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宽,路就宽
有一个人,因为房子的缘故,心情郁闷了整整三年。这三年之中,他没有心思干任何事情,甚至撂下了自己以为会陪伴他终身、曾经决意须臾不离的照相机。
一天,他在小河边猛抽香烟苦思难解的时候,看一位垂钓老翁却自个儿乐呵呵地满面春风,心头奇怪,于是凑近问老人家:“老伯,这臭水河里没有大鱼,你不会有啥收获,为什么还这么开心?”老翁用吟诵的语调缓缓说:“神许你一片蓝天,你就享受青云万里;神许你一张眠床,你就享受舒卷自如。”
这个人一愣,猛然听懂了。
继而像被醍醐灌了顶,突然间清醒得不能再清醒。对呀,即使我有再大的房间,还不是仅仅享受一张床?即使我仅仅只拥有一间小屋,谁能阻碍我享受青云万里?三年里,我不能舒卷自如,是因为我心有障碍啊!
在一个月里,他办完了房屋的置换手续,大房换了小房,近屋换了远屋。当然,他银行卡里多了10万元现金。于是他添置了一些摄影和旅途的必备用品后,然后义无反顾地上路了。第一站,拉萨。
拉萨的自然风貌,那里的藏传佛教印经院,在世人眼里,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谜,他要用相机和时间去破解,至少他想:可以在有生之年为后人留下一些影像档案。他不再为他人的劝说羁绊自己了,他想走一走不为世俗所累的青云万里路,特立独行,仅仅和心爱的相机。当然,他知道,世俗是以物质享受为价值衡量标准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他可能最多只可获得一张简陋的床,也许最终一无所获!但他相信自己,可以舒卷自如,尤其在精神的床上,不管外界再有什么样的变幻。
他与藏族同胞大碗喝青稞酒,在夜空里开怀大笑,苍凉而欢愉。他知道,这是他的精神之床,他得以舒卷自如。相机,除了远山,还忠实地记录这样的场景。用“忠实”二字并未过分,因为罗兰·巴特这样说过,摄影的真谛非常简单,就是“如此地存在着”。而他,则“如此地记录着”这样伟大的存在。
他的双脚,在这张神赐的床上,自由地舞蹈;他的相机,在万里青云下,孜孜不倦地按动快门……
最终这个人重新找回了自己,以及他的欢乐和即将全部献给世界的热诚。因为“心宽”的人不喜欢斤斤计较,不会把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咬牙切齿、记仇记恨上,相对地更能专注自己分内之事,集中心力的结果,成功的机会自然也就较大。像前文提到的那个开始因为房子的问题心存障碍,后在垂钓老翁的指点下心态放宽,重新找回了自己和喜欢的摄影事业,路也就走得更宽了。
还有“心宽”的人也不会钩心斗角,不会令人讨厌,更不会是一个整天愤世嫉俗,自义谩骂的人。反之,如“心窄”的人则会自怨自艾,锱铢必较,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终至落魄。
心宽,路就宽;心窄,路就窄。
曾经有一个企业的老总因事业不顺而跳楼自杀,在他的遗书中,他写道:“我满怀壮志踏入职场,多年来的打拼,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没有做错什么事,但为何‘他们’就是要跟我作对?我能力不比人差,为何总是没契机?人生无意,我已走投无路,就此别过……。”草草几个字,为他的人生画下了句点。
后来,有人问起他身边的人关于事情的始末,旁人表示死者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私下不易相处,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这几年工作又不顺,再加上自我要求高,自尊心强,可能一时想不开才走上绝路。
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惋惜的结局啊!难道真的已无路可走到非得要以死亡来结束自己生命的地步了吗?其实,若仔细观察、分析社会上的一些公众人物,甚或是平日近在咫尺的一些人们,观察他们的成就、起伏,你将会发现一件事——
心宽,路就宽。
一个心胸宽大的人,最后的结局往往好于那些心胸狭窄的人,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但十之八、九皆是如此。
古人陶渊明因为心宽,才可以那样恬淡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因为心宽,才在登泰山时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李白因为心宽,“且放白鹿青崖间”,抛却个人烦恼,以宽广的胸怀,无比豪放的热情,享受着精神的释然与超脱。
怀着宽广的心,走在人生道路上,犹如走在万紫千红的芳园,当你一次次回首,每一步都是春天;天空是辽阔的,它不分你我;大地是伟大的,但是它在我们的脚下。心宽,天地宽。把心放宽了,人生何处不开阔。
2、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
“别跟自己过不去”,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似乎会觉得这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充其量只是一句大白话。然而仔细想想,生活在愉悦与烦恼同在的社会,人们也时常陷入在“跟自己过不去”的陷阱中,既伤神又伤心,既费时又费力,而这一切又被理所当然地默认乃至接受。许多心理疾患与负担,许多情绪危机与压力,便由此而生。
有一个公司员工在一次欢送公司部门经理的茶话会上,出于诚恳,坦率地说了部门经理的几点不足。回到家以后,妻子怪他“怎么能当面让领导难堪呢?”他于是懊悔不已。第二天到公司去,有的同事说他像“炮筒子”,更使他坐立不安,一股自责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我为什么这么笨”,“我可以找机会去澄清吗?”一连串的问题浮现在脑际,彻夜难眠。
看完这个故事,不知你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其实,人们每天都在经历着许多的事情,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跟自己过不去。对自己宽容才能够达到自信,才能有快乐饱满的精力。对自己不宽容,则忧虑、焦躁、沮丧、痛苦、自卑,这样会让自己生活得很累。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人生之路走得平坦、舒适。但是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坎坷、挫折与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每个人自己也时常犯错误,在这些不如意与错误面前,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别人的宽容,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宽容,不跟自己过不去。别人的宽容只不过为一颗受伤的心带来一丝慰藉,自己的宽容则会使这颗心迅速地恢复往日的活力,化失败的痛楚为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假使受到一点挫折便耿耿于怀,不知自我地宽容;面对困难,也不敢有所作为,恐怕也只能是碌碌无为,郁郁而终了。
宽容自己,就是要敢于忽略自己的缺陷,发扬自己的优点。有的人老是抱怨自己个子太矮,打不起精神。请不要悲观,想想自己的长处,想想历史上那许许多多的矮个子伟人:称霸欧洲的拿破仑,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哲学大家康德,还有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们宽容了自己身体上的缺憾,把个子矮的自卑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终成一代伟人。
所以,凡事别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或这或那的缺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这样想来,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使心灵不会被挤压得支离破碎,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著追求。
人生中似乎困扰太多,快乐太少。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大都源于你自己,事实上是你在困扰自己。
有一位年纪大的工程师,多年从事高科技的研究,在事业方面很有成就。可是,在生活方面,他却是个孤僻怪异、愤世嫉俗之人。他听不惯年轻一代喜欢的流行音乐,只要听到什么摇滚音乐啊、网络歌曲的,他就会愤愤然痛斥一番,甚至采取用棉花球堵耳朵的方式以示抗议。他也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谈论什么青春,什么时尚。
他的儿子很孝顺也很优秀,毕业后被分配在研究所里做学问。他嫌挣钱太少,做学问没什么意思。儿子听了他的话,就辞掉了原来的工作,应聘到一家跨国大公司做白领,工资很高,生活得也很好。可他还是不满意,一天到晚唠唠叨叨,说儿子的工作没有前途,公司总归是别人的,以后老了怎么办。儿子一赌气,不做白领了,自己开了一家公司。
可是他仍然唠唠叨叨,还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生着无关紧要的人的气。他总是陷入杂事中不能自拔,经常为找一个很小的东西把家里翻得乱七八糟,还常和别人生气。
这位工程师真是没事老跟自己过不去的一个典型。其实,这完全是他的心态在作祟,整天愁眉苦脸,总觉得谁欠了他似的。主要是他老跟自己过不去。
中国儒家主张追求“在我者”,而对“在外者”则保持一种淡泊心态。一个好的心态是一笔巨大财富。如何学会对自己满意?不妨遵循以下原则:多想想自己拥有什么,少想想自己缺什么。大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世上最大的悲剧是:“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人的心胸广阔,如浩浩长江,虽然有些不快,可已顺流而下,转瞬即逝。凡事都往好处想,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有一则幽默说,一个人老是不顺心,有一天出门不小心,一脚踩空掉到水里,不想爬上岸一看,嘿!口袋里还装着一条鱼。以这种心态去生活,你就过得很坦然,很快乐。
再往深处想想,人生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一位经历过许多坎坷和不幸的老干部说的很有道理:“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在乎别人的评价,不经意中得罪别人,同事磕磕碰碰,甚至于结怨结仇。现在想想,倒觉得不值得,真没啥意思。”
说到底,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想创造好的心情,首先得摆平自己,拿得起是一种度量,放得下是一种度量;拿得起实在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事之真谛。
凡事不跟自己过不去,应宽容自己的失败,宽容自己的缺陷,宽容自己的失误。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再次鼓起勇气,追求目标与梦想。
3、退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坦然和释怀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了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给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不可否认,生活中人们常常重复和海格力斯一样的错误,“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一直是人生道路上人人皆知的座右铭,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这句话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其实,你越是想超越别人,处处占上风,就越会使人们觉得你讨厌,对你敬而远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别人的过错,明智的人会选择宽容,即容许人犯错误,那么更容许人改错。
有一位长者,他年轻时家庭生活十分拮据,一位香港亲戚知道后托同乡带来1000元港币接济他。但那同乡见面后却只转交了800元。这位长者分析这有两种情况,一是那同乡私吞了200元,二是亲戚在信中写错或疏忽了。当时他如果挑明了,要么就会损及同乡的脸面尊严,要么就会让馈赠的亲戚难堪,这位长者选择了不计较的态度。他说:“当我想到有那么多乡邻比我贫困却没能获得救助时,我就充满了感恩之心;当我想到就算这同乡有意贪占钱财,他好歹留下了800元,没有全部弄走,这是值得我庆幸的。一个值得感恩,一个值得庆幸,我还有什么忍不下去呢。”
长者容人之错,合理退让。林则徐曾经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就像大海一样,只有广泛吸取周围的河浪,包容天下的雨水,它才会那样广阔无垠,如果人不愿像大海一样心胸宽广,而愿像羊肠小道那样心胸狭窄,不愿容纳别人的一点过失,更不愿吸取别人的一点教训,那么他永远都是井底之蛙,看不到广阔的天空。
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寓理于此。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再心存疑虑。
其实,世界上许多的悲剧,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肯退让而造成的。然而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实大部分都是“小事”,并没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些细枝末节不同罢了。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所以应当以己心来忖他心,如果换成我是他,会如何如何。这样与人相处时,就能够看到对方的好,而一些小小的不如意,就会忍一忍、让一让了。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退步》诗云:“万事无如退步人,摩头至踵自观身,只因吹灭心头火,不见从前肚里嗔。”这首诗的大意是劝世人在受到别人伤害或吃亏的时候,不要立刻就发火或心生报复,而是反观自身,想想这件事因何而起,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发怒,之后会有什么结果?若不生气又会有什么结果?这样孰是孰非就很清楚,怒火也就自然慢慢消退,相互之间的矛盾就不再那么尖锐了。一旦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现实,自然就可以找出化解矛盾的方法,一场可能发生的争吵或灾难,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