不及,击破对方的攻势。这种战术还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明明占优势的论点也不敢贸然出击。比如南京大学队与台湾大学队的大决赛中,台大队指责南大队举出历史的经验说明人类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只能借助于神话的想像,大谈什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南大队开始避而不答,呈退缩之状,台大队因而越发来劲,两次三番地从历史的角度加强攻势,此时观众开始为南大队担心。而南大队却不失时机地抛出了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关于战争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这一论断,以及澳洲土著人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根本没有发生过战争,爱斯基摩人那儿从来就不知战争为何物等例证,予以坚决回击,收到了效果。

台大队后来就不敢再从历史的角度来出击了。

第二,故设圈套。好的防守者不是当敌人进攻时才披挂上马,匆匆应战,也不会去修筑一条大而无当的马其诺防线。他们像精明的猎人,寻踪访迹,在猎物的必经之途上巧妙地掘下一个陷阱。他们是智谋过人的统帅,不屑疲于奔命地寻找战机,而是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与敌人作战。比如南京大学队站在反方立场上试辩“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一题时,有意把韩国和香港摆在一起。先抛出韩国奉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问这符合儒家思想的哪一条,哪一款?正方信心十足地答曰:“这体现了儒家重视国家、官府主导作用的思想”;反方马上甩出香港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问正方对此又作何解释?问得正方张口结舌。

这一战术运用成功,可以达到辩论的最高境界——对手哑口无言。对手此时已完全落入己方圈套,即使勉强作困兽斗,也是大势已去了。

第六节把反击缺口找出来

辩论场上,局面时刻变化,难以捉摸,在双方的辩论过程中,难免存有漏洞,如能及时抓住缺口,巧妙反击,将轻松获胜。

一、肯定式反话

就是不直接,而以反问的形式,肯定或强调自己的观点。通常,比直截了当地说出己方观点更有力量。

亚洲大学生辩论会大决赛时,辩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正方同学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发展旅游业是弊多于利的话,那么,为什么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参加这次辩论比赛的中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都在发展旅游业呢?难道这些国家和地区那么多领导人都是愚不可及的吗?”

这段话就是以反问的方式,肯定了正方的观点。

二、否定式反话

就是用反问的形式,否定对方的观点。这样既增强了自己的语势,更使辩论语言不显得过分呆板。

在“****”中,一些人企图诋毁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认为借以批判彭德怀。在一次批判会上,彭德怀义正辞严地反问道:“请问,‘九·一八’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是谁招致来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又是谁惹恼了侵略者?我再请问,日本鬼子对我国同胞惨无人道的烧杀,难道只是在百团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有力否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顿时哑口无言了。

三、强击式反话

就是反问的语气坚决强硬,攻击力强,适用于双方在原则性问题上的争论,不容许有丝毫的软弱与让步。

有些人在辩论过程中,讲不出有说服力的道理,只是闪烁其词,进行诡辩,对此我们要善于识破、拆穿。如何识破、拆穿?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方法:

1.利用事实驳斥

面对某种诡辩,只要列举出与其结论相反的事实例证,其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当年,******总理在反驳这一谬论时,就列举了众所周知的事实:“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其海外驻军多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言之确凿,雄辩有力,足以论证一个国家是否对外扩张和这个国家的人口多少并无必然联系。

2.利用逻辑手段反击

找到其语言中违反逻辑之处,利用逻辑手段,进行反驳。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东倒西歪,难以站稳。一个站在旁边的军人对身边坐着的姑娘说:“小姐,请给她们母子让个座吧。”

“让座,凭什么我让座?”姑娘把脸一沉。

“年轻人要助人为乐,讲点精神文明嘛!”

“还讲精神文明?”姑娘眼皮一眨巴,嚷开了,“你把唾沫都吐到我脸上了!简直是无赖!”

“谁是无赖?你这是无中生有!”

“你就是吐了!”姑娘掏出手绢往脸上一擦,“这不是口水是什么?你这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