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写作源于今年5月底,当时王石登顶珠峰,而万科今年的业绩增长又处于一个新高水平,王石和万科的受关注程度,是万科19年历程以来的最高。
不过舆论之中,既有赞扬和肯定,也不乏质疑和追问。王石,自1998年以来,是活跃的地产界人物,有很多方面被很多人提及,但同时,已经52岁的他,似乎有更多方面被公众和他自己忽略了。
事实上,作为一个思考的内容和角度都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企业家,王石很多时候对媒体的发言,以及就万科许多事件的谈话,都是特定语境下的产物,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就完全代表他的想法。因为,真正企业经营管理的切身体会,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都是意会多于言传的事情。而擅长逆向思维、不愿人云亦云的王石,既没有太多的企业哲学和复杂的产业理论体系,也很少愿意按照公众的话语逻辑发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时对于王石,公众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这是正常现象。
作为一个认识王石与万科相当长时间的媒体人,我深感,写一篇亲见亲闻的王石成长的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后承蒙媒体朋友们的偏爱,关于王石的约稿和询问纷至,我也不愿意重复旧文,就不断回忆以及探访,积极寻找不同角度来反映王石与万科的各个方面。直到某一天,在许多熟人和陌生人的提示下,我突然发现,写一本较为完整充实的王石创业史更为必要。
由于平日采编工作繁忙,我只能在业余时间凭借记忆和资料进行写作,两个月内出来的第一稿凡30万字,内容也较为芜杂。而到了定稿,我还是下了很大决心,删去了三分之一的内容。
现在的这本书稿,集中讲述的是王石和万科自1994年以来和企业成长发展紧密相关的情节。虽然王石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但是,作为一个少有的企业家,他在商业思考和实践方面的建树更加值得公众关注。王石除了是一个业余登山家和极限运动爱好者之外,还是一个难得的董事长和创业家。本书希望能够重现王石引领万科前进的很多关键时刻,希望能够揭示王石成功的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体现的企业智慧,也希望能够告诉读者,万科的成功绝非侥幸。
中国有没有仇富心态是最近的流行论题之一。王石虽然不是富豪,但是他强势的个性企业家形象,多少也引起了社会的讨论。我深受王石以及万科理念影响,自然有自己的立场。不过,我写作本书的时候,尽量采取个人认为比较接近事实的资料,目的也是希望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文本,让无论是认同还是不认同王石的读者,对这个绝无仅有的现代商人有更多的认识。
完稿之际,传来的消息继续令人振奋。王石先生于今年12月16日动身,计划在元旦前后攀登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随后挑战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王石和他的队友们有信心在2005年前登遍七大洲的最高峰,实现中国业余登山者零的突破。这种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精神在今天物质丰富的社会中,一直是比较珍贵的。而王石的这种冒险精神,和他做企业的稳健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深圳一位潜心研究地产业和王石的某先生的理解给了我一些新的思路。
他认为,王石既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佼佼者,同时更是一个风险投资家。无论是当初搞贸易公司,做电子仪器,到后来跨地域投资,做万佳,王石拿手的事情,就是尽量在可控制风险的情况之下,介入那些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商业项目,从而使之增值壮大,然后不断套现。而万科就在这样一次次风险和机遇轮回、成功与失败交错之中不断壮大。王石也能从这种稳健与激进的不断平衡之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这种想法不一定很准确,但是很有趣。或者,对于本来就是不能用寻常习见去理解的王石,这样的解读,还能够说中一部分真相。
本书只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因缘际会之下,目睹了王石引领万科发展壮大的一段岁月后,倾注了很多感情的记录。因为我相信,王石已经不仅属于万科,也不仅属于房地产界,他在企业经营以及产业思考方面,有着更多值得社会公众体会借鉴的内容。本书既不是官方传记,也不是严格的学术研究,更不是小说和传奇。我只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有更多的人知道,有这样一个企业家,他曾经这样缔造和推动了一个企业,他有过怎么样的喜怒哀乐,有过哪些得失进退的关键时刻。再现一些值得今天以及未来的人关心和回味的内容,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媒体从业人员本身的理想之一。
当然,今天的万科不是没有缺点,19年生息发展后,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探讨,而王石也还有很多企业人之外的生动画面,不过,描述这些方面的内容只能留待下一本书去完成了。而我也热切欢迎有更多的人关注王石,有更多的文章和书籍揭示这个追求丰盛人生的中年人的更多方面。
本书的面世,首先要感谢万科公司内外的大力支持,包括管理层郁亮、丁长峰、丁福源、解冻、肖莉等等当事人的珍贵回忆以及周慧、缪川和《万科周刊》历年来多位成员提供的第一手材料。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石和万科同仁对我写作本书保持了足够宽容的态度,没有一个人哪怕是一次对于我的写作有过任何的要求和限制,这种表现出来的整体自信和大度使我能够坚持完成本书。同时,也感谢姚牧民、郭钧、林少洲、全忠、何正大等离开万科了的成功人士对我详尽和诚恳的建议。
再次,我要感谢《经济观察报》的赵力社长、何力总编辑以及社委会同仁的帮助,还有同事于威、仲伟志、许知远、邢林池、刘长久、吕尚春、何军、方军、刘利、王福民等的支持,没有他们创造提供的特殊环境,这本书不可能这么顺利完成。
尊敬又有趣的郎咸平教授在企业管理和战略方面对本书启发很大。
当然,同样应该感谢的是蓝狮子财经书系的策划人吴晓波先生对本书的重视,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感谢汤涛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具体、繁琐工作。
最后,也要感谢历年来那些和我讨论王石与万科的各媒体从业的佼佼者秦朔先生、朱伟先生、王剑先生、黄啸小姐、沈宏非老师、李戎先生、伊险峰先生、冉小林先生、高昱夫妇、黄茵小姐、苏燕小姐、苗炜先生以及黎静小姐等,本书吸取了他们大量的智慧。还要感谢我的父母陆冠华、钟彩群和长辈沈希和、俞秀美。正是他们长期的照顾和鞭策,使我没有偷懒,终于写完了本书。
陆新之
2003年12月,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