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与全国各地商人打交道:全国各地商人性格与习惯解析
16502600000018

第18章 如何与西北商人打交道

有些西北人可谓是懒得出奇。因此,要与他们做生意,只有把生意送上门,把物品放到他们的手里,你才能赚钱。在生意场中,精明的商人做生意,往往不会因岸边有几尾小鱼,就放弃到深水中捉大鱼的目标,而某些西北人却不管臭鱼烂虾抓上一把就跑。

1.把生意送上门去

西北人有着“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传统观念。

在甘肃的某贫困落后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穷得叮当响,国家花了一笔钱,将部分人口迁往条件好的地区。结果是迁一次,过一段时间,他们又跑回原地一次。原因很简单:新迁的地方干活太累。

曾经有一户人家迁到天水地区,丈夫不愿干活跑回了原籍,可妻子带着儿女苦干3年,不但添置了家具,积累了粮食,还有了几千元的存款。妻子回原籍叫丈夫回到新家一起过好日子,丈夫宁愿离婚,也不愿同妻子回去,怕干活受累。

在宁夏的西吉、海原,甘肃的陇东一带,流传着带些戏谑意味的四句话:“家无隔月粮,身上破衣裳,炕上没有席和被,全靠国家来帮忙。”那一带,有一支蔚为壮观的“乞讨大军”。每个月底,这支队伍从乡上讨到县上,从县上讨到地区,有时也敢闯省委、省政府。在哪儿讨不到救济,就在哪里静坐、示威、耍无赖。各级领导提及这帮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丐帮”,无不心,晾肉跳。

有个孤儿,小时候生产队给了个窑洞,并顺势掏个土炕。他长大成人后,窑矮不能直身,炕短难以伸腿。别人劝他把窑扩一下,他骂别人是“狗逮耗子”。当村上准备派人帮他新打窑洞时,他说:“要是你们派人打好我去住可》,让我一块干,我宁愿不住!”

在西北其他地区,国家用难以数计的资金进行科技扶贫,结果费尽周折从外地引进的羊、猪、鸡、粮等新品种,却成了他们的美味佳肴,一些农机工具和养殖用品,被他们当成废铜烂铁交给了收购站。在他们的眼里,生活中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要救济。

如果留心观察一下西北的大城市和小镇,到处都可以见到广州人开的发廊,浙江人开的裁缝店,上海人开的服装店;而钉鞋的、修表的、卖眼镜的、补锅的、修伞的、搞推销的,绝大多数是东南人的口音。而到上海、杭州或广州等城市走一走,极少能见到西北的生意招牌。

西北人的懒是出了名的。因此,要与他们做生意打交道,只有把生意送上门,把物品放到他们的手里,你才能赚钱。

2.小心他们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抛弃道德的准则。在见利忘义的人眼中,什么事情是好事,什么事情是坏事,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他们有没有利益可言,其他什么道义公德统统放置一边。

提起西北人,人们就会在眼前出现一个戴着瓜皮帽,牵着骆驼的瘦子个儿的形象,他眼珠子溜溜转,精明而又奸猾。这一印象虽有些偏激,但是,却也反映出人们对西北人的一些不好印象。

马克思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见利忘义者就是这样。所谓“商人重利轻离别”,很长时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商人就是见利忘义的代表。现实情况中确实有许多商人为了谋取利益,置基本的道德准则于不顾,做出了许多令人愤恨的事情。

在生意场上,精明的商人做生意,往往不会因岸边有几尾小鱼,就放弃到深水中捉大鱼的目标,而西北人却不管臭鱼烂虾抓上一把就跑!

其实见利忘义的人都是一些目光短浅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目光短浅的小人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抛弃原则,不择手段。他们把金钱,把现实的利益看得太重,这样一来,必然会因小失大,损失更大的利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只有真诚相待,交下几个真心的朋友,彼此相互关照,才能在患难之时有人相助。见利忘义的人可以与你同富贵,却不能共患难。

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需要讲秩序、讲信用的社会。公司企业之间的合作,都需要有良好的信誉作保障;要想长期留住消费者,需要诚实经营,以质量取胜,以信誉取胜。若一贯地见利忘义,做一些短期的欺诈行为,那就迟早会被市场抛弃。

有一个在西北很有名的布匹批发市场,刚开始时,一些经营者从浙江、广州一带销丝绸布料,有的为东南客商代销。由于守合同、讲信用,东南人赚了钱,西北人发了财。

但好景不长,一些西北人开始见利忘义了,他们以种种借口让东南客商降价,以至拒付货款。更有甚者,他们还到南方人住的旅馆寻衅滋事、欺侮、殴打讨债的东南客商。这样一来,谁还敢把货给西北人;

做生意如果无信誉,也就没有了友谊与合作。东南一些厂家和客商见西北人见利忘义,同样也变着法子来惩治西北来的进货者,故意抬高价格,在正品中掺杂次品,害得西北人去浙江、广东提货,都不敢说真实地址。所以,在与西北人做生意打交道时,应加倍小心。

3.立足新疆边贸,做好中介经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是通往近东地区、土耳其和前苏联其他国家的陆上走廊,它对西部周边国家贸易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以前,从上海到巴基斯坦卡拉奇的海上运输线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自从打通连绵高山,把道路修通到巴方后,从陆路运输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路途上的时间。苏联解体后,中国向新独立的中亚五国重新开放边境,使已荒凉多日的丝绸之路又热闹起来。

从古到今,新疆和独联体中亚五国居住着跨国同一民族,存在着血缘关系,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共同的宗教信仰。友好往来,共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周边地区互通有无,互相贸易交往,已成为边境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

在新疆做生意,要立足于边贸,进行互换。

把农产品换化肥。

因为新疆昭苏草原是自治区粮油和畜牧生产基地,盛产油菜籽,但缺少化肥。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地区缺少油菜籽,化肥滞销。因此,在新疆做生意可以做经纪人,用新疆的油菜籽换哈方化肥,然后运往内地。

消费品换钢、铁、铜。

中亚五国轻工产品匮乏,这也是一个商机,可以从新疆带去各种消费品,从中亚五国运来中国急需的钢材、铜、铁,然后,运往内地。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一块具有神奇力量的沃土,它集中体现了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全国闻名,棉花、麦子、水果、畜牧产品产量巨大,而且,新疆又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都是内地很需要的。

可另一方面,新疆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所需的化肥、种子、日常消费品却求过于供,因此,实行内地与新疆的优势互补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与新疆商人做生意打交道时,一定要注重互补,才能成为生意场上的赢家。

新疆的自然资源独特而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棉花、蕃茄、风能、旅游业……如今的西部大开发,就包含着要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新疆目前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香港溢达集团来新疆投资已经有好几年历史,该集团在新疆投资棉花加工,用的就是新疆的优质棉。该企业最初来新疆购买棉纱时,了解到新疆是中国最重要的产棉基地,尤其是长绒棉的品质不亚于埃及等地所产的世界优质棉,就决定充分利用了新疆特有的长绒棉资源,在新疆投资兴建棉纱生产企业。

近几年,新疆的发展很快,投资环境比过去有了较好的改善,经贸、农业、旅游发展战略也很有特色。

新疆的旅游业资源丰富,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旅游业发展空间很大。目前,一些内地及香港的旅游部门已与新疆旅游局签订了长期旅游合作协议,双方将就两地的旅游业发展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互相通报行业信息,共同采取相应的推动措施,互相借鉴、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旅游的发展带动着餐饮业。多民族的新疆,以民族风情浓郁、瓜果飘香闻名于世,它的饮食文化同样也别具特色。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疆小吃正走出新疆,走向神州各地。烤羊肉串可谓典型代表。除羊肉串外,馕、馓子、拉条子等新疆特色食品,在内地小吃市场也都能找到。它们丰富了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很多经营新疆饮食的少数民族商人富裕起来。

新疆本土快餐同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涌现出一批国内名牌,如著名的“阿不拉的馕”、“黄河路十七号抓饭”等。很多维吾尔商人远涉北京、台湾,乃至美国等地开起了馕店、烤起羊肉串,让新疆本土快餐一步步走向世界。

此外,精明的新疆商人还巧妙地将饮食和歌舞、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在饮食厅表演歌舞,在歌舞厅提供特色小吃,让每位游客尽尝佳肴,流连忘返。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新疆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其中的商机是非常多的。

4.品牌文化的经营

祖国的西北部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丝绸之路、青藏文明……伴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它们无不在向世人展现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让人们感受着这种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西北是我国经济发展较慢、开放程度较底的地域,但是,伴随着西部建设的不断开展,这片土地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人们心中,新疆是一片充满着浓郁的特殊风情的地域。楼兰,则是丝绸之路上一个因神秘消亡而令人神往的地方。然而,随着“楼兰”二字不断在人们眼前的频繁出现,这座多年前被废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城市,似乎并没有被岁月和流沙所湮灭,精明的新疆商人早就看好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纷纷为自己出产的商品贴上这个特殊的标签。

“楼兰”这个标识如今已被广泛地运用到餐饮、娱乐、旅游等服务设施上,甚至连农副和轻工产品也开始大沾其光。楼兰遗址所在的新疆若羌县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县城里有各种以“楼兰”命名的宾馆、饭店、加工厂等等。

而一些饭店里经常喝的葡萄酒,则有“楼兰干红”,尽管这种酒是1998年才开始出产的,但是“楼兰”的品位显得很特别,似乎弥漫着西域古国的神秘,浓缩了历史的沧桑感,已逐渐被众多消费者所认可。

新疆的商界发现了楼兰的品牌效应,“楼兰”这两个字的魅力正在与使用频率极高的“天山”、“昆仑”有着不相上下的知名度,而且,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商品获得无与伦比的感召力,打动了许多消费者的心。聪明的若羌县人,正是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才令产品受到海内外顾客的欢迎。

在许多商人看来,“楼兰”是妇孺皆知、中外闻名的商标,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一柄利器。它不但有利于提升新疆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借楼兰之名,敲开世界市场之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天的优势。

目前,标注楼兰的商品或多或少地带有楼兰古城动人传说的浪漫色彩。若羌县的“楼兰冬桃”,据说是古楼兰惟一留存的冬桃品种,如果饮用桃干泡的水,可以延长寿命20余年;“楼兰甜瓜”是当时向国王呈送的贡品;“楼兰棉花”则是最新出产的,因其在古楼兰国地域种植而得名……

然而,这些企业家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树立了“楼兰”品牌之后,并不等于商品本身就具有了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竞争是无形的,它的延续并不在于标新立异或哗众取宠,只有上乘的品质、精心的服务、深邃的文化内涵,才是塑造百年品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