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张季:张释之,字季。蔽:遮蔽,埋没。据《汉书·张释之传》载,张释之任骑郎,十年没有提升。中郎将袁盎当面向汉文帝建议调张释之为谒者,文帝便拜张释之为谒者仆射。
[9]愍(mǐn):哀怜,可怜。冯叟:指冯唐。郎署: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后也代称皇帝的宿卫、侍从官。冯唐长期担任汉朝郎署。
[10]魏守:指云中郡守魏尚。《汉书·冯唐传》载,冯唐任郎署多年,匈奴犯境,汉文帝问冯唐怎样才能得到良将。冯唐回答,”‘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日壹杀牛,以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尝一入,尚帅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吏奉法必用。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文帝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11]仅然:谓才能够如此,勉强能如此。知:知遇。
[12]旷岁:空废时日。旷,荒废。
[13]审:详究,细察。
[14]眩:迷惑。三夫:三人。献说:指进献关于集市有虎的说辞。《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庞恭问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皆曰”不信“。但当问及”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时,魏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5]贾傅:指贾谊。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和梁怀王太傅。秀朗:秀美俊朗,秀美清朗。
[16]纡(yū):系,绕弯,缠绕,束缚。远辔:这里指可以跑得很远的马。辔,马笼头,此指马。促界:短界,短途,狭窄的地域。这里是用千里马只能跑短途比喻贾谊作太傅是大材小用。
[17]董相:指董仲舒。董仲舒在汉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拜江都王相。后又为胶西王相。渊致:精深的旨趣。
[18]乘危:处于危险境地。幸济:幸运地渡过危险。
[19]无偶:不遇,指没有受到重用。偶,遇合,幸运。
[20]淋浪:泪流不止貌。袂(mèi):衣袖,有时也指上衣。
[21]清诲:纯清无邪的教诲。
[22]天道之无亲:指《老子》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无亲,无私。
[23]澄:清。得一:指《老子》的:”天得一以清。“鉴:明鉴。
[24]辅善而佑仁:指天常常辅助保佑仁善的人。
[25]夷:伯夷,见《序言》注释十六。投老:到老。
[26]回:指颜回。孔子弟子,好学不厌,安贫乐道,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仅活了三十一岁。早夭:年轻死亡。
[27]请车:颜回家贫,死后没钱买棺材。他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回买口棺材。椁(guǒ):古代棺材有两层,里面一层叫棺,外面一层叫椁。《论语·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28]茹(rú):食。薇:薇菜,野豌豆。伯夷隐居首阳山时采薇而食。殒(yǔn)身:丧命,死亡。
[29]好学:指颜回好学。行义:指伯夷能行义。
[30]死生:死时和活着。死指颜回死后没有棺材,活指伯夷生前采薇而食。
[31]报德:上天使有德之人得到好报应。德,仁德之人。若兹:像这样,指伯夷、颜回的”死生苦辛“。
[32]惧:担心,忧虑。斯言:指上文”辅善佑仁“一类的话。陈:陈述。
[33]旷世:指普天之下。旷,辽阔,广大。
[34]涩:道路险阻,不通畅。
[35]慷慨:因内心不平而感叹。指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
[36]病:意动用法,以……为病,担忧。奇:佳,善,美好。
[37]广:指汉代李广。结发: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政(zhēng):同”征“,征战。
[38]万邑:食邑万户之侯。
[39]雄志:远大的志向。戚竖:指汉朝外戚大将军卫青,汉武帝夫人卫子夫之弟。竖:对人的蔑称。
[40]尺土:尺寸之地,指极少的封地。
[41]动:感动。以上六句说李广事。《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在汉文帝、景帝时,曾多次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善射,号称”飞将军“。汉文帝曾对他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到武帝时,李广仍未封侯。后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不被信任,因迷路迟到受卫青责罚。李广悲愤至极,引刀自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42]商:指汉朝王商。规:规劝,谏诤。拯弊:拯救时弊。
[43]顺:指顺利地被皇帝采纳。患入:祸患来到。
[44]奚:为什么。倾:本意为倒,这里指尽,消失。
[45]胡:为什么。害胜:迫害胜过自己之人。以上四句言王商事。据《汉书·王商传》,汉成帝时,王商任左将军,其奏议颇得皇帝赏识。后为丞相,也很受重视。但大将军王凤怨恨他,令人上书诬陷他。结果王商被免相,发病吐血而死。
苍旻遐缅[1],人事无已[2];有感有昧[3],畴测其理[4]。宁固穷以济意[5],不委曲而累己[6];既轩冕之非荣[7],岂缊袍之为耻[8]。诚谬会以取拙[9],且欣然而归止[10];拥孤襟以毕岁[11],谢良价于朝市[12]。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7年)
[1]苍旻(mín):苍天。遐缅:邈远,悠远。
[2]已:停止。
[3]感:感悟,觉悟。昧:迷惑,糊涂,不解。
[4]畴(chóu):谁。
[5]固穷:困守穷困。济意:有益于心意。济,调剂,弥补,补益。
[6]委曲:迁就;曲从。《汉书·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累:通”缧“,绳索。引申作捆缚,束缚。
[7]轩: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行朝仪、祭礼时所戴的礼帽。这里轩冕代指高官厚禄。
[8]缊(yùn)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
[9]谬会:谦称自己的意见、言论正与人相合。拙:笨,此指不善为官。
[10]归止:指弃官归居山间乡野。
[11]孤襟:与众不同的高洁志趣。襟,胸怀,抱负。毕岁:终生。
[12]良价:高价。朝市:朝廷和市集,这里泛指名利之场。
评
本赋如作者在序文中所言:”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即因读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引发感慨。士不遇,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历代都有许多文人有类似创作。然而,陶渊明却借这一古题,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社会和人生全新的认识。较之他人,认识更加深刻,远离社会政治更为彻底。
作者认为,”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自从上古的淳朴之风消失后,士人的不遇便出现了。不仅当朝存在,历朝历代都存在。作者在赋中历数屈原、冯唐、魏尚、贾谊、董仲舒、李广等说明自古及今,”士不遇“为一普遍现象。可以说,这是作者对整个阶级社会的认识。而在阶级社会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国家机构、典章制度。”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达人们的归隐并非像世人所说出于个人性情志趣,而是对社会有了清醒认识后的被迫选择。联系作者前后十三年,出仕数次,之后长归园田,终老在家,其中的酸楚可想而知。由对社会、对国家机构的否定,进而对天道产生了怀疑,”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为鉴,恒辅善而佑仁。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封建文人信守的人生格言,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伯夷、颜回的悲惨遭遇,向世人昭示了天道的无常。而世人仍然抱守”三省“的古训,修身进德,实为徒劳,真是可悲可叹!以上是陶渊明对士不遇这一普遍现象产生原因的揭示。
既然天道不可信,社会、国家又未给士人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出路只有一条:”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陶渊明坚定地选择了毫不妥协、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道路,表达了自己从此不入仕的决心。中国文人中如陶渊明者能有几人?这就是陶渊明,不但以他独具风格的诗文流传后世,更以他的人格魅力被当时人及后人敬仰。
此赋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历史事实说话。历数从古及”今“一系列”不遇“者,不但增加了说服力,使得对社会的批判揭露更加深刻,入木三分,内心的愤懑溢于言表。同时也说明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是长期思索所得,归隐的选择是理性的、彻底的。另外,作者与赋中列举的人物息息相通,他似乎是在为不遇者伸冤,这是不同时代相同境遇者的对话。因此,作品中作者的感情显得真挚而又浓烈,”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毫不加掩饰,这是陶渊明任真性格在本篇中的流露。
(延娟芹)