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16532600000006

第6章 三秒钟建立关系:学习名嘴如何先声夺人(1)

如果你想成为谈话高手,那么,你必须有某种独特的地方,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使人们容易记起你。除非你天生有了人见人爱的非凡魅力,否则你必须培养自己讲话的风格,这才是使你让别人永远不忘的最好方法。

记住,你的谈话风格,你与别人交谈的方式,都能为你的名声和你的成功作出重大贡献。

孔融&一鸣惊人,说好第一句话

初次见面,说好第一句话往往关系着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和谈话成功的前提,因此跟陌生人见面说话,最好能一鸣惊人,出奇制胜。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建安七子之首。

魏文帝曹丕悬赏征募孔融的文章(《后汉书·孔融传》),誉为建安七子之首,叹为“扬(雄)、班(固)俦也”(《典论·论文》)。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申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并且内容还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孔融的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

孔融的著述在《隋书·经籍志》记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他的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孔融小时候就是个奇才,而且十分善于说话。这里有孔融善于说好开场白的一个故事:

十岁的一天,孔融随父亲来到首都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名声极大,“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汉书·李膺传》)。但是他“不妄接宾客”,不是当世名人和通家都不获接见。

当时的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偏要见见李膺,他对李府守门者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请通报。”李膺请他进来后问他道:“高明(称对方的敬词)祖、父与仆有恩旧乎?”孔融答道:“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在座的人听了无不惊叹,他小小年纪竟如此聪慧,是个“异童”(《世说新语·言语》注引《融别传》)。李膺也称赞他将来“必为伟器。”

故事中,在与当时的高官李鹰第一次见面时,孔融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善于找到跟对方谈话的共同点(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从而在无形中拉近了跟对方李鹰的关系(融与君累世通家)。

这就是说,我们在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要善于掌握“一见如故”的诀窍,这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对工作、生活大有稗益。那么,“一见如故”有什么秘诀呢?其实,秘诀就是一些简单的细节设计。

与素昧平生的人打交道,说好开场白非常重要,如何说好开场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要想说好开场白,从而一鸣惊人的开场白方式:

1.攀认式: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同事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与对方谈话,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之间必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千丝万缕的“亲”、“友”关系。

2.敬慕式: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一种表现,也是做人的一种涵养和美德。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过头话。但是表示敬慕的内容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3.问候式:“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会更佳。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张,你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生,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

综上,初次见面说好说坏,关系重大。但是一定要记住:说开场白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

毫无拘束、潇洒大方地与陌生人结识、聊天,能使我们扩大朋友的圈子,得到新鲜的资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那么如何说好第一句话,与素昧平生者“一见如故”?

1.从了解对方入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军事名言对于交际同样适用。初次见面,要了解对方的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及喜好等,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这样才能投其所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

2.找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说好开场白,仅仅是良好的开始。要谈得有味,谈得投机,谈得融洽,双方必须确立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只要用心留意、试探,就不难发现彼此有对某一问题的相同观点、某一方面共同的兴趣爱好、某一类大家关心的事情。

3.以对方为话题

比起关心别人,每个人都更关心自己,因此,在与陌生人交谈时,如果以对方作为谈话的开始,往往能令他立生好感,从而消除彼此的生疏。比如,剖析对方的名字来引起对方的兴趣就是一个好方法。名字作为一种特殊的代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象征。

4.以提问的形式开始闲聊

面对不熟悉的人,我们可以把一些看似没有太大意义的关心问话拿来“热身”,要知道,许多难忘的谈话也都是由一个问话开始的。“您每天的工作情况怎么样?”“你家的宝贝几岁了?”而对较内向、看来羞怯的人,不妨多发问,帮助他把话题延续下去。

5.从“随意”的话说起

初次与人打交道,有时候不用刻意找话题,一句“随意”的话,有时就是最好的开场白。比如,在某个场合,你听到身边的人自言自语,小声嘀咕,便可以接过话来,或者表示你的共鸣,或者为对方解惑,这都是认识陌生人的好办法,很可能因为你坦诚的一句话,就会让对方无拘无束地向你吐露心声。比如,对方小声说“那人就是清华大学的校长呀?”你便可以接过话茬说:“嗯,他就是,据说他……”

6.与对方交流你的感受

有时候,你觉得“此时的聚会很无聊”,可以与你周围的人坦白说明你的感受。“我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当你把自己的感受向对方说出来时,说不定也能引起他的共鸣,没准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知音。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说话的原则要遵循:情要热,语要妙

情热,就是有满腔热情,直率真诚,不虚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

语妙,就是措词得当,出言有礼,吐语生辉,忌喋喋不休地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

情热而语妙,纵使萍水相逢,也会一见如故。

赵忠祥&把握好问话的切入点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恰当的提问,可使你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赵忠祥(1942~):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主编,主持人。赵忠祥在中央电视台40余年的工作中,担任过新闻、专题、综艺等各类重要节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1979年随邓小平同志访美期间采方卡特,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记者。赵忠祥积极投身于环保宣传20余年,其主持的《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两档栏目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节目,为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与爱心,做出了贡献。

赵忠祥有一次去某精神病医院采访一位患者。编辑的采访提纲中原先拟好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赵忠祥感到这话过于刺激患者,就改用委婉亲切的问法:“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觉得怎么样?”几句和蔼可亲、婉转温和的问话,一下子缩短了交谈双方的距离,那位原是小学教师的患者感到来访者亲切可信,回答问题时也显得自然恳切。她说:“最近,我非常想念我的学生们。我真想快一点治好病,能为教育孩子贡献我的一份力量。”语言诚恳感人,谈得十分投机。赵忠祥马上接口讲:“您很快就要出院了,真为您高兴。今天咱们这段谈话已经录了像,过几天在电视里一放,我想您的学生看到您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问话是一门高级的语言艺术,其关键之处在于能够融洽感情,让对方自然而然地谈出所需信息。这只能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得以实现。赵忠祥敏感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这个问句,虽然问的是时间,却因“精神病”一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恐怕会引起反感,病人便不予配合。于是他改成“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觉得怎么怎么样?”,避免了直接的语言刺激,从而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一次,一家工厂突然失火,有一位记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当时火刚刚扑灭,他一见到工厂厂长就问:工厂起火的原因是什么呢?厂长看了他一眼,不悦地说:现在还不清楚,调查以后再说。而随后赶到的另一位记者并没有这样提问,而是对厂长说:看来咱们工厂反应挺快的,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火扑灭了,损失应该不会很大吧?厂长马上回答说:是的,是的,我们工厂平时工作做得就很好。然后他又回答了这位记者提出得几个问题。

这位厂长只所以能配合后一位记者的提问,就是因为后一位记者把握好了问话的切入点,他的提问是厂长感到舒心的话题。

问话作为一门说话的艺术,对增进彼此的认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人问话一出,便立即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双方觉得相见恨晚,很快便成了好朋友;有的人问话一出,使对方无言以对,使场面变得很尴尬,双方常是话不投机半句也嫌多。所以我们一定把握好问话的方式,以促进自己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重要的谈话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提问技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决定商谈、讨论或辩论的方向,适当的发问常能引导谈话的结果,好像转动水龙头以控制水量一样,灵活、巧妙地提问可以控制收集情报的多寡,刺激对方思考,并开始慎重地考虑你的问题。

问话时,首先要明确提问的内容。如果你要对方明确地回答你,那么你的问话也要具体明确。提问一般只有一句话,因此,一定要用语准确、简练,以免使人含混不清,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问话之前的思考、准备是十分必要的。思考的内容包括我要问什么?对方会有什么反应?能否达到我的目的等等。

其次,要选择适当问话方式。提问的角度不同,引起对方的反应也不同,得到的回答也就不一样。赵忠祥正是因为选择了适当的问话方式才使采访顺利进行。

再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掌握问话的时机,就可以控制谈话的引导方向,从而把对方引导到你希望的结论上。当交谈中出现某一问题时,应该待对方充分表达之后再提问。否则,提问会打断对方的思路,而且显得不礼貌,也影响对方回答问题的兴趣。

最后,问话时还要考虑问话对象的特点。如果对方是一个严肃的人,提问要认真;如果对方是一个活泼的人,提高则可诙谐一些;如果对方是一个坦率耿直的人,提高就要简洁;如果对方是一个爱挑剔、善抬杠的人,提问就要谨慎、周密;如果对方是一个羞涩的人,提问就要含蓄;如果对方是一个急躁之人,提问就要委婉。

限制性提问

限制性提问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提问中便限制了对方可能做出的回答,有意识、有目的的把对方的思路引向提问者所希望的答案上。二是这类发问能使对方从中感受到提问者的诚意,在心里有融洽、亲切之感,觉得盛情难却,不好意思拒绝,即使原来想拒绝,也会不由自主地改变主意,顺着问话人的意思做出答复。比如,你是一位饭店的服务员,饭店的老板要你在招呼客人的同时能把饭店新出炉的一款新菜式推荐给客人,希望客人能买一份尝尝。那么,你就可以这样招呼光临的顾客:“您好,我们饭店推出了一份新的菜式,非常的美味,是大厨的精心之作,不好吃我是不会向您推荐的,您是要一份还是要两份?”我相信大多数顾客是不会拒绝你的好意的。

不过,限制性提问一般只适用于预期目的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在情况不是很了解又无明确目的的时候,提问的范围宜大不宜小、宜活不宜死,必须给对方的回答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例如:如果你在办公室上班,别人用完了复印机忘了关掉,你可以很随便地问一句:“请问您现在还用复印机吗?”这样就比直接说“复印机用完之后为什么不及时关掉”要好得多。

吴兴祚&选好话题,先入为主

谈话的话题决定着社交成败,因此把握说话的切入点,制造一种先入为主的气势,从而给对方造成一种威慑。

吴兴祚(1632~1698):字伯成,号留邨,山阴(今绍兴)州山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旧旗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部)。祖大圭,教授辽东,遂隶汉军正红旗;父执忠,客礼亲王代善幕,授头等护卫,为官清正廉洁,仕官40余年,位一品,所得禄赐尽以养战士。

吴兴祚授萍乡知县,康熙间自无锡擢福建按察使,又擢巡抚,与总督姚启圣等发兵拒台湾郑氏兵。官至两广总督,因故降为副都统,后复原秩。生平喜与文士交游,诗亦清雅,平生工诗文,擅音律。有《留村诗抄》、《宋元诗声律选》、《史迁句解》、《粤东舆图》等。

巧舌如簧的魏际瑞奉命招抚叛军韩大任,不料却被韩大任一剑刺死。韩大任还放出话来:“来劝降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