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肺经异常不通时,人的身体沿肺经循行路线上通常会出现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本经经气异常还会出现气上逆、咳嗽、喘息气粗、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又因为肺与口鼻相通,所以也会出现鼻塞、感冒、流涕、伤风怕冷等症状。另外,肺主气,肺与大自然之气相通,自然界的大气养育了世间的万物。肺气既有大自然之气又有脏腑之气。如肺气不足时,在人体面部必有所表现,出现各种损容的病变。
手少阴心经
中医讲“心主神明,魂魄意志,皆为其统”。有人说,脑才是思维的中枢,心不过是个“血泵”。其实,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自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
手少阴心经是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与其他脏相连的系带,下过隔肌,络小肠。它的支脉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咽喉,而与眼球内连于脑的系带相联系。它的直行脉是从心系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下向肘内,沿前臂内侧后缘,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的挠侧出于末端,接手太阳小肠经。
《黄帝内经》中讲,手少阴心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因此,在身体保养方面,循经按揉可以放松上臂肌肉,疏通心经的经气。对重点穴位进行按摩艾灸叩击还可以预防冠心病、肺心病以及改善颈椎病压迫神经所导致的上肢麻木等,此外还能治疗失眠等“心神不守”的疾病。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在手臂阴面中间的那一条线上,敲小臂时有酸痛感,敲大臂有电击感。从现代解剖学来说,心包经在人体循行的路线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所以刺激心包经可以治疗沿经皮肤的感觉异常等病症,另外对冠心病、心绞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本经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手心热,前臂和肘弯掣强拘急,腋窝部肿胀,甚至胸胁满闷,心跳加快,面赤,眼睛昏黄,嬉笑不止。本经腧穴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嬉笑不休,臂肘屈伸不利等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
阳明经起于食指挠侧顶端商阳穴,沿着食指挠侧上行,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进入两筋之中,向上沿前臂外侧至肩部。其分支从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回过来夹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分布在迎香穴外。
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中医学认为,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点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分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的循行和大肠经比较相似,只是位置上要比大肠经靠后,从作用上来讲也没有大肠经那么广。《灵枢·经脉》中记载: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沿手掌尺侧,上向腕部,出尺骨小头部,直上沿尺骨下边,出于肘内侧当肪骨内上骸和尺骨鹰嘴之间,向上沿上臂外后侧,出肩关节部,绕肩脚,交会肩上,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管,通过编肌,到胃,属于小肠。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行沿颈旁,上向面颊,到外眼角,弯向后,进入耳中。它的又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接足太阳膀胱经。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
《灵枢·经脉篇》中说:小肠经是“主液所生病者”。“液”包括月经、乳汁、白带、****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找解决办法。本经腧穴可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头、颈、眼、耳病症,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少腹痛、腰脊痛引****、耳聋、目黄、咽喉肿痛、癫狂及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是人体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小肠归于中焦,肾、大肠、膀胱归于下焦。《难经·三十八难》中说:“三焦者,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
本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手少阳三焦经起始于第四指之末端,上行出于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穿过肘关节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锁骨上窝,散布于胸腔之中部,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隔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本腑。
它的支脉是从胸腔中部分出,上行出于锁骨上窝,再上项部,联系于耳廓后面,直行向上出于耳廓上角,自此弯屈向下到面颊部再至眼眶下部。它的又一分支是从耳廓后面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廓前面,经过客主人穴所在部,向前交叉于面颊部,到达外眼角,接于足少阳胆经。
本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症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症。
足阳明胃经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就是说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呆证。因为脾胃具备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整个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是人体的能量源头。脾胃掌握着身体内能量的吸收和分配,脾胃不寻,人体的很多器官运作代谢就会减慢,工作效率就会降低。
本经共有45个穴位,其中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外侧面,30个之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胃经上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线,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本经起于鼻翼两侧,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进入上齿眼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颊唇沟承浆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领大迎处,沿着下领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隔,属于胃,联络脾脏;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经****,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骸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线,下经足附,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足阳明胃经腧穴可治疗胃肠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头、眼、鼻、口、齿等器官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胃痛,腹胀,呕吐,泄泻,牙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足少阴肾经
肾经上虽然只有27个穴位,但与人体脏腑器官有很多的联系,它起于足底的涌泉穴,从足小指开始,斜向足心绕过踝关节内侧,进入足跟,向上经过小腿,腘窝内侧,沿着大腿内侧后缘,贯穿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浅出腹前,上行经过腹、胸部,终止于锁骨下缘。主要循行于下肢的内侧和躯干的前面,沿前正中线的两侧。
本经异常变动通常会表现为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漆柴,咳嗽痰唾带血,坐下想起来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清,心荡有如饥饿感;肾气虚更容易发生恐惧,心慌得好像有人要来追捕;这还可发生骨部的气血阻逆,见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脑穴主治“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疽,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和三条分支。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复出项部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脚内侧,夹脊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进入窝中。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脚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脚,经过髋关节部,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会合于窝中,由此向下通过排肠肌部,出外跺后方,沿第五跖骨粗隆,到小趾的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通常会表现为头重痛,眼睛要脱出,后项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像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胖肠肌像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踩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脑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病、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足少阳胆经
胆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一条经,本经共有44个穴位。其中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隔,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
耳部支脉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腋部、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阴经之间,经排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指外侧端。
足背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拓骨之间,至大指端,与足厥阴经相接。
本经腧穴可主治病症有: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领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共有21个穴位。其中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足太阴脾经是阴气最盛的经络,所有本经络穴善于对里寒里虚发挥效用。它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脾、络胃,并与心及舌根相连。在体表,由足大趾沿下肢内侧、腹部、胸部,止于侧胸部。
本经有病时,主要有胃痛、呕吐、肠炎、腹胀、黄疽、水肿、自觉身体沉重、行动困难、不能平卧、舌痛、舌根强直、小便不通等症状和病症,以及在本经循行部位的局部症状。患足太阴脾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胃肠疾病为主,如食后呕吐、胃痛、腹胀、便后或屁后腹中宽舒、身体粗重、面目身发黄等。
本经腧穴可治疗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塘、黄疽、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穴、止于期门穴,左右各14穴。循行路线从下向上走,起于足大拇指背毫毛部,向上沿足背内侧,经离内踝1寸处上行于小腿胫侧,至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后上行膝腘胫侧,沿大腿内侧进入****部,环绕阴部上至少腹,夹胃旁过,属肝、络胆,再向上通过隔肌分布于胁肋部,沿气管后侧向上进入喉头部连接目系,再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由目系分出支脉1下行向颊里,环绕于唇内。由肝中分出支脉2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当人体肝经有问题的时候,体现在外会出现疝气,女子少腹肿,腰痛到不能弯,胁按压或胀痛,咽干,头晕目眩,面色灰暗。而体现在内脏则会出现胸闷,胁胀痛,痞块,黄疽,目疾,腹胀,呕吐,泄泻,遗尿等症。
健脾益肾经络按摩法
肾和脾在人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注重对肾和脾的养护,肾是人体中的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脾的运动功能要依赖肾脏的支持,而肾脏也需后天水谷精气以不断的补充而强健。
健脾益肾的穴位分为健脾和胃和益肾固本两种。在实施的时候可根据病情的不同而分开选用,也可以两法合用。
一、:健脾和胃法:
健脾和胃法对于胁肋部的疼痛、脘腹不适、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症均可适用。并有脾、胃保健的良好作用。
1.双掌揉神阙穴:
中医学认为“腹为五脏六腑的宫城”。按揉神阙穴可以起到和胃理气、健脾和中的效果。按摩时用右掌的掌心紧贴着脐部的神阙穴,左手掌叠放在右手背上,做环状运动,左转20次,右转20次交替的进行,揉动时的动作要轻柔缓慢,待神阙穴处有热胀明显时为止。
2.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是腑之会穴,按揉此穴可以调理中焦和胃降逆。按摩时要取坐位或是仰卧位,用右手的掌部按于中脘穴上,逐渐的施力,待穴位有酸胀感时再左右的旋转按揉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