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食疗本草
16514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据科学家研究,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以下几项:

第一,性成熟的早晚影响寿命。如人类的行为学表明,行为受激素的调节,性成熟早表现在对外界的刺激反映强,而且常表现为一类挑衅的行为,这会导致大量细胞死亡,寿命就短;如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或推迟性成熟,寿命可能会相应延长。

第二,遗传决定寿命。有人认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寿命的长短;寿命长短与生物的细胞分裂次数成正比;合成核酸或蛋白质的差错,可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尤其是当蛋白质差错发生酶时势必导致整个物质代谢紊乱,结果引起细胞衰老死亡等。

第三,食物对寿命的影响。据科学家研究,人类的寿命一般为140~170年,现在的人一般很少是“寿终正寝”的。如果能够合理饮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是会适当延长其寿命。

不知大家有没有从这几点因素中发现一些生存的契机?那就是,第二项是完全不能由人类掌握的,那已经是上天注定的了;第一点呢,则有一半是注定的对一半人为的影响因素,因为一些饮食习惯和行为可以导致性成熟时间的提前或退后;而最后一点——饮食对人类寿命的影响则完全是掌握在人类的手中的——因为人们自己的饮食自由是控制在自己手中的。

其实,吃是一件简单的事,吃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说它简单,是因为没有谁会说自己不会吃,说它难,是因为,会吃的人并不多。

所以,现代社会,人人都懂得“健康是金”的道理,但“健康”并不是宝贵生活的相伴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来的,而是科学生活的伴生物,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这一点,我们的祖先比我们要聪明的多。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处觅食;久而久之,也就发现了某些动物、植物不但可以作为食物充饥,而且具有某种药用价值。在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力把食物与药物分开。这种把食物与药物合二而一的现象就形成了药膳的源头和雏形。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的传统医学才说“药食同源”。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另外,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这就是“药食同源”的另一种含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完善,自汉初到明末,人类对各种食疗本草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在人们的生活中,药膳也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在国外也享有盛誉,备受青睐。药膳是中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

食物疗法是祖国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历史悠久,且临床运用都极其广泛,如以食物疗法为基础的药膳、药茶、药粥、药饮、药酒等,都是食物疗法的组成部分。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重视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意识到健康的饮食结构不仅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合理使用更能祛病强身。通过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传统饮食与人体所需的营养结构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进一步证实了中医食疗养生的科学性。近年来,中医食疗学的研究人员不断丰富和扩充食疗养生的内容,使之因其“道法自然”的妙处而日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基于此,我们为大家精心编写了《食疗本草》一书。《食疗本草》为大家奉献了上百种常用、常见药食两用的种食物。特别介绍了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清咽润喉、保肝、解毒和抗种瘤作用的食物。内容包各种食疗本草的详细介绍、营养成分、食疗药效、食用方法、食用宜忌以及药膳偏方,使读者了解并掌握食用植物的药用功能和应用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行为获得自我养生健身延年益寿、防病治病的目的。

这么好的一本实用书籍,相信你一定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