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心 舍得 淡定
16502000000033

第33章 控制自己,做情绪的主人(1)

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是和自己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做情绪的奴隶,让情绪为自己服务。

1.不要为昨天而哭泣

聪明、勇敢、坚强、乐观的人总是选择往前看,努力想办法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问题,而不愿意为“昨天”的错误与失败而流泪。为昨天流泪,只是浪费光阴,浪费精力与体力,于事无补,于人无助。因此,当你面对失败时,请不要为昨天而哭泣,擦干泪,不要怕,只要我们还有梦……

有一个很富有的老板,生活可算得是无忧无虑,谁料到好景不长,他公司很快陷入了破产的局面,他想过很多的方法,可是都是徒劳的,他的公司倒闭了。正可谓是:家败亲友疏,亲戚、朋友、职工,都离他而去。那一刻的心痛是难以言喻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望着昔日辉煌无比的大楼,铁骨铮铮的他这时也忍不住伤心地哭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它恢复往日的光辉。经过千百次的努力,受过千百次失败的痛苦后,他终于找到了解救的道路。果然,它又恢复了往日的闪亮。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说:“通向成功的路就是: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的确,在人生的路上,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所以,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失败,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失败之后,我们应该想的是什么造成了自己的失败,应该怎么样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类似的失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不是只知道为失败而哭泣。泰戈尔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星星和月亮。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记,忘记过去。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你忘记所有的一切,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生活。如果是这样,那么等待你的很可能还是失败。你要忘记的只是过去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所带来的阴影。这样你才能振奋精神,认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从以往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正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正含义所在。

面对挫折和失败,只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要走出失败的阴影,我们建议做到以下五不要:

(1)不要怕

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会面临挫折,那种没有烦恼和挫折的生活,根本是一种幻想和自欺欺人的说法。追求那种没有挫折的生活,只有徒耗生命而已。

(2)不要逃避

你的挫折不会永远存在,你还要继续生存下去!暴风消逝时,晴空必然出现;冬雪融化时,生机必然展现。生命里的冬天,会消失无踪,你的挫折当然也会获得解决。

(3)不要颓废

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同时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正如巴尔扎克所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4)不要绝望

也许你在某件事上是“倒霉”的,但你在其他方面可能依然很幸运。和那些不幸者相比,你或许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5)不要盯住挫折不放

挫折如果已经发生,那就应当面对它,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挫折已经过去,那就应当丢开它,不要老是把它保留在记忆里。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这些都已成为“过去式”。我们没有必要为过去的痛苦与不幸而流泪,更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回顾过去,自悲自怜上,把握现在,珍惜眼前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2.别对自己太刻薄

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有一个好心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过于刻薄自己,总是搞得心情过于沉重。其实又何必如此呢?偶尔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喜欢得不得了,那就买下吧,尽管它会花掉你半个月的工资,为什么不呢,就当买个好心情,也值了。心情不好?去酒吧尽情放松自己,去咖啡屋静静地反思自己,何必要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和自己过不去呢!

小李是天津某公司员工,28岁,独身一人,没有任何家庭负担,但是同事都用“非常刻薄自己”来形容他。他每个月发完工资后,除了在公司食堂吃饭,从来不交际,不吃零食,不上餐馆,也没买过任何东西回家吃,甚至没上街喝过一杯咖啡。空闲时就上百货公司逛逛,享享眼福,但从不轻易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总是这样刻薄地对待自己,总是害怕多花了一分钱。

通过上面的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小李每月的收入除了购买几件衣服和支付房租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爱好需要支出,虽然这样他存了不少钱,可他的人生是乏味的,他这样刻薄地对待自己,只能证明他是葛朗台式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们知道,生活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存储的,所以我们不要太刻薄自己。世界上刻薄自己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根本不给自己一个享受的机会。

英国思想家洛克曾说过:“人的幸与不幸,多半是自作自受。”这句话非常真实地道出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迫使自己进入不幸和自怨自艾的苦境。一旦无条件地投降而成为沮丧情绪的牺牲品,人便背弃了自我的生活,丢掉了自我的价值观,感受不到生活的真谛,成为一个只有人形的空壳儿,只会感到一种内在的冷漠,一种对社会已毫无用处的感觉。

(1)刻薄自己容易衰老

一个人若是整天刻薄自己,那他的人生是毫无欢乐可言的,生命便消磨得很快。有些未到中年已经显出衰老迹象的人就是这种原因所致。有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子,面容上却布满了皱纹,日常生活中自己制造的烦恼,不懂得享受生活,所以体会不到生活带来的快乐,刻薄给予她们自己的是衰老。

(2)刻薄自己容易滋生烦恼

心理学家认为,驱除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刻薄自己。在烦恼的时候,我们只要用希望来替代失望,用勇敢来替代沮丧,用宽容来替代刻薄,用宁静来替代烦恼,用愉快来替代烦闷就够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人过分刻薄自己。要知道,一味地刻薄则自己,将会使烦恼与日俱增。

一个真正懂得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的人,从不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因为人无完人,自己也不例外,只有坦然地面对生活,才能使自己活得幸福。那么,怎样才能走出刻薄的阴影,感受生活的乐趣呢?

(1)消除不切实际的期望

生活中,你是否为自己订下目标,要在25岁前成为100万富翁,而这个愿望至今还没有实现?想一想,这么多年来你一直抱着这些期望不放,不断打败自己,这样有什么益处呢?与其对自己做出过分的要求,不如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

(2)少跟别人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与他人比较,自然会感到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和别人比较,不管自己多么优秀,都会找到比自己各方面更出色的人。所以,要想过得幸福就应少和他人比较。

(3)多肯定自己

对于经常刻薄自己的人来说,每次在内心深处自责的时候,不如改变一下立场,多肯定自己。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结果好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而结局不如意的事情则会越来越少,甚至会消失。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总是这样抱怨:“我从前太傻了,赚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从来没穿过一件好的衣服,可现在却把钱都浪费在医院里”。其实,这种人是活得最不幸福的,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该为谁而活,没有谁该为谁做什么,该吃的吃、该穿的穿。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爱自己。你若不对自己好,谁又会对你好呢?

3.把坏情绪扔到脑后去

许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心情不好,所以神情沮丧、说话无力、走路时搭拉着脑袋——也就是说:心理影响身体。可是,相信有一些朋友也知道,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身体影响心理。当我们表现出快乐的、充满信心与活力的表情、动作时,我们的心情也就会随之改变。

随着职场竞争的压力,面临失业危机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就是好好待在自己职位上的人,也要背负是不是自己就快要被竞争淘汰的心理压力。因此,人们的坏情绪得到了滋长的空间,职场的和谐指数也随之降低。原因是什么呢?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长年累月必须与和自己较着劲的人、和烦恼的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那该是多么难以忍耐和不幸的事啊!

那么,在办公室内,是否可以发脾气、与人发生争执?有时候,某些事情你实在看不过去,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实在很想发泄,不过,为了顾及颜面,你勉强忍了下来。而你知道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愤怒不满的情绪仍然憋在心里,随时都有可能引爆出来。不巧,当你转过身去,看到一个满肚子怨气的家伙正对着你大发雷霆,他不自觉地嗓门愈扯愈大,情绪愈来愈坏,这时,你可能的反应是——受到惊吓而不知所措?视若无睹地掉头走开?还是怒不可遏地反击回去?

美国有两位心理专家曾经针对一些上班族做过调查,结果得知有70%以上的人都承认,他们在办公室中曾经有过愤怒、焦虑、哭泣、哽咽的情况。对这些上班族而言,这是个“秘密”的经验,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知晓,以免使自己变得很尴尬。调查发现,工作压力大的公司职员,有半数都产生过“揍同事”的念头!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英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据称,高负荷的工作、爱出毛病的电脑、还有惹人烦的同事,都是这种“愤怒”的根源。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火。在调查中,51%的女性称自己曾动过“暴揍同事”的念头。相比之下,男性还绅士一些,只有39%的人想过要打别人出气。

有人曾说过:我们中国最糟的不在于积重难返的体制,不在于北方遏制不住的黄风和大河上下的滚滚泥沙,不在于两亿文盲和暴涨的人口,也不在于通讯和交通的不便利,就是一个工作心态的问题:坏情绪的污染。

如果你观察,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在工作上遭受的压力、经历挫折的人比比皆是,而这些负面情绪随时存在,并且潜藏在我们工作场所的每一个角落。

一般人大都把在办公室内争吵视为禁忌,凡是愤怒、喧闹、轻佻、悲痛、焦虑、哭泣等等这些情绪化的反应,都不应该出现在工作场所。因为,发脾气或许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险,它可能为你树立更多的敌人。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控制坏情绪,从而摆脱它的困扰呢?美国纽约城市学院心理教授史蒂芬撒因曾说过:如果遇上情绪烦恼,可以考虑睡在床上“度假”一天,这样可以松弛紧张的压力和忧郁的情绪,解除烦闷的感觉。他认为,床是一个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的地方,“床上度假”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理疗办法。当然,“床上度假”并不是让人们逃避现实,而是让人的精神得以适当松弛,利用这一“度假”期考虑所遇到的困难,以便更好地解决。

4.烦恼都是自找的

生活中,人一旦被烦恼笼罩住,那他的生活将苦不堪言。烦恼到底躲在哪里?我们又将如何摆脱烦恼呢?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横笛,逍遥自在。

年轻人走上前去询问:“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年轻人试了试,不灵。于是他又继续寻找。

年轻人来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年轻人走上前去鞠了一个躬:“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的办法吗?”

老翁看了他一眼,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年轻人试了试,还是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洞内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年轻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

长髯者微笑着摸摸长髯,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年轻人说:“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

生活中,有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找的,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呀。好多人都这样假设:假如变成这样要怎么办?假如变成那样又会如何?这样做会不会变得更差呢?

丽娜就是一个成天无故担忧、自寻烦恼的人,从小她便是如此,常常杞人忧天。

出门总担心自己会不会穿得太邋遢?对方会不会看轻自己?结了婚,有了小孩,她更是,成天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平安成长?

有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每个人烦恼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有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为一些芝麻绿豆小事烦恼,而且常常抓不着头绪地往坏处想。只是我们经常会认为这不是毛病,没有重视,可是等到事态严重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