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16503000000037

第37章 军争篇(4)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之子,在汉高祖平定英布后被封为吴王。在汉惠帝、吕后统治时期,刘濞利用吴国境内的铜山,招收天下的亡命之徒采矿炼铜,铸造铜钱。同时,他又利用这些人到吴境内的海边煮盐。铸钱煮盐在当时只能由中央皇权控制。结果,吴钱流行天下,吴盐销行天下,吴国变得越来越富饶。吴王利用雄厚的财力,大肆收买民心,甚至取消了百姓的赋税。这样经过30年,吴王深得吴地民心。

吴王刘濞在作战准备完毕后,即于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起兵之后,吴王刘濞按照自己的计划,率领30多万吴兵从广陵出发,北渡淮河,会合楚兵,准备进攻梁地,以解除西进的后顾之忧。同时,派出一批间谍刺探关中军情。

刘濞率吴、楚联军进攻梁国,攻破棘壁(今河南睢县东南),杀数万人,继续西进。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原封淮阳王,汉文帝时期原梁王刘揖死后无子,因贾谊的建议将刘武改封为梁王,并扩大其封地,以防范其他诸侯王的反叛。贾谊与汉文帝布置的这步妙棋,现在果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梁王率军在梁都睢阳与吴、楚联军进行拼死抵抗。吴、楚叛军从此陷于梁地无法脱身。

刘濞发动七王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师长安。汉景帝听信奸臣爰盎的花言巧语,认为吴、楚等国反叛,皆由晁错鼓吹削夺诸侯封地所致,于是斩了晁错,令爰盎与七国讲合,但刘濞却拒不接受。在讲合不成的情况下,他想起汉文帝临终前戒谕他的一句话:如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于是拜周亚夫为太尉,率36将往击吴、楚;才,将军栾布击齐;拜窦婴为大将军,使屯荥阳,以监视齐、楚之兵。

周亚夫是个熟知韬略的将军,以治军严谨而著称。他受命任平叛的主将后,根据吴、楚叛军的特点制定了一个暂时放弃部分梁国土地,诱使吴楚叛军深入,乘机断其粮道,待其军疲粮尽后再大举出击的作战方案。随后,周亚夫率兵离开长安,准备前往荥阳与诸将会师。行至霸上,赵涉向周亚夫建议:“吴王肯定要在骰黾之间设置间谍伏兵,用兵贵在神速秘密,将军何不从这里向右进军,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时间不过差一二日,便司直接进入荥阳的武库,而后作战。诸侯发现将军到达,一定以为将军从天而降。”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建议,改变行程,果然平安到达荥阳。他高兴地说:“七国反叛,没想到我率大军如此安全到达这里。如今我控制了荥阳,荥阳以东就没什么危险了。”

周亚夫至荥阳与诸将会师后,将荥阳交给大将军窦婴镇守,自己亲率汉军主力东进,准备迎击叛军主力吴楚联军。根据原计划,周亚夫没有引兵奔赴东南去救援正遭吴楚联军进攻的梁国,而是折向东北,驻军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深沟高垒,固守不出,以控制吴、楚西进,准备待吴楚联军兵力疲惫后再进行攻击。另派弓高侯韩颓当率轻骑出淮泗口(今江苏淮阴县泗水入淮之口,又名清口),迂回至吴楚联军的背后,切断叛军的粮道,为最后击败吴楚联军奠定基础。

吴楚联军加紧攻梁,梁王刘武多次派人至昌邑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坚持“以梁委吴”、疲惫叛军的计策,没有赴援。刘武又派人到长安求汉景帝命周亚夫出兵救援,周亚夫依据军法的“将住兵在外,便宜有守”的规定,仍坚壁不出。刘武于是亲自率兵坚守睢阳,而命中大夫韩安国及张羽为将军,“张羽力战,安国持重”,接连击败叛军。刘濞见吴、楚联军难以攻克雒阳,想找汉军主力决战,便转而向周亚夫军所在下邑(今安徽砀山东)相遇,但周亚夫仍然坚壁不出。此时吴楚联军已锐气尽失,且粮道被阻,粮绝卒饥。刘濞先派部分兵力对汉军壁垒的东南角发动佯攻,企图吸引汉军的注意力,然后再以主力奔袭西北角。周亚夫识破吴楚联军计谋,下令加强西北角的防御,粉碎了叛军的攻势。吴楚联军饥饿不堪,纷纷叛逃,刘濞不得不引兵退走。

公元前154年2月,周亚夫见叛军不胜而退,认为决战时机已到,亲自率兵追击。吴楚联军只顾后退,背对汉军,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刘濞见联军大败,丢下大部人马,只率数千人乘夜南窜。吴、楚士卒或降于周亚夫,或降于梁王,顷刻瓦解。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刘濞狼狈向东南败逃,企图依附东越(在今浙江境内)以自保。只过了1个多月,东越王便将刘濞骗出军营杀死,割下他的头颅送交汉廷。吴楚起兵叛乱,历时3个月,至此被彻底平定。

西汉军队经过7个月的战斗,“斩首十余万级”,彻底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继续实行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封立13个皇诸侯王。随后又规定诸侯王国内的官吏悉由皇帝任免,诸侯王不能干预自己封国内的政务,使之丧失了独断专行的条件。最终,诸侯王的势力几乎等同于“衣食租税”的大地主,已难于再与中央朝廷分庭抗礼了。

以逸待劳并不是一味的等待,而是要做到适时出击,只有适时出击,才有可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周亚夫在平定七王之乱时,以逸待劳,很好地把握了出击时机,待吴楚联军兵疲粮尽时,果断出击,一举破敌。选择出击时机,一是要选择在敌远来乍到,兵力疲惫,情况不明,立足未稳时。二是首先进行防御,待敌达到其进攻顶点,战斗力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再突然出击。在实施出击时,一定要果断、坚决,给敌以巨大打击,摧毁其战斗意志,从而一举歼敌。

古语说得好:“物速成而疾亡,晚就而善终。”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明智的经营者绝不能意气用事,勿争一时之高下。特别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更要注意避其锐气,以待其竭。比如对方推出一种新的产品,就不要急于推出自己的产品。等到对方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开始下降之时,则可乘其颓势,一鼓作气,占领市场。再如行销广告,大可不必针锋相对唱对台戏。等到对方的广告高潮已经过去,再大张旗鼓,宣传自己的产品,从而收到“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要发时都害煞”的绝佳效果。

6.适可而止,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给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样,等到对方得理时,就会同样也给你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

原文: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译文:

敌人有计划地整队退回本国营地时,不可去迎头阻击和拦截;包围敌人时要故意留下缺口,通常采用围三缺一之法,故意示生路以动摇敌人;敌军已战至绝境时,我军不要再逼得太紧,不能急于靠近穷寇,可暂缓追击,防敌拚死挣扎,以避免我军不必要的伤亡。

解读:

孙子说,对急于回国撤退的敌军不要阻拦,对被围困的敌军必须留有溃逃的缺口,对处于绝境的敌军不要过分逼迫他。倘若围死,不给出路,敌人无路可走,便会困兽犹斗,就会拼命反击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