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跟随名嘴学说话
16532600000026

第26章 化尴尬为神奇:学习名嘴随机应变的说话技巧(3)

威尔逊因此想扭转这种一人得意众人愕然的局面。他起立致词,在几句开场白之后,他说:“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面很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有一个人在加拿大喝酒过了头,结果在乘火车时,原该坐往北的火车,却乘了往南的火车。”

“大伙发现这一情况,急忙给往南开的列车长打电报,请他把名叫约翰逊的人叫下来,送上往北的火车,因为他喝醉了。”

“很快,他们接到列车长的回电:请详示约翰逊的姓,车上有好几名醉汉,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该到哪去。”

威尔逊最后说:“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却不能像主持人一样,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里。”

听众大笑。威尔逊幽默的谦逊,使众人感觉摆平了面子,因此,消除了敌对不服的恶意。

让“小人物”感到自己受重视,没有被冷落,光靠热情礼貌还嫌不够。有时还必须施展一些手段,把双方的面子扳平,使“小人物”脸上有光。这里,面子学大师向你提供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首先,可以适度地往自己脸上抹点儿“黑”,讲一桩自己的“丑事”。人情面子像一块翘翘板,一头高,另一头自然就低。通过自我“抹黑”把身份降低,大家感觉上就平起平坐了。

人际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们,与人打交道容易让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为他人过于紧张、有压力,也可能是这些人还没有摸着与普通人相处的窍门。

其次,就是学会自嘲。通常而言,使当地开自己的玩笑,可以缓解他人压力,还能让一般人觉得有人情味,和普通百姓一样,从而让人心里舒坦。力求个性化、形象化并学会适当的自嘲,这样很容易使自己说话变得有趣起来。

有人说:幽默力量能认同幽默的事物。因此真正伟大的人物常会笑自己,也鼓励别人和他一起笑。他们以与人分享人性来给予并获得,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当自己还是“小人物”的时候,更要学会自嘲自己,这样会在无形中减少敌对的力量,为自己赢来必要的支持。

自嘲自己的长相或自嘲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会使你变得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长得英俊或美丽,试试你的其他缺点。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缺点就虚构一个,缺点通常不难找到。如果你的特点、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惧,那么,试着去改变这些不好的看法。

例如,你可以说一句妙语:“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和他人一起笑,会帮助他人喜欢你,尊敬你,甚至钦佩你,因为你的幽默力量证明你有人性,这种调侃自己的方式,容易给对方产生一种“我喜欢你”导致“我了解你”,进而“我相信你”。于是,你最后达到的目标便是信任。

事实上,当别人信任你时,你便能影响他们,使他们鞭策自己去发展他们的潜能。这也正是每一个人在与人沟通时、积极向上时的最终目标。

其实,不管我们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让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大人物因自嘲可减轻妒意获得好名声,小人物更可以通过自嘲苦中作乐,甚至一夜成为笑星也未必。

内心充满爱意的自嘲自己缺点和愚蠢,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尖刻地嘲笑自己,觉得我们犯了愚蠢的错误,活该受到惩罚,那我们只会感到屈辱。因为这种态度背后的潜在意识就是相信我们应该比实际的更好,而如此人生态度正是我们超脱的障碍。如果我们内心充满了爱再来嘲笑自己,就能达到某种和蔼可亲的超脱。因为我们自认愚蠢,但不顾影自怜。

保罗·纽曼&让道歉成为高明的补漏剂

对待言语失误,有时公开道歉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掩饰来得高明和有效得多。

保罗·纽曼(1925~2008):是美国著名演员、赛车选手、慈善家,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金球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奖、艾美奖最佳男配角奖的美国演员、导演。

1986年,保罗·纽曼以《金钱本色》演一位热心提携教导晚辈老斯诺克教练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保罗·纽曼还在1982年创立一家名为“Newman Own”食品公司,个人所持股获利金额,通通捐献给慈善机构;至2007年5月为止,保罗·纽曼捐出给社会善款,多达2亿2千万美金。保罗·纽曼在2008年9月26日因癌症去世,终年83岁。

曾获得第59届奥斯卡影帝的保罗·纽曼是位资深演员。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早年出道时曾拍过一部叫《圣杯》的电影,评价很差。在保罗·纽曼大红大紫后,洛杉矶某电视台有意羞辱他,决定在一周内每晚重播一遍该片。

保罗·纽曼听说后,虽然明知是挑衅,但他没有生气,也没有急于反击,在一番深思后,他决定在《洛衫矶时报》上连续刊登一周的大幅广告,内容是:“保罗·纽曼在这一周内每晚向您道歉!”

这个举动轰动了全美,让他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观众不仅没有因此而轻视他,反而谅解他,并且支持他。

保罗·纽曼可以算是一个“道歉”的高手,他选了这种特别的道歉方式,赢得了所有人的原惊。

有些人总是不肯开口认错,并不因为他们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而是他们将“道歉”当作是一种人格上的耻辱,觉得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说对不起是很丢面子的事,或者他们迟迟不道歉是因为怕碰钉子,于是便心甘情愿地反复经受自责和不安的折磨。其实,只要能够坦然地面对这些过失,开口说出你想说的话,你就会变得很轻松。

可见,学会道歉是我们与人交往的一项必修课,当然它也有一定的规则和艺术。直接找对方说“对不起”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比如,吵架后,送对方一束鲜花或其他的小礼物,主动请对方吃顿饭,帮对方倒一次水,给对方写信表明你的态度……只要道歉是真诚的,其实用什么方式表达并不重要。

犯了错误敢于道歉便是一种勇气,也属于个人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道歉能使友人关系更好、仇人变友人;也能使恋爱顺利、婚姻幸福;能使家庭和睦、邻里愉快;能使同事融洽相处、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它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补漏剂”。很多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比找到最正当的借口更容易让人原谅、让人接受。

关于这一点,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起初,他对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句话是以赞誉方式做出的道歉。但是,道歉也要讲一定的原则,如果自己没有错,不必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那种只是因个人喜好不同而并无实际错误的事不用去道歉。

巧妙道歉能祛病

有个病人因头痛、失眠和消化不良到医院求诊,检查身体却找不出病因。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这个病人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他说出了藏在心里多年的事:他处理父亲的遗产时,欺骗了住在国外的兄弟。于是医生便要病人写信给他的兄弟请求原谅,并附寄一张支票,作为赔偿的初步行动,病人哭了。“谢谢您,医生。”他说。

接着又带他一起去寄信。信寄出后,“我想我的病好了。”他真的很快就痊愈了。

衷心道歉能医治自己的心理病,也能修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罗慕洛&反唇相讥,欲擒故纵

当别人对你说出无理言语的时候,必要的针锋相对,反语相讥也是一种处理突发事件的说话方式。

罗慕洛(出生年月不详):菲律宾将军、外交家、新闻工作者,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协助盟军和战后参加联合国工作而闻名。

1931年任TVT出版公司总编辑。1937年任另一报纸连锁的发行人。1941年日本进攻菲律宾时,他在科雷希多岛担任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的副官。日本占领科雷希多岛后,随麦克阿瑟撤至澳大利亚,后到华盛顿特区参加奎松总统的菲律宾流亡政府,任新闻部长。1941年因在战前对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形势有正确估计而荣获普立兹奖。1945年随美军回菲律宾。1948年任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主席。1949~1950年任联合国大会主席。

罗慕洛于1950年任菲律宾外交部长。1956年代表菲律宾参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57年1月任安理会主席。1962~1968年任马尼拉附近的菲律宾大学校长,并于1966~1968年任教育部长,1968~1978年任外交秘书,1978~1984年任外交部长。晚年担任马可仕总统的官员时,变得缺乏民主观念。他支持马可仕于1972年施行戒严,至70年代中期已从自由报业的拥护者转为政府控制报业的支持者,同时指责西方新闻记者对第三世界的问题作非善意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