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323

第323章 去者日以疏

无名氏

【原文】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鉴赏】

该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四首。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抒发了游子离乡背井,愁苦思归的情感。

开头“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两句,极为概括地写出失意的游子对人生短暂的具体感受,虽隐含了作者旷达胸襟,却更饱含了游子的离恨别怨和无可奈何的感慨,为全文奠定感伤情调。

紧接着,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紧扣一个“愁”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游子此时凄清悲凉的心境,“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两句,表现出游子的凄凉感慨之情,渲染一种暗淡阴冷的气氛。通过对丘墓间阴森凄惨的环境描写,更加深刻地衬托出游子置身其间的沉痛、悲哀。“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两句意思是:人死之初,最初还有亲故筑坟植树,时间愈久,愈被人遗忘,终于连坟树都不保了,最后的归宿——坟,也有“去者”和“来者”的更替与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溢于言表。“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用更凄婉的笔调,道出内心痛苦,情思真挚,震撼人心。这六句诗是诗中写景部分,深刻烘托出游子思归的情感,且把诗的前后抒情部分有机结合起来。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由上面悲凉景物,深深引出游子孤独的愁怀和思乡之情。想回归故乡,却没有机会找到归去的办法,这是何等的深沉而悲切的慨叹啊!至此,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末年的黑暗政治和丑恶现实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无家可归,有家难回的悲惨境遇和社会现实。

该诗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刻画细致;描写抒情结合巧妙,情感纯真挚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和独特深刻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