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最好的健康给父母
16505300000010

第10章 上工治未病,常见病的预防养生之道(1)

人到中年以后,不仅要面临生理上的各种变化,而且还要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这个年龄段的人容易受到如颈椎病、肩周炎、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等各种疾病的“青睐”。我国古代就推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就是先于疾病发生即能预防。现代医学给予我们的不再只是治病,更多的是防病。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应该是中年人战胜疾病的上策。

用易经为五脏体外“体检”

中医认为“五脏藏于内而形见于外”,就是说,脏藏于人体内,而有征象反映于体表。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以外测内,用外部的观测来作为诊疗的依据。“以外测内”,这个思维十分高明。为什么高明呢?因为它代表着东方思维的特点。一切物质,它存在明的结构,也存在暗的结构,你不能说我显微镜下看不见,我就不承认它的存在。比如说我们号脉,用三个指头看一下脉气,这也是个全息——脉全息。我左边的是看心肝肾,右边的是看肺脾肾。那么西医用刀划开,奇怪了,既找不到肺的组织,也找不到脾的组织,也找不到肾的组织,于是它就说中医不科学,我认为其实这两种都是科学的,只不过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罢了。

所以,《易经》和医学的关系,实际是哲学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和自然关系的一个代表——望闻问切四诊结合起来,那我们就得到全面的信息了,我们就可以掌握疾病的早期信号,所以掌握五脏反应在体外的藏象是十分重要的。

一、心

如果人面色异常,要先考虑心。因为人的心气在外反映于面,所以根据面部的状况我们便可对心进行保健。如发现面色苍白无华,气短乏力则是心气、心血虚的反映;而发现面色发青或紫、胸憋气闷、心慌,那你就应该考虑是否会患有冠心病;而面色红润,血脉充盈,精力充沛,这当然就是心力充足的表现。

有人经常容易出大汗,这也要先考虑心。因为汗为心之液,和血汗同源,大汗可亡心阳,也可亡心阴,所以如果不是为了运动的目的应尽量要减少出汗,如夏天应该避免因热出汗,平时也不应穿得太厚以避免出汗过多;心气虚、心阳不足的人,更应该避免大汗以致心气暴脱而出事。

二、肺

皮毛、鼻与肺是一个藏象整体,肺是主宰,所以皮毛与鼻有毛病,当然要从肺考虑。

养皮肤要先养肺。因为人的肺气合于体表的皮肤,其华在毛。皮毛是人体的屏障,人的肺通过卫气循于皮毛。肺气虚,卫气不足则皮毛失濡而屏障功能减弱。所以要保养皮毛首先要养肺,增强卫气。反之,如果善于保养皮毛,也可以反馈于肺,辅助增强肺的功能。

鼻子出问题,你也要查查肺。因为肺开窍于鼻,所以鼻的嗅觉和肺有密切关系。要保护嗅觉,首先要增强肺气,因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其香”。所以嗅觉减退的人,可以吃猪肺炖山药。喉能发音,声音的大小也与肺有密切关系,所以发音无力同样应该益肺。宗气盛也就是心肺气虚的人,言语无力的原因就在于心阳虚、肺气不足,这种情况应服人参。

鼻子失嗅,突然闻不到香臭,要警惕鼻咽癌、抑郁症、脑梗死,如伴有心慌、气短、汗多则是心肺大虚的信号。

三、肝

中医认为肝与爪筋、指甲、眼睛是一家,肝是主宰,所以这些方面的养生保健,都应从肝着手。

很多女士都想拥有一手漂亮的指甲,其实指甲的保养要从肝着手。因为人的肝气“应于体表的爪,其充在筋”。这是说肝气盛衰在外,反映在爪、筋及眼睛。气血的盛衰可以影响爪甲的荣枯,所以要保养指甲首先要养好肝这些部位。

养眼我们也要先养肝。因为肝开窍于目,用眼过度对眼不利对肝同样有害,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养体外也要养体内脏,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养肝明目最好的药食是枸杞、当归。

四、脾

如果我们要强健肌肉,要当健美明星,就要补脾气。当你中气补足了以后,肌肉的力量自然就有了,但是如果口味变化了,也可能是脾就要有问题了。比如武则天,她快要死之前,吃东西的时候突然就觉得没味道了。御厨烹制的御菜,即使是山珍海味,她也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她很聪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没有了胃气,脾气将竭了,然后她就安排自己的后事,果然没过多久,她就死了。所以为什么嘴唇有病要查脾,健美也要先健脾,就是因为这都跟脾的藏象有关。

健脾最好的办法是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饱、不过饿,进食有规律,不吃腐败或刺激性的食物,这样脾的功能就能保持良好,比吃药还见效。

五、肾

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耳朵、骨头、牙齿、头发、脑髓,这些都是属于肾的。所以肾有病,可以反映在耳朵、骨头、牙齿、头发、脑髓上。这些部位有问题,都可以测到肾脏的疾病。这些部位有病,我们也可以从肾来治。老年人便秘,不少情况属于肾阴虚导致肠津枯而秘结,所以只吃润肠药还不行,要补肾阴才行。

如果是骨质疏松,尤其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你只单独地补钙,效果不是很好,要结合补肾,效果就好了。因为肾主骨,肾和骨头的关系,是一个藏象系统。

健脑也要补肾。因为脑髓由肾所填,肾虚者脑力会明显感到不足,所以要保养头发、骨骼、大脑,都必须保养肾。

头痛——坐卧不安的苦恼

头痛是因头颈部痛觉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的神经冲动传达到脑部所致,是头颅上半部出现疼痛的一种症状,整个头上部疼痛或头的某一局部疼痛均称头痛。头痛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且是一种非常顽固和多发的疾病,常常在你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你的神经,尽管头痛非常令人痛苦,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

可以引起头痛的因素主要有:情绪紧张、压力、焦虑、便秘、眼、鼻、喉的疾病、头部创伤、空气污染、使用药物、抽烟、使用香水、过敏症等。引起头痛的过敏食品可以是:巧克力、味精、糖、热狗、柠檬酸、酒、醋、发酵食物等。

头痛又有“真头痛”、“脑痛”、“头风”、“首风”等称,局部头痛还有“巅顶痛”、“偏头风”、“偏头痛”等名。传统医学临床上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头痛多因肝、肾、脾三脏的病变及气血失调所致。疼痛多表现为胀痛、重痛、跳痛、刺痛、晕痛等。

11种头痛的危险信号

任何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且逐渐恶化。

任何伴有惊厥的头痛。

伴有发热的头痛。

头部撞伤后的头痛。

老年人突然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头痛。

儿童复发性头痛。

任何年龄组的妨碍正常生活的头痛。

特定一个部位:一只眼睛、一个耳朵或一个特定区域的头痛。

头痛历史已久,但突然改变了特点或类型。

因咳嗽、翻身或弯腰而加剧的任何头痛。

夜间痛醒的头痛。

预防人为因素带来的头痛

头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不仅可由许多疾患引起,而且也有不少头痛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头痛,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通常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生活不宜过于紧张。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这往往是引发紧张性头痛的重要因素。有关专家认为,大多数慢性发作性头痛,都是属于约占所有头痛的90%紧张性头痛。也因此要预防这类头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冷静和自信,尽量避免自己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2.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个性。

著名精神病学博士马丁先生曾指出,有些头痛常与个人的心情和个人性格有关。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不如意、羞怯、负罪感、孤僻、嫉妒、恐惧、争强好胜、固执己见等不良情绪,都要注意加强修养和适度的调适。

3.避免用眼过度和配镜不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心灵又是人的大脑。因此,作为人类的重要感知器官的眼睛,如果使用不当,便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头痛。如,书写姿势不端或是距离过远或太近;用眼时间太长;不注意眼睛的保健等生活用眼习惯,都可以引发头痛。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患有屈光不正,未经医生检查,或未进行散瞳验光,而自己随便购眼镜佩戴,都是造成眼性头痛的一些原因。另外还有一些眼疾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也会引起头痛,故不要麻痹大意。

4.切忌挖耳、抠鼻。

人的耳朵和鼻子,都与颅腔相通并且关系密切。挖耳、抠鼻很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发炎、充血,从而伤及脑神经和血管而诱发头痛。

5.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

人类大脑皮质的生理活动,主要有兴奋和抑制两大过程。通常这两大过程需要不断相互转化和制约,才能保证人体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能够适应外界一切条件变化,从而保持机体的健康。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工作、学习与休息安排不当,就会导致劳逸失调,那么就可能造成神经衰弱和头痛。

6.戒烟限酒。

吸烟可使脑血流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而大脑血管一旦缺氧,就会引起舒缩失常。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血管性头痛。吸烟的人脑神经极易疲劳,容易造成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不平衡,从而出现神经性头痛。喝酒更会对大脑神经产生不良刺激的也造成头痛。因此,减少吸烟和喝酒,是减少头痛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自我放松防治头痛7法

美国保健专家提出自我放松可缓解头痛症的七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1.深呼吸并辅以“意念”:尽量做深吸气,集中“意念”,想象将紧张随气呼出身躯。

2.“意念”扫描:闭上双眼,来做深呼吸,想象空气已经降至下腹部,整个过程需要全身放松,在肌肉一张一弛的同时,吸气时有意紧张全身肌肉,而呼气将“意念”想象成一盏明灯,依次扫描前额至足跟,坚持做10分钟。

3.想象美好的前景:把一生中经历的最美好的“人生画面”如:初恋的公园、儿时的乐园、游览过的美丽风景区等情形,在脑海中尽量详细地“放映”一遍。

4.热水淋浴:用温度稍高的热水作全身的淋浴,同时缓慢而用力地按摩脑门。

5.芳香幻想:幻想自己已经闻到了各种花香:如桂花香、梅花香、玫瑰香、兰花香等,还有果香和食品香。

6.自我暗示:不妨自言自语:“我正随波逐流,顺流而下。”反复几次,从而让这种“轻松之波”流遍全身。

7.音响幻想:最好独坐在花园或阳台上,然后闭眼幻想种种声响,如鸟叫、虫鸣、风声、雨声、歌声、乐声,或让最喜爱的歌曲在耳畔响起。上述这些方法,可以单独做,也可以选二三种合做,只要坚持,定有效果。

常梳头防治头痛几招

研究发现,梳头疗法对全身疲倦、眼耳鼻咽病、痛经、感冒、肺炎、伤寒、痉挛、精神紧张等引起的头痛,均有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同时对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偏头痛、疮症和癫病、脑膜炎后遗症、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引起的头痛能很快缓解。

梳头的方法:取治疗保健梳和刮痧油,将刮痧油涂在三叉神经分布处、头顶等皮肤暴露处,患者坐或站立,全身放松。(以下步骤要,六步)

1.持梳呈45度角,梳齿深触神庭一区(神庭穴向前延长0.5寸,左右各旁开至眉冲穴的方形区)、百会区(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的方形区)、率谷区(以率谷穴为中心向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的方形区),自上而下,由后向前梳刮各3分钟,每分钟80次。

2.持梳呈45度角,梳齿或背深触百会穴(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线处)至哑门穴(头顶正中线进入发际0.5寸的凹陷处),两侧风池各梳刮2分钟,每分钟60次。

3.持梳呈90度角,梳齿深触头维穴至风池穴,沿耳后弧形条带(双侧)从前向后梳刮大约各2分钟,直到发热。

4.持梳呈90度角,刮拭或按揉太阳穴、曲鬃穴(耳前鬃发稍后,角丝与丝竹空穴平齐处)、头维穴(额角前缘发际内0.5寸处)各2分钟,每分钟60次。

5.用保健梳耳棒(尖端)按揉神门穴(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缘中(对屏尖与轮屏切迹处之间)、枕穴(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各100次,发热为宜。

6.整体调理经气,持梳呈45度角,以百会为中心,分别向神庭穴、曲鬃穴(双侧)、哑门穴,前后左右呈放射状刮拭,发热为宜。

梳头时一般用厉梳法,即加强按压力,力度均匀,对年老体弱孕妇儿童宜用平梳法,即按压力适中。梳理结束宜饮一杯热开水,以补充消耗水分,促进新陈代谢,注意休息,避免遭受风寒。

便秘——无语言表的痛楚

我们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试问,人的一生中,有谁没有因为便秘、排便困难而苦恼过呢?特别是现在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自己周围,因为便秘而喝肠清茶、服泻药的人好像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也成为一种时尚,这是因为别看便秘是小事情,但是它极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便秘的预防。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或排出困难,也指粪便坚硬或有排便不尽的感觉。一般说,如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并超过一般2日以上无排便提示存在便秘。

便秘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种。器质性便秘可由多种器质性的病变引起,如结肠、直肠及****病变;老年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等均可引起便秘。功能性便秘则多由功能性疾病如肠道易激综合症,滥用药物及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生活习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